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上册 科学 第五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 空气在哪里》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24650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上册 科学 第五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 空气在哪里》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24650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上册 科学 第五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 空气在哪里》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24650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三年级上册20 空气在哪里教案设计
展开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
《 空气在哪里》
《20 空气在哪里》教学设计
课标内容
知道齿轮是一种简单的机械,使用齿轮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利用绘图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想,并将自己简单的创意转化为模型,能够简单评价这个模型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我们周存在空气,知道什么是气体。
2、知道空气占据空间。
【科学探究目标】
1、基于已经知道,能提出探究空气活动的大致思路。
2、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空气存在的验证实验。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对空气提出想知道的问题。
2、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成认知。
3、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意识到动手之前先动脑。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生活中对空气性质的利用。
2、认识到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课,在课标中所涉及的是物质科学领域的内容,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但空气的性质不易直接观察到。虽然学生知道有空气,但对空气的认识却是非常肤浅的,尤其对周围到处存在着空气缺少生动具体的实际感受。本课通过一些感兴趣的实验和游戏活动,让学生能用眼看到、用耳看到、用手感觉到空气的存在,用事实证明空气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空气;
2、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空气存在的验证实验,总结空气性质。
【教学难点】
探究空气占据一定空间
教学建议
利用生动活泼的小游戏,让学生亲自体验空气的存在,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直观地导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空气在哪里
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气体
空气占据空间
【课堂评价】
本节教学较为成功的做法:
1、本节教学以探究活动为主线,通过小组探究性合作学习,发现空气的基本性质,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这些活动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2、《新课标》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已不局限于教师对教学的研究,同时也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程内容的探究,所以本节课设置探究空气的性质、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应用三个主要活动,突出STEM学习理念,有效地促进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以学习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本节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加以评价:
(1)用课堂活动评价记录表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量表
(2)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性的口头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否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是否能认真听讲,在课堂中是否能积极发言”等方面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可以起到激励与促进的作用,让学生能在教师的评价中获得自信,体验到成功。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探究活动(一)
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空气在哪里”(出示课题:20 空气在哪里),你认为哪里有空气呢?
一、找空气
(1)(出示材料)你能利用提供的材料找到空气,并且认真观察空气是什么样子的?
(2)找到空气了吗?用了什么办法?
(3)你发现空气是什么样子的?
(4)师生小结
学生交流哪里有空气
(1)学生认识材料
(2)学生读温馨提示
(3)小组活动找空气
(4)师生交流
(5)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引起对空气的关注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动脑思考的学习习惯
探
究
活
动
二
拓
展
应
用
认
识
齿
轮
(承转)同学们用了这么多办法让我们找到了空气,并且知道了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二、认识空气占据空间
下面,我们来进行吹气球比赛,吹过气球吗?今天我们来吹装在瓶子里的气球,找咱班力气最小的和力气最大的两位同学来比一比,看谁能把气球吹大?
(1)问题引领一:你的力气大,没有把气球吹大,你在吹的时候什么感觉?
(2)问题引领二:同学们你感觉他为什么吹不大?
(3)问题引领三:这些都是你们的猜测,自己想试一试吗?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装在瓶子里的气球,请小组内力气最大的同学来吹一吹,看能不能吹大?
(4)问题引领三:吹大了吗?(没有),都没有吹大,为什么没有吹大呢?
(5)问题引领四:怎样才能把气球吹大呢
(6)问题引领五:为什么扎孔就能把气球吹大呢?
(7)那我们就试一试这个办法
气球吹大了吗?(吹大了),扎了孔为什么就能吹大?
(7)活动结论总结
小结:看来,气球吹不大,确实是因为瓶子里有空气,空气占着瓶子的位置,我们在科学上称为空气占据空间(板书)
三、拓展应用:空气占据空间
接下来,我们利用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来解决更难一点的问题。
1、用无底的塑料瓶罩住小球竖直压入水底,你来猜一猜,小球会在什么位置?
2、小组实验探究
3、交流展示探究结果
4、小球在下面的原因
想办法让小球回到水面,为什么?
5、小结:小球位置的变化是利用了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
(1)两名同学上台吹气球
(2)学生思考回答
感觉嘴里的气进不到气球里面
(3)学生猜测
生:可能是瓶子太小了
生:可能是气球装反了
生:我认为他的力气小
(4)组长领取材料,吹气球
(5)学生再猜测
生:可能里出有空气
生:可能是空气在里面顶着气球
(6)学生猜测
生:扎个小孔
生:这样里面的空气就能出来了
(7)生生交流
(1)学生猜想
(2)学生领取材料
(3)分组探究
(4)交流分享展示
(5)学生交流小球位置变化的道理
用学生最感兴趣的吹气球来引入,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通过老师问题的引领,引导学生科学地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的目的是生活中的应用,而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为了更好地内化空气占据空间知识点
课
堂
总
结
(承转)同学们真有办法,充分利用了空气占据空间的道理,让瓶子中的空气和水之间的流动改变了小球的位置。
1、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空气的这么多性质,其实空气还有很多秘密,比如:空气有重量吗?课下,我们继续研究。
学生谈收获
通过谈收获,让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是对知识的一种内化,让学生善于总结
结束抛出新的问题,激发学生新的探究欲,体现了科学探究无止境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评价
优(9—10)
良(8—9)
中(6—8)
自评
互评
观察探究
(10分)
1、能主动积极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2、在观察土壤中善于思考,并能积极地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
3、能借用简单的仪器
(放大镜等)非常熟练完成操作,并能及时填写实验记录单。
1、能与他人合作,参与小组讨论;
2、在观察土壤中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3、能使用放大镜等仪器较熟练完成操作,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1、能在教师和小组内同学的督促下与他人合作,参与小组讨论;
2、在观察实验中能基本完成观察操作,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实验探究
(10分)
1、能主动积极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2、在设计实验方案中善于思考,并能积极地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
3、能按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非常熟练完成实验操作,并能及时填写实验记录单。
1、能与他人合作,参与小组讨论;
2、在设计实验方案中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3、能按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较熟练完成实验操作,并能填写实验记录单。
1、能在教师和小组内同学的督促下与他人合作,参与小组讨论;
2、能按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基本完成实验操作,并能填写实验记录单。
拓展应用
(10分)
1、能熟练地总结土壤的成分;
2、能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1、能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土壤的成分;
2、能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1、能与他人合作,参与小组讨论。
自评评语
互评评语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三年级上册23 沙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三年级上册23 沙漏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重 难 点,器材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动物与环境2 动物的皮肤优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动物与环境2 动物的皮肤优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探究活动, 拓展活动,总结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三年级上册4 冬眠与迁徙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三年级上册4 冬眠与迁徙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拓展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