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通史整合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先秦时期课件
展开史况是什么 ——串点成线
史况怎么样 ——织线成面
高考考什么 ——教材拓展
高考怎么考 ——考向聚集
史况是什么——串点成线
科技与文艺成就突出,如甲骨文的成熟,青铜艺术、天文历法、医学等水平高超,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早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产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发展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也从井田制发展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国家出现为重要标志,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各国纷纷改革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
史况怎么样——织线成面
(1)农业:出现少量青铜农具,实行井田制(2)手工业:“工商食官”,生产斜纹提花织物(3)商业:商人由政府统一管理
(1)分封制:以同姓宗族为分封主体,周王为“天下共主”(2)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汉字形成完整体系
开始出现原始瓷器;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四羊方尊、后母戊鼎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初步建立地方管理制度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至约公元前1600年)
(1)思想:儒家、法家和道家等思想,在“百家争鸣”中各露峥嵘(2)科技:战国时期出现了司南和《石氏星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算筹计数法(3)文艺:《诗经》《离骚》等文学杰作,帛画《人物龙凤图》等艺术珍品
(1)农业:井田制破坏,土地私有制形成;铁犁牛耕推广;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重农政策开始出现(2)手工业: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并存,以官营手工业为主导(3)商业:官营局面被打破,抑商政策出现
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分封制、宗法制走向崩溃;秦国进行商鞅变法;秦灭六国,统一全国
春秋战国时期(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高考考什么——教材拓展
神权色彩浓厚的早期政治;“家国同构”的西周体制;初步形成的民族国家统一意识
王位世袭制、早期国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贵族政治
宗法制度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尊卑等级确立权利义务。周朝开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表明嫡长子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承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资格和权利,其他子弟只能向大宗承担纳贡、帮助出兵征伐的义务,士、卿大夫和诸侯层层向周天子负责
以尊卑等级为标准确立权利义务
春秋战国以后,宗法分封的政治体系被打破,但是,宗法制度文化却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皇权配置基本坚持嫡长子继承制。民间组织中,血缘关系始终是一条坚韧的纽带。大族成为一方政治势力,是皇权在地方上的补充。地方大族对封建法纪、封建社会秩序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政治体系
宗法血缘关系将政治体系与伦理秩序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宗法文化既是一种政治文化,又是一种伦理文化,处理政治关系尤其是处理伦理关系都依赖于宗法为根本的伦常纲纪,伦常纲纪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以伦常纲纪为准则处理人际关系
尊宗敬祖既是伦理观念,又是一种宗法制度。一是通过宗庙祭祀强化尊宗敬祖意识。在民间也有衍生的载体,这就是宗祠或祠堂,它是族长行使族权,实行宗法统治的主要机构,同族共同祭祀祖先,尊宗敬祖,族长借此而处理族务、管理族众,凝聚族群。二是修订族谱维系尊宗敬祖制度
以尊宗敬祖为原则凝聚族群力量
井田制下的集体劳动;生产力变革下的“石器锄耕”;官府垄断下的“青铜文明”
青铜时代、千耦其耘、井田制、工商食官
文明象征的成熟文字;贵族垄断的文化教育;文化认同的民族意识
甲骨文、“学在官府”、周礼“天下一家”
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形成了“官师合一”的局面;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等日常国事的场所;在知识的传授方面,则是“官守其业,而有官族”,贵族世代垄断着知识学问,秘不外传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群雄逐鹿的纷争;变法图强的运动;集权政体的雏形;国家统一的趋势
王室衰微、卧薪尝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围魏救赵、礼崩乐坏、变法运动
传承千年的铁犁牛耕;以农为本的重农抑商;既定国策的土地制度; 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
精耕细作、铁犁牛耕、男耕女织、“公田不治”、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重农抑商、私商
①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军功贵族土地所有制代替了世袭贵族土地所有制。土地买卖的出现,打破了世袭贵族土地所有制时期“田里不鬻”的惯例。②农民摆脱了氏族土地所有制的残存影响,成为独立的小土地所有者。③商鞅变法使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进一步扩大,也使贵族依世袭身份而占有土地的所有制转变为通过买卖占有土地,成为军功贵族、商人、货币持有者的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标志。④乡村的井田制和宗族组织彻底瓦解,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地主和农民为基本阶级的经济形态逐步完善
①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履亩而税”,这是中国税制史上田租和田税分离的开始。②贵族所有的田地都要按照面积向国君交税,其结果是使贵族土地的私有权更加牢固,农民自耕的小土地的所有权也逐渐得到保障
“相地而衰(cuī)征”即根据土地多少和土地的好坏贫瘠征收不同的赋税。是管仲经济改革中的最主要内容,它实质上是以实物地租取代劳役地租,是对农业生产关系上的一次重大调整,实际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学在民间”的教育下移;开时代先河的现实主义文学
“百家争鸣”,儒学创立,私学兴起,“风骚”、司南
儒家思想产生并发展,吸收其他学派思想,最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三代萌生的民族观念,使中华民族存在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文明没有间断的民族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三代萌芽,影响整个封建社会;郡县制影响至今
分封思想在封建社会时有出现;宗法思想影响至今,对民族的延续起到积极作用
甲骨文、青铜铭文等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汉字,成为记载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三代文明对后世的突出贡献
早期儒、墨、道、法四家都看到了犯罪与经济的密切关系,并指出发展经济以富足百姓是使人守法的物质基础
孟子强调只有取得百姓信任的,方可以作为天子,天子不能为所欲为;法家提出法令高于君主,要求君主带头守法;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清静无为,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切忌过分压榨人民;墨子主张“尚贤”,在一定程度上有制约君权的作用
法家的“爱民”是从法律与民众的关系着眼,儒家的“爱民”是从仁政入手,墨家的“爱民”源于兼爱,道家则立足于“无为”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各家在自己的思想中都提出了统一的观念,都在为统一献策,只不过方法不同
高考怎么考——考向聚集
法律和伦理道德是两套最基本的社会规范体系,但中国更为强调道德伦理,西方更为强调法律至上,由此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法律传统。苏格拉底最终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充分体现出苏格拉底对法律的严格遵守
苏格拉底主张法制关乎城邦存亡
苏格拉底主张守法是正义行为
孟子主张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孟子主张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
“雅典陪审法庭”可引申出雅典的民主政治,进而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展开分析背景所在
材料选自《孟子》,孟子生活于战国时期,此时各国通过变法以图强,法律权威逐步确立,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
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把共同历史价值上升到“对东西方法制发展的影响,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遗产”这一高度上
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体现了人文精神,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遗产
孟子的法制观念体现了儒家仁政治国理念,影响深远
新教材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编中国古代史步骤一第一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编中国古代史步骤一第一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清晰化,关键能力系统化,核心素养情境化,大题突破,答案C,答案B,答案D,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第1编 中国古代史 板块1 通史横向整合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课件PPT: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第1编 中国古代史 板块1 通史横向整合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编中国古代史,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通史概览脉络理清,高考聚集知识整合,续上表,真题研析考向探究,答案C,答案B,答案D,答案A,随堂巩固效果落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