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
声的利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了解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知道什么是超声波和次声波;
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
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了解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教学难点
回声定位的有关计算
教学过程
导
活动一:巩固旧知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是声速?
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活动二:课外活动展示
展示学生小组课下收集的声音资料
提出问题: 1、这些声音是什么?
2、没有声音会怎样?
3、声音有哪些作用?
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利用网络收集资料的技能。
学
活动三:声与信息
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
回声定位:
举例说明回声在科技中的应用;
剖析回声定位计算,并归纳计算公式
活动四:声与能量
观看会跳舞的“烛焰”进入声与能量;
观看电影片段,进一步感知声的能量。
举例说明声的能量在科技中的应用
析
活动五:课堂小结
声与信息
次声波的产生、特点及利用
回声定位的应用
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
2、超声波传递能量的应用
练
1.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说明了通过声音能获得 。
2.蝙蝠利用回声可以确定 ,这种方法叫 ,科学家运用这个原理发明了 。
3.将两个相同的音叉并排放好(没有接触),乒乓球靠着音叉B,当敲响音叉A时,会发现乒乓球 ,这说明了 。
4.下列不是利用声信息的有( )
A.远处隆隆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雨
B.医生利用B超观察人的身体状态
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
D.有经验的人选瓷碗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
5.以下声波中,对人有害的声音的频率是( )
85~1100Hz B. 20000Hz以上
C. 20Hz以下 D. 760~1500Hz
6.一般来说,大会堂的周围墙壁都做成凹凸
不平,像蜂窝状的,这样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是为了装饰
7.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度大,
这是因为( )
A.屋子里有回声,旷野里没有回声。
B.屋子里声音会被反射,旷野里不会被反射。
C.屋子小,声音都传入耳朵,旷野大,声音传到远处去了。
D.屋子里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加强了原声,
旷野里回声不能加强原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资源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