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展开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拓展提升(4)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桥在水中的倒影 B.白光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C.月偏食 D.放大镜把字放大
2.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镜面反射
C.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3.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
A. B. C. D.
4.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人佩戴凹透镜矫正近视眼
B.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C.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后,形成影子
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5.如图所示的有关光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观众能从多角度看到银幕上的图像,是由于在银幕发生了镜面反射
B.乙图中,树荫下的光斑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实像
C.丙图中,小猫没有叉到鱼,是因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了折射的缘故
D.丁图中,彩虹成因与日环食的原理相同
6.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目镜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B.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C.要使投影仪成更大的像,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影片
D.无人机航拍时,它离地面的距离一定大于镜头透镜的二倍焦距
7.如图所示,小华站在地铁玻璃安全门外候车。地铁到站后,玻璃门向两侧打开,小华在左右两侧玻璃门中成像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位置不重合 B.在两侧玻璃门所成的像越来越小
C.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的位置重合 D.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8.关于光的一些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在发生折射后,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电影幕布选用粗糙的布料,说明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C.海市蜃楼是由高空大气层反射所形成的
D.物体的温度越高,向外辐射红外线的能力就越强
9.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入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将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的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的入射角增大
B.保持水面的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C.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D.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10.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直线传播形成
B.“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11.下列与光有关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桌椅,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B.树叶缝隙下的地面上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虚像
C.游泳池注水后看起来变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
12.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图示位置时烛焰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成像原理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
B.取走光屏,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从凸透镜右侧适当位置可看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凸透镜不动,只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处,光屏向左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
D.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光屏左移到适当位置也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
13.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米的上空飞行,如果湖水深为2米,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___________m,同时有条小鱼儿在湖底游动(忽略小鱼儿体积),那么小鱼儿它在湖里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_____2m(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4.在如图所示的一个圆柱形玻璃瓶里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靠近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笔。此时的玻璃瓶在___________(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可视为凸透镜,此时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若将铅笔略微远离玻璃瓶一些时,像会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小白河是我市著名旅游景点,.每年春天都会有迁徙的天鹅途径小白河湿地公园。当某只天鹅距水面120m时,这只天鹅的倒影与它的距离为________m,该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1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选择较薄的玻璃板完成实验的好处是_______;实验时将一张白纸放在镜后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平面镜所成的像。
17.折射定律:光从空气_____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______两侧,折射角___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_____。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___。在折射时光路也是______的。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于入射角。
18.小锐在课外物理实践活动中,透过没有水的圆柱形塑料瓶看白纸上两个完全相同的字母,现象如图甲所示,往瓶中倒入适量的水,透过塑料瓶,看到其中一个字母发生了变化,如图乙所示,小锐分析:圆柱形塑料瓶装有水的部分起到凸透镜的作用,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判定,看到的这个发生变化的字母是放大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若把水瓶靠近字母,还会出现丙图中如______(填序号)的像;请你仔细观察这两个像,与凸透镜成像相比的不同之处是______(写出一点不同即可)。
19.白天你在房间里,要想通过拿在手中的小平面镜更清楚地看清自己的脸,是脸面向窗户好?还是平面镜面向窗户好?为什么?
20.五一期间小红随父亲到宜昌市磨基山公园游玩,小红父亲用照相机拍摄了夷陵长江大桥的清晰照片,小红发现相机中桥的像有点小,提议能否把桥的像拍得更大一些,她父亲便更换相机镜头后在原地又拍摄了一张夷陵长江大桥的清晰照片,如图所示。
(1)两次成像的大小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用照相机拍照时,要想成的像更大,除了更换相机镜头外,还可以怎么做?请说出你的办法。
21.白天,小汽车内的乘客很容易透过车窗玻璃看到车外的行人,但外面的行人很难通过车窗玻璃看清楚车内的乘客,请你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22.为了加强管理,某单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行的脸考勤制度,如图,当人走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人脸,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像,并与录入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记录考勤.请回答:
(1)摄像机相当于一个什么透镜?摄像头成的是一个怎样的像?
(2)若要使成的像变大些,可采用什么方法?
23.小明去森林探险,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这是怎么形成的?小明同时看见树林边平静的溪水中有“蓝天白云”,这又是怎么形成的?
24.鱼在清澈的水中游动,能够看得很清楚。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要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______(填“上方”或“下方”)才能叉到鱼.为什么?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白光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月偏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
D.放大镜把字放大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详解】
AB.潮湿路面比干燥路面更光滑,所以潮湿路面更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干燥路面容易发生漫反射,故AB不符合题意;
C.灯光照到干燥路面容易发生漫反射,但不管是漫反射还是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不符合题意;
D.对面无车时,车灯照射在潮湿的路面,发生镜面反射,很少有光反射到驾驶员的眼里,所以觉得路面更暗,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详解】
从光线通过凸透镜的情形可知,ABC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是凹透镜;而D的折射光线是会聚的,所以是凸透镜,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A
【详解】
A.人佩戴凹透镜可矫正近视眼,是因为凹透镜对光有折射作用,故A符合题意;
B.平静的湖面看到的蓝天白云,是天上蓝天白云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影子的形成是光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阳光通过树叶间隙在地面形成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详解】
A.甲图中,观众能从多角度看到银幕上的图像,是由于光照在凹凸不平的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故A错误;
B.乙图中,树荫下的光斑是由太阳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透过树叶之间的缝隙,形成的太阳的实像,故B正确;
C.丙图中,小猫没有叉到鱼,是因为鱼反射的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故C错误;
D.丁图中,彩虹的形成属于光的色散,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日环食的形成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故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
A.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目镜作用相当于放大镜,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故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二倍焦距以外,故B错误,符合题意;
C.要使投影仪成更大的像,由“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影片,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无人机航拍时,距离地面较远,离地面的距离远大于镜头透镜的二倍焦距,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C
【详解】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大小相同,在安全门向两侧打开后,人到镜面的距离不变,所以像的位置不变,在两个平面镜中都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的位置与原来像的位置重合。
故选C。
8.D
【详解】
A.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错误;
B.漫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
C.海市蜃楼是由高空大气层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
D.物体的温度越高,向外辐射红外线的能力就越强,故D正确。
故选D。
9.C
【详解】
A.保持水面的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的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容器底部光斑O向右移动,故A不符合题意;
B.保持水面的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入射点向右平移,折射光线向右平移,容器底部光斑O向右移动,故B不符合题意;
C.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入射点左移,折射光线向左平移,容器底部光斑O向左移动,故C符合题意;
D.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入射点右移,折射光线向右移,容器底部光斑O向右移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B
【详解】
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阴浓”是树木的影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影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中“水浅”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落日”是由于大气分布不均匀,下部空气密度大,上部空气密度小,落日发出的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不断向下偏折,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所看到的落日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我们看到的“落日”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太阳的虚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彩云”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C
【详解】
A.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桌椅,是因为光在桌椅表面发生了漫反射,将光向各个方向反射,而不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树叶缝隙下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所成的是太阳的实像,故B错误;
C.注水后的游泳池看起来变浅,是光由空气斜射向水时,发生了折射,故C正确;
D.太阳光经三棱镜后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不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12.B
【详解】
A.由图可知,物距
u=50.0cm -10.0cm =40.0cm
v=80.0cm -50.0cm =30.0cm
物距u>v,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
B.据图可知,当取走光屏后,所成像的情况是不变的,故取走光屏,蜡烛和凸透镜在图中位置,从凸透镜右侧适当位置可看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
C.据A可知,此时物体应该处于2f之外,故
40cm>2f……①
像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即
2f>30cm>f……②
由①②,可得焦距的范围是
20cm>f>15cm
故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处,此时的物距是35cm,即一定处于1倍焦距以外,一定成实像,所以此时的物距变小,像距应该变大,像变大,所以应该将光屏向右移动,故C错误;
D.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像会推迟会聚,所以光屏向右移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故D错误。
故选B。
13.20 小于
【详解】
[1]由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可知,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即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可知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小鸟到湖面距离的两倍,即20m。
[2]因鱼反射的光由水里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故可知鱼在湖里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小于鱼到水面的距离,即小于2m。
14.水平 虚 变大
【详解】
[1]此时装满水的玻璃瓶从水平方向上看,中间厚,两边薄,所以此时的玻璃瓶在水平方向可视为凸透镜。
[2]由图可知,此时透过玻璃瓶看到的铅笔的像和铅笔在同一侧,所以看到的像是虚像。
[3]将铅笔略微远离玻璃瓶一些时,即物距增大,物距还在一倍焦距内,则像距变大,像变大。
15.240 反射
【详解】
[1]天鹅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天鹅与水面的距离为120m,那么倒影与水面的距离也为120m,所以倒影与天鹅的距离为
120m+120m=240m
[2]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倒影是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16.减小测量像距的误差 不能
【详解】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选择较薄的玻璃板完成实验的好处是减小测量像距的误差,避免出现重影。
[2]实验时将一张白纸放在镜后不能显示出平面镜所成的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17.斜射 同一平面内 法线 小于 增大 不变 可逆 大
【详解】
略
18.实 ① 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
【详解】
[1] [2] 圆柱形塑料瓶装有水的部分起到凸透镜的作用,所以其外形中间厚边缘薄,由乙图可知,我们看到的一个字母是左右相反且放大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倒立的像一定是实像,此时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若把水瓶靠近字母,若位于焦点以内,还会出现正立放大的虚像,即图丙中①的像。
[3] 根据乙图可知与凸透镜成像相比,该像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或横向颠倒,纵向不颠倒)。
19.见解析所示
【详解】
要想通过拿在手中的小平面镜更清楚地看清自己的脸,只有人脸处在明亮处,才会将更多的光反射到平面镜上,最终使进入人眼的光更多,看得更清楚,所以是脸面向窗户好.
20.(1)见解析;(2)见解析。
【详解】
(1)两次像的大小不同是由于更换镜头,镜头的焦距不同,成像的像距也就不同,像的大小不同;
(2) 要想成的像更大,除了更换相机镜头外,还可以离桥更近一些,这样让物距减小,像距就会变大,像就更大。
21.见解析
【详解】
在汽车内通过车窗玻璃看外面的物体时,外界的光线中的一部分发生了折射,通过玻璃后进入车内,人的眼睛逆着光线看去,看到的是外界景物的虚像;而车外的人看车内时,由于车内的亮度较暗一些,反射的光线较弱,而外部的光线较强,经过玻璃面后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所以,看不到车内的情况。
22.(1)凸透镜;倒立缩小的实像 (2)见解析
【详解】
(1)摄像头在使用过程中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若要使成的像变大些,则人应靠近凸透镜,同时增加暗箱的长度。
23.见解析
【详解】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这是小孔成像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实像;溪水中的“蓝天白云”,即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在水中形成的虚像。
24.下方 详见解析
【详解】
由鱼身上反射的光,经过水于空气的交界面时,发生折射,造成人看到的鱼的位置比真实位置靠上,因此叉鱼时需要向着比看到的鱼位置偏低叉才叉得到鱼的。
初中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