2021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分)下列事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纸张粉碎 C.衣服晒干 D.石蜡熔化
2.(3分)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中,不科学的是( )
A.洗洁精可以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B.使用小苏打、柠檬酸等可自制汽水
C.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D.霉变大米清洗后煮熟仍可食用
3.(3分)《清波杂志》卷十二:“信州铅山胆水自山下注,势若瀑布,用以浸铜……古传一人至水滨,遗匙钥,翌日得之,已成铜矣。”这里的胆水指的是( )
A.FeSO4溶液 B.ZnSO4溶液 C.CuSO4溶液 D.MgSO4溶液
4.(3分)“中国速度”令世界瞩目﹣﹣仅十天十夜火神山医院即竣工启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医院用复合轻钢板材板房拼装而成,复合轻钢板材属于复合材料
B.医院对污染的废弃物直接无害化处理,可以防止污染环境
C.病房内设有的紫外线消毒系统,可以有效杀死病毒
D.医院地基基底铺设的防渗膜全称为“高密度聚乙烯膜”,聚乙烯膜属于无机化合物
5.(3分)下列实验对空气污染最少的是( )
A.
B.
C.
D.
6.(3分)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面粉、食盐、蔗糖溶于水都能形成溶液
B.氧化铝、氧化镁、四氧化三铁都是黑色固体
C.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D.钙、铁、锌都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7.(3分)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及其类别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维度。下列有关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判断错误的是( )
A.W点所示物质可以通过化合反应生成X点所示物质
B.X点所示物质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C.Y点所示物质可用于金属除锈
D.Z点所示物质可以为Na2SO4
8.(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B.氮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约占78%
C.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口往下套
D.农药有毒,农业生产上应禁止施用
9.(3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A.室温下,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加水
B.室温下,向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固体
C.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D.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10.(3分)CO2的回收利用是环保领域研究的热点。在太阳能的作用下,以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CO2和FeO在427℃发生反应生成C和Fe3O4
B.Fe3O4在太阳能等的作用下分解生成FeO和O2
C.FeO在反应过程中可以循环使用
D.该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70分)
11.(6分)化学与生活、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1)枇杷味道甜美,营养丰富,有果糖、葡萄糖和维生素等。果糖和葡萄糖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 。
(2)“共享单车绿色出行”。单车的部分构件选用了铝合金材料,其优点是 (写一条即可);防止其链条生锈的措施是 。
(3)有一种新型催化剂,可以将装修残留在空气中的甲醛(CH2O)与氧气反应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9分)2021年“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1)图1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该装置净化后的水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软水。
(2)检验图2中气体a的方法是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图3说明,该反应中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分解后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 。
(4)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举出一种生活中的节水措施 。
13.(8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是一种时代新时尚。
(1)过期药品应投放的垃圾箱是 (填序号)。
(2)废旧电池可以回收利用。某品牌干电池的剖面图如图所示。
①氯化铵在农业上可用作 肥。
②为了验证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除了回收的Zn和Cu外,请从Na2SO4、CuSO4和H2SO4三种溶液中选择一种完成实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是 。
③废旧电池中金属回收的优点 。
14.(10分)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海水可制得氯化钠并进而可以制造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核电荷数为 ,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海水在贮水池里待澄清的净水方法是 。
(3)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①实验室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多步操作需要用到的同一种玻璃仪器是 。
②实验室要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钙,可加入适量的 (填序号)。
A.K2CO3溶液
B.AgNO3溶液
C.Na2CO3溶液
(4)常温下,配制1000kg质量分数为26.5%的氯化钠饱和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kg。
(5)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的化学方程式是 。
15.(8分)A、B、C、D四种物质(或其溶液) 分别是HCl、NaOH、CuSO4、CuO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
(1)举出氢氧化钠的一种用途 。
(2)B是 。
(3)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D可以用 (填一种物质)替代。
16.(11分)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如图部分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
(3)图F中干燥紫色石蕊纸条的作用是 。
(4)图F实验可以验证CO2的化学性质有 (写一点即可),判断依据是 (写现象)。为了更快观察到现象,其操作方法是 。
(5)若选用A装置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其不足之处是 。
17.(12分)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浓硫酸、硅胶和氯化钙的干燥效果,设计了以下两个探究活动。
资料:相对湿度,一定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活动一】探究浓硫酸的干燥效果。
实验室按图1所示制取并干燥氧气,测得用浓硫酸干燥氧气的时间与相对湿度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1)用图1装置A完成10%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2的曲线表征,开始时产生氧气的速率过快,为了避免反应太剧烈,可以 。
(2)图1设计两次浓硫酸干燥氧气的目的是 。
(3)分析图2的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活动二】探究硅胶和氯化钙的干燥效果。
i.将装有等体积、等温度的两杯20mL的水分别放入如图3所示的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乙的容器中加有20g硅胶,测出时间与相对湿度变化关系如图4所示。
ii.另取两个密闭容器,分别装入20g硅胶和20g氯化钙,测得时间与相对湿度变化关系如图5所示。
(4)图4的曲线表征,可以推测密闭容器甲的湿度增大的原因是 (从微观角度解释)。
(5)根据图5的数据分析,干燥剂吸收水分的效果与 有关,在单位时间内干燥效果较好的是 。
(6)请设计实验探究:干燥剂的干燥效果是否与温度有关 。
【反思交流】
(7)生活用品中常用硅胶或氯化钙等做干燥剂,而不用浓硫酸的主要原因是 。
18.(6分)有一锅炉内含较多水垢,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为测定其中碳酸钙含量,取5.0g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CaCO3 CaO+CO2↑,假设其他物质不反应。
(1)纵坐标m点的值为 。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021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分)下列事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纸张粉碎 C.衣服晒干 D.石蜡熔化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纸张粉碎、衣服晒干、石蜡熔化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粮食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纸张粉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衣服晒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3分)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中,不科学的是( )
A.洗洁精可以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B.使用小苏打、柠檬酸等可自制汽水
C.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D.霉变大米清洗后煮熟仍可食用
【分析】A、根据洗洁精洗油污的原理考虑;
B、根据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考虑;
C、根据电器着火的灭火方法考虑;
D、根据霉变大米不能再食用考虑。
【解答】解:A、洗洁精洗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原理,故A说法正确;
B、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以用来自制汽水,故B说法正确;
C、电器着火的灭火方法: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故C说法正确;
D、霉变大米中含有致癌物,不能再食用,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洗洁精洗油污的原理,灭火的方法,霉变食物的危害。
3.(3分)《清波杂志》卷十二:“信州铅山胆水自山下注,势若瀑布,用以浸铜……古传一人至水滨,遗匙钥,翌日得之,已成铜矣。”这里的胆水指的是( )
A.FeSO4溶液 B.ZnSO4溶液 C.CuSO4溶液 D.MgSO4溶液
【分析】根据题意,信州铅山胆水自山下注,势若瀑布,用以浸铜……古传一人至水滨,遗匙钥,翌日得之,已成铜矣,即生成了铜,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信州铅山胆水自山下注,势若瀑布,用以浸铜……古传一人至水滨,遗匙钥,翌日得之,已成铜矣,即生成了铜,则这里的胆水指的是铜盐的水溶液,指的是CuSO4溶液。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已成铜矣的含义(说明生成了铜)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3分)“中国速度”令世界瞩目﹣﹣仅十天十夜火神山医院即竣工启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医院用复合轻钢板材板房拼装而成,复合轻钢板材属于复合材料
B.医院对污染的废弃物直接无害化处理,可以防止污染环境
C.病房内设有的紫外线消毒系统,可以有效杀死病毒
D.医院地基基底铺设的防渗膜全称为“高密度聚乙烯膜”,聚乙烯膜属于无机化合物
【分析】A、根据复合轻钢板材是由多种材料制成进行解答;
B、根据医院对污染的废弃物直接无害化处理,可以防止污染环境进行解答;
C、根据紫外线消毒系统,可以有效杀死病毒进行解答;
D、根据聚乙烯膜是由聚乙烯制成的进行解答。
【解答】解:A、复合轻钢板材是由多种材料制成,所以属于复合材料,故A正确;
B、医院对污染的废弃物直接无害化处理,可以防止污染环境,故B正确;
C、紫外线消毒系统,可以有效杀死病毒,故C正确;
D、聚乙烯膜是由聚乙烯制成的,聚乙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常见材料的分类,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
5.(3分)下列实验对空气污染最少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产物以及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来分析。
【解答】解:A.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部分氧化镁扩散到空气中而造成污染,不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溶于水或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没有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符合题意;
C.硫酸铵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扩散到空气中而造成污染,不合题意;
D.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有毒,扩散到空气会造成污染,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的产物以及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难度不大。
6.(3分)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面粉、食盐、蔗糖溶于水都能形成溶液
B.氧化铝、氧化镁、四氧化三铁都是黑色固体
C.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D.钙、铁、锌都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分析】A、根据面粉溶于水形成的悬浊液进行解答;
B、根据氧化铝、氧化镁是白色固体进行解答;
C、根据常见的化石燃料进行解答;
D、根据人体常见的微粒元素进行解答。
【解答】解:A、面粉溶于水形成的悬浊液,而不是溶液,故A错误;
B、氧化铝、氧化镁是白色固体,而不是黑色固体,故B错误;
C、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故C正确;
D、铁、锌都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钙属于常量元素,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物质的水溶性、化石燃料以及物质的性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
7.(3分)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及其类别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维度。下列有关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判断错误的是( )
A.W点所示物质可以通过化合反应生成X点所示物质
B.X点所示物质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C.Y点所示物质可用于金属除锈
D.Z点所示物质可以为Na2SO4
【分析】根据硫元素的化合价确定物质的类别,从而得到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解答】解:A、W点所示物质为硫,可以通过与氧气之间的化合反应生成X点所示物质二氧化硫,故选项正确;
B、X点所示物质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16×2)=1:1,故选项正错误;
C、Y点所示物质是硫酸,可用于金属除锈,故选项正确;
D、Z点所示物质属于硫酸盐,可以为Na2SO4故选项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涉及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进而确定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和性质。
8.(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B.氮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约占78%
C.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口往下套
D.农药有毒,农业生产上应禁止施用
【分析】A.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空气的组成来分析;
C.根据实验操作来分析;
D.根据农药与化肥的作用来分析。
【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选项说法正确;
B.氮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占78%,选项说法错误;
C.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往上套,选项说法错误;
D.农药和化肥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作用很大,要合理使用,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的组成、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实验基本操作、化肥与农药的作用,难度不大。
9.(3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A.室温下,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加水
B.室温下,向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固体
C.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D.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分析】A.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来分析;
B.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来分析;
D.根据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及温度变化来分析。
【解答】解:A.室温下,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减弱,但是溶液始终呈碱性,pH>7,图象所示错误;
B.室温下,向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固体,氢氧化钙不能再溶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图象所示正确;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图象所示错误;
D.氧化钙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但是随着反应的结束,热量的散失,溶液的温度恢复至室温,图象所示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量的变化图象,分析图象时,要从反应物是否完全反应的角度考虑,考虑问题要全面,才能正确作答。
10.(3分)CO2的回收利用是环保领域研究的热点。在太阳能的作用下,以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CO2和FeO在427℃发生反应生成C和Fe3O4
B.Fe3O4在太阳能等的作用下分解生成FeO和O2
C.FeO在反应过程中可以循环使用
D.该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
【分析】根据物质的转化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A、由物质的转化可知,CO2和FeO在427℃发生反应生成C和Fe3O4,故A说法正确;
B、Fe3O4在太阳能等的作用下分解生成FeO和O2,故B说法正确;
C、物质的转化可知,FeO在反应过程中可以循环使用,故C说法正确;
D、该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故 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通过CO2的回收利用考查了物质的转化,较为简单,注意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即可解答。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70分)
11.(6分)化学与生活、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1)枇杷味道甜美,营养丰富,有果糖、葡萄糖和维生素等。果糖和葡萄糖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 糖类 。
(2)“共享单车绿色出行”。单车的部分构件选用了铝合金材料,其优点是 密度小(或硬度大或抗腐蚀性强) (写一条即可);防止其链条生锈的措施是 涂润滑油 。
(3)有一种新型催化剂,可以将装修残留在空气中的甲醛(CH2O)与氧气反应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O+O2CO2+H2O 。
【分析】(1)根据营养素的分类来分析;
(2)根据铝合金的特点、铁防锈的措施来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1)果糖和葡萄糖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糖类;故填:糖类;
(2)铝合金的密度小、硬度大、抗腐蚀性强;金属链条表面涂润滑油可以防止链条生锈;故填:密度小(或硬度大或抗腐蚀性强)(合理即可);涂润滑油;
(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甲醛(CH2O)与氧气反应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H2O+O2CO2+H2O。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难度不大。
12.(9分)2021年“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1)图1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吸附色素和异味 ,该装置净化后的水 不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软水。
(2)检验图2中气体a的方法是 打开活塞,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尖嘴口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
(3)图3说明,该反应中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氢原子和氧原子 ,分解后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 2:1 。
(4)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举出一种生活中的节水措施 淘米水浇花等 。
【分析】(1)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净化后水的组成分析。
(2)根据电解水生成气体的性质及反应分析回答。
(3)根据电解水中微粒的变化分析回答;
(4)根据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措施分析回答。
【解答】解:(1)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图1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该装置净化后的水不一定是软水。
(2)由电解水的装置图可知,a气体较少是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图2中气体a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3)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中保持不变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分解后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1。
(4)生活中的节水措施有很多,例如:淘米水浇花、洗衣水冲厕等。
故答案为:
(1)吸附色素和异味; 不一定。
(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2H2O2H2↑+O2↑。
(3)氢原子和氧原子; 2:1
(4)淘米水浇花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水的净化、电解以及节约用水的知识,难度不大,有关水的知识是中考的热点,应加强归纳和学习。
13.(8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是一种时代新时尚。
(1)过期药品应投放的垃圾箱是 C (填序号)。
(2)废旧电池可以回收利用。某品牌干电池的剖面图如图所示。
①氯化铵在农业上可用作 氮 肥。
②为了验证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除了回收的Zn和Cu外,请从Na2SO4、CuSO4和H2SO4三种溶液中选择一种完成实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H2SO4=ZnSO4+H2↑或Zn+CuSO4=ZnSO4+Cu ,结论是 Zn比Cu活泼 。
③废旧电池中金属回收的优点 节约金属资源(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分析】(1)根据垃圾的分类方法来分析;
(2)①根据物质组成与化肥的分类来分析;
②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来分析;
③根据回收金属的优点来分析。
【解答】解:(1)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故填:C;
(2)①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填:氮;
②锌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从而证明了锌比铜活泼;也可以用金属与酸反应来判断,铜与硫酸不反应,而锌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说明锌比铜活泼;故填:Zn+H2SO4=ZnSO4+H2↑或Zn+CuSO4=ZnSO4+Cu;Zn比Cu活泼(合理即可);
③废旧电池中金属回收的优点是节约金属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填:节约金属资源(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14.(10分)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海水可制得氯化钠并进而可以制造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核电荷数为 17 ,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海水在贮水池里待澄清的净水方法是 静置沉淀 。
(3)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①实验室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多步操作需要用到的同一种玻璃仪器是 玻璃棒 。
②实验室要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钙,可加入适量的 C (填序号)。
A.K2CO3溶液
B.AgNO3溶液
C.Na2CO3溶液
(4)常温下,配制1000kg质量分数为26.5%的氯化钠饱和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265 kg。
(5)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Cl+2H2O2NaOH+H2↑+Cl2↑ 。
【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分析回答;
(2)根据沉淀能除去固体不溶物分析回答;
(3)①根据粗盐提纯的步骤及操作分析回答;
②根据氯化钙的性质和除杂质的原则分析回答;
(4)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计算;
(5)根据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的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解:(1)由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可知,圆圈内的数字是17,其核电荷数为17,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得到电子。
(2)海水在贮水池里待澄清的净水方法是:静置沉淀。
(3)①实验室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多步操作需要用到的同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②实验室要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钙,由于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不引入新的杂质,所以可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
(4)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000kg×26.5%=265kg。
(5)由流程可知,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生成了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NaCl+2H2O2NaOH+H2↑+Cl2。
故答案为:(1)17;得到。
(2)静置沉淀。
(3)①玻璃棒; ②C。
(4)265。
(5)2NaCl+2H2O2NaOH+H2↑+Cl2↑。
【点评】本题通过海洋资源的利用考查了原子结构是体育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混合物的分离等的知识,难度不大,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5.(8分)A、B、C、D四种物质(或其溶液) 分别是HCl、NaOH、CuSO4、CuO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
(1)举出氢氧化钠的一种用途 用于去除油污或用作肥皂、干燥剂、石油、造纸 。
(2)B是 CuO(或氧化铜) 。
(3)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NaOH=NaCl+H2O 。
(4)D可以用 Fe或Ca(OH)2 (填一种物质)替代。
【分析】根据氧化铜和氢氧化钠都能和稀盐酸反应,则A是稀盐酸,D能和C反应,即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则D是氢氧化钠,C是硫酸铜,B是氧化铜;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氧化铜和氢氧化钠都能和稀盐酸反应,则A是稀盐酸,D能和C反应,即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则D是氢氧化钠,C是硫酸铜,B是氧化铜;
(1)氢氧化钠的一种用途用于去除油污或用作肥皂、干燥剂、石油、造纸(合理即可)。
(2)B是氧化铜,化学式为CuO。
(3)A与D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NaOH=NaCl+H2O。
(4)D可以和稀盐酸和硫酸铜反应,则D可用金属铁或Ca(OH)2替代。
故答案为:
(1)用于去除油污或用作肥皂、干燥剂、石油、造纸(合理即可);
(2)CuO(或氧化铜);(3)HCl+NaOH=NaCl+H2O;
(4)Fe或Ca(OH)2(合理即可)。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6.(11分)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如图部分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
(1)仪器a的名称是 集气瓶 。
(2)实验室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CO2↑+H2O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D 。
(3)图F中干燥紫色石蕊纸条的作用是 对比实验(或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条变色) 。
(4)图F实验可以验证CO2的化学性质有 能与水反应(或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写一点即可),判断依据是 湿润紫色石蕊纸条变红而干燥紫色石蕊纸条不变色(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写现象)。为了更快观察到现象,其操作方法是 轻轻摇晃大烧杯(或稍微倾斜大烧杯) 。
(5)若选用A装置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其不足之处是 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
【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气体的性质来分析;
(3)根据实验对比的方法来分析;
(4)根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来分析;
(5)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故填:集气瓶;
(2)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装置B来制取,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故填:CaCO3+2HCl=CaCl2+CO2↑+H2O;B;D;
(3)在实验中,干燥石蕊纸条的作用是做实验对照,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CO2与H2O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石蕊变红;故填:对比实验(或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条变色);
(4)实验中,观察到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色而干燥的石蕊试纸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所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为了更快观察到现象,轻轻摇晃大烧杯或稍微倾斜大烧杯;故填:能与水反应(或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湿润紫色石蕊纸条变红而干燥紫色石蕊纸条不变色(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轻轻摇晃大烧杯(或稍微倾斜大烧杯);
(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了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需要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棉花,图示装置中试管口没有放棉花;故填: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气体的干燥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7.(12分)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浓硫酸、硅胶和氯化钙的干燥效果,设计了以下两个探究活动。
资料:相对湿度,一定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活动一】探究浓硫酸的干燥效果。
实验室按图1所示制取并干燥氧气,测得用浓硫酸干燥氧气的时间与相对湿度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1)用图1装置A完成10%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图2的曲线表征,开始时产生氧气的速率过快,为了避免反应太剧烈,可以 把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或注射器来控制反应速率,或将过氧化氢溶液进一步稀释 。
(2)图1设计两次浓硫酸干燥氧气的目的是 吸收水分更充分、干燥效果更好 。
(3)分析图2的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浓硫酸有吸收水分的能力,能作干燥剂 。
【活动二】探究硅胶和氯化钙的干燥效果。
i.将装有等体积、等温度的两杯20mL的水分别放入如图3所示的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乙的容器中加有20g硅胶,测出时间与相对湿度变化关系如图4所示。
ii.另取两个密闭容器,分别装入20g硅胶和20g氯化钙,测得时间与相对湿度变化关系如图5所示。
(4)图4的曲线表征,可以推测密闭容器甲的湿度增大的原因是 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从微观角度解释)。
(5)根据图5的数据分析,干燥剂吸收水分的效果与 干燥剂本身的性质 有关,在单位时间内干燥效果较好的是 硅胶 。
(6)请设计实验探究:干燥剂的干燥效果是否与温度有关 相同条件下,测定相同干燥剂在不同温度下的时间与相对湿度的变化关系 。
【反思交流】
(7)生活用品中常用硅胶或氯化钙等做干燥剂,而不用浓硫酸的主要原因是 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
【分析】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分液漏斗、注射器能够控制液体药品流量,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
不同的干燥剂,干燥效果不同。
【解答】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图2的曲线表征,开始时产生氧气的速率过快,为了避免反应太剧烈,可以把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或注射器来控制反应速率,或将过氧化氢溶液进一步稀释。
故填:2H2O22H2O+O2↑;把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或注射器来控制反应速率,或将过氧化氢溶液进一步稀释。
(2)图1设计两次浓硫酸干燥氧气的目的是吸收水分更充分、干燥效果更好。
故填:吸收水分更充分、干燥效果更好。
(3)分析图2的曲线,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浓硫酸有吸收水分的能力,能作干燥剂。
故填:浓硫酸有吸收水分的能力,能作干燥剂。
(4)图4的曲线表征,可以推测密闭容器甲的湿度增大的原因是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故填: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5)根据图5的数据分析,干燥剂吸收水分的效果与干燥剂本身的性质有关,在单位时间内干燥效果较好的是硅胶,是因为单位时间内利用硅胶作干燥剂时相对湿度减小的较快。
故填:干燥剂本身的性质;硅胶。
(6)干燥剂的干燥效果是否与温度有关的实验方案:相同条件下,测定相同干燥剂在不同温度下的时间与相对湿度的变化关系。
故填:相同条件下,测定相同干燥剂在不同温度下的时间与相对湿度的变化关系。
(7)生活用品中常用硅胶或氯化钙等做干燥剂,而不用浓硫酸的主要原因是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故填: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8.(6分)有一锅炉内含较多水垢,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为测定其中碳酸钙含量,取5.0g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CaCO3 CaO+CO2↑,假设其他物质不反应。
(1)纵坐标m点的值为 5.0 。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分析】(1)没有加热时,固体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最后利用样品的质量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没有加热时,固体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即m=5.0;故答案为:5.0;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0g﹣3.7g=1.3g
设样品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CaO+CO2↑
100 44
x 1.3g
x=3.0 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60%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60%。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的减少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再计算碳酸钙的质量即可解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中考化学一检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5页。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劳动创造幸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2022-2023学年莆田市初三二检化学试题图片版pdf、2023年莆田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