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
展开1.歌谣“黄道婆,黄道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二匹布”描述的是( )
A. 西汉时期的丝织业
B. 北宋时期的丝织业
C. 元代的棉纺织业
D.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2.有学者统计:唐开元以前官额18 809员,开元二十二年人口16 163 863人,二者的比例为1∶2 460。宋朝皇祐前官额24 000员,仁宗皇祐五年人口22 292 861人,二者比例为1∶926。宋朝与唐朝相比( )
A. 官员定额渐趋正常
B. 官僚机构庞大
C. 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D. 选官范围扩大
3.宋代有些地方根本不种粮食,而是专门种菜、种果、种花、种茶、种棉、种桑。这时还出现了各色专营各种农产品的农户,如菜户、茶户、果农、蔗农、花户、园户、药户、酒户、渔户等。这说明当时( )
A. 粮食生产出现下降
B. 政府着力加强社会控制
C.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D.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4.“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帝师”是( )
A. 中书省长官
B. 宣政院长官
C. 理藩院长官
D. 枢密院驻藏长官
5.下列叙述与回族的形成有关的是 ( )
A. 回族是汉族与畏兀儿人融合的结果
B. 汉族与女真、契丹等民族融合的结果
C. 蒙古草原的统一
D. 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来中国后与汉、蒙古等民族融合的结果
6.“……我不要半星红血红尘溅,将鲜血俱洒在白练之间……还要你六月里雪满阶前;这楚州要叫它三年大旱,那时节才知我身负奇冤!”这是一部著名戏剧中的台词。请你判断这部戏剧应该是( )
A. 《牡丹亭》
B. 《窦娥冤》
C. 《长生殿》
D. 《桃花扇》
7.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是活动的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其意惟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据此可知“行中书省”是( )
A. 中央的派出机构
B. 皇帝的顾问机构
C. 地方的自治机构
D. 中央的并列机构
8.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说明( )
A. 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B. 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
C. 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 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9.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
A. 自耕农式经营
B. 千耦其耘式经营
C. 田庄式经营
D. 租佃式经营
10.中国古代的一个王朝推行“崇文抑武”“强干弱枝”的国策,通过“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派文臣任知州”“设置通判”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个王朝是( )
A. 汉朝
B. 明朝
C. 唐朝
D. 北宋
11.北宋时期,政府下令商人将粮草运至边境指定地点,得到的报酬是官卖商品茶、盐、铁、香等物资的经营许可。这说明当时( )
A. 政府对商业的垄断空前强化
B. 商税成为主要财政来源
C. 抑商政策严重阻碍商业发展
D. 政府货币短缺财政拮据
12.907年阿保机被选为可汗,916年阿保机称帝;947年契丹皇帝改国号为辽,自称大辽。这种变化主要是为了( )
A. 缓和与汉族的矛盾
B. 加速政权的封建化
C. 适应统治中原的需要
D. 加速民族融合进程
13.“朕选儒臣(文官)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武将)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的举措( )
①造成了重武轻文的局面 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③导致了官僚机构的膨胀 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4.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这表明宋代( )
A. 皇权渐趋衰弱
B. 地方权力削弱
C. 君主专制加强
D. 监察制度完善
15.宰相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太祖”是指( )
A. 李世民
B. 赵匡胤
C. 赵构
D. 朱元璋
16.“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A. 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 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 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17.王安石一派新官僚,如吕惠卿、章惇、蔡确都因推行新政得到高位。这表明( )
A. 统治者重视文官的选用
B. 王安石变法成效显著
C. 宋神宗支持新政
D. 老百姓拥护变法
18.朱熹认为8岁宜进入小学阶段,他花费了很大精力编著小学阶段的教材,其中《小学》一书最为著名,该书以立教、明伦、修身、稽古为纲。这反映出朱熹( )
A. 倡导经世致用的实学
B. 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C. 推动儒家伦理普及化
D. 关注儿童全面发展
19.下表是不同人对王安石的评价,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B. 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加准确
C. 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
D. 外国人因文化背景不同评价更为客观
20.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 )
A. 体现了山川行便的特点
B. 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
C.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D. 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材料二 为了巩固蒙古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元朝统治者大力推行以“利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呈现以中原传统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建立的时间。“遂一天下”是指什么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统治者大力推行以“利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举措。分析元朝“遂一天下”的历史意义。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庆历新政”主要从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十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深得民心的改革治理措施。这些改革措施出台以后,短短几个月时间,成效骤然显现,政治面貌焕然一新,臃肿的官僚机构开始消肿,权势官员中无能的纨绔子弟从政升迁受到严格限制,凭资历晋升的官员与业绩品德挂钩,才干突出者予以破格提拔。——《“庆历新政”何以夭折?》
材料二 后来王夫之总结“庆历新政”得失,说仁宗性格上有毛病,耳根子太软,从善如流,从恶也如流。——《范仲淹“庆历新政”是怎样失败的》
(1)依据材料一,将“庆历新政”的十项内容归纳为三个方面,并简述其成效。(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朝中书治民,三司理财,枢密主兵,各不相知,而言路之权又特重。这原是因大权都集中于中央,以此防内重之弊的。立法之初,亦可谓具有深意。然而宰相既无大权,而举动有多掣肘,欲图改革,其事就甚难了。
据材料指出宋朝限制相权的举措,并说明这些举措的影响。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王炳照《中国科举制度研究》
材料二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苏州人口(户数)简表。
材料二 北宋科举入朝做官的官员统计表。
(1)材料一表格反映宋代苏州人口的变化特点,指出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
(2)材料二表格所示内容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选C。歌谣反映了黄道婆教人们纺棉织布的情景。黄道婆是元代民间棉纺能手,曾经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2.【答案】B
【解析】材料宋朝与唐朝相比,官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上升,官员定额渐趋不正常,故A项错误;官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上升,反映出官僚机构庞大,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官员人数的增加与科举制完善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官员人数的增加与选官范围扩大的关系,故D项错误。
3.【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在宋代某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粮食作物,其商品化程度已然大大提升,故选D项。经济作物种植区域的扩大并不代表粮食产量的降低,A项错误;无论是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都是农民自发的经济行为,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C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佛教”、“领之于帝师”(“帝”是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创造者和主宰者)等信息可知,“帝师”负责管理宗教事务。结合所学可知,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主管院事的高级长官称为“帝师”,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中书省长官掌管中央行政,与题意不符;C选项错误,理藩院是清朝时期设立的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部门;D选项错误,枢密院掌管军事。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5.【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中亚、西亚的大批穆斯林移居中国,在伊斯兰教的整合下形成回族的前身,故选D。
6.【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还要你六月里雪满阶前;这楚州要叫它三年大旱,那时节才知我身负奇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出自《窦娥冤》。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出,其中最优秀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B符合题意。ACD项作品与题干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活动的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元朝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实行行省制,行省即行中书省,是元朝中央的派出机构,故A项正确;行省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不是皇帝的顾问机构,B错误;行中书省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是元朝加强对地方控制的制度,故C、D两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无法全面体现材料信息,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已经瓦解,B项错误;依据材料“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信息可知,作者强调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D项错误。
9.【答案】D
【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耕者”(农民)租种“富民”(地主)的土地,最终是地主得到收成的一半,农民得到收成的一半,这反映的是租佃式经营。故选D项。
10.【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推行“崇文抑武”“强干弱枝”的国策,实行“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设置通判”的朝代是北宋,故D项正确;汉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故A项排除;明朝不符合“设置通判”,故B项排除;唐朝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故C项排除。
11.【答案】D
【解析】政府出让经营许可权的条件是商人要帮助政府将粮草运到边境指定地点,这样可以减少政府的开支,这说明了北宋时政府货币短缺财政拮据的状况,故D项正确。
12.【答案】B
【解析】“可汗”是北方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号,反映出部落联盟的统治方式,最高统治者要受制于部落贵族;“帝”与“辽”反映出契丹统治者采取了汉族的统治方式。这种变化反映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皇权至上秩序的形成,故选B项。A、D两项是客观的影响,辽朝虽然割占了燕云十六州,但并没有统治整个中原地区,故排除A、C、D三项。
13.【答案】B
【解析】从题目中的“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可知,这体现了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北宋建国后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实行重文轻武,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这项政策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但不利于军队作战能力的增强。所以材料中宋太祖的举措导致了官僚机构的膨胀和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4.【答案】C
【解析】材料中“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目的是加强专制皇权。
15.【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故B正确;李世民是唐太宗,赵构是宋高宗,朱元璋是明太祖,ACD错误。
16.【答案】A
【解析】据材料“……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宋朝考试实行糊名法,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A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取士科目有所减少”的信息,B错误;据材料“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说明宋代和唐代都重视进士科,C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录取人数大大增加”的信息,D错误。
17.【答案】C
【解析】选C。从材料可以看出,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才会任用新政人士,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文官的重用,故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统治者对新政的支持,没有体现出新政的效果和影响,故B、D两项排除。
1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朱熹和程朱理学。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倡导经世致用实学的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故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体现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的内容,故排除B项;根据“以立教、明伦、修身、稽古为纲”可知朱熹编著《小学》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儒家伦理的普及化,而不是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故排除D项。故选C项。
19.【答案】A
【解析】选A。结合材料司马光、梁启超和列宁对王安石的评价可知,不同的人因其所处的时代不同,对王安石的评价也不同,故A项正确;直观感受评价带有较多主观性,不一定准确,故B项错误;后人掌握的资料丰富,但认识仍有其局限性,故C项错误;外国人因文化不同,其评价未考虑中国实际,不一定客观准确,故D项错误。
20.【答案】C
【解析】“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反映了宋代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这有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故B项正确。
21.【答案】(1)1271年。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2)举措: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等。
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归纳措施;从国家统一的角度归纳意义。
22.【答案】(1)政治上,整顿吏治,改革科举;经济上,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军事上,整修武备,严明军纪。成效:冗官现象得到遏制,政治面貌焕然一新。
(2)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最高统治者态度动摇。
【解析】第(1)题要依据“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等信息,从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回答第一问;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归纳。第(2)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
23.【答案】(1)举措:①分散相权:中书门下掌管行政权,三司掌管财政权,枢密院掌管军权,三者各自独立。
②强化监察机关对相权的监督。
(2)影响: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相权受到牵制,无法进行必要的改革,导致北宋政治衰弱。
【解析】
24.【答案】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使选官制度更加公平、公正;促进社会稳定。
【解析】
25.【答案】(1)变化:人口户数、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人口密度不断增大。历史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2)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北宋时期南方通过科举入朝为官的人数逐渐增多,客观反映了经济重心转移对教育文化的影响,实质说明文化重心随经济重心转移而变化。
【解析】
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说宋代宰相职权受到削弱,理由是,《北史》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