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三 物质的构成单元2 组成物质的元素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学习目标】
1.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并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
2.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3.能从组成上区别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教学重点】
1.元素符号的意义.
2.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
3.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的简单分类。
【教学方法】讲解、阅读、讨论、等方法。
【学法指导】阅读、讨论、练习等。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及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情创趣、引入新课
出示三瓶无色液体,要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鉴别哪是水、过氧化氢溶液及浓氨水?他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元素,那什么是元素呢?
二、学习研究、活动思维
(一)元素
学生讨论,H2O分子、H2O2分子中都含有什么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及质子数是多少?
【阅读课本】P62,拓宽视野
【讨论小结】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讲解1:元素描述的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决定。
阅读:课本P62,表3-2
【讨论小结】1)不同的元素组成不同的物质;
2)不同的物质可能含有相同的元素;
3)含有相同的元素的物质,也可能是不同的物质。
阅读P63,元素符号,国际上统一秉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如:C碳、Ca钙、Cu铜、H2气体,Hg汞、S硫、Si硅。
【阅读课本】P63表3-3
讨论元素符号的意义:1)表示—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以N为例讲解其含义
学生练习:O、H的含义
元素分类:1)金属元素如:Fe、Cu、Hg
2)非金属元素如:H、O、He
阅读课本P64,并完成分类。
三、归纳小结、巩固提高
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意义,作业课本P70、2、6,练习见演练设计。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元素 元素符号
一、元素
1. 元素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符号:采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如相同则用小写字母区别。
3.元素符号的意义: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演练设计:
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核外电子数不同
2.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核电荷数
3.元素、原子、分子等概念之间有联系和区别,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元素构成的 B.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分子个数都保持不变
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的
4.下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观察其特征完成下列问题:
(1)属于原子的是_______________。(2)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4)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____________。
(5)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6)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
(7)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
2021学年专题六 物质的溶解单元2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专题六 物质的溶解单元2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溶解性, 饱和溶液, 结晶,有关守恒法做溶液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手段,教学课时,教学用具,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手段,教学课时,教学用具,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