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2017级高三上学期一诊物理【试卷+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883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2017级高三上学期一诊物理【试卷+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883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2017级高三上学期一诊物理【试卷+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883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2017级高三上学期一诊物理【试卷+解析】
展开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一运动物体,某一时刻起,仅在恒定阻力作用下直到停止.这段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完全由下列哪个物理量决定( )
A. 物体的初速度
B. 物体的初动能
C. 物体的加速度
D. 物体的质量
2. 一物体从空中自由下落至地面,若其最后1s的位移是第1s位移的n倍,忽略空气阻力,则物体下落时间是( )
A. (n+1) sB. (n-1) sC. D.
3. 如图所示,一轻杆竖直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杆的另一端装一轻光滑滑轮;一根轻绳跨过滑轮一端挂质量为m的物体,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A点,且绳与天花板的夹角为30°,绳与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轻杆对滑轮的作用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大小为mg,方向斜向右上与杆夹角60°
B. F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
C. 仅将A点左移少许,F大小减小
D 仅将A点左移少许,F方向不变
4. 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物体C放在水平地面上,将表面粗糙的两长方体A、B叠放在一起,轻放在C的斜面上,而后A、B沿斜边一起下滑,且物体C始终静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斜面光滑,则B受到平行斜面向下摩擦力
B. 若斜面光滑,则B受到平行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C. 若斜面粗糙,则A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D. 若斜面粗糙,则A受到平行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5. 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为h的斜面顶端静止下滑,最后停在平面上,若该物体以v0的初速度从顶端下滑,最后仍停在平面上,如图甲所示.图乙为物体两次在平面上运动的v—t图,则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的功为
A.
B.
C.
D.
6.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功率P启动,若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其加速度与速度的倒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图像斜率为k,横截距为b,则( )
A. 汽车所受阻力为B. 汽车的质量为
C. 汽车的最大速度为D. 汽车从静止到获得最大速度的时间为
7. 如图所示,斜面ABC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B=2BC,O为AC的中点,现将小球从A点正上方、A与F连线上某一位置以某一速度水平抛出,落在斜面上.已知D、E为AF连线上的点,且AD=DE=EF,D点与C点等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小球落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斜面垂直,则小球的飞行时间由初速度大小决定
B. 若小球从D点抛出,有可能垂直击中O点
C. 若小球从E点抛出,有可能垂直击中O点
D. 若小球从F点抛出,有可能垂直击中C点
8. 如图所示,一个半径和质量不计的定滑轮O固定在天花板上,物块B和A通过轻弹簧栓接在一起,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后,再用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滑轮连接物块A和C,物块C穿在竖直固定的细杆上,OA竖直,OC间距l=3m且水平,此时A、C间轻绳刚好拉直而无作用力.已知物块A、B、C质量均力2 kg.不计一切阻力和摩擦,g取10m/s2.现将物块C由静止释放,下滑h=4m时物块B刚好被提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 N/m
B. 此过程中绳子对物块A做的功为60J
C. 此时物块A速度的大小为
D. 绳子对物块C做功的大小等于物块A动能的增加量
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9. 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竖直放置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平滑相连,将正方体小滑块从圆弧轨道某位置静止释放,并穿过水平轨道上的光电门,圆弧上的刻度能读出释放位置对应的圆心角θ.已知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滑块与轨道间动摩擦因数很小.
(1)要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及相应的操作是_______.
A.天平,测量小滑块质量m
B.游标卡尺,测量小滑块宽度d
C.刻度尺,测量圆弧最低点到光电门距离L
D.刻度尺,测量释放位置与水平轨道间的高度H
(2)若光电门测得小滑块挡光时间为t,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即要验证等式________成立.(等式用题目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10. 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探究步骤:
①将木板倾斜一定角度并固定,使小车能匀速下滑,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上端;
②连接小车和空砝码盘的细绳跨过滑轮并与木板平行,并在小车内放若干相同的砝码;
③将小车接上纸带,接通电源,从图示位置静止释放小车;
④记录砝码盘和盘中砝码总质量,通过纸带计算小车的加速度i
⑤将小车内的1个砝码取出,放在砝码盘内,重复操作③④;
⑥重复操作⑤,直到小车内的砝码全部都移至砝码盘内.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砝码盘质量为m,所有砝码总质量为m1,小车质量为m2.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打出的一条清晰纸带的一部分如图乙所示,则打这条纸带时小车加速度a=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以小车加速度a为横坐标,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重力F为纵坐标,建立坐标系,依据多次测得的数据描点,作出图像.可能正确的图像是_________(填序号).
(3)通过实验得到结:物体质量一定时,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则本探充实验中,测量对象质量是__________.
(4)某位同学安装器材时,水平固定木板,其余实验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与上述相同且正确,则该同学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记录或计算得到物理量的值,与真实值相比,不准确的是_________(选填“加速度”或“力”或“质量”).
11. 如图所示,物体A、B在水平地面的同一直线上,间距s=5 m.某时刻,物体A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同时物体B以初速度v0=2 m/s向左运动,经1s停下,整个过程中两物体不相碰.已知两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物体质量=0.5 kg.求:
(1)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外力F对物体A做功的最大值.
12. 如图所示,质量M=0.2 kg、长L=1 m的长木板放在地面上,质量m=0.8 kg的小滑块在长木板左端,竖直嵌有四分之三光滑圆弧轨道的底座固定在地面上,圆弧轨道最低点P的切线水平且与长木板上表面相平,长木板右端与底座左端相距x=1m.现用水平向右外力F=6 N作用在小滑块上,小滑块到达P点后撤去外力F,小滑块沿着圆弧轨道运动从Q点离开.长木板与底座相碰时,立即粘在底座上.已知滑块与长木板、长木板与地面问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4和=0.15,重力加速度g=10m/s2.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在长木板与底座相碰前,长木板和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
(2)小滑块到达P点时速度的大小;
(3)圆弧轨道半径R的取值范围.
13.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它由状态a经过状态b到状态c.关于这一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理想气体的体积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B. 理想气体的体积一直增加
C. 理想气体的内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D. 理想气体对外做功,吸收热量
E. 外界对理想气体做功,理想气体放出热量
14. 一个气球,当球内气体的压强p0=1×105Pa时,容积为V=10L.已知气球的容积与球内气体的压强成正比.现保持温度不变,再向气球内充入压强为p0=1×105Pa的气体30L,此后气体的容积和压强分别是多大?
15.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刚好传到E点,且A点在波峰,B、C、D也是波上质点,波形如图(a)所示;质点C的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在x轴正方向E有一能接收简谐横波信号的接收器(图中未画出)以5 m/s的速度向x轴正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波速是10m/s
B. t=0.05 s时刻,B点在波谷
C. C、D两点振动的相位差是π
D 简谐横波波源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E. 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比波源振动频率小
16. 如图所示,ABCD为某种透光均匀介质的截面,∠ADC=60,DC⊥BC,AD⊥AB,AD=4cm,DC=3cm.宽度为AD的一束单色平行光从AD面垂直入射,射到BC面的光刚好能够发生全反射.求:
(ⅰ)介质的折射率;
(ⅱ)能从CD面射出的光对应的入射光在AD面上的宽度.
绵阳市高中2017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一运动物体,某一时刻起,仅在恒定阻力作用下直到停止.这段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完全由下列哪个物理量决定( )
A. 物体的初速度
B. 物体的初动能
C. 物体的加速度
D. 物体的质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动能定理知,阻力F恒定,这段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完全由初动能决定.
A.这段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完全由初动能决定,A选项错误.
B.这段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完全由初动能决定,B选项正确.
C.这段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完全由初动能决定,C选项错误.
D.这段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完全由初动能决定,D选项错误.
2. 一物体从空中自由下落至地面,若其最后1s的位移是第1s位移的n倍,忽略空气阻力,则物体下落时间是( )
A. (n+1) sB. (n-1) s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自由落体运动第一秒下落的位移:
最后一秒下落的位移:
解得:
A.物体下落时间,A选项错误.
B.物体下落时间,B选项错误.
C.物体下落时间,C选项正确.
D.物体下落时间,D选项错误.
3. 如图所示,一轻杆竖直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杆的另一端装一轻光滑滑轮;一根轻绳跨过滑轮一端挂质量为m的物体,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A点,且绳与天花板的夹角为30°,绳与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轻杆对滑轮的作用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大小为mg,方向斜向右上与杆夹角60°
B. F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
C. 仅将A点左移少许,F大小减小
D. 仅将A点左移少许,F方向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B.对m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重力及绳子的拉力而静止,故绳子的拉力T=mg;绳子对滑轮的作用力应为两股绳拉力的合力,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绳子对滑轮的作用力为mg,方向与AC夹120°角斜向下;滑轮受到绳子的力和轻杆的力二平衡,轻杆对滑轮的作用力F与两绳子对滑轮的合力等大反向,所以轻杆对滑轮的作用力F的大小为mg,,方向斜向右上与杆夹角60°.故A正确,B错误.
CD.仅将A点左移少许,两绳子的张力大小不变,夹角减小,所以两股绳拉力的合力大小变大,方向也改变.滑轮受到绳子的力和轻杆的力二平衡,轻杆对滑轮的作用力F与两绳子对滑轮的合力等大反向,所以轻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变大,方向改变.故C项错误,D项错误.
4. 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物体C放在水平地面上,将表面粗糙的两长方体A、B叠放在一起,轻放在C的斜面上,而后A、B沿斜边一起下滑,且物体C始终静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斜面光滑,则B受到平行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B. 若斜面光滑,则B受到平行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C. 若斜面粗糙,则A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D. 若斜面粗糙,则A受到平行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B.若斜面光滑,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重力的下滑分力作为合力,提供加速度:
若以A为研究对象,加速度应该与AB整体的加速度保持一致,所以A与B之间没有摩擦力.故AB均错误.
CD.若斜面粗糙,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重力的下滑分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加速度:
若以A为研究对象,加速度应该与AB整体加速度保持一致,所以A受到平行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C错误,D正确.
5. 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为h的斜面顶端静止下滑,最后停在平面上,若该物体以v0的初速度从顶端下滑,最后仍停在平面上,如图甲所示.图乙为物体两次在平面上运动的v—t图,则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的功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若物体静止开始下滑,由动能定理得:
若该物体以v0的初速度从顶端下滑, 由动能定理得:
由乙图可知,物体两次滑到平面的速度关系为;
由以上三式解得:
A.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的功为,A选项错误.
B.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的功为,B选项错误.
C.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的功为,C选项错误.
D.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的功为,D选项正确.
6.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功率P启动,若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其加速度与速度的倒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图像斜率为k,横截距为b,则( )
A. 汽车所受阻力为B. 汽车的质量为
C. 汽车的最大速度为D. 汽车从静止到获得最大速度的时间为
【答案】BC
【解析】
【详解】AB.汽车从静止开始启动时,由P=Fv,及F-f=ma得
结合图象有
解得
选项A错误,B正确;
C.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此时有
解得最大速度
选项C正确;
D.由动能定理得
整理得
选项D错误。
故选BC。
7. 如图所示,斜面ABC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B=2BC,O为AC的中点,现将小球从A点正上方、A与F连线上某一位置以某一速度水平抛出,落在斜面上.已知D、E为AF连线上的点,且AD=DE=EF,D点与C点等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小球落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斜面垂直,则小球的飞行时间由初速度大小决定
B. 若小球从D点抛出,有可能垂直击中O点
C. 若小球从E点抛出,有可能垂直击中O点
D. 若小球从F点抛出,有可能垂直击中C点
【答案】AD
【解析】
【详解】A.假设∠A的为,若小球落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斜面垂直,将落点的速度分解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则:
所以,解得:
角度是确定的
可以解得:
所以小球飞行时间由初速度大小决定.故A正确.
BCD.若小球落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斜面垂直,则小球的飞行时间由初速度大小决定.
水平方向的位移:
竖直方向的位移:
则抛出点距离A点的距离为:
所以若小球落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斜面垂直,则小球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相等.
垂直击中O点,有:
,则
即在DE的中点抛出才有可能垂直击中O点,故小球从D点、E点抛出均不能垂直击中O点,故BC错误.
垂直击中O点,有:
,则
即小球从F点抛出,有可能垂直击中C点.故D正确.
8. 如图所示,一个半径和质量不计的定滑轮O固定在天花板上,物块B和A通过轻弹簧栓接在一起,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后,再用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滑轮连接物块A和C,物块C穿在竖直固定的细杆上,OA竖直,OC间距l=3m且水平,此时A、C间轻绳刚好拉直而无作用力.已知物块A、B、C质量均力2 kg.不计一切阻力和摩擦,g取10m/s2.现将物块C由静止释放,下滑h=4m时物块B刚好被提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 N/m
B. 此过程中绳子对物块A做的功为60J
C. 此时物块A速度的大小为
D. 绳子对物块C做功的大小等于物块A动能的增加量
【答案】AC
【解析】
【详解】A.初始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力等于A的重力.B刚好被提起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弹簧的弹力等于B的重力.由几何关系得,弹簧共伸长了2m.物块B刚好被提起时弹簧的的形变量为:
解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故A正确.
BC.物块C沿杆下滑的速度分解在沿绳子的方向和垂直的方向,当物块B刚好被提起时:
B的速度为零,弹簧由压缩变为伸长,形变量不变,储存的弹性势能始末两个状态相等,由整个系统动能定理得:
解得:
所以C正确.
对于A物体,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故B错误.
D.对C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绳子对C做的功为:
物块A动能的增加量:
所以绳子对物块C做功的大小不等于物块A动能的增加量.故D错误.
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9. 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竖直放置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平滑相连,将正方体小滑块从圆弧轨道某位置静止释放,并穿过水平轨道上的光电门,圆弧上的刻度能读出释放位置对应的圆心角θ.已知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滑块与轨道间动摩擦因数很小.
(1)要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及相应的操作是_______.
A.天平,测量小滑块质量m
B.游标卡尺,测量小滑块宽度d
C.刻度尺,测量圆弧最低点到光电门的距离L
D.刻度尺,测量释放位置与水平轨道间的高度H
(2)若光电门测得小滑块挡光时间为t,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即要验证等式________成立.(等式用题目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答案】 ①. B ②.
【解析】
【详解】(1)[1]小滑块滑下来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其中:
所以需要的仪器及相应的操作是游标卡尺,测量小滑块宽度d,质量不需要测量.
(2)[2]根据(1)列式子代入化简得:
10. 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探究步骤:
①将木板倾斜一定角度并固定,使小车能匀速下滑,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上端;
②连接小车和空砝码盘的细绳跨过滑轮并与木板平行,并在小车内放若干相同的砝码;
③将小车接上纸带,接通电源,从图示位置静止释放小车;
④记录砝码盘和盘中砝码总质量,通过纸带计算小车的加速度i
⑤将小车内的1个砝码取出,放在砝码盘内,重复操作③④;
⑥重复操作⑤,直到小车内的砝码全部都移至砝码盘内.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砝码盘质量为m,所有砝码总质量为m1,小车质量为m2.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打出的一条清晰纸带的一部分如图乙所示,则打这条纸带时小车加速度a=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以小车加速度a为横坐标,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重力F为纵坐标,建立坐标系,依据多次测得的数据描点,作出图像.可能正确的图像是_________(填序号).
(3)通过实验得到结:物体质量一定时,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则本探充实验中,测量对象的质量是__________.
(4)某位同学安装器材时,水平固定木板,其余实验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与上述相同且正确,则该同学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记录或计算得到物理量的值,与真实值相比,不准确的是_________(选填“加速度”或“力”或“质量”).
【答案】 ①. 1.70 ②. A ③. ④. 力
【解析】
【详解】(1)[1]计数点间时间间隔: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2]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重力F,因为已经平衡了摩擦力,则F作为砝码,砝码盘和小车的合外力:
所以,合力和加速度应该为正比例函数,选择A.
(3)[3]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重力F,因为已经平衡了摩擦力,则F作为砝码,砝码盘和小车的合外力:
本探充实验中,测量对象的质量为三者质量之和.
(4)[4]水平固定木板,有摩擦力的影响,所以合外力力不准确.
11. 如图所示,物体A、B在水平地面的同一直线上,间距s=5 m.某时刻,物体A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同时物体B以初速度v0=2 m/s向左运动,经1s停下,整个过程中两物体不相碰.已知两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物体质量=0.5 kg.求:
(1)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外力F对物体A做功最大值.
【答案】(1)
(2)
【解析】
【详解】(1)设物体B质量为,加速度大小为,经过停下,则
解得:
(2)设物体B经过位移停下,则:
设物体A运动过程中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为,外力对物体A做功的最大值时,经停下,恰与物体B不相碰,则由运动关系和动能定理得:
解得:
12. 如图所示,质量M=0.2 kg、长L=1 m的长木板放在地面上,质量m=0.8 kg的小滑块在长木板左端,竖直嵌有四分之三光滑圆弧轨道的底座固定在地面上,圆弧轨道最低点P的切线水平且与长木板上表面相平,长木板右端与底座左端相距x=1m.现用水平向右外力F=6 N作用在小滑块上,小滑块到达P点后撤去外力F,小滑块沿着圆弧轨道运动从Q点离开.长木板与底座相碰时,立即粘在底座上.已知滑块与长木板、长木板与地面问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4和=0.15,重力加速度g=10m/s2.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在长木板与底座相碰前,长木板和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
(2)小滑块到达P点时速度的大小;
(3)圆弧轨道半径R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3) 圆弧轨道半径的取值范围
【解析】
【详解】(1)在长木板与底座相碰前,假设与相对静止,一起加速,设加速度为,小板与长木板间静摩擦力为,则:
解得:
即
假设成立.
长木板和小滑板加速度的大小为:
(2) 设长木板撞击底座时,长木板和小滑板共同速度为,之后,小滑板在长木板上运动,设加速度为,到达P点的速度为,则
解得:
(3)小滑块滑上轨道从圆弧轨道的Q点离开,即能够到达圆弧轨道最高点,设圆弧轨道半径最大为,小滑块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则:
解得:
圆弧轨道半径的取值范围:
13.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它由状态a经过状态b到状态c.关于这一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理想气体的体积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B. 理想气体的体积一直增加
C. 理想气体的内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D. 理想气体对外做功,吸收热量
E. 外界对理想气体做功,理想气体放出热量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B.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由状态a经过状态b,压强不变,温度升高,体积增大.态b到状态c,温度不变,压强减小,体积增大.所以体积一直增大.故A错误.B正确.
C.一定量理想气体的内能由温度决定,状态a经过状态b到状态c,温度向增大,后不变.所以内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故C正确.
DE.状态a经过状态b到状态c,体积一直增大,所以理想气体对外做功.又内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总体相对于初始增大.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增大且对外做功,必须吸收热量.所以D正确,E错误.
14. 一个气球,当球内气体的压强p0=1×105Pa时,容积为V=10L.已知气球的容积与球内气体的压强成正比.现保持温度不变,再向气球内充入压强为p0=1×105Pa的气体30L,此后气体的容积和压强分别是多大?
【答案】
【解析】
【详解】选择气球中原有气体与打入气体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即充气后球内气体
初态:压强:
体积:
末态:压强,体积,
充气过程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
因为气球的容积与球内气体的压强成正比,设比例系数为k,则初态气球:
末态气球:
联立几式计算得出:
15.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刚好传到E点,且A点在波峰,B、C、D也是波上质点,波形如图(a)所示;质点C的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在x轴正方向E有一能接收简谐横波信号的接收器(图中未画出)以5 m/s的速度向x轴正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波速是10m/s
B. t=0.05 s时刻,B点在波谷
C. C、D两点振动的相位差是π
D. 简谐横波波源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E. 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比波源振动频率小
【答案】ACE
【解析】
【详解】A.由(a)图可知,波长为.由(b)图可知,周期.所以波速:
故A正确.
B.靠近平衡时振动速度更大,所以B点从图示位置振动到波谷应该用大于的时间.故B错误.
C.C、D两点传播相差半个波长,所以振动的相位差π,故C正确.
D.因为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所以由质点带动法可以判断波源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故D错误.
E.接收器和波源之间的距离增大,产生多普勒效应,所以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比波源振动频率小.故E正确.
16. 如图所示,ABCD为某种透光均匀介质的截面,∠ADC=60,DC⊥BC,AD⊥AB,AD=4cm,DC=3cm.宽度为AD的一束单色平行光从AD面垂直入射,射到BC面的光刚好能够发生全反射.求:
(ⅰ)介质的折射率;
(ⅱ)能从CD面射出的光对应的入射光在AD面上的宽度.
【答案】(ⅰ)(ⅱ)
【解析】
【详解】(ⅰ)作光路图如下图所示,某条光线从AD边上的P点入射,在BC边上的Q点发生全反射,由几何关系可知,∠PQB=60°,则射到BC面的光刚好能够发生全反射的入射角为30°,
则介质的折射率为:
(ⅱ)如图所示蓝色光路图所示,从AD面照射到CD面的光,有几何关系可知,入射角为60°,发生全反射到BC面,反射到BC面的入射角为30°,再次发生全反射,从AD面射出.
通过光路可逆可得,照射到BC面,再反射到CD边,同样不会从CD边射出,故设从BC面反射的光经正好过D点,如图中红色箭头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
∠QDC=30°
因为∠C=90°,所以∠QDC的正切值:
解得:
从BQ反射的光,如图黄色的光路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在AD面的入射角为60度,发生全反射,反射到CD面,入射角为0°,垂直从CD面射出.故从的CD面射出光对应的入射光在AD面上的宽度为BQ在AD方向的投影,所以宽度为:
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四诊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四诊试卷(含答案),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二诊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二诊试卷,共18页。
2022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二诊试卷(word版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二诊试卷(word版无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