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拓展提升(3)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练习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839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拓展提升(3)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练习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839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拓展提升(3)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练习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839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展开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拓展提升(3)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百米运动员起跑后,6s末的速度为9.3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5.5m/s,他跑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12.2m/s B.11.8m/s C.10m/s D.10.2m/s
2.小华同学骑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4s内通过40m的路程,那么他在前2s内的速度是( )
A.5m/s B.10m/s C.20m/s D.40m/s
3.一个物理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学完速度后,对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得越快,运动的时间就越短
B.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的路程越长
C.物体的速度越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就越大
D.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4.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演奏我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成年人的大拇指宽度约为1dm
D.一枚硬币厚度为8mm
5.猎豹猎捕时速度最高可达到时速120千米,但最多只能跑3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猎豹在这3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120km B.猎豹在这3分钟内奔跑的路程是3.6km
C.猎豹在这3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40km/h D.猎豹在这3分钟内奔跑的路程是6km
6.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B.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
C.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
D.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7.图是小车和卡车在某时刻的位置,经过一段时间后,两车的位置变成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运动的
C.以卡车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D.以路牌为参照物,小车是运动的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刻度尺测量物体时,可以不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B.误差就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而造成的,不可避免
C.选择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都可以避免误差
D.小明用分度值1cm的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读数为5cm
9.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以下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车可能向西行驶
B.乙车必定向西行驶
C.丙车必定向东行驶
D.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一定是相同的
10.物体沿直线以15m/s的速度运动,通过了全程的,又以同向20m/s的速度运动通过了剩余的全部路程,则它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17.5m/s B.18m/s C.18.33m/s D.18.66m/s
11.小明坐在行驶的小车中,看到路边的树木、房屋、行人都向后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乘坐的小车 B.路边的树木 C.路边的房屋 D.路边的行人
12.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学校的课桌高度约为0.8m B.初中生的身高约170mm
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6m/s
13.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1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甲比乙大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二、简答题
15.把萝卜腌成咸菜通常需要几十天,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有相同的咸味,只需几分钟,请解释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
16.火车站站台上的三列火车,甲车上的A看到乙车向南运动,乙车上的B看到丙车和站台都向南运动,丙车上的C看到站台向北运动,则站台上的D看甲、乙、丙三列火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
17.我国古书《考灵曜》上记载有“人在舟坐,舟行人不觉”,其中“舟行”和“人不觉”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的?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人不觉”这一现象。
18.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究竟是山在动还是船再行,为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19.物理科技活动小组研究了某一物体自由下落时下落高度跟所需时间的关系,实验数据如下表:
分析上述数据,你可得到哪些结论?(至少二个)
20..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标有Ø=0.3mm ,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同样的铅笔,你能较准确地测出它的直径吗?请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的直径的数学表达式.(提示:设待测铜丝的直径为Ø′,圈数为n′,直径为Ø=0.3mm的铜丝圈数为n)____________
21.南宋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遣兴》中写道:“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词人对醉态的描绘妙趣横生,有很强的感染力.请你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怀疑松树动起来要搀扶喝醉的自己呢?
22.在两个平行峭壁间的山谷中央放一枪,2s后听到第一个回声,又过2s,听到第二个回声,则山谷的宽度是_____m.(气温为15℃)
23.电视、电影中正是利用了运动的相对性原理,拍摄出了孙悟空的 “腾云驾雾”.孙悟空“驾云飞奔”,是先拍摄出孙悟空在 “云朵”(布景)上的镜头,再拍出天空上的白云、地上的山河湖泊等镜头,然后将两组画面放到“特技机”里叠合.叠合时迅速地移动作为背景的白云和山河湖泊.我们看电视是以白云和山河湖泊作参照物,于是就产生了孙悟空腾云驾雾飞奔的效果.
想想看,如何拍摄人坐在开动的飞机和火车里观看沿途风光的镜头?如何拍摄武艺 “高强”的人 “飞檐走壁”的镜头?
参考答案
1.C
2.B
3.C
4.A
5.D
6.B
7.D
8.A
9.C
10.B
11.A
12.A
13.B
14.C
15.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炒菜时,加些盐,由于盐的温度高,盐分子运动加快,盐分子的扩散也加快,所以菜很快就咸了;而腌咸菜时,由于盐的温度低,盐分子运动较慢,盐分子扩散也慢,所以菜要隔一段较长时间才会变咸.
16.甲、乙两车向北运动,且甲车速度更快,丙车向南运动
17.“舟行”和“人不觉”分别选择了河岸和船作为参照物;“人不觉”是因为人以船为参照物,自己的位置没有改变,故感觉自己的静止的。
18.船在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动 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9.(1)物体下落高度跟下落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2) 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
20.将两种细铜丝分别紧密地缠绕到两只铅笔上,使缠绕的总宽度相同,分别查清各自缠绕的圈数.设待测铜丝的直径,圈数,直径为Ø=0.03mm的铜丝的圈数为n.(mm)
21.作者酩酊之中踉踉跄跄,他以自己为参照物,于是在朦胧的醉眼看来,松树好像要过来搀扶自己.
22.1020
23.略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综合与测试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沪科版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