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1-50题,每题1分,51-75题,每题2分,共100分)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诗描述了生物的哪项特征(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进行繁殖 D.生物能进行呼吸
2.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小麦在阳光下生长 B.啄木鸟在树干上找虫吃
C.腐烂的树桩上长出真菌D.岩洞里的钟乳石慢慢长大
3.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下列生命现象中,与含羞草所体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 )
A.鲸鱼常浮出水面喷出雾状水柱B.雄蛙鸣叫招引雌蛙抱对
C.小刚躲开树上掉下来的树枝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4.下列现象属于生物新陈代谢特征的是( )
A.人体排出汗液 B.植物向阳生长
C.小象长成大象 D.蜻蜓点水
5.生物多样性是珍贵的自然遗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A.生物数量多样性B.生物种类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D.基因多样性
6.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记录陆生脊椎动物2900多种,占全球种类总数的10%以上,高等植物3.6万余种,居全球第三。这体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基因多样性B.生物种类多样性
C.生物数量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7.福建素有“水果之乡”的美誉,盛产不同品种的柚子,它们在果形、果皮形态、果肉风味等性状上各有不同,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A.形态结构的多样性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物种的多样性
8.下列属于寄生关系的是( )
A.养鸡场中的人和鸡B.麦田中的小麦与杂草
C.草原上的狼和鹿D.人体肠道内的蛔虫与人
9.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是( )
A.屠呦呦B.拉马克C.李时珍D.林奈
10.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我们从婴儿到成年,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能进行呼吸B.能变异
C.能生长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1.同一座山阳面的玉米生长情况比阴面的要好,其主要原因是阳面( )
A.空气新鲜B.温度较低C.阳光充足D.水分多
12.只有适应环境,生物才能生存。下列事例中,不属于生物对干旱环境适应的是( )
A.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B.骆驼排尿少、排汗少
C.仙人球的叶变成刺D.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13.“雨露滋润禾苗壮”,这句话体现了影响生物生活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水B.光C.温度D.空气
14.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下列描述中,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B.温度和湿度会影响霉菌的生长
C.蚯蚓可以改良土壤 D.适时施肥除草可以使庄稼长得更好
15.兰花螳螂不活动时看上去像兰花不易被发现,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环境能够影响生物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环境能够适应生物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16.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春兰秋菊”“南橘北枳”
C.雨露滋润禾苗壮 D.草盛豆苗稀
17.利用摄像机记录鹌鹑卵孵化过程的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文献法
18.下列生物现象中,属于拟态的是( )
A.雷鸟的羽毛夏季为棕褐色,冬季变成白色
B.枯叶蝶双翅合拢时像枯叶
C.绿色青蛙浮在池塘浮萍中,很难被昆虫发现
D.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
19.被人类称其为“地球的肾”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20.草原上牛和羊的种间关系是( )
A.寄生B.竞争C.共生D.捕食
21.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中,正确的变量是( )
A.鼠妇的数量B.光照的强度C.温度的高低D.土壤的湿度
22.2021年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40周年,参加义务植树已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40年来,我国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23.04%,既改善了空气质量,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降水量,这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D.生物相互影响
2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哪种关系( )
A.合作B.食物网C.捕食D.竞争
25.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兔常被鹰和狐捕食,蛇有时也被鹰捕食,这种现象可以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是( )
A.多种多样的B.相互制约的
C.谁也离不开谁D.不断进化的
26.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下列不能作为科学探究问题的是( )
A.怎样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B.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C.校园中哪种植物最漂亮 D.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
27.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 )
A.界、门、纲、目、属、科、种B.界、门、纲、目、种、科、属
C.界、门、纲、属、科、目、种D.界、门、纲、目、科、属、种
28.某同学进行“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的食物”的实验后,向全班同学汇报了他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哪一个环节( )
A.作出假设B.实施计划C.制订计划D.表达与交流
29.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是( )
A.提出问题B.做出假设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
30.为了解安宁河沿岸大棚种植葡萄的品种以及栽培现状,某生物兴趣小组先后到各葡萄主产区,考察种植品种、收集相关资料。其主要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A.测量法B.实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
31.下列不属于实验法的是( )
A.哈维发现血液循环 B.探究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
C.用望远镜观察候鸟的迁徙 D.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32.在讨论“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方案时,同学们的下列发言,错误的是( )
A.除湿度外,其他实验条件应相同且适宜
B.多次重复实验,可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
C.实验数据与其他人不一致时,可以修改数据
D.实验结束后,将鼠妇放归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中
33.某同学准备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他应该选择下列装置中的( )
A.B.
C.D.
34.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
A.哈维B.林奈C.袁隆平D.钟南山
35.某探究小组对校园植物种类进行调查,采取的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制订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B.选择科学的调查活动方案
C.确定合理的调查活动对象 D.凭个人喜好记录调查数据
36.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是( )
A.哈维B.沃森C.达尔文D.林奈
37.在小麦田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⑧稻螟
A.①②⑤⑥B.③④⑦⑧C.①③④⑥D.②⑤⑦⑧
38.下列属于共生关系的是( )
A、海葵和寄居蟹 B、菟丝子与大豆植物 C、猫和老鼠 D、老虎和狮子
39.下列主要反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B.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
C.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D.旱灾使农作物大量减产
40.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人是( )
A.林奈B.达尔文C.沃森和克里克D.哈维
41.研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试验中,科学家提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这应属于试验研究的哪一个步骤( )
A.作出假设 B.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C.发现并提出问题 D.分析试验现象
42.下列不是生态系统的是( )
A.一块农田B.一条河流
C.一片草原D.森林中的所有动植物
43.设计探究方案时,为保证实验组,对照组结果的准确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 )
A.同样的条件B.不同的条件C.相似的条件D.相对的条件
44.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D.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层
45.生物圈主要为其中的生物提供()
A.空气B.水分C.食物D.生存条件
46.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47.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
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 ③表达交流 ④制定计划 ⑤实施计划 ⑥得出结论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⑥③C.①②④③⑤⑥D.①②④⑤③⑥
48.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 )
A.实验法的运用B.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C.达尔文的进化论D.林奈的生物分类
49.在探究光照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的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变量都相同B.只存在有无光照这一变量
C.除光照外,其他变量都不相同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0.生物学上,发现血液循环的科学家是( )
A.达尔文B.拉马克C.哈维D.林奈
51.变形虫不具有的生命活动是( )
A.伸出伪足进行运动 B.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交换
C.细胞质不停流动 D.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52.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切水果时流出的汁液来自于细胞质
B.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
C.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变化最为明显
D.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前者有液泡、叶绿体和细胞壁
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
姓名 班级 座号
53.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在下列选项中,能够证明细胞失去活性的是( )
A.细胞正在进行分裂B.细胞内的物质随意地渗入渗出
C.细胞可以进行物质交换D.细胞质在不停地流动
54.人体小肠上皮细胞与菠菜叶肉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不同,主要原因是它们的结构有明显差异。与人体小肠上皮细胞相比,菠菜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叶绿体 B.细胞壁、细胞核
C.细胞膜、线粒体 D.叶绿体、线粒体
55.指纹识别已经是手机的标配功能,其应用接口开放后,为我们的日常体验带来了提升,不仅代替了密码,还方便了支付,小小的指纹包含了重要的信息,那么,控制人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
A.细胞膜中B.细胞质中C.细胞壁中D.细胞核中
56.下图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的神经细胞,形态上差异很大,但它们都具有的基本结构是( )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 B.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C.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D.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57.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细胞 B.系统 C.组织D.器官
58.右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②的结构名称及作用是( )
A.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强弱
B.粗准焦螺旋―能大范围升降镜筒
C.反光镜―能使适量的光线通过通光孔
D.转换器―用来安装和转换物镜
59.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透明纸上写上“p”字,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
B.观察临时装片时,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视野亮度变亮,细胞数目增多
C.目镜选用10X,物镜选用40X,观察的物像被放大到400倍
D.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的叶肉细胞时,不易观察到的结构是细胞膜和线粒体
60.洋葱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材料。某同学想探究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于是,按照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动手制作了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要使图2中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除了将装片向右上方方向移动外,还要调节显微镜的4结构
B.实验过程中,该同学用滴管在玻片的一侧滴加的液体是碘液,用是使细胞染色
C.观察临时装片时,应先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调整到适宜位置
D.若将10×物镜换成40×物镜,则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将增多
61.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材料应该薄而透明B.视野中光线较暗时,可以使用凹面镜大光圈
C.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D.要使物像更清晰,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
62.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甲、乙两个视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为50倍B.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视野清晰
C.甲→乙,直接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D.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则乙比甲的视野更亮
63.下图表示“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以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①中滴加的液体是碘酒
B.②中盖盖玻片要快速且不接触水滴
C.③中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
D.如要将④中的物像移置视野中央,则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64.某学习小组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图像,小组讨论后认为,可能是装片制作过程中某一步骤操作不当所致。该步骤最可能是
A.擦片B.取材C.盖片D.染色
65.下图是某同学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④③②①B.正确的盖片操作是A
C.②滴加的是碘酒D.③选取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
66.医生给危重病人吸氧,点滴葡萄糖,归根到底是让病人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这一能量转换作用是在病人细胞中的 完成的。( )
A.线粒体B.细胞核C.染色体D.叶绿体
67.图甲、乙分别是黄瓜叶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比动物细胞多细胞壁、叶绿体、液泡这三个结构
B.凉拌黄瓜时盘子里的水分来自于细胞质
C.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体和③叶绿体
D.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68.寒露过后,北京秋意更浓,一年一度的香山红叶观赏季即将开幕。从细胞知识来看,引起枫叶颜色变红的物质存在于( )
A.叶绿体B.液泡C.细胞壁D.细胞核
69.如图表示人体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⑤③①④
B.制作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生理盐水
C.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平放在液滴上
D.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70.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的几何图形换成图乙,载玻片移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是( )
A.左下方 变亮 B.左下方 变暗
C.右上方 变亮 D.右上方 变暗
71.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db”时,视野里看到的图像形状是( )
A.pqB.dpC.qpD.Bd
72.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结果不相符的是( )
A.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B.转动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升降镜筒
C.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向左上方移动D.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视野变暗
73.放在清水中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会涨破,原因是植物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 )
A.液泡B.细胞膜C.细胞壁D.叶绿体
74.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③→②→④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
75.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正确的是
A.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
B.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能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C.要将右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
D.视野内光线较强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或较大的光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重点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二中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泉州科技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综合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