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教案】

    2021-2022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教案】第1页
    2021-2022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教学课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准备,学习用时,延续历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第16课 三国鼎立【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思考两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初步了解三国形成的原因。过程与方法:     (1)了解战争过程,提升复述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2)分析两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3)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学习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阅读三国演义片段,认识文学作品和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 (2)了解历史人物的相关史实,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在于他是否推动社会的进步。【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教学难点:辩证地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正确认识三国鼎立的历史的进步。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图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用时】1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延续历史】师:顺着历史的足迹,我们进入第四单元的学习,到公元184年东汉末年,这一年中华大地上发生一场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群雄并起。   展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师:1.多媒体演示《曹操》歌曲。   主题曲(视频):配歌词版,播放部分曲段   独自走下长坂坡,月光太温柔,曹操不啰嗦,一心要拿荆州……”  设疑: (1). 这首曲子中体现了哪位当时的豪杰?(2). 说一说你知道的这一时期的英雄(一时多少豪杰)2.引入:简介曹操。    引入时代背景:汉末时期,社会景象。  生:黄巾起义  聆听歌曲   学生说说:熟知的三国著名人物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新知: 群雄逐鹿(一)曹操统一北方     1. 三国人物——曹操口述我们正处在东汉末年,呈现在你眼中的是怎样的景象?为题引导学生描述东汉末年的社会环境。 (1)社会民不凋敝,军阀割据    原因:外戚宦官干政(十常侍)          大有作为的军阀曹操初期的割据图。2. 官渡之战:学生阅读有关课文,了解官渡战役交战时间、交战双方、双方力量对比、特点、结果、作用。3.问题讨论:曹操为什么能够在官渡之战中取胜,最终统一北方?              教师归纳:  曹操袁绍军士策略机动灵活,出奇制胜患得患失,指挥不当用人策略求贤若渴,广纳贤才猜忌怠慢,不得人心个人能力胸襟博大,智谋过人志大才疏,色厉胆薄         时间:公元200年。交战双方:袁绍和曹操。双方兵力:三四万对十万特点:以少胜多。结果:曹操胜利。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曹操:(1)挟天子以令诸侯(2)唯才是举袁绍:骄傲轻敌。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同时唯才是举招贤纳士,得到更多人才。(2)经济上:实行屯田制,奖励农耕,解决军粮缺乏的问题。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三足鼎立    1.提出假如你是曹操,谈谈统一北方后的感想?(1)补充:曹操的《龟虽寿》曹操南下统一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对手?        引入:简介:枭雄——刘备                    枭雄——孙权(2)面对南下的八十万曹军,刘备与孙权该如何应对?人物模拟:    假设你是当年三国时期的一位谋士,你会怎样分析天下形势,为主进言?2.让学生为刘备、孙权出谋划策:(1)引出:诸葛亮、三顾茅庐、隆中对。(2)引出孙刘联合的战略。过渡到赤壁之战3. 简介赤壁之战经过。简介归纳赤壁之战的经过。交战时间、交战双方、双方兵力、战役特点、结果、作用。曹军和孙刘联军的力量对比 曹军孙刘联军兵力20万不足5万赤壁之战示意图    4. 分组讨论: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能以少胜多,在赤壁之战中惨遭失败?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重视人才。经济:实行屯田,奖励农耕。军事才能出众,战略战术得当。 学生:南下统一全国    学生:       时间:公元208年。交战双方:孙刘联军和曹操。特点:以少胜多。结果:曹操失败。作用: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教师归纳: 曹军孙刘联军地理因素长途远征,不熟悉南方水战据江自守,谙习水战政治因素荆州初并,统治未稳长期经营,统治稳固战略战术劳师袭远,不懂水战凭借天堑,巧用火攻   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短时间内无力南下征战,孙权得以继续经营父兄留下的江东八十一郡,刘备在各自的地盘内发展,5.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三国建立概况;并利用表格。政权名称建国年代创建者都城220年曹丕洛阳221年刘备成都229年孙权
    建业(南京)6.三国鼎立后各自社会的发展,德育渗透。  魏:蜀:吴:教师总结: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完成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16、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袁绍              官渡之战         曹操                                                    孙权         赤壁之战          刘备         (208年)   

    相关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A.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展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官渡之战,小结 利用歌谣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