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如图是某品牌超声清洁器,利用它可以清洗眼镜。此清洁器工作时人站在旁边能听到“滋滋”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滋滋”声是超声B.超声传播不需要介质
C.超声的音调比较低D.超声能传递能量
2.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3.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脆如银铃、②低声细语、③声如洪钟、④悦耳动听、⑤尖锐刺耳;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
A.②④B.①⑤C.①④D.②⑤
4.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B.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面
5.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C.用声波武器震慑海盗,是因为声音具有能量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6.有关声音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障碍物反射回来形成的
C.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无关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B.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一定能听到声音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块”,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8.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声识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D.次声波响度太小,所以人耳听不到
9.在图声现象中,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超声波清洗机
D.公路旁的隔音屏障
10.超声波洗镜器清洗眼镜利用了超声波 ( )
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B.真空不能传声
C.传播距离远D.遇到障碍物能反射
11.在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的“海巡01”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向四周传播
B.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C.声波能传递信息
D.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12.2020年1月14日,泸州市民乐团在江阳艺术宫举行了“2020年迎春音乐会”,音乐会着重以民乐、民歌的表现形式来突出这场音乐会的特点,有琵琶、二胡、古筝等民乐器参加演奏,也有著名音乐家的独唱、合唱等.以下关于音乐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听众能听到声音,主要是通过大厅的墙壁传过来的
B.二胡演奏中,演奏者通过拉动弓的力度来改变声音的音调
C.男高音和女低音合唱中,男高音的音调高
D.我们很容易区分二胡和琵琶的演奏,主要是通过声音的响度
13.儿童公园中设置了如图1金属管做的传音筒,有图2甲、乙、丙三个声音甲乙丙三个声音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如下分别从同一根金属管这边喇叭传到另一头的喇叭位置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路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声音传播时间最长
B.另一头听到的甲丙声音的响度可能不一样
C.这个装置只利用了金属管来传播声音
D.甲声音比乙声音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的次数多
二、简答题
14.利用一根薄钢尺和桌子,请你设计下列一个小实验,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验证声音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15.塑料尺是我们每个同学都有的文具,我们还可以用他来做许多声学实验,我知道你也行!请说出用它做的两个实验.
16.某报报道“以一宇航员在太空中远远看到有大陨石撞上月球,感到其声音震耳欲聋”.这篇报道是否真实?为什么?
17.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说出两条有效合理措施.
18.向暖瓶灌开水时,根据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水快要满了,为什么?
19.取一块橡皮膜,蒙在圆筒的一端,绷紧后,用线扎好.再取一小块薄玻璃片,粘在薄膜上(不要粘在正中间),如图所示,使小玻璃片对准太阳光,让它反射的光在墙壁上产生一个光斑,固定圆筒,对准圆筒大声讲话,仔细观察小玻璃片和墙壁上的光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20.如图甲中,某同学用手敲桌子,另一同学贴在桌面上的耳朵听到声音,该现象说明了什么?如图乙中如果将收音机的音量调大,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如图丙中一手按住高脚杯的底部,另一手指蘸水后摩擦酒杯的杯口,酒杯发出声音,当逐渐向杯子中加水时,酒杯发出声音的音调将怎样变化。
21.(1)请列举你所了解的一件乐器,说明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又是怎样改变音调和响度的.
(2)如图是将乐器发出的乐音输入示波器后得到的两个波形图,请根据波形图比较这两个乐音在音调、响度和音色三方面的异同.
22.小林在物理活动课上用橡皮筋、图钉、宽木片、纸盒等器材制作“四弦琴”,他制作的过程如图所示.制成并进行调节后就可以用它演奏简单的“乐曲”.请你根据上述情境,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
23.下列声音分别是由什么物体振动产生的?
(1)小提琴声_______________;
(2)甩“纸炮”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_____;
(3)人说话的声音_______________;
(4)扬声器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_____;
(5)笛子声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B
4.A
5.C
6.B
7.D
8.C
9.C
10.A
11.B
12.C
13.B
14.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固定振动部分的尺长一定,用大小不同的力使尺子振动,观察尺子振动的幅度,比较两次的听觉得出结论:尺振动幅度越大,听到的响度越大.
15.(1)将塑料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并保持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塑料尺的另一端,观察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并听塑料尺振动的声音.结论:塑料尺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改变塑料尺向外伸出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塑料尺,观察塑料尺振动的快慢及其发声情况.结论:塑料尺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16.报道不属实,因为太空是真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不可能听到震耳欲聋的声音.
17.在校园周围栽树;关上门窗.
18.因为随着暖瓶中水位的升高,空气柱变短; 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音调也越来越高
19.(1)墙上的光斑亦会随着运动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20.桌子(固体)可以传声;纸屑跳起的更高;音调变低
21.(1)例:二胡:拨动琴弦,使琴弦振动,二胡产生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通过改变弦的长短改变音调,弦越长,音调越低;通过弹琴的力度改变弦的振幅来改变响度,用力越大,响度越大;(2)波形图中两者的振幅相同,所以声音响度相同;完成一次振动所需的时间相同(都是两个格)即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但在每次振动中,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22.示例一:四弦琴发声的音调与橡皮筋粗细有关吗?
示例二:四弦琴发声的音调与木板位置是否有关?
23.琴弦 空气 声带 纸盆 空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综合与测试精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