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学校(佳木斯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黑龙江省佳木斯学校(佳木斯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农垦佳木斯市学校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云南石林,位于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昆明石林以石多似林而闻名,景区范围广阔,景点众多,石林以喀斯特景观为主,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下图示意云南石林景观。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形成云南石林景观的主要作用是
A.岩石风化 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 D.河湖沉积
2.云南石林形成需要的气象条件为
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B.天气炎热,降雨多
C.空气干燥,降水少 D.大气稀薄,光照强
3.石林作为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的
A.溶沟阶段 B.洼地阶段 C.峰丛阶段 D.孤峰阶段
太阳散射辐射指经过大气分子、水蒸气、灰尘等质点的反射,改变了方向的太阳辐射。下图为阴晴天气下散射辐射的日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结合上图可知,一天中
A.散射辐射越强,气温越高 B.散射辐射越强,温差越大
C.散射辐射越强,大气逆辐射越弱 D.散射辐射越强,大气能见度越差
5.导致图中阴天、晴天散射辐射差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云量多少 B.太阳高度差异 C.下垫面性质 D.海拔差异
在沙漠和绿洲之间的过渡带,由于沙漠和绿洲地表水热差异,形成了沙漠和绿洲之间的局地环流,出现了“绿洲风”。沙漠与绿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是沙尘释放的主要源区之一。沙尘暴的形成及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引起全球科学界的高度重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下图所示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绿洲风”的是
A. B.
C. D.
7.“绿洲风”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A.抑制地表风沙输移变化 B.增加绿洲地区水汽含量
C.增加沙漠地区物种数量 D.减小沙漠地区昼夜温差
8.根据沙漠与绿洲间局地环流,推断沙尘暴大多发生在一天中的
A.0—6时 B.6—12时 C.12—18时 D.18—次日0时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
读图回答下列题。
9.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0.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导演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A.16时至次日8时 B.18时至次日6时
C.8时至16时 D.6时至18时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完成问题。
1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散失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12.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读“近地面的等压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正确指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a B.b C.c D.d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不能影响风速
B.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速度
C.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
D.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下图为30°N附近某区域近地面等温面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若仅考虑热力原因,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16.若此图表示甲地某季节的气温分布,则该季节时
A.山东白昼不断变长 B.雅典正值少雨
C.北京日出东南 D.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位于新西兰南岛的亚伯塔斯曼国家公园面积约225平方千米,最高峰海拔1156米。某游客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前往该公园进行徒步、自驾相结合的深度体验游。下图为该游客在公园内拍摄的一处景点照片,该景点位于海岸悬崖旁,由一形如苹果的巨型球状花岗岩从中间分裂为两瓣而成,被称为分裂苹果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组成分裂苹果岩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球表面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上部
18.该游客对分裂苹果岩的形成过程做了下列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A.地壳抬升→剥蚀出露→球状风化→岩体断裂
B.地壳抬升→剥蚀出露→岩体断裂→球状风化
C.地壳下沉→剥蚀出露→水平挤压→岩体断裂
D.地壳下沉→剥蚀出露→水平拉张→岩体断裂
下面四幅图为不同的地貌图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地貌的形成与河流的流水作用有关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0.①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西南地区
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图示N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22.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3.如副高控制区域位于图中位置,则雨带处于
A.南部沿海一带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24.当北方冷空气势力最强盛时
A.我国受副高控制最明显 B.我国锋面雨带控制华北地区
C.锋面雨带已撤离我国大陆 D.台风已蓄势待发
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25.此时我国正值
A.昼长夜短 B.各地普遍高温
C.农作物长势正旺 D.冷空气频频南下
26.图中被亚欧大陆上的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薰衣草原产于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7~8 月花期时要有充足的阳光,耐旱怕湿。我国新疆伊犁河谷是世界薰衣草三大种植基地之一。左图为“普罗旺斯气候资料图”,右图为“新疆伊犁河谷伊宁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普罗旺斯、伊宁两地有利于薰衣草种植的共同气候条件是( )
A.冬季温和湿润 B.夏季光照充足
C.全年干旱少雨 D.全年水热丰富
28.在新疆若盲目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最有可能造成( )
A.物种灭绝 B.水源枯竭 C.湿地消失 D.土地荒漠化
读“某大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1)和“某地12个月的气候资料”(图2),完成下面小题。
29.图1中,与图2所示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0.相对于全球其余各大洲,乙地气候类型在该大洲分布范围较广,其原因有
①该大洲大部分处于西风带
②大陆轮廓破碎,使海洋影响易深入内陆
③中部为平原,山脉走向利于海洋暖湿气流深入内陆
④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1.读下面四幅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图中各地貌的形成原因。甲:______,乙: ______,
丙:_________,丁:_________。
(2)图甲为流动性沙丘,下列有关该沙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沙粒在D坡一侧被搬运,在C坡一侧沉积
B.D坡风力大于C坡
C.C坡一侧为迎风坡
D.若图中沙丘继续前移,图中小树将被掩埋
(3)丁图地貌一般形成于河流_________处,图中自A到B沉积物颗粒逐渐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4)在丙图地貌区,农耕区多分布在面积较大的_________,当地人称之为_________。分析在这里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渭河平原是我国第四大平原,由多条河流共同冲积而成。北部流淌的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河道切穿黄土层,深达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1960年三门峡水电站建成后,渭河B河段河床一度抬升明显。下图示意渭河平原及其周边区域。
(1)描述图示区域渭河平原以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2)说明A河段冬季含沙量小的原因。
(3)三门峡水电站建成后B河段河床一度抬升明显,试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C
2.B
3.C
【解析】
1.石林地区岩石以石灰岩为主,易被水侵蚀、溶蚀。形成云南石林景观的主要作用是流水侵蚀,C对。岩石风化形成的是碎屑物质,A错。风力沉积形成的是沙丘等地貌,B错。河湖沉积形成的是平原或三角洲地貌,D错。所以选C。
2.石灰岩在暖湿的环境下,容易被水侵蚀、溶蚀。云南石林形成需要的气象条件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天气炎热,降雨多,B对,C错。石林分布区位于第二阶梯,海拔较低,A错。大气稀薄,光照强是青藏高原的特征,D错。所以选B。
3.石林作为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的峰丛阶段,峰丛进一步向深处溶蚀、演化,形成石林,C对。溶沟阶段、洼地阶段是初始阶段,峰丛没有形成,A、B错。孤峰是岩溶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不是峰林,D错。所以选C。
4.D
5.B
【解析】
4.散射越强说明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越强,云量多,空气中尘埃杂质多,大气逆辐射强,大气能见度差。故D正确,C错误。由图可知,阴天太阳辐射最强大概在13点左右,晴天太阳辐射最强大概在12点左右,一天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点前后,故A错误。一天中阴天的太阳散射辐射比晴天强,而阴天昼夜温差比晴天小,故B错误。
5.图像显示阴天与晴天太阳散射辐射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日出后和日落前时段晴天稍强于阴天,正午前后时段阴天强于晴天,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导致,下垫面性质与海拔在一天中没有变化,云量多少没有相关信息,故B正确,A、C、D错误。
6.B
7.A
8.C
【解析】
6.白天沙漠升温比绿洲快,形成低压,风从绿洲吹向沙漠;夜晚沙漠降温快,形成高压,风从沙漠吹向绿洲;“绿洲风”就是从绿洲吹向沙漠的风,故图中②符合。
7.从绿洲吹向沙漠的风湿润,能够增加过渡地区空气湿度,则能抑制地表风沙输移变化;注意是增加过渡地区的水汽含量,而不是绿洲地区;利于植物生长,但不能增加物种数量;降低绿洲与沙漠过渡地带的温差,对沙漠温差影响不大。
8.地面温度越高,空气对流越强,越利于地表沙尘扬起;同时气温高而气压低,与周边气压梯度力差异大而易出现强风;进而出现沙尘暴现象。故白天气温达到最高值的前后,沙尘暴现象多发,即12—18时。
9.D
10.C
【解析】
9.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因此,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图中近地面的①④两点温度高于②③两点;据图中环流方向可知,陆地气流上升、海洋气流下降,因此说明陆地温度高于海洋温度,即④点温度高于①点温度,是四地温度最高点。故选D。
10.女主角面朝大海,头发向后飘逸,因此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即近地面海洋气压高于陆地气压,说明海洋气流垂直下降,陆地气流垂直上升,陆地温度高于海洋温度,结合乙图可知,此时为8时到16时之间。故选C。
热力环流的实质是同一水平面的两个区域冷热不均引起气压差异和空气运动,所以只要是冷热不均或存在热力差异的两地,就可以形成热力环流,如陆地和水面的热力性质有较大差异,在同样受热或受冷条件下温度变化幅度不一致,就可以形成热力环流。结合热力环流的实质,不难理解海陆风。
11.A
12.C
【解析】
11.
地膜覆盖,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越薄膜,使地面增温,而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辐射却很少能穿越薄膜,减少了地面辐射的散失;地面辐射被薄膜内大气吸收,外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故不会增强大气逆辐射。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
在果树下进行地膜覆盖,可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而且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C正确。夏季气温较高,不需要保持地温,A错误。早熟不需要降低地温,B错误。反射太阳辐射,不利于吸收太阳辐射,D错误。故选C。
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
13.D
14.C
【解析】
13.近地面风向的判定应首先判定水平气压梯度力,该力的特征是垂直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其次观察风向,由于是近地面,所以风向应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风向右偏。D正确,A应是南半球近地面风向,B应是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C由低压指向高压,ABC错误。故选D。
14.A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直接动力,风力大小主要受其影响,故不符合题意; B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故不符合题意; C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可以忽略其对风向的影响,故正确; D、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影响风向,减弱风力,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A
16.B
【解析】
15.近地面等温面与等压面的弯曲方向相反。结合图示可以判定,近地面等温面向东侧倾斜,说明近地面东侧较西侧温度低、气压高,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东指向西,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向右偏,因此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东南风,选A。
16.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甲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东侧较西侧温度低,即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此时应为北半球的夏季,能确定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但不能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趋势。据此此时山东昼长夜短,但白昼不一定会变长;雅典属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夏季北京日出东北;冬至日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能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据此分析选B。
风的受力分析要点: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产生偏向的是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风向相反。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既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
17.D
18.A
【解析】
17.
分裂苹果岩为巨型球状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来自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
分裂苹果岩的形成过程是:岩浆侵入到地壳内部,形成侵入岩花岗岩;这时花岗岩还在地壳深处,后来地壳抬升;花岗岩周围的围岩被外力剥蚀,围岩被剥蚀完毕后,花岗岩岩体出露;花岗岩岩体出露后,岩体发生球状风化,岩体形成圆球状,进而岩体断裂,如苹果的巨型球状花岗岩从中间分裂为两瓣,形成分裂苹果岩,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9.B
20.B
【解析】
.图①新月形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图②长江三峡属于河流侵蚀地貌,主要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图③海南岛南天一柱属于海浪侵蚀地貌,主要由海浪侵蚀作用而形成;图④三角洲属于河流堆积地貌,②④地貌的形成与河流的流水作用有关,B正确。
.图①地貌为新月形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风力作用强,此地貌广泛分布,B正确。
21.D
22.A
读图可知,N气压带位于60°附近,属于副极地低气压带;图中b风带风向为西北风,结合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等地理基础知识可知,b风带为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N气压带位于南半球。故选D。
.
结合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等地理基础知识可知,①位于南半球,M为副热带高气压带,a为东南信风带;②位于南半球,N为副极地低气压带,b为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③位于北半球,C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④位于北半球,D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南向北排序为②①③④,故选A。
23.B
24.C
【解析】
.读图,如果副高控制区域位于图中位置,位于南部沿海地区,则雨带处于副高北部边缘冷暖气流交汇处,图示位置在长江中下游地区。B对。南部沿海受副高影响,降水少,A错。东北、华北地区受雨带影响时,副高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D错。故选B。
.当北方冷空气势力最强盛时,我国是冬季,受冬季大陆冷气团控制,盛行西北风,A错。此时,雨带已经撤离我国大陆,B错,C对。台风多发季节是夏秋季节,D错。故选C。
25.D
26.C
【解析】
.由图可知,此季节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同纬度海洋为低压,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此时正值北半球冬季,我国昼短夜长,各地温度较低,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进入淡季,ABC错误。冬季盛行西北风,冷空气频频南下,D正确。故选D。
北半球冬季,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南移,但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上的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在海上形成低压中心,所以图中被亚洲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副极地低气压带 ,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陆地比热容较小,冬季降温快,温度低,空气收缩下沉易形成冷高压。
27.B
28.D
【解析】
读普罗旺斯和伊宁气候资料图可知,伊宁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远低于0℃,且持续时间较长,气候寒冷,降水量小,而普罗旺斯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降水较多,气候温和湿润,因此两地冬季气候特征明显不同,A错;读图可知,普罗旺斯和新疆伊犁夏季降水少,晴天多,因此两地夏季光照充足,有利于薰衣草种植(根据材料“7~8月花期时要有充足的阳光”可知,夏季对光照的要求较高),B正确;读图可知,普罗旺斯冬季温和湿润,并不是全年干旱少雨,C错;读图可知,普罗旺斯夏季炎热干燥,新疆伊犁河谷全年干旱少雨,因此两都不具有全年水热丰富的气候条件,D错。故选B。
在新疆若盲目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会导致当地薰衣草成为优势植物,对生物多样性有一定影响,但不一定会造成物种灭绝,A错;在新疆若盲目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薰衣草的灌溉和生长需要一定水源,因此有可能导致当地水资源紧张,但不一定会导致当地水源枯竭,B错;薰衣草种植面积扩大,可能用水量增加,但也可能会增加当地植被覆盖率,具有一定的涵养水源的功能,因此不一定导致湿地消失,C错;如果在新疆若盲目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有可能破坏当地原有植被,容易在区域整体干旱背景下使得土地荒漠化加剧,D正确,故选D。
29.A
30.D
【解析】
【分析】
.图2中最冷月份平均气温大于0℃但小于15℃,应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图2夏季少雨,冬季多雨,因此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图1中甲位于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丁为极地气候。故A正确,B、C、D错误。
.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分布面积广大的原因主要是:①欧洲西部位于中纬度(北纬40°~60°)大陆西岸的地区,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西风(西南风或偏西风),深受大西洋的影响;②欧洲西部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通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并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北扩展;③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山脉多呈东西走向,再加上沿岸特别曲折,地中海、波罗的海等深入内陆,使西风可向东深入内陆,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向东扩展。故D正确。A、B、C项均不够全面,故排除。
31.(1)风力堆积 海浪侵蚀 流水侵蚀(溶蚀) 流水堆积
(2)C
(3)出山口 减小 河流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沉积物先沉积,颗粒小的沉积物后沉
(4)洼地 坝子 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解析】
【详解】
(1)据图景观特征可知,甲所在地区位沙漠地区,景观为沙丘,乙所在为海水包围,形似拱桥,为海蚀拱桥,丙为地表岩石突起如林,为峰林,丁形似扇子,为冲积扇。
(2)据图景观特征可知,甲为沙丘,主要是由于风速降低,风携带物质发生沉积,形成,即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乙为海蚀拱桥,是海岸受海浪侵蚀 、崩坍而形成的,即由海浪侵蚀作用形成,丙为峰林,喀斯特地貌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丁为冲积扇,流水在搬运途中,流速降低,物质沉积,河流在流出山口处,碎石泥沙沉积形成,即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
(3)据图甲可知,沙丘缓坡一侧为迎风坡,即D为迎风坡,C为背风坡,沙粒在D坡一侧被搬运,在C坡一侧沉积,A正确;流动沙丘迎风坡风力大,沙粒被搬运到背风坡堆积,D坡是迎风坡,C坡为背风坡,B正确,C错误;图示沙丘由D向C移动,继续前移会把小树掩埋,D正确。故选C。
(4)就上题分析可知,丁为冲积扇,冲积扇形成于河流出山口处,由于此处坡度逐渐减小,故水流速度也不断下降,从而使得大颗粒沉积物先沉积,小颗粒沉积物后沉积。
(5)在喀斯特地貌区,由于地势崎岖不平,故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地势较平的洼地,当地人们称为“坝子”。原因应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方面考虑。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灌溉方便。
32.(1)以北为高原地形;地势北高南低;起伏较小;沟壑纵横。(任答2点)
(2)冬季降水少,水量小,水土流失弱;河道底部为石质河床,侵蚀弱;河流易结冰,侵蚀能力弱;地下水补给为主,携带泥沙少。(任答3点)
(3)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来沙量大;受水库蓄水的影响,水位抬升;流速变慢,泥沙易淤积。(任答2点)
【详解】
(1)地形特征需要描述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高低及其起伏以及特殊地貌等。渭河平原以北地区为黄土高原,地形以高原为主,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可知,地势北高南低,结合图中等高线疏密信息可知,渭河平原以北地区地势起伏相对较小。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特殊地貌)。
(2)该河段冬季含沙量小主要与冬季河流的侵蚀能力弱有关。首先,该区域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少,水量少;同时,河流易结冰,从而流水的侵蚀能力较弱,并且冬季该河段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携带泥沙较少。其次,根据材料“北部流淌的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河道切穿黄土层,深达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可知,河床底部为石质河床,河水难以侵蚀。所以A河段冬季含沙量小。
(3)B河段河床抬升明显表明泥沙淤积作用显著,一是由于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来沙量增大,二是由于受三门峡水电站的建设的影响,水库蓄水,水位抬升,河流的流速减慢,河流搬运泥沙的能力减弱,泥沙易在河床淤积,从而河床抬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三学年第四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共48分),据图推测“醉汉树”的树冠朝向,影响雅万高铁走向的主要因素有,相对流域内其他河流,秃尾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三学年第四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共9页。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四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