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青海省西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海省西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则该原子的质量为A.16g B.32g C.48g D.64g2.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面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称量时,将NaOH固体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面称量B.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入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C.在烧杯中溶解NaOH固体后,立即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D.将烧杯中已冷却的NaOH溶液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到容量瓶中3.在反应中,HClA.全部被氧化 B.全部被还原C.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D.既表现还原性又表现酸性4.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内氮气的平均速率:,则2s末NH3的浓度为A.0.60mol/L B.0.50 mol/L C.0.45 mol/L D.0.55 mol/L 5.相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A(g)+3B(g)2C(g)+2D(g)的速率如下:①v(A)=0.15mol∙L-1∙s -1 ②v(B)=0.6mol∙L-1∙s -1③v(C)=0.5mol∙L-1∙ s -1 ④v(D)=1.2 mol∙L-1∙min -1其中反应最快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6.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浓稀释 ④固体溶于水 ⑤在中燃烧A.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⑤ D.①③⑤7.已知298K时,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0kJ/mol,将此温度下的1molN2和3mol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A.一定大于92.0kJ B.一定小于92.0kJC.一定等于92.0kJ D.不能确定8.己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若a、b均小于零,则a和b的关系为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9.甲烷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0.5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44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B.C.D.10.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D.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氯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1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代表燃烧热的是A.CH4(g)+O2(g)=2H2O(1)+CO(g) △H1B.S(s)+O2(g)=SO3(g) △H2C.C6H12O6(s)+6O2(g)=6CO2(g)+6H2O(1) △H3D.2CO(g)+O2(g)=2CO2(g) △H412.已知:C(s)+H2O(g)=CO(g)+H2(g) ΔH=a kJ·mol-1;2C(s)+O2(g)=2CO(g) ΔH=-220 kJ·mol-1,H-H键、O=O键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 kJ·mol-1、496 kJ·mol-1和462 kJ·mol-1,则a为A.-332 B.-118 C.+350 D.+13013.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3OH(g)+H2O(g)=CO2(g)+3H2(g) ΔH =+49.0 kJ/mol②CH3OH(g)+1/2O2(g)=CO2(g)+2H2(g) ΔH=-192.9 kJ/mol根据上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B.可推知2H2(g)+O2(g)=2H2O(g) ΔH=-483.8 kJ/molC.1 mol CH3OH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92.9 kJD.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14.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D.状态Ⅰ →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15.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为2×(-57.3) kJ/mol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1/2O2(g)==CO2 (g);△H=-283.0 kJ/mol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 mol硫燃烧生成气态三氧化硫所放出的热量是硫磺的燃烧热16.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化合物燃烧热/kJ·mol-1化合物燃烧热/kJ·mol-1甲烷890.3正丁烷2878.0乙烷1560.8异丁烷2869.6丙烷2221.52-甲基丁烷3531.3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g)ΔH=-1560.8kJ·mol-1 B.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C.正戊烷的燃烧热大于3531.3kJ·mol-1D.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17.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 ΔH=x kJ·mol-1已知碳的燃烧热ΔH1=a kJ·mol-1S(s)+2K(s)=K2S(s) ΔH2=b kJ·mol-12K(s)+N2(g)+3O2(g)=2KNO3(s) ΔH3=c kJ·mol-1则x为A.3a+b-c B.c+3a-b C.a+b-c D.c+a-b18.炽热的炉膛内有反应:C(s)+O2(g)=CO2(g) ΔH=-392kJ·mol-1,往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有如下反应:C(s)+H2O(g)=CO(g)+H2(g) ΔH=+131kJ·mol-1,2CO(g)+O2(g)=2CO2(g) ΔH=-564kJ·mol-1,2H2(g)+O2(g)=2H2O(g) ΔH=-482kJ·mol-1由以上反应推断往炽热的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 )A.不能节约燃料,但能使炉膛火更旺 B.虽不能使炉膛火更旺,但可节约燃料C.既可使炉膛火更旺,又能节约燃料 D.既不能使炉膛火更旺,又不能节约燃料19.液氢和液氧是绿色的高能火箭推进剂,已知:①;②;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三个变化均会放出热量B.液态的能量低于气态的能量C.若①中为,则D.若①中的水为液态,则 二、实验题20.利用图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量筒量取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溶液温度;②用另一量筒量取溶液,并测出其温度;③将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___________。(2)倒入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3)使硫酸与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棒轻轻地搅动(4)实验数据如下表: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实验次数起始温度终止温度温度差平均值平均值126.226.026.129.5______227.027.427.232.3325.925.925.929.2426.426.226.329.8②近似认为溶液和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则中和热___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__________。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用温度计测定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溶液的温度c.量取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d.分多次把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5)实验中改用盐酸和溶液进行反应,所求中和热数值与57.3相比较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三、计算题21.氢能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无污染。目前工业制氢气的一个重要反应为CO(g)+H2O(g)===CO2(g)+H2(g) ΔH,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关系如图所示:(1)CO(g)+H2O(g)===CO2(g)+H2(g) ΔH______(填“>”“<”或“=”)0。(2)过程Ⅱ是加入催化剂后的反应过程,则过程Ⅰ和Ⅱ的反应热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H2(g)+O2(g)===H2O(g) ΔH=-242.0 kJ·mol-1H2O(l)===H2O(g) ΔH=+44.0 kJ·mol-1则H2(g)燃烧生成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把0.6 mol X气体和0.6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X(g)+Y(g)= nZ(g)+2W(g)。2 min末生成0.2 mol W,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1·min-1,计算:(1)前2 min内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2)2 min末时Y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23.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1)①第一步反应是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②全部氧化成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2)已知红磷比白磷稳定,则反应;;和的关系是___________ (填“>”、“<”或“=”)。(3)在、时,已知:;;;则与和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A. B.C. D.(4)已知:①②则与反应放出热量时,电子转移数目为___________。(5)已知,蒸发需要吸收的能量为,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物质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436200a则表中a=___________。24.随着化石能源的减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日益迫切。(1)Bunsen热化学循环制氢工艺由下列三个反应组成:则:___________。(2)据粗略统计,我国没有经过处理便排放的焦炉煤气已超过250亿立方米,这不仅是能源的浪费也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在2004年起已利用焦炉煤气制取甲醇及二甲醚。已知CO中的C与O之间为三键连接,且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原理为。下表所列为常见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化学键键能()348414436326.81032464则该反应的___________。(3)已知:现有与的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和,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则原混合气体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4)恒温恒容条件下,硫可以发生如下转化,其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①写出能表示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2.D3.D4.A5.C6.C7.B8.A9.C10.D11.C12.D13.B14.C15.B16.C17.A18.A19.C20.(1)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 △H=-57.3kJ•mol-1(2)C(3)D(4) 3.4 abcd (5) 相等 中和热为稀的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1mol时时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用量无关 (6)偏小21.> 相等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仅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有关,与是否加入催化剂无关 H2(g)+O2(g)═H2O(l)△H=-286.0kJ•mol-1 22.0.05 mol•L-1•min-1 0.25mol/L 4 23.(1) 放热 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 2O2(g) =NO(aq)+ 2H+ (aq) + H2O(l) = - 346kJ/mol (2)<(3)A(4)2NA或者(5)36924.(1)2a+b+2c(2)-128.8(3)1:3(4) -78.6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结论错误的是,6 ml Q,并测得P的浓度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PDF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