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单元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A卷 基础过关检测)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第14单元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A卷 基础过关检测)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下列分离提纯方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四单元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
A卷 基础过关检查
一、 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精制粗盐(杂质是MgCl2、CaCl2和Na2SO4),选用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作为除杂试剂,最后用盐酸调节溶液pH,得到精制Na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依次向粗盐溶液中加入NaOH、Na2CO3、BaCl2
B.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SO42-是否除尽
C.除去Ca2+的主要反应是:Ca2+ + 2OH=Ca(OH)2↓
D.调节pH后,采用蒸发浓缩结晶的方法获得精制NaCl
1.D
【解析】
A. 要除去粗盐中的MgCl2、CaCl2和Na2SO4,选用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作为除杂试剂,为了把杂质离子除尽,所加试剂应过量,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为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碳酸钠应在氯化钡之后加入,故依次向粗盐溶液中加入NaOH 、BaCl2、Na2CO3,A错误;
B. 应先加过量稀盐酸,再加氯化钡溶液检验SO42-是否除尽,B错误;
C. 用碳酸钠溶液除钙离子,故除去Ca2+的主要反应是:Ca2+ + CO32-=CaCO3↓,C错误;
D. 调节pH后,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固体应采用蒸发浓缩结晶的方法,D正确。
答案选D。
2.要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a(NO3)2杂质,得到纯净的KNO3溶液,操作正确的是
A.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B.加入足量的K2CO3溶液,过滤
C.先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HNO3
D.先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2.C
【解析】
除去KNO3溶液中少量的Ba(NO3)2,实质就是除去钡离子,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试剂。
A.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会带入钠离子,钠离子不能再沉淀出来,故A错误;
B.加入适量的K2CO3溶液,引入了杂质碳酸根离子,故B错误;
C.先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可除去钡离子,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HNO3,可除去碳酸根离子,不带入新的杂质,故C正确;
D.先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可除去钡离子,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引入了杂质氯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除杂时原则上选用的除杂试剂不能与原有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还要注意所选试剂的添加顺序,后加的试剂能把先加的试剂多余的量除掉。
3.实验室海带提碘的实验过程中,下列装置未涉及的是( )
A. B.
C. D.
3.C
【解析】
A.海带提碘时,分离海带灰和溶液用到过量装置,A与题意不符;
B.海带提碘时,分离单质碘和溶液用到萃取、分液装置,B与题意不符;
C.海带提碘时,分离碘和有机物的混合液,用蒸馏装置,不用蒸发装置,C符合题意;
D.海带提碘时,分离碘和有机物的混合液,用蒸馏装置,D与题意不符;
答案为C。
4.根据如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的提纯过程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过滤→蒸发结晶
B.过程②、③均是通过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方式来获取金属单质
C.在过程④或⑥中每还原0.2molBr-均需消耗标况下2.24LCl2
D.过程⑤的吸收液可换成饱和亚硫酸钠溶液
4.D
【解析】
海水蒸发溶剂得到粗盐和母液,粗盐通过精制得到精盐,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母液加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和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最终制得镁,母液通入氯气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被二氧化硫吸收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溴化氢,富集溴元素,通入氯气氧化溴化氢为溴单质得到高浓度的溴。
A.过程①加入的药品顺序为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如果再过滤沉淀前加入盐酸,会使生成的氢氧化镁等沉淀溶于盐酸,得到的精盐中有杂质,A错误;
B.过程②是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氢氧化钠溶液,过程③电解熔融氯化镁生成单质镁,B错误;
C.在过程④或⑥中发生反应2Br-+Cl2=Br2+2Cl-,溴离子被氧化,故每氧化0.2molBr-均需消耗标况下2.24LCl2,C错误;
D.过程⑤为二氧化硫和溴单质反应生成溴离子,亚硫酸钠也可与溴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溴离子,故可换成饱和亚硫酸钠溶液,D正确;
答案选D。
5.下列实验中,所采用的分离或提纯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氯化钠和碘的固体混合物
加热法
碘单质易升华
C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SO4
加适量的BaCl2后过滤
BaSO4难溶
A. A B.B C.C D.D
5.B
【解析】
A.乙醇与水互溶,不分层,则乙醇不能作萃取剂萃取水中的碘,故A错误;
B.碘加热易升华,而NaCl不能升华,则加热可分离氯化钠和碘的固体混合物,故B正确;
C.二者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则利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NaCl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有关,方法与原理不对应,故C错误;
D.加适量的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NaCl,引入新杂质NaCl,试剂选择不合理,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6.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蒸发操作时,将蒸发皿放置在垫有石棉网的铁圈上,进行加热
B.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C.萃取操作时,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D.蒸发操作时,蒸发皿中的固体全部析出后停止加热
6.C
【解析】
A. 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不需要放置在垫有石棉网的铁圈上,A错误;
B. 萃取操作时,一般选择有机萃取剂,但萃取剂的密度不一定必须比水大,例如苯的密度小于水的,B错误;
C. 萃取操作时,分液漏斗带有活塞,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正确;
D. 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有大量的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D错误;答案选C。
7.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将含有HCl杂质的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
除去CO2中的HCl
B
将一定量的KNO3和NaCl的混合液加热并浓缩至有晶体析出,趁热过滤
分离出NaCl晶体
C
在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酸性溶液中加入足量MgO并过滤
除去溶液中的FeCl3
D
在含有少量Na2S的NaCl溶液中加入AgCl,再过滤
除去溶液中的Na2S
A. A B.B C.C D.D
7.A
【解析】
A.Na2CO3也能吸收CO2,达不到分离提纯的目的,应该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其中的HCl,故A错误;
B.由于在较高温度下,KNO3和NaCl溶解度相差较大,可采用浓缩、结晶、过滤的方法分离,故B正确;
C.MgO和酸反应促进Fe3+水解形成Fe(OH)3,通过过滤即可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故C正确;
D.Na2S和AgCl反应生成Ag2S沉淀和NaCl,过滤除去Ag2S和剩余的AgCl,即可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S,故D正确;
故选A。
8.下列分离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NaCl固体中少量的Na2CO3:加水溶解,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B.除去NaCl固体中少量的KNO3:加水溶解,燕发结晶,趁热过滤
C.除去CO2气体中少量的HCl通过感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洗气
D.除去CO2气体中少量的CO:通入适量O2后点燃
8.B
【解析】
A、除去NaCl固体中少量的Na2CO3:加水溶解,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引入了新的杂质,故A错误;B、除去NaCl固体中少量的KNO3: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KNO3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趁热过滤后留在母液中,故B正确;C、饱和Na2CO3溶液也能和CO2 反应,故C错误;D、通入适量O2后可能无法点燃,另外,通入O2的量也无法控制,故D错误;故选B。
9.以下几种气体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的是
①H2 ②O2 ③CO2 ④SO2 ⑤CH4 ⑥NH3
A. 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9.D
【解析】
由图示可知气体用碱石灰来干燥,说明气体是显中性或碱性,不能是酸性气体;由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方法说明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①H2密度比空气小,且属于中性气体,①符合要求;
②O2密度比空气大,且属于中性气体,①不符合要求;
③CO2密度比空气大,且属于酸性气体,③不符合要求;
④SO2密度比空气大,且属于酸性气体,④不符合要求;
⑤CH4密度比空气小,且属于中性气体,⑤符合要求;
⑥NH3密度比空气小,属于碱性气体,⑥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可知:符合要求的物质序号是①⑤⑥,故合理选项是D。
【点睛】
碱性干燥剂只能用来干燥中性气体或碱性气体;酸性干燥剂只能用来干燥酸性或中性气体;中性干燥剂理论上可以干燥酸性、碱性、中性气体,但碱性气体NH3不能使用中性干燥剂无水CaCl2干燥;H2S属于酸性气体,同时具有还原性,不能使用酸性干燥剂浓硫酸来干燥;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主要考虑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相对大小,密度比空气小的使用向下排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使用向上排空气方法。
10.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制取乙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生成乙烯反应是消去反应
B.迅速升温到170℃,以减少副反应发生
C.生成的乙烯中含有CO2、SO2杂质,可用浓流酸除去
D.生成的乙烯可用溴水检验
10.C
【解析】
A.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70℃发生消去反应制得乙烯,生成乙烯反应是消去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乙醇制取乙烯的实验中,由于在140℃时,会生成乙醚,所以迅速升温到170℃,以减少副反应发生,故B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和乙醇也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生成的乙烯中含有CO2、SO2杂质,不和浓流酸反应,无法用浓硫酸除去,故C符合题意;
D.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70℃发生消去反应制得乙烯,乙烯可以和溴发生加成反应,可以使溴水褪色,生成的乙烯可用溴水检验,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1.实验室处理含FeBr3废催化剂的溶液,可得到溴的苯溶液和无水FeCl3(已知FeCl3在HCl的气流中加热才可以得到FeCl3固体)下列做法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取Cl2
B.用装置乙使Br-转化为Br2
C.用装置丙分液,先放出水层,再倒出溴的苯溶液
D.用装置丁将分液后的水层蒸干获得无水FeCl3
11.C
【解析】
A. 制备Cl2时必须使用浓盐酸,稀盐酸不与二氧化锰反应,A错误;
B. 通入氯气使Br—转化为Br2时,进气导管应该为长导管,图示操作方法不合理,B错误;
C. 苯的密度小于水,混合液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用装置丙分液时,先放出下层的水层,然后再从上口倒出溴的苯溶液,该操作方法合理,C正确;
D. FeCl3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HCl,HCl易挥发,直接加热促进了铁离子水解,最后得到的是氢氧化铁,无法获得无水FeCl3,D错误;
答案选C。
12.下列制取Cl2、探究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原理和装置合理的是
A.①制取Cl2
B.②除去Cl2中少量的氯化氢
C.③探究Cl2漂白性
D.④收集Cl2并进行尾气处理
12.C
【解析】
A.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反应制备氯气,①中缺少酒精灯,不能制取Cl2,A错误;
B.氯气也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②中除去Cl2中少量的氯化氢应该用饱和食盐水,B错误;
C.浓硫酸干燥氯气,③可以探究Cl2漂白性,C正确;
D.氯气密度大于空气,④收集Cl2时应该是长进短出,D错误;
答案选C。
13.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夹持仪器未画出)
A.①装置用于检验1-溴丙烷消去反应的产物
B.②装置用于石油的分馏
C.③装置用于实验室制硝基苯
D.④装置可装置证明酸性:盐酸>碳酸>苯酚
13.C
【解析】
A.乙醇具有挥发性,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不能检验1-溴丙烷消去反应的产物,A错误;
B.分馏时为了增强冷凝效果,冷却水要从下口加入,故该装置不能用于石油的分馏,B错误;
C.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加热50—60℃制取硝基苯,因此可以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C正确;
D.盐酸具有挥发性,HCl随CO2气体进入苯酚钠溶液也能反应制取苯酚,因此不能比较三种酸的相对强弱,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4.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
B.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盐酸净化气体
C.制二氧化硫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D.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
14.A
【解析】
A.Na2O2制氧气可选择和H2O反应,可用固液发生装置,H2O2制氧气需要MnO2作催化剂,也可用固液发生装置,A正确;
B.制氯气时用饱和NaCl溶液除去浓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B错误;
C.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错误;
D.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是有毒气体,因此不能用水吸收二氧化氮尾气,D错误;
答案选A。
15.实验室中,一般使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少量Cl2,涉及的主要操作如下:
①将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合适位置,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的高度,固定铁圈,放上石棉网;
③向烧瓶中加入MnO2,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盐酸,并将导管放入集气瓶中;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在烧瓶上装好漏斗,连接好导管;
⑥选取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
最好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A.⑥②③④①⑤ B.⑥②①③⑤④
C.⑥②①⑤④③ D.⑥②①③④⑤
15.C
【解析】
进行实验时,先选取合适的仪器及试剂;再安装实验装置,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该从左到右,从下到上;安装好仪器后检查装置气密性;最后加入试剂,进行气体制备。因此顺序为⑥②①⑤④③,C符合题意。
答案选C。
【点睛】
一般进行实验时,先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好实验装置,再按照从左到右,从下到生的顺序搭建实验装置,检查气密性后,再添加药品。
16.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B.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生成红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3+
C.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
D.某溶液中加入HCl,有气体生成,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16.C
【解析】
A.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则溶液中不一定含,故A错误;
B.Fe3+遇到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不是生成红色沉淀,故B错误;
C.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为AgCl,则原溶液一定有Cl-,故C正确;
D.某溶液中加入HCl,有气体生成,该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也可能为二氧化硫等,原溶液中可能含或HCO或等,不一定是,故D错误;
故选C。
17.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H2、SO2、Cl2、HCl中的一种或几种,把它们通过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再通过红热的CuO粉末,粉末变成红色;再通过无水硫酸铜,变蓝,最后通入AgNO3溶液中,无沉淀生成,原混合气体中( )
A.肯定没有Cl2和HCl B.CO和H2中至少有一种
C.肯定有SO2 D.不能确定有无Cl2、HCl、SO2
17.B
【解析】
某无色气体,,说明没有Cl2,通过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无法判断气体组成,但这个过程中引入了水,再通过红热的CuO粉末,粉末变成红色,说明气体中含有H2或CO中的一种,再通过无水硫酸铜,变蓝,因为之前引入过水,所以无法说明此时的水是H2产生的,最后通入AgNO3溶液中,无沉淀生成,无法说明没有HCl,因为HCl有可能溶于第一步的水中,故只能判断出CO和H2中至少有一种,肯定没有Cl2,故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18.某溶液可能含有Cl-、、、、Al3+、Cu2+、Fe3+和K+中的若干种。为检验其中含有的离子,进行如下实验:取该溶液10mL,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同时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上述滤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产生白色沉淀。下列关于原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l3+、一定存在,Cl- 可能不存在
B.至少存在4种离子
C.、至少含有一种
D.Al3+、Cu2+、Fe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
18.A
【解析】
取10mL溶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即氨气,同时产生白色沉淀,一定不存在Cu2+、Fe3+,过滤;向上述滤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产生白色沉淀即氢氧化铝,则含有Al3+,不含有;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Al3+、,一定不存在、Cu2+、Fe3+,可能存在Cl-和K+,据此进行解答。
A. 根据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Al3+、,一定不存在、Cu2+、Fe3+,可能存在Cl-和K+,故A正确;
B. 根据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Al3+、三种离子,故B错误;
C. 根据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Al3+、,一定不存在、Cu2+、Fe3+,故C错误;
D. 根据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Al3+、,一定不存在、Cu2+、Fe3+,可能存在Cl-和K+,故D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6分
19.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下列物质①Fe ②熔融NaOH ③BaSO4 ④液氨 ⑤稀硫酸 ⑥CH4 ⑦CO2,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填序号),属于非电解质且水溶液能导电的有_____ (填序号)。
(2)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Fe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
①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
②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③取②的滤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
④原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
A.Cl - B.CO C.NO D.OH-
19.(1)②③ ④⑦ (2) Cu2+、Fe3+ Ag++Cl-═AgCl↓ Mg2+ C
【解析】
(1)①Fe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熔融NaOH是碱,属于电解质;
③BaSO4是盐,属于电解质;
④液氨是氢化物,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⑤稀硫酸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⑥CH4是有机物,属于非电解质;
⑦CO2是非金属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碳酸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有:②③;属于非电解质且水溶液能导电的有:④⑦;
(2)①Cu2+,Fe3+由颜色不能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
②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说明生成了AgCl沉淀,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
③原溶液中已经没有阴离子,再加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Mg(OH)2,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Mg2+;
④原溶液中存在Ag+和Mg2+,Cl- 、CO和OH-都会生成沉淀不能共存,只有NO可以和Ag+、Mg2+大量共存,故选C。
20.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在装置A和装置B中都用到玻璃棒,装置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装置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
(2)装置C中①的名称是__,B装置中冷凝水进出方向是__。
(3)某硝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钠杂质,现设计一实验方案,既除去杂质,又配成硝酸钠溶液。
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完成表格中各步实验。
选择试剂
①足量的Ba(NO3)2溶液
足量的Na2CO3溶液
③
实验操作
————
②
加热
操作②是___,洗涤沉淀的方法是___。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所加入的试剂③可以是__(填名称)。
20.(1)引流 搅拌 (2) 蒸馏烧瓶 下进上出 (3) 过滤 在过滤装置中加水没过沉淀,使水自然流下,水滤出后重复操作2-3次 除去钡离子 稀硝酸
【解析】
某硝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钠杂质,先将固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除去硫酸根,得到硫酸钡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钡离子,得到碳酸钡沉淀,之后过滤,滤液中还有过量的碳酸钠,可以加适量稀硝酸除去,之后加热蒸发得到硝酸钠固体。
(1)装置A为过滤装置,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装置B为蒸发装置,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
(2)根据仪器的结构特点可知其为蒸馏烧瓶;冷凝水应下进上出;
(3)根据分析可知操作②为过滤,洗涤沉淀可以:在过滤装置中加水没过沉淀,使水自然流下,水滤出后重复操作2-3次;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钡离子;试剂③可以是稀硝酸。
21.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Fe3+、Na+中的几种,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稀氨水(NH3·H2O),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_________,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溶液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下列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
A.Cl- B.NO3- C.CO32- D.OH-
21.(1)Cu2+、Fe3+ (2) Ag+ Ag++Cl-=AgCl↓ (3) Mg2+ Mg2++2NH3·H2O=Mg(OH)2↓+2NH4+ (4) B
【解析】
(1)有颜色的离子不用做实验就能判断是否存在,溶液无色说明不含Cu2+、Fe3+;
(2)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含有Ag+,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g++Cl-=AgCl↓;
(3)能和氨水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是Mg2+,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g2++2NH3·H2O=Mg(OH)2↓+2NH4+;
(4)原溶液中存在Ag+,则Cl-不能共存,原溶液中肯定有Mg2+,故CO32-、OH-不能与其共存,硝酸根离子不与所给的任何离子生成沉淀,故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硝酸根,故选B。
【点晴】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离子的检验,可以根据离子的颜色、离子之间的反应来分析解答。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储备和积累一些基础知识,如熟记常见的离子的检验方法:NH4+:NaOH溶液(浓),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Fe2+:①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②新制的氯水+KSCN溶液;②滴加新制的氯水,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③铁氰酸钾,加入蓝色铁氰化亚铁沉淀,等等。
22.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制氯气,请填空:
①制氯气的反应原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
②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氢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①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 除去HCl ③干燥氯气 (或除去水蒸气) _④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⑤ 氯气比空气重
【解析】
①实验室在加热时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②饱和食盐水是为了除去Cl2中的HCl;
③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Cl2;
④为了防止Cl2污染空气。用氢氧化钠进行尾气的回收;
⑤依据Cl2和空气密度大小,分析收集方法。
①实验室在加热时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本题答案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饱和食盐水是为了除去Cl2中的HCl;
本题答案为:除去HCl。
③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Cl2;
本题答案为:干燥氯气 (或除去水蒸气)。
④为了防止Cl2污染空气。用氢氧化钠进行尾气的回收;
本题答案为: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⑤依据Cl2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
本题答案为:氯气比空气重。
【点睛】
实验室在加热的情况下,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氯气,必须主意①条件是加热,②必须是浓盐酸,若为稀硝酸则不反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点50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真题过关 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文件包含考点50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真题过关教师版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docx、考点50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真题过关学生版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4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及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4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