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
1.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K2CO3、CaCl2、NaOH B.NaCl、KNO3、CuSO4
C.Ba(NO3)2、NaCl、Na2SO4 D.K2SO4、KCl、NaNO3
2.下列四种变化中,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 )
A.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风化 B.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变小
C.氧化钙放入水中,水温度升高 D.酸雨腐蚀大理石雕像
3.向盛有酚酞和 NaOH 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
A.锌粒 B.稀盐酸
C.碳酸钾溶液 D.氧化铜粉末
4.以铁、氧化铜、稀硫酸三种物质为原料制取铜,有两条途径:
①
②
若需制得相同质量的铜,在实际实验过程中这两条途径所消耗的有关物质质量相同的是 ( )
A.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 B.消耗相同质量的铁
C.消耗相同质量的硫酸 D.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相同
5.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实施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d 段有蓝色沉淀生成 B.d 点溶质种类为三种
C.a﹣b 段,溶液 pH 不断减少 D.c 所含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6.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提倡农家肥与化肥综合利用
B.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其主要成分中含有钾元素
C.磷肥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D.常用作氮肥的化合物有尿素、碳酸氢铵等
7.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 N2 中的少量 O2:通过灼热的 Cu 粉末,收集气体 N2
B.除去 CaO 中的少量 CaCO3: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C.除去 NaCl 溶液中的少量 MgCl2:加入过量 NaOH 溶液,过滤
D.除去 Cu(NO3)2 溶液中的少量 AgNO3:加入足量氧化铜,充分反应后过滤
8.以下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试管中的铁钉最先生锈,水面附近的部分锈蚀最严重
B.甲、乙、丙三根铁钉都不会生锈
C.甲和丙可对比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氧气
D.甲和乙可对比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水
二.填空题
9.(3 分)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镁条、干冰、高锰酸钾、食盐水物质中,属于 Z 范围的是 ,属于 X 范围的是 。
10.(3 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在水中都能电离出 。现有一瓶氢氧化钠和一瓶氢氧化钙溶液均无标签,请写出一种试剂来鉴别 , 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11.(3 分)建兰中学课外小组同学要从含有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某废液中,回收铜并得到铁红(主要成分 Fe2O3),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要求全过程不引入其他金属元素,请回答:
(1)A 物质是 (写化学式);
(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 ;
(3)溶液丙中溶质是 (写化学式)。
三.实验探究
12.某氧化铜(CuO)粉末中混有少量氧化亚铜(Cu2O),现有一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其 Cu2O 的含量,请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X 是常见还原性气体 CO、H2 中的一种(可能混有少量水和二氧化碳),请根据组合装置判断 X 的化学式为 ;
(2)已 Cu2O 在加热的条件下也能被 X 气体还原为 Cu,写出 C 装置中所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已知反应前玻璃管中粉末的质量为 m1 克,完全反应后玻璃管中粉末的质量为 m2克,m2:m1=8:a。当 a 的取值范围是 时,氧化铜粉末中一定有氧化亚铜。
(4)若进入 C 中的气体换成两种气体中的另外一种,同样要求用该装置完成 Cu2O 含量的测定实验,则 D 中的药品应改换为 。
13.(6 分)我国西北地区有很多咸水湖,其中最大的是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某盐湖附近的农民通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获得大量湖盐。小伟同学取该湖盐样品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湖盐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冬天捞碱的“碱”指 Na2CO3,夏天晒盐的“盐”指 NaCl。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Cl;猜想三:Na2CO3 和 NaCl。
【实验探究】
【拓展延伸】为进一步确定该湖盐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小伟同学再取该湖盐样品20.00g,做了如图所示的补充实验。
(1)把表格中三处横线处填写完整;
(2)反应结束之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3)装置 E 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 D 增重 0.88g,则湖盐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为 %。
14.(4 分)将 Cu﹣Zn 合金样品 20g 放入足量稀硫酸中,所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原样品中所含锌的质量.
(2)实验测得 20g 该样品与 154.7g 某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20-2021 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建兰中学九年级(上)期中
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解:A、K2CO3、CaCl2 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不能大量共存,
故选项错误。
B、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 CuSO4 的水溶液显蓝色,故选项错误。
C、Ba(NO3)2、Na2SO4 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符合无色透明的要求,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解答】解:A、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风化失去全部的水,或失去部分水,属于化学变化;
B、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变小,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
D、酸雨腐蚀大理石雕像,是酸与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发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3.【解答】解:向盛有酚酞和 NaOH 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则反应后的溶液显中性或酸性,即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中可能含有硫酸。
A、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根据是否产生气泡,可以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故选项错误。
B、稀盐酸与稀硫酸不反应,不能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故选项正确。
C、碳酸钾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根据是否产生气泡,可以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故选项错误。
D、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色,可以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 .【解答】解:因为整个制备过程中,所有 Cu 元素都能形成单质 Cu,而都来自 CuO,没有损失,所以①②氧化铜质量相同。
① , 生成 1 份 Cu 需要 1 份 CuO 和 1 份 H2SO4 和 1 份 Fe;
② , 生成 1 份 Cu 需要 1 份 CuO 和 1 份 H2SO4 和 1 份 Fe;
看上去都是相同的。特别注意用 H2 还原氧化铜的时候,需要先通 H2 然后加热,以将空气从玻璃管中排出。如果不排出,会引起爆炸,所以 H2 的量要多一些。所以 H2SO4 和Fe 的量也要多一些。
故选:A。
5.【解答】解:A、逐滴加入氢氧化钠,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铜不参加反应,盐酸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氯化钠,所以溶质质量增加,对于 a﹣b 段,当盐酸反应完毕后,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铜相对分子质量大于氯化钠,所以溶质质量减少,对于 b﹣c 段,而当两者反应完毕,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就直接增加,对应 c﹣d 段,所以 c﹣d 段只有没有沉淀生成,选项 A 错误;
B、d 点时盐酸被消耗完毕,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铜也被消耗完毕,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 点溶质为氯化钠和氢氧化钠,选项B 错误;
C、a﹣b 段盐酸被消耗,溶液 pH 在增加,选项 C 错误;
D、c 点时盐酸与氯化铜全部被消耗完毕,此时溶液溶质只有氯化钠,选项 D 正确;
故选:D。
6.【解答】解:A、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既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又能够提高农作物产
量,故 A 说法正确,
B、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其主要成分中含有钾元素,故 B 说法正确;
C、氮肥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故 C 说法错误;
D、尿素、碳酸氢铵中都只含有营养元素氮元素,都属于氮肥,故 D 说法正确。
故选:C。
7.【解答】解: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aO 和 CaCO3 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MgCl2 能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氧化铜不能与 AgNO3 溶液反应,不能把杂质除去,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8.【解答】解:A.由铁的锈蚀条件可知,甲试管中的铁钉既与氧气接触,又与水接触,所以甲试管中的铁钉最先锈蚀,且水面附近的部分锈蚀最严重,故正确;
B.由 A 选项分析可知,甲试管中的铁钉发生了锈蚀,而乙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丙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均没有发生锈蚀,故错误;
C.丙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没有锈蚀,甲和丙可对比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水,故错误;
D.乙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没有锈蚀,甲和乙可对比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氧气,故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9.【解答】解:纯净物按组成元素的种类,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X 因为单质,Y 为化合物,Z 为氧化物。
干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属于 Z 范围;铜属于单质,属于 X 范围。高锰酸钾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食盐水中含有水、氯化钠,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干冰;镁条。
10.【解答】解: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在水中都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现有一瓶氢氧化钠和一瓶氢氧化钙溶液均无标签,可用二氧化碳或碳酸钠溶液等进行鉴别,若使用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无明显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若使用的是碳酸钠溶液,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氢氧根离子;二氧化碳或碳酸钠溶液等;、【或,合理即可】。
11.【解答】解:(1)A 物质是铁,是因为铁能和氯化铜反应。
故填:Fe。
(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使铁完全反应。
故填:使铁完全反应。
(3)溶液丙中溶质是原来的氯化钠、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故填:NaCl。
三.实验探究
12.【解答】解:(1)D 装置的作用是吸收 X 气体夺氧后生成的气体,由 D 装置盛放氯化钙干燥剂可知,吸收的是水,所以 X 气体为氢气,化学式为:H2;
(2)在加热的条件下,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氢气与氧化亚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3)已知反应前玻璃管中粉末的质量为 m1 克,完全反应后玻璃管中粉末的质量为 m2 克,
80 64
铜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64:80=4:5,
144 128
铜与氧化亚铜的质量比为:128:144=8:9。
已知 m2:m1=8:a,若氧化铜粉末中一定有氧化亚铜,则 a 的取值范围为:9<a<10。
(4)若改成 CO 气体时,夺氧后生成的气体就不是水,而是二氧化碳,所以应把 D 中的药品应改换为碱石灰。
故答案为:(1)H2; (2) 、;
(3)9<a<10; (4)碱石灰。
13. 【解答】解:(1)实验一:碳酸钠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进一步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二: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化钠
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说明样品中含有氯化钠,猜想三成立。
故填:二;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反应结束之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 D 装置吸收。
故填: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 D 装置吸收。
(3)装置 E 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过程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故填: ,。
(4)设碳酸钠质量为 x,
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 D 增重 0.88g,说明反应生成了 0.88g 二氧化碳,
,
106 44
x 0.88g
x=2.12g,
则湖盐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为:
故填:10.6.
14.【解答】解:设原样品中锌的质量为 x,生成 ZnSO4 的质量为 y,
65 161 2
x y 0.2g
(1) x=6.5g
(2) y=16.1g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154.7g+6.5g﹣0.2g=161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1)原样品中锌的质量为 6.5g;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后,加入过量稀 HNO3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猜想 不成立
实验二
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猜想三成立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下面关于金刚石说法错误的是,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化学模拟冲刺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化学模拟冲刺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7D,【答案】B,【答案】A,【答案】C,【答案】或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O,Fe2O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