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年级上册24 风娃娃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上册24 风娃娃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风娃娃》这篇课文以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同时也让学生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 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关注课文:全文共有 7 个自然段。
第 1 自然段:告诉我们风娃娃美好的心愿,以及风妈妈对它的指点。
第 2—3 自然段:写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享受着做好事带来的快乐。
第 4 自然段:写风娃娃自己的想法,认为做好事只要有力气就行。
第 5—6 自然段:写风娃娃给人们帮了倒忙,受到了人们的责怪。
第 7 自然段:写风娃娃感到非常委屈,以及风妈妈对他的提醒和点拨。本文又是一篇全文不注音的课文,需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进行识字和阅读。
关注插图:本课共有 2 幅插图,一幅是风娃娃吹动风车,帮助秧苗喝足了水; 另一幅是风娃娃吹跑了孩子们的风筝,孩子们的表情惊慌不已。插图生动、有趣, 可帮助学生阅读理解。
关注生字: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共有 9 个。 可通过字形结构特点,进行归类指导书写。
“得、秧、汗、场、伤、路”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苗”“急”是上下结构的字,“苗”书写时需要注意上宽下窄。 “车”是独体字,需要注意其笔顺:横、撇折、横、竖。
关注词语:本课共有 11 个需要掌握书写的词语,可通过抄写,进行巩固。
课后的“读一读,想一想”提供了 6 个两字词和 4 个四字词,这 10 个词都和风有关,可以帮助学生思索风在生活中的用途。
关注主题:本课告诉我们“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让学生明白如何与人相处。
【教学目标】
认识“助、抽”等 14 个生字,会写“车、得”等 9 个字,会写“田野、
风车”等 11 个词语。
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提示讲述故事。
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拓展积累“寒风、凉风”等词语,说说生活中风还能做什么。
【教学重点】
认识“助、抽”等 14 个生字,会写“车、得”等 9 个字。
能根据提示讲述故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助、抽”等 14 个生字,会写“车、得、秧、苗”4 个生字。
初读课文,了解风娃娃都做了哪些事。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我到处乱跑,谁也捉不到,我跑过树林,树木都弯腰,我跑过大海,大海的波浪高又高。”你猜出这是什么了吗?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爱猜谜语,以谜语为切入点,将生活和语文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入课题:对了,谜底就是风,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和风有关系的课文——《风娃娃》。(板书:风娃娃)提出要求: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提出要求:同学们你们想知道风娃娃发生了什么故事吗?那就请你自己先读一读。
提出要求:同学们读得真认真,瞧,风娃娃给我们把课文中的词语带来, 认识它们吗?谁来读给大家听。
提出要求:小火车开起来,让我们开火车来读词。
提出要求:风娃娃把生字宝宝的朋友吹跑了,就剩下这些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它们吗?谁来读给大家听。
思考问题:生字宝宝想和同学们交朋友,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一说你们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们?
分享交流:有请小组分享识字方法。
(设计意图:将枯燥的识字教学放在小组讨论中,让学生能够在小组中丰富自己识字方法,也能激励学生敢于表达,愿意分享。)
提出要求: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想出这么多好办法来记生字,现在生字宝宝回家了,在课文中你还认识它们吗?现在请你快速地读读课文,并将自然段标出来。
提出要求:让我们来开火车读课文,一人一个自然段,谁愿意来读一读? 请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这几件事中哪些是好事,哪些是坏事。
分享交流:哪位同学说一说你知道了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又做了哪些坏事?(相机板书:吹动风车 吹动大船 吹跑风筝 吹跑衣服 吹断小树)
三、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环节过渡:同学们,我们通过课文认识了风娃娃,瞧,它把本课中的会写字带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写字。
(一)“车”字教学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字“车”,这个字是一个独体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如果想写好这个字应该注意什么?
预设 1:上面的横短,下面的横长。
预设 2:第二笔撇折从竖中线起笔,最后一笔竖在竖中线上。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车”字的笔顺同学要注意:横、撇折、横、竖。下面老师在黑板上写,请同学们跟着书空:第一笔横短,第二笔撇折从竖中线起笔,到横中线折,第三笔横略长,最后一笔竖落在竖中线。
请同学们按照我们刚才讲的要点,一遍描红,两遍临写。
(二)“得”字教学
请同学们观察第二字——“得”,写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预设 1:这个字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预设 2:“日”要写得扁一些,“日”下面的第一个横短,第二个横长。预设 3:最后一笔点在竖中线上。
大家伸出手指,跟着老师来书空:撇、撇、竖、竖、横折、横、横、横、横、竖钩、点。
我们在写得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写“日”要扁,多横等距,点在中线。
请同学们进行一遍描红,两遍临写。
(三)“秧”“苗”字教学
过渡:同学们写得非常认真,我们接着要来学写一个词语——“秧苗”。 1.这两个字的结构不同,一个是左右结构,一个是上下结构。先请同学们伸
出手指跟着书空。“秧”:撇、横、竖、撇、点、竖、横折、横、撇、捺。“苗”:横、竖、竖、竖、横折、横、竖、横。
我们在写得时候要注意,“秧”字左窄右宽,第八笔的横从横中线下侧起笔,第九笔的撇要穿插在点的下面。“苗”字上宽下窄,下面的“田”要扁,第五笔横折的横段落在横中线上,第七笔的竖在竖中线上。
请同学们把这两个字进行一遍描红,两遍临写。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生字教学应该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通过让学生观察字形特点,能够自我明确书写要点,而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发现总结。)
结束语:同学们,我们知道了风娃娃既帮人们做了好事,又给人们增添了很多麻烦,那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下一节课再继续学习。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给爸爸、妈妈讲一讲风娃娃都做了哪些好事和哪些坏事。五、板书设计
24风娃娃
好事:吹动风车吹动大船
坏事:吹跑风筝吹跑衣服吹断小树车得秧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书写“汗、急、场、伤、路”4 个字,会写“田野、风车”等 11 个词语。
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引入课题: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风娃娃,它做了很多事情,但有时给人们增添了很多麻烦,这到底是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板书:24 风娃娃)
二、品读课文,感悟明理
(一)学习第 1-3 自然段
思考问题:日子一天天过去,可爱的风娃娃渐渐长大了,他很想像妈妈一样去帮助别人。风妈妈很高兴,给了风娃娃什么建议?
提出要求:风娃娃听了妈妈的话,就赶快飞出去帮助人,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风娃娃来到了什么地方,它又看到了什么?
提出要求:风娃娃看到这一幕,它是怎么帮助大风车的?请同学大声读一读。
提出要求:让我们都来当一回风娃娃,带上动作,深吸一口气,使劲吹!
思考问题:在风娃娃的帮助下,大风车有什么变化?谁来读一读。
思考问题:大风车转得飞快,抽上来的水呼啦哗啦地溜到了田里。这个时候谁是高兴的?
预设 1:风娃娃高兴极了,因为它帮助了别人。预设 2:秧苗也高兴,它们喝足了水。
预设 3:我觉得农民伯伯也会很高兴。
提出要求: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风车一下子转得飞快!……风娃娃高兴极了。”(板书:高兴)
思考问题:大家觉得风娃娃这是做了一件好事还是坏事? 预设:做了好事。(板书:好事)
提出要求:原来帮助别人这么高兴啊,让我们一起齐读第二自然段,一起分享风娃娃的快乐。
提出要求:风娃娃又去寻找需要帮助的人了,它又飞到哪里了?又看到什么了?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自读第三自然段,从中找找答案。
提出要求:请同学来分享分享你找到的信息。
预设:风娃娃又来到河边,看见许多船工正拉着一艘大船。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嗨哟,嗨哟”喊着号子,可是船却走得很慢很慢。
思考问题:船工们弯着腰,拉着纤绳,拉动着大船,他们弯着腰,流着汗, 喊着号子,但船却走得很慢。大家有什么感受?试着读一读这两句。
思考问题:船工们太辛苦了,他们太需要帮助了,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提出要求:风娃娃太厉害了,它又给别人提供了帮助,船工们和风娃娃都非常高兴,请你来读一读这两句。
分享交流:同学们,如果你是得到了帮助的秧苗和纤夫们,你会对风娃娃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走进人物的内心,让学生大胆想象,感受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
(二)学习第 4—6 自然段
提出要求:风娃娃一下子就做了两件好事,风娃娃特别高兴,此时的它是怎么想的?请大家齐读出来。思考问题:你觉得风娃娃的这种想法对吗?
环节过渡:风娃娃就是认为帮助人们做好事,只要有力气就行了。我们看看接下来它会发生什么故事。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五、六自然段,然后小组讨论:风娃娃来到了什么地方?风娃娃看见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的?风娃娃使劲吹风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思考问题:同学们说得真全面!这次风娃娃做的几件事情得到人们的称赞了吗?为什么?(相机板书:坏事)
思考问题:同学们看第六自然段中还有一个“……”,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分享交流:你觉得风娃娃还可能做了哪些事情?
(三)学习第 7 自然段
指导朗读:同学们,风娃娃想帮助别人,但方法却不对,遭到了人们的责怪。它既难过又疑惑,它为什么疑惑呢?请你带着疑惑的语气读一读。(板书:难过、疑惑)
指导朗读:通过同学们的朗读,老师感受到了风娃娃的疑惑,带着疑惑风娃娃找到了妈妈,妈妈是怎么说的?请你读出妈妈的语气。
分享交流:如果你是风娃娃,听了妈妈的话之后,你会怎么想?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分享交流:同学们通过风娃娃的故事,我们不仅仅知道了风娃娃做的事情, 还懂得了做事情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帮助。老师这里有两组词语,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想一想生活中风还能做些什么?
预设 1:风可以帮我们发电。
预设 2:风可以帮助种子传播花粉,就像蒲公英,风一吹,种子就离开了蒲公英妈妈。
预设 3:在我们感觉热的时候,风可以让我们凉爽。预设 4:在海上的狂风还会给人们带来灾难。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环节过渡:希望风娃娃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多做“好事”。瞧,风娃娃为我们吹来了几个生字。
(一)“汗”字教学
我们来看第一个字“汗”,请大家仔细观察,想写好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预设 1:它是左右结构,写得时候左窄右宽。
预设 2:第一个横短,第二个横长,最后一笔竖在竖中线右边一点。
同学们总结的很全面,提出要求:请大家按刚才总结的要点,一遍描红,
两遍临写。
(二)“场”字教学
请同学们观察第二字——“场”,写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预设 1:还是左窄右宽,但是左边比右边高。
预设 2:提土旁的最后一笔是提
除了同学们总结的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它的笔顺,伸出手指跟老师书空: 横、竖、提、横折折折钩、撇、撇。第一个撇短,第二个撇长,都要穿插在提土旁的下面。
请同学们进行一遍描红,两遍临写。
(三)“伤”字教学
“伤”字也是左右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右下部“力”中的横折钩从横中线下侧起笔。
请同学们进行一遍描红,两遍临写。
(四)“路”字教学
我们来看最后一个字“路”,这个字的有什么需要注意?预设 1:左窄右宽,左小右大,足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
预设 2:足字旁的第五笔横写在横中线,右边“各”的横撇和捺相交在横中线上。
请同学们进行一遍描红,两遍临写。
(五)词语书写
提出要求:翻开词语表,抄写本课“田野、风车”等 11 个词语。五、课文总结,加深感受
教师总结:同学们,做事情光有美好的愿望还不够,还要多动脑筋,想象做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帮助,千万不要想风娃娃一样好心办坏事。(板书: 多动脑筋)
(设计意图:学生走进角色,通过表述自己的感受,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
根据提示:“风娃娃来到田野”“风娃娃来到河边”“风娃娃来到广场”,讲一讲这个故事。
七、板书设计
24风娃娃好事——高兴
坏事——难过、疑惑多动脑筋
汗场伤路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谜语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注意能够马上集中到课堂。通过“风娃娃发生了什么故事吗?”一个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走进课文,能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中,认真地阅读课文。利用文本的 “空白”,让学生大胆想象,比如:得到了帮助的秧苗和纤夫会对风娃娃说什么?让学生能偶感受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还利用省略号,让学生想象风娃娃还可能会做哪些事。最后“如果你是风娃娃,听了妈妈的话之后,你会怎么想?”,让学生走入风娃娃的角色,说说自己的感受,其实是也是对课文主题的升华。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上册24 风娃娃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24 风娃娃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想,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七单元24* 京剧趣谈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新课,读通读准课文,了解京剧特点,感知表达特点,体会表演特点,拓展阅读资料 出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