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8 课外古诗词赏析-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8 课外古诗词赏析-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08 课外古诗词赏析-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解析版).docx
    专题08  课外古诗词赏析-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01
    专题08  课外古诗词赏析-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02
    专题08  课外古诗词赏析-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03
    专题08  课外古诗词赏析-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01
    专题08  课外古诗词赏析-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02
    专题08  课外古诗词赏析-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8 课外古诗词赏析-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8 课外古诗词赏析-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文件包含专题08课外古诗词赏析-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原卷版docx、专题08课外古诗词赏析-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8 课外古诗词赏析
    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赏析颈联中“浮”“动”两字的妙处。


    (2)诗人因何想和山翁同醉?说出诗人寄寓的情感。


    【答案】(1)颈联笔法飘逸流动,故意用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用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都动了起来。
    (2)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追求美好境界)的情绪,表达了留恋山水(寄情山水)的志趣。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解答时要读懂句子并赏析精彩字词的妙处。“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用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活起来了,诗也随之飘逸起来了,同时,诗人的一种泛舟江上的怡然自得的心态也从中表现了出来,江水磅礴的气也表现了出来。诗人描绘的景象是泛舟所见,舟中人产生了一种动荡的错觉,这种错觉也正好符合诗句中的汉水的描写,所以这两个词用得极其恰当。
    (2)本题考查学生诗歌的思想情感的把握能力。要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作答。“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的意思是:襄阳的风光真是无限美好,愿与山翁留此地长醉不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追求美好境界)的情绪,表达了留恋山水(寄情山水)的志趣。
    【译文】楚国边塞连接着三湘之水,荆门山下茫茫九派相汇合。江水滚滚似奔流天地之外,青山延绵水雾中时时隐现。波涛汹涌城郭仿佛飘江上,大浪翻滚远空好似在摇晃。襄阳的风光真是无限美好,愿与山翁留此地长醉不归。
    2.参照对《商山早行》赏析示例,根据提示,赏析《三衢道中马上口占》。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实景赏析】前三联写眼前的景,行人的足迹、板桥上的白霜、山路上的落叶和明灭的枳花,构成了一个寂寞清冷的世界。
    【虚景赏析】尾联想象故乡的景,池塘里满是自在戏水的禽鸟,一派生机,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无限向往之情。
    三衢道中马上口占
    【宋】程宿①
    短亭疏柳映秋千,马上人家谷雨前。
    几树枪旗茶霍②靡,一溪鳞甲水潺湲。
    莺期别后闻余弄③,蚕候归来见小眠。
    可惜西湖湖上月,夜来虚过十分圆。
    【注释】①程宿:衢州开化人,宋朝状元。②霍:疾速的样子。③弄:小曲。

    (1)【实景赏析】
    (2)【虚景赏析】
    【答案】(1)实景赏析;前三联写眼前景,短亭与疏柳,茶树与溪水,莺韵与蚕眠,这些景象充满情切闲适的生活气息。
    (2)虚景赏析:尾联想象西湖夜景,湖水空寂,月圆人缺,寄托着诗人对西湖的眷恋之悟。
    【解析】作答时抓住意象“短亭”“疏柳”“茶树”“溪水”“莺韵”“蚕眠”,据此进行这些意象的意蕴即。
    ②抓住关键句“可惜西湖湖上月,夜来虚过十分圆”,从修辞手法角度对其表达效果进行赏析。
    3.古诗鉴赏
    秋夜山居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1) 诗歌首句“_________”一词点明了时令是“秋”。
    (2)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请你结合三四句谈谈诗人是如何通过炼字来突显这意境的。

    【答案】(1)去雁(2)示例:一个“衔”字把空中一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
    【解析】(1)本题考查对古诗关键字词的理解。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再对问题作出解答。首句中点名时令的词应为“去雁”,也就是大雁离开了,只有秋天大雁离开往南方去。做此题要注意不能答“雁”,如果仅答“雁”字不能准确表达时令。(2)本题考查品味字词的表达效果。比如“衔”字主要运用拟人手法,把空中一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或者“野”字交代诗人的山居生活,点明当时的孤寂、清幽的环境。
    【译文】大雁的声音渐响渐远人声也随着消失,是哪家的纺织机织出了像新下的雪一样的绸缎。我这山野之人醉醒来之时,百尺高的老松树正衔着半轮明月。
    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思
    贾至①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①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②历乱:烂漫
    (1)本诗前两句从哪些角度描写春景?写出了春天景色什么样的特点?

    (2)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


    【答案】(1)草、柳、桃花、李花示例: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明媚可人。
    (2)示例一:“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春日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表达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
    示例二:“惹”是招引(或:引起)的意思,诗人抱怨舂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妙用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中景物描写的能力.结合诗歌的内容,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然后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即可寻找诗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从“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中找出描写的景物有“草”“柳”“桃花”“李
    花”;“青青”“黄”“历乱”“香”等词从颜色、状貌、气味等角度,写出了“春意闹”的意味,由此可见诗句所体现了春天“春意盎然”的特点
    (2)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炼字妙处的能力.对诗句中动词的赏析,要从修辞手法、表现景物特点、表现诗人情感等角度来解答诗歌语言的妙处.××字运用…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的意思是:春风依然不能为我吹散烦恼忧愁,我的愁思怨恨偏偏在这春天一直滋长;从中可以看出因为春日把恨引,使诗人度日如年,产生了怨春的愁绪.根据诗文注释可知,诗人怨春的根本原因是被贬的苦闷.“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按照“××字运用…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的格式来分析即可。
    【译文】春天青草丛生,绿柳抽芽,桃花挂在枝头丛丛点缀,李子花的香味飘得远远都是.(但是在这样生机盎然的春天),春风依然不能为我吹散烦恼忧愁,我的愁思怨恨偏偏在这春天一直滋长。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连①,病入中年日月道②。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③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连:获窄。②道:迫近③画角:古代乐器名,发音哀厉高亢,军中常用来警报昏晓、振奋士气。
    (1)这首诗的最后一联以“丹枫”照应前诗中的“ _____▲____ ”字,寓情于景,诗人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也暗含_____▲____之情,与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古代文人喜欢登高凭栏,极目远望,借此抒怀。请你品味诗歌的二、三联,概括作者复杂的情感。


    【答案】(1)秋;隐逸(或隐居、归隐);无奈和苦闷;野渡无人舟白横。
    (2)①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②中年多病,时光易逝,迫近晚年哀伤;③国土沦丧、战事未宁的愁苦与无奈。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理解诗歌内容、分析作者情感和默写古诗词名句的能力。结合诗歌内容可
    知,“丹枫”是指经霜泛红的枫叶,点明季节是秋季,与首联的“秋”相互照应。“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的意思是:明天早上我要去桐江岸边,选一株丹枫树系我的渔船;这是一幅诗人想象的画面“且占丹枫”是姑且占据着满眼霜枫,多少透露出归隐山阴的无奈和苦闷。结合掌握的知识,补充诗句,注意“渡”不要写错。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人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句的意思来分析。“醉凭高阁乾坤迮”,意思是醉酒后登上高阁凭栏远眺,大宋的天地变得越来越窄,表达诗人因当时南宋王朝偏安江南、国土沦丧、战事未宁而生发的愁苦;“病入中年日月遒”意思是中年以后我常常疾病缠身,时光飞逝眼看已步入晚年。写自己中年多病、时光日迫的哀伤;“百战铁衣空许国”意思是穿着铁甲衣历经沙场百战,时刻空自想着要报效国家,写自己因赵汝愚等人的弹劾陷害,在官场上屡遭排挤与打击,空怀报国之志,壮志难酬的悲哀;“五更画角只生愁”意思是五更时从远处传来画角声,内心生出无穷无尽的愁怨。此句把所以的愁怨融汇在一起,集中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愁苦和悲哀。
    【译文】头上几乎长满萧萧的白发,回到故乡已整整三个秋天醉酒后登上高阁凭栏远眺,大宋的天地变得越来越窄。中年以后我常常疾病缠身,时光飞逝眼看已步入晚年。
    穿着铁甲衣历经沙场百战,时刻空自想着要报效国家。五更时从远处传来画角声,内心生出无穷无尽的愁怨。明天早上我要去桐江岸边,选一株丹枫树系我的渔船。


    6.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列小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郭门②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③。
    【注】①氛垢:氛,雾气,云气;垢,污秽,肮脏。②郭门:外城门,也泛城门.③南亩:《经》有“今适南亩,或耘或籽”句,指到南边的田地里耕耘播种,后来南亩便成为农田的代称.
    (1)请用自已的语言描述“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的画面。
    (2)同样是野望,本诗与王绩的《野望》所表达的情感是否一致?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泛起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比平时显得明亮;山脊背后,一重重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峰峦叠现。
    (2)不一样。《新晴野望》前三联写了雨后初晴,眼前田园的景象,安逸舒适,宁静淡泊;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热闹景象,这首诗歌写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王绩的《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
    【解析】(1)本题考查诗句画面的描述。解答此题需要理解诗句的意思,在翻译的基础上加上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通顺合理的语言描述即可。这句诗的意思是:田埂外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苍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
    (2)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本题通过对诗人在文中所表现田园风光的情感来理解,进行对比即可。《新晴野望》写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前三联写了雨后初晴,眼前田园的景象,安逸舒适,宁静淡泊。雨后初晴,放眼向田野眺望,视野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热闹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而《野望》首联“徙倚欲何依”即为文章奠定了低沉的感情基调,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虽然同样是写隐居的生活,但有一种低沉之感。王绩的《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
    【译文】雨后初晴,放眼向田野眺望,视野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
    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
    田埂外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苍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
    农忙季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都是全家出动在田亩间忙碌的干活。
    7.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面问题。
    秋浦途中①(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萧。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①秋甫,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一、二两句中的“萧萧”“淅淅”有何表达效果?(3分)

    (2)“为问寒沙新到雁”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2分)


    【答案】(1)运用叠词,富有音韵美,描绘出环境的风雨凄迷,营造出寒凉凄清的氛围,(1分)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悲凉。(1分)
    (2)借问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贬谪途中的愁苦孤寂,对前途的茫然。(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语言的赏析,注意分析一、二句中的“萧萧”“淅淅”两次,发现这两次都是叠词,然后揣摩写出的内容,烘托的氛围及表达的感情即可。
    (2)本题考查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抓住关键语句“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明确作者借问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贬谪途中的愁苦孤寂,对前途的茫然。
    【译文】山路上萧萧瑟瑟的秋雨下个不停,淅淅沥沥的溪风吹着小溪岸边的蒲苇。
    我来问一下刚刚来到寒沙安家的鸿雁们,你们来时经过我的老家杜陵一带了吗?
    8.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面问题。
    咏牡丹(其二)
    卜元亨
    草堂松菊晚凋残,独有西园旧牡丹。
    自是枯枝存劲节,依依唯恋故人还。
    【注】①卜元亨,元末明初东溪(今盐城便仓)人,曾任吴王张士诚军部先锋。②枯枝:指枯枝牡丹。③故人还:拒载,诗人被明太祖遣戍辽阳,家中牡丹十年未开。其妻朝夕对花祝云:“夫君有还信,当复再开花。”至永乐元年,花忽大放,元亨果遇赦还。
    (1)本诗题为“咏牡丹”,却从松菊写起,有何妙处?

    (2)联系诗人经历,概括诗歌的二、四两句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1)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描写松菊凋残的景象,突出了西园牡丹的坚劲和气节。
    (2)表现诗人对牡丹品质的赞美;体现了诗人自身保持高尚的气节;借物喻人,借牡丹等待自己开放,表达对妻子一直等待自己归来的感动。
    【解析】(1)这道题考查对诗歌写法的理解。“草堂松菊晚凋残,独有西园旧牡丹”意思是草堂旁边的松树、菊花都已经凋零,只有西园以前的牡丹还在独自开放。这里运用对比的手法,将草堂的松菊和西园的牡丹两相对照,通过描写松菊凋残的景象,突出了园牡丹的坚劲和气节,与题目“咏牡丹”相呼应。
    (2)这道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理解。“自是枯枝存劲节”,只有旧牡丹还保留着坚劲和气节,表见了诗人对牡丹质的赞美,体现了诗人自身保持高尚的气节。“依依唯恋故人还”,根据第③个注释对“故人还”的讲解可知,诗人被遣辽阳,家中牡丹十年未开,其妻朝夕对花祈祷,最后花忽大放,诗人果遇赦还。诗人借物喻人,借牡丹等待自己开放,表达对妻子一直等待自己归来的感动。
    9.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面问题。
    早兴①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②心空思想③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释】①此诗是长庆三年(公元823年)诗人到杭州任刺史第二年早春所作。②觉:醒。③思想:烦恼。
    (1)这首诗颈联中的“乍”字,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乍”字的妙处。


    (2)请结合本诗尾联与《钱塘湖春行》中结尾两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说说它们的抒情方式与表达的情感有何相似之处。(3分)


    【答案】(1)“乍”,是“突然”之意,写出了早春时节,诗人脱去冬衣时,猛然间感受到的轻松与舒爽,抒发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2)两诗尾联的抒情方式均为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两诗尾联都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或:都抒发了春天来临时人的喜悦之情),都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结合诗歌内容可知,“乍”,是“突然”之意,写出了早春时节,诗人脱去冬衣时,猛然间感受到的轻松与舒爽,抒发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2)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解答此题需在理解两首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来分析。结合诗歌内容,从“最爱湖东行不足”“近来乡梦不多成”中可知,两诗尾联的抒情方式均为直接抒情,都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译文】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衙鼓正开始咚咚地敲响。小狗在台阶上睡觉知道大地已经变得潮湿,小鸟正在窗前不停鸣叫仿佛在报告天晴的消息。昨天饮酒甚多,到今天早晨起来尚有头重脚轻之感,刚刚脱去了冬衣顿时令身体轻松爽快。睡醒后只觉得心境非常空明而没有烦恼,大概是夜里没有思乡之梦撩人愁思的缘故吧。
    10.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面问题。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1)诗歌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2)简析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1)运用了今昔盛衰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此诗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后面紧接着写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荒”对比,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对照,增强了诗作的表现力,写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词,精练而又自然。
    (2)①感慨人事沧桑巨变,盛衰兴废无常。②寄予“逸豫而亡身”的主题,讽喻统治者不可骄纵、逸乐。
    【解析】(1)先通读全诗,根据“旧今”不难判断今昔盛衰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再结合诗句内容谈这种手法在诗中的运用,最后说说效果即可。
    (2)通读全诗理解大意,抓住主要意象“旧苑’“荒台月”,以及透露情感的词语“不胜’”“惟
    有”“曾”来分析。(分析要结合诗句具体展开。意思对即可)
    【译文】
    曾经的歌台,曾经的舞榭,曾经的园林,曾经的宫殿,如今都已经荒废,只有杨柳叶儿青青,还有那湖中的采菱女在清唱着青春永恒的歌谣。谁还记得吴王夫差的事儿呢?只有那城西河中的明月,曾经照耀过吴王宫殿,照耀过在宫中灯红酒绿的人。
    1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面问题。
    (一)望月有感
    [ 唐 ]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羁旅:指漂泊。③寥落:冷落。④干戈:本是两种兵器,这里指战争。⑤千里雁:离群孤雁。⑥九秋蓬:深秋时节随风飘转的蓬草。
    (1)请指出诗歌的颈联中有哪些意象?该联运用了什么修辞?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影雁根蓬比喻或者对偶
    (2)此诗表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达了与亲人分离的孤独寂寞和思念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意象与修辞手法的判断。
    第一问:“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的意思是: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诗人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句子选取的意象有:影、雁、根、蓬。
    第二问:诗人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喻;句式上“吊影”与“辞根”,“分为”与“散作”,“千里雁”与“九秋蓬”两两相对。因此这联所用的修辞手法是对偶和比喻。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分析。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诗的前两联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接着颈联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尾联诗人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故诗歌描写了动乱时期田园荒芜、骨肉分离的情景,表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与亲人分离的孤独寂寞和思念之情。
    12.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1)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

    (2)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案】(1)“嫌”,嫌弃,作者衷心感谢这盘残灯不嫌弃自已,描写了客中、长夜、孤舟中只有残灯相伴的情景.(2分)“嫌”字把残灯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孤灯”不嫌弃诗人的情态(2分),表达了诗人在残灯陪伴下感受到的宽慰与温暖、无奈与自嘲.(2分)(共6分)
    (2)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与忧虑(2分),病中的感伤,客中的孤寂,思归的病苦,老之将至的无奈(3分)
    【解析】1)此题考查了“炼字”.答题模式: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字面意思是衷心感谢这盘残灯不嫌弃自已,由此可见诗人的孤独
    (2)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与忧虑;“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病中的感伤,客中的孤寂,思归的病苦;“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老之将至的无奈。
    【译文】有人边行走边唱歌,有人在野外啼哭,两种声音都令我心中伤悲,远处的灯火夜空的疏星,渐渐地趋向暗淡低微.病眼睡不着并非因着守岁,乡音无人为伴我苦苦地思归.盖着几条被子双脚依旧冰冷,知道冬霜重满是寒气,刚洗过头发觉得轻松,却感知鬓发又已变稀.多谢残灯并不将人嫌弃,孤舟中整夜里许我相伴相依。
    13.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①
    苏轼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②,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③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注释】①此诗写于苏轼自请外调任杭州通判时期。②小团月:即小龙团茶。③孙登是三国时隐士,当嵇康被杀之后阮籍再次拜访时,他用响彻山谷的一声吟啸回答了阮籍,阮籍如有所悟选择退隐得以保全自己。
    (1)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2)尾联用孙登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精神追求?


    【答案】(1)用了比喻的修辞和夸张手法,把山路比喻为九龙脊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山路的曲折之势;将月下太湖水面波动的天光夸张为五湖,即全天下,突出了太湖的浩淼,与风吹水面、银光闪动的烂漫璀璨。
    (2)尾联借孙登的典故来表现“松”高洁傲岸的特点,增添了神奇色彩,写景是为了写人,由此联想到作者赞美松,是为了赞美钱道人具有孙登一样的品格。
    【解析】(1)前一句以“九龙脊”来描述山路的曲折,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可采用比喻本身作用(生动形象)+对象+特性”的句式.后一句,以“五湖天”来描述“太湖”,故为夸张,其表达效果,可采用“以宏大的气势来增强+对象+特性+联想力”的句式。
    (2)尾联用典,含义深远,从诗题看此联当是拜谒钱道人、品茶品泉、登绝顶赏景之后由归途的景象所产生的联想,“孙登无语空归去”是全诗的诗眼所在,“空”字最具弦外之音。
    14.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天平山中
    杨基
    细雨茸茸湿楝①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②,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 ①楝(liàn):楝树,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②山深浅:山路的远近。
    (1)请简要分析“茸茸”“树树”的表达效果。


    (2)最后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茸茸”“树树”生动形象写出了枇杷大片成熟、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运用叠词,使语言具有音韵美。
    (2)流露出诗人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和人对大自然(或天平山)美景的喜爱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即:“茸茸”:小雨又细又密又柔和的感觉。在绵绵春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南风轻轻吹拂,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丛里,不时露出一树树金黄色的枇杷。而句中的修饰语“茸茸”和“树树”以及“湿”和“热”则进一步描摹了的旖旎。诗人的着眼点在景,但同时也衬出了情,从他蘸满色彩的笔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洋溢在他心中的盎然春意。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句意为:顺着山路慢慢地走着,竟不知路途远近。沿路的黄莺鸣叫着把我送到了家。可知:流露出诗人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和人对大自然(或天平山)美景的喜爱之情。
    15.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渡荆门送别送友人
    李白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 从写景的角度,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中两句画线诗句有什么不同。


    (2) 结合《送友人》全诗内容,分析末句描写班马长鸣之声的表达作用。


    (3)以上两首同为送别诗,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2分)


    【答案】
    (1)“山随平野尽”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
    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江入大荒流
    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近处的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
    (2)诗人主要是以马鸣的声音来衬托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3)《渡荆门送别》表达的是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怀念;《送友人》这首诗则是通过对送别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李白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写景角度等内容。“山随平野尽”中的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江入大荒流”,中写的则是从近处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写法的作用理解与运用。《送友人》诗中“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写的是诗人与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那两匹马似乎也懂主人的心情,不愿与同伴分离,不禁萧萧长鸣。(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对比鉴赏能力。《渡荆门送别》诗人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是为自己对故土的依依不舍)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送友人》这首诗通过对送别环境的描写,表达了李白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在青山绿水间,作者与友人并肩而行,情意绵绵。这次一分别友人就要象蓬草那样随风飞转,万里飘零,再见不知何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16.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夜泊旅望①
    白居易
    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沙明连浦②月,帆白满船霜。
    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唐。
    【注释】①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自京城前往杭州赴刺史任,因战乱而取道襄汉,舟行月余。诗人遥望江面,写下了这首诗。②浦:水滨,水边。
    (1)请用自己的话描绘第二联所表现的景象。

    (2)联系全诗,说说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答案】(1)明净的沙岸与水边的月色相映,白色的布帆映着满船的秋霜,整个白茫茫一片。
    (2)①漂泊在外的孤独惆怅;②对家乡的思念;③对未来(仕途)的忧心。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意的理解。描绘诗句所表现的景象,首先要理解句中的词语。沙明:沙洲明亮。浦:水滨,水边。此联可意译为“明净的沙岸与水边的月色相映,白色的布帆映着满船的秋霜,整个白茫茫一片”。
    (2)本题考查对诗歌表达的情感的理解。诗人一开始便展现了心中的忧愁:“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睡不着觉的多半是忧愁的客人,半夜起来望着家乡的方向。“沙明连浦月,帆自满船霜。”月明星疏的夜晚,船上的帆白茫茫一片,整个船上都是秋霜。“沙明”“浦月”“帆白”“船霜”构建出了一个清冷的秋夜。在如此寒冷的秋夜里,诗人孤身一人站在船头遥望江面,冷风袭来,秋霜已降,更加体现诗人心绪难平。“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因为离海近的缘故江面显得宽阔,因为到了秋天,夜晚变得更长。“江弥阔”对应“夜更长”,也交代出一种清冷、空旷的氛围。这种氛围能够更好地衬托出诗人的那种愁绪难掩。“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塘。”在这烟波笼罩中已经过了三十个夜晚,还没有到达杭州。“三十宿”交代旅途时间之长,“犹未到”则说明路途之遥远。这两句看似是在叙事,写路途的遥远,实质上此时我们也可以揣测,这两句隐含着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到杭州的仕途究竟如何,诗人心中没谱,有些难以平静。
    17.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夜泊旅望
    白居易
    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
    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唐。
    【注】长庆二年(822年),作者自请外任,此诗即他自长安赴钱塘(杭州)途中所作。
    (1)联系全诗,说说诗“愁”的原因有哪些。

    (2)请简析颔联的表达特色及其效果。


    【答案】(1)背井思乡;前途难料;前路遥遥。
    (2)颔联整体运用了对偶修辞,前后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句中又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生动,既写出了皎洁的月光下船上“如霜”般洁白的特征,也暗含了在这个离乡秋夜诗人内心“愁”如霜之情感。
    【解析】(1)本题考查诗人情感的理解与把握。这首诗写诗人江行夜泊时触景而生的乡愁。首联切题,“中宵起望乡”即旅途中夜望乡。夜已深,诗人却无睡意,向着故乡的方向深情回望,表达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因思乡而愁;尾联“烟波”则隐含前途渺茫,未来难料,因而生愁;“犹未到”写行程遥遥,离乡日远,故愁。
    (2)本题考查诗句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判定答题区域,颔联即“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句中“沙明”对“帆白”,“浦月”对“船霜”,很明显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读来朗朗上口。从内容来看,这四个意象营造了秋夜皎洁月色下的一片明净、寒凉的环境。此外也可以换一个角度分析。帆白皆因月,故“满船霜”不是真实之景,是诗人的联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看到这一片澄清的月白,船上似落下一层厚厚的霜,景物由远及近,江天一色,在月光映衬下,无论是江边沙洲,还是船上白帆都像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霜,让人心情沉重,心绪低落。
    【译文】旅客多愁少睡,中宵起望家乡。明净的沙岸与水边的月色相映,白色的布帆映着满船的秋霜。距海近刂江面阔,秋日短而夜更长。我寄宿烟波上已有三十个晚上了,还未到达浙江钱塘。



    相关试卷

    专题08 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 这是一份专题08 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文件包含专题08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原卷版doc、专题08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 古诗文赏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 这是一份专题07 古诗文赏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文件包含专题07古诗文赏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原卷版doc、专题07古诗文赏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6 名著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 这是一份专题06 名著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文件包含专题06名著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原卷版docx、专题06名著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08 课外古诗词赏析-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