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二模化学试卷(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2710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二模化学试卷(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2710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二模化学试卷(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27100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二模化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二模化学试卷
- 下列自然现象发生或形成的过程中,指定元素既没有被氧化又没有被还原的是
A. | 溶洞——钙 |
B. | 闪电——氮 |
C. | 火山喷发——硫 |
D. | 光合作用——碳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二醇的沸点比乙醇的沸点高
B.淀粉和蔗糖水解的最终产物中均含有葡萄糖
C.植物油通过催化加氢可转变为半固态的脂肪
D.硫酸铵或氯化钠溶液都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
B.硫酸中加人少量氢氧化钡溶液: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D.硝酸银溶液中加人过量氨水:
- 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A. :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B. 溶液():氨水、盐酸
C. : 溶液、碱石灰
D. 溶液(): 、盐酸
- 关于下列消毒剂的有效成分的分析错误的是
A. B. C. D.
- 短周期中 种元素 ,其原子半径、最高正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 、 组成的化合物能溶于强碱溶液
B. 可分别与 或 组成含 个电子的分子
C. 的阳离子与 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 如图为用惰性电极电解制备高锰酸钾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电源正极
B. 中的 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移向
C.若不使用离子交换膜, 的产率可能会降低
D.若阴极产生 气体,理论上可得到
- 下列指定微粒的个数比不是 的是
A.过氧化钠固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B.碳酸钠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C.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和碳原子
D.二氧化氮溶于水时,被氧化的分子和被还原的分子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进行的分析和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 的琼脂水溶液为离子迁移的通路
B. 中变红是因为发生反应 ,促进了水的电离
C. 中可观察到铁钉裸露在外的附近区域变蓝,铜丝附近区域变红
D. 和 中发生的氧化反应均可表示为 ( 代表锌或铁)
- 时,向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的 和 混合溶液中滴加 溶液,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未加 溶液时:
B.加入 溶液时:
C.加入 溶液至 时:
D.加入 溶液时:
- 氨基甲酸铵()是一种氨化剂,易水解,难溶于 。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氨基甲酸铵。已知:。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中的试剂为饱和 溶液
B.冰水浴能提高 的产率
C. 和 中发生的反应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D. 中的仪器(含试剂)可用 中仪器(含试剂)代替
- 图 分别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 、 均表示石墨电极)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代表的离子的电子式为
B.图 中放入的是氯化钠固体,该条件下不导电
C.能导电的装置中, 上均有气体产生
D.能导电的装置中, 的电极产物相同
- 时,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一段时间后,分别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达平衡时,
B. 中达平衡时, 的体积分数大于
C. 中达到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比 中的短
D.若 中起始浓度均增加一倍,平衡时 亦增加一倍
- 实验小组利用传感器探究 和 的性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与 的实验数据基本相同,说明 中的 未参与该反应
B.加入试剂体积相同时, 所得沉淀质量等于 所得沉淀质量
C.从起始到 点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 点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 点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 甲烷水蒸气重整制取的合成气可用于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1) 制取合成气的反应为 。
向体积为 恒容密闭容器中,按 投料:
a、保持温度为 时,测得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所示。
b、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不同催化剂( 、 、 )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后, 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 所示。
i 结合图 ,写出反应达平衡的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ii 在图 中画出:起始条件相同,保持温度为 ()时, 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iii 根据图 判断:
、 点所处的状态不是化学平衡状态,理由是 。
、 的转化率:,原因是 。
(2)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i 电池工作时,熔融碳酸盐中 移向 (填“电极 ”或“电极 ”)。
ii 写出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
(3) 若不考虑副反应, 甲烷完全转化所得到的合成气全部用于燃料电池中,外电路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最大为 。
- 氯化亚铜()可用于冶金、电镀等行业,其制备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溶解:取海绵铜(主要含 和 ),加入稀硫酸和 的混合溶液,控制溶液温度在 ,不断搅拌至固体全部溶解,得蓝色溶液(过程中无气体产生);
.转化:向蓝色溶液中加入 和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 粗品;
.洗涤: 粗品依次用 硫酸和乙醇洗涤,烘干后得到 产品。
【资料】 固体难溶于水,与 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络离子 ;潮湿的 固体露置于空气中容易被氧化。
(1) 过程 中:
i 本工艺中促进海绵铜溶解的措施有 。
ii 氧化铜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
iii 充分反应后 的浓度约为反应前的 倍,原因是 。
(2) 过程 中:
i 的作用是 。
ii 的用量对铜的沉淀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时,铜的沉淀率下降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 过程 中,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 。
(4) 产品纯度测定:称取 产品 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酸性 溶液使其充分溶解,再用 标准溶液滴定 ,消耗 溶液 。
(本实验中的 被还原为 ,不与产品中杂质和 反应)。
i 溶于 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 。
ii 产品中 (摩尔质量为 )的质量分数为 。
-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冶炼锌的国家。在现代工业中,锌更是在电池制造、合金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
已知:锌的熔点为 ,沸点为 。
(1) 下图是古代以炉甘石()为原料冶炼锌的示意图。
i 泥罐内的主要反应为:
.
.
总反应:
利用 和 计算 时,还需要利用 反应的 。
ii 泥罐内,金属锌的状态变化是 。
(2) 现代冶炼锌主要采取湿法工艺。以闪锌矿(主要成分为 ,还含 等元素)、软锰矿(主要成分为 ,还含 等元素)为原料联合生产锌和高纯度二氧化锰的一种工艺的主要流程如下:
i 浸出:加入 能促进 的溶解,提高锌的浸出率,同时生成硫单质。 的作用类似催化剂,“催化”过程可表示为:
:
:
①写出 的离子方程式: 。
②下列实验方案可证实上述“催化”过程。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向酸化的 溶液中加入 溶液,溶液几乎无色,再加入少量 ,溶液变红。
. 。
ii 除铁:
已知:
①进入除铁工艺的溶液的 约为 ;
②控制溶液 为 ,使铁主要以 沉淀的形式除去。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通入空气需同时补充适量 的理由是 。
iii 电解:用惰性电极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iv 电解后的溶液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 聚酰亚胺是一类非常有前景的可降解膜材料,其中一种膜材料 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
.。
(1) 是芳香烃, 的化学方程式是 。
(2) 转化为 的试剂和条件是 。
(3) 中所含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
(4) 可由 与 溶液共热来制备。 与 反应生成 的化学方程式是 。
(5) 的反应类型是 。
(6) 与 互为同系物,核磁共振氢谐有 组峰。 的化学方程式是 。
(7) 与 生成中间体 的原子利用率为 , 的结构简式是 (写一种)。
(8) 废弃的膜材料 用 溶液处理降解后可回收得到 和 (填结构简式)。
- 某小组通过分析镁与酸反应时 的变化,探究镁与醋酸溶液反应的实质。
【实验】在常温水浴条件下,进行实验 ,记录生成气体体积和溶液 的变化。
.取 光亮的镁屑(过量)放入 溶液;
.取 光亮的镁屑放入 溶液();
.取 光亮的镁屑放入 的 溶液。
【数据】
(1) 起始阶段, 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 起始溶液中 约为 (选填“”、“”或“”)。
(3) 起始阶段,导致 , 气体产生速率差异的主要因素不是 ,实验证据是 。
(4) 探究 的气体产生速率大于 的原因。
提出假设: 能直接与 反应。
进行实验 : 。
得出结论:该假设成立。
(5) 探究醋酸溶液中与 反应的主要微粒,进行实验 :
与 相同的条件和试剂用量,将溶液换成含 和 的混合溶液(),气体产生速率与 对比如下。
对比 中的微粒浓度,解释 与 、 与 气体产生速率差异的原因: 。
(6) 综合以上实验得出结论:
镁与醋酸溶液反应时, 、 、 均能与镁反应产生氢气;
。
(7) 实验反思: 附近, 中 均基本不变,,解释其原因: 。
答案
1. 【答案】A
【知识点】氧化还原分析
2. 【答案】D
【知识点】蛋白质的变性、乙醇的物理性质、蔗糖的水解、油脂的组成与结构
3. 【答案】A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综合)
4. 【答案】B
【知识点】酸碱溶解法分离、提纯物质、生成沉淀法分离、提纯物质、洗气法分离、提纯物质
5. 【答案】D
【知识点】次氯酸盐的用途
6. 【答案】C
【知识点】专题:“位、构、性”
7. 【答案】C
【知识点】与电解相关的计算、电解池的构成及原理
8. 【答案】B
【知识点】氧化还原分析、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对比
9. 【答案】B
【知识点】原电池中电极的判断及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的构成及原理、铁的电化学腐蚀探究实验
10. 【答案】B
【知识点】单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判断、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判断
11. 【答案】D
【知识点】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制备实验、洗气法分离、提纯物质
12. 【答案】D
【知识点】导电性原理应用、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
13.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
14. 【答案】C
【知识点】盐类水解对水电离的影响、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
15. 【答案】
(1) i 吸收
ii
iii 催化剂不能改变物质的平衡转化率; 时,反应相同时间, 点对应的 的转化率低于使用 时 的转化率;
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
(2) i 电极
ii
(3)
【知识点】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原电池中电极的判断及反应式的书写、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相关图像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与原电池相关的计算、原电池的构成及原理
16. 【答案】
(1) i 控制温度在 、不断搅拌
ii
iii 几乎全部被还原为 (或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2) i 还原剂
ii
(3) 去除 固体表面的水,防止其被空气氧化
(4) i
ii 或
【知识点】实验设计(明确目的原理)、实验设计(设计装置步骤)、氧化还原分析、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制备实验、滴定实验(相关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17. 【答案】
(1) i
ii 气态变为液态
(2) i ;取 中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 ,振荡,红色褪去
ii 通入空气时,发生反应 使溶液的 下降,加入的 与 发生反应 ,可控制溶液
iii
iv 硫酸
【知识点】盖斯定律、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实验设计(明确目的原理)、实验设计(设计装置步骤)、电解池中电极的判断及反应式的书写
18. 【答案】
(1)
(2) 浓硝酸、浓硫酸、加热
(3) 氯原子(碳氯键)、硝基
(4)
(5) 还原反应
(6)
(7) 或
(8)
【知识点】有机合成与推断、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判断、核磁共振氢谱法、有机合成中陌生信息条件的应用、官能团名称的判断、苯的硝化反应、成肽缩聚、还原反应的判断、苯的溴化反应、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19. 【答案】
(1)
(2)
(3) 由图 可知起始阶段 的速率远大于 ,但图 表明起始阶段 的 大于
(4) 室温下,将光亮的镁屑投入冰醋酸中,立即产生气体
(5) 与 对比, 几乎相同,但 中 约为 的 倍,使速率 ; 与 对比, 几乎相同,但 中 约为 的 倍,使速率
(6) 是与镁反应产生气体的主要微粒
(7) 附近, 均达到平衡状态,因此 基本不变;, 、 中上述平衡相对 逆移, 减小, 减小
【知识点】实验设计(明确目的原理)、pH定义式计算、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实验设计(分析得出结论)、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设计(设计装置步骤)、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北京市东城区2023届高三二模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东城区2023届高三二模化学试卷,共10页。
北京市东城区2023届高三一模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东城区2023届高三一模化学试卷,共10页。
2022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