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三统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参考跟踪练:第2单元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24068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高三统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参考跟踪练:第2单元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24068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高三统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参考跟踪练:第2单元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24068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高三统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参考跟踪练(共39份)
2022高三统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参考跟踪练:第2单元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
展开
这是一份2022高三统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参考跟踪练:第2单元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
‖A级·基础练‖
一、选择题
1.(2019届青羊区期中)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可以运动,这造就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能溶解脂质的溶剂和蛋白酶都会破坏细胞膜
C.细胞膜上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糖蛋白
D.细胞膜只由磷脂、蛋白质、糖类三种成分组成
解析:选B 细胞膜上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可以运动,使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选择透过性是功能特点不是结构特点,A错误;蛋白质和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能溶解脂质的溶剂和蛋白酶都会破坏细胞膜,B正确;细胞膜上的糖类有的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C错误;动物细胞中的脂质还有胆固醇,D错误。
2.(2019届攀枝花期末)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欧文顿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流动镶嵌模型与“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内容相同
C.对细胞膜的研究是从细胞膜的生理功能——膜的通透性开始的
D.人细胞和鼠细胞的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解析:选B 欧文顿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正确;流动镶嵌模型与“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内容不相同,B错误;对细胞膜的研究是从细胞膜的生理功能——膜的通透性开始的,C正确;人细胞和鼠细胞的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
3.如图表示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它可以作为药物(图中◎表示)的运载体,将药物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当脂质体与靶细胞接触时,图a中◎通过自由扩散进入靶细胞内
B.可在脂质体膜上加入适量胆固醇,用来调节脂质体膜的流动性
C.可在脂质体膜上镶嵌某种蛋白质,使脂质体与特定细胞起作用
D.图a中◎是能在水中结晶或溶解的药物,图b中◎是脂溶性药物
解析:选A 当脂质体与靶细胞接触时,图a中◎通过脂质体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A错误;胆固醇是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在脂质体膜上加入适量胆固醇,可以用来调节脂质体膜的流动性,B正确;在脂质体膜上镶嵌某种蛋白质,作为信号分子,使脂质体与特定细胞起作用,C正确;图中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a图中◎是能在水中结晶或溶解的药物,图b中◎是脂溶性药物,D正确。
4.(2020届临沂期中)如图是科学家普遍认可的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功能的复杂性与①的种类无关
B.在有水的环境中,③可自发形成双层结构
C.②在细胞的内外两侧均有,起到信息传递作用
D.此图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膜亚显微结构
解析:选B 细胞膜功能的复杂性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A错误;③是磷脂分子,其具有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因此其可自发形成双层结构,B正确;②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起到信息传递作用,C错误;此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不属于亚显微结构,D错误。
5.(2019届东城区期末)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是一种膜蛋白。当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Ⅱ与该受体结合时,可激活细胞内的第二信使Ca2+等,进而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例如使血管壁平滑肌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这所体现的细胞膜的功能是( )
A.分隔细胞与环境 B.信息交流
C.控制物质的进出 D.具有流动性
解析:选B 由题意知,血管紧张素Ⅱ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进而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6.(2019届青羊区期中)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相比于细胞中其他的膜结构,细胞核膜与内质网膜的成分更接近
B.细胞核的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其上有专供D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的核孔
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其细胞核中核仁较大且数目更多
D.控制着细胞代谢和遗传的遗传信息,主要是由细胞核发出的
解析:选B 内质网膜与核膜直接相连,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因此相比于细胞中其他的膜结构,细胞核膜与内质网膜的成分更接近,A正确;细胞核的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其上有专供蛋白质、R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的核孔,但核孔具有选择性,如DNA不能通过核孔,B错误;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其细胞核中核仁较大且数目更多,C正确;控制着细胞代谢和遗传的遗传信息,主要是由细胞核发出的,D正确。
二、非选择题
7.(2019届石景山区期末)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器和细胞核。1925年,荷兰科学家为研究细胞膜中脂质分子的排布方式,用有机溶剂抽提哺乳动物一定量血液中的红细胞膜中的脂质,进行相关测定。部分实验内容及结果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成熟的红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经过______________过程产生的。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研究细胞膜中脂质分子分布的理想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入________________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将________。
(3)经过(2)的实验步骤后,可用________方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A.静置1分钟 B.加热至沸腾
C.适当转速离心 D.用纱布过滤
(4)若要得到一定量血液中红细胞的总表面积数据,首先要通过测定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单位体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这两个数据。
(5)本实验结果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成熟的红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经过细胞分化过程产生的。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其他含膜的结构,只有细胞膜,可排除细胞中其他膜结构对研究的干扰,是研究细胞膜中脂质分子分布的理想材料。(2)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入蒸馏水(或清水)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吸水涨破。(3)红细胞吸水涨破后,利用离心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4)若要得到一定量血液中红细胞的总表面积数据,首先要通过测定得到每个红细胞的直径(表面积)和单位体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这两个数据。(5)本实验结果显示提取的脂质被铺成单分子层的面积约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从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红细胞膜中,脂质分子呈双层排列。
答案:(1)细胞分化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其他含膜的结构,只有细胞膜,因此可排除细胞中其他膜结构对研究的干扰 (2)蒸馏水(或清水) 涨破 (3)C (4)每个红细胞的直径(表面积) (5)提取的脂质被铺成单分子层的面积约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或b/a≈2) 红细胞膜中,脂质分子呈双层排列
8.(2020届菏泽期中)如图表示高等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内某结构的组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多聚体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每一个单体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本骨架连接成多聚体。
(2)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可单独分布于该类细胞的________中。
(3)B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B自合成至与A结合穿过________层磷脂分子。
(4)C在光学显微镜下________(填“可见”或“不可见”),C与________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5)原核细胞中执行C功能的结构与C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条)。
解析:(1)图中的多聚体是A DNA和B蛋白质,每一个单体都以碳链(或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连接成多聚体。(2)A表示DNA分子,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4种碱基(或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磷酸、脱氧核糖。高等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故DNA可单独分布于该类细胞的线粒体中。(3)B表示蛋白质分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蛋白质自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与A DNA结合,故穿过0层磷脂分子。(4)C表示染色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染色体与染色质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5)原核细胞中执行C染色体功能的结构是拟核,与C染色体的区别是无蛋白质、DNA呈环状。
答案:(1)A、B 碳链(或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
(2)4种碱基(或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磷酸、脱氧核糖 线粒体
(3)核糖体 0
(4)可见 染色质
(5)无蛋白质、DNA呈环状
‖B级·提升练‖
一、选择题
1.(2019届池州期末)核膜能通过核孔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成熟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少,物质的运输较慢
B.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不允许O2等小分子透过
C.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具有选择透过性
D.RNA通过核孔运出细胞核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解析:选C 人体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A错误;核膜由两层膜四层磷脂分子组成,允许O2等小分子透过,B错误;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可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具有选择透过性,C正确;RNA通过核孔运出细胞核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2.(2019届临沂一模)研究细胞膜上的各种蛋白质,对于认识生命现象、揭开生命奥秘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对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运输功能的蛋白质均存在于细胞膜上
B.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C.细胞膜的主要功能取决于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D.某些细菌表面的外膜蛋白可用于疫苗的生产
解析:选A 并非具有运输功能的蛋白质均存在于细胞膜上,如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存在于红细胞内,A错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需要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然后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运输到细胞膜上,B正确;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细胞膜的主要功能取决于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C正确;某些细菌表面的外膜蛋白如抗原决定簇,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可用于疫苗的生产,D正确。
3.(2019届四川模拟)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信息分子可直接参与靶器官和靶细胞内的多种代谢活动
B.大多数信息分子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
C.动物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可参与不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D.不同细胞之间功能的协调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密切相关
解析:选A 激素、神经递质等信息分子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多种代谢活动,只是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A错误;激素、神经递质等信息分子可随血液运至全身,但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B正确;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糖蛋白,C正确;细胞的结构决定功能,所以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关,D正确。
4.(2019届合川区期末)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HLA抗原和H2抗原均为蛋白质)进行融合实验,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和小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属于细胞膜的结构成分
B.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体现了细胞膜的分子能够运动
C.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均匀分布,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D.若在0 ℃下培养40 min,则发现细胞仍然保持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体现
解析:选C 根据题意可知,人和小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属于细胞膜的结构成分,A正确;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体现了细胞膜的分子能够运动,B正确;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C错误;若在0 ℃下培养40 min,则发现细胞仍然保持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体现,D正确。
5.(2019届西城区期末)观察3H标记核膜的变形虫,发现分裂期形成许多带放射性的单层小囊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核大小与母细胞核相近,每个子细胞核放射性强度基本相同。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
B.核膜在分裂间期裂解为许多小囊泡
C.子细胞核膜完全来自母细胞核膜碎片
D.核膜重建过程中某些部位会发生内外膜融合
解析:选D 核膜是双层膜结构,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A错误;核膜在分裂前期裂解为许多小囊泡,B错误;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核大小与母细胞核相近,由此可推知子细胞核膜不完全来自母细胞核膜碎片,C错误;核膜重建过程中某些部位会发生内外膜融合,D正确。
6.(2019届辛集市期中)一种与抑郁症相关的关键成分——X细胞合成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GF9),这是一种分泌蛋白,其在抑郁症患者大脑中的含量远高于非抑郁症患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抑郁症患者大脑较多FGF9的根本原因是X细胞中合成该物质的酶的活性较高
B.可通过抑制X细胞中核糖体的功能来治疗抑郁症
C.FGF9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流动性
D.FGF9通过胞吐从细胞中分泌出来作用于靶细胞,属于细胞间直接信息传递
解析:选B 抑郁症患者大脑中FGF9含量远高于正常人,其根本原因是控制合成FGF9的基因过量表达,A错误;FGF9是一种分泌蛋白,在X细胞的核糖体内合成,因此,可通过抑制X细胞中核糖体的功能来治疗抑郁症,B正确;FGF9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以胞吐方式分泌,其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错误;FGF9通过胞吐方式从细胞中出来作用于靶细胞,需要经过体液运输,不属于细胞间直接信息传递,D错误。
二、非选择题
7.(2020届北京学业考试)有迁移能力的动物细胞边缘常见不规则突出物,曾被认为是细胞膜碎片。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电镜下发现这些突出物具有石榴状结构(PLS),如图1。
请回答问题:
(1)若PLS是细胞膜碎片,则其主要成分应包括________和蛋白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
(2)科研人员分析了PLS中蛋白质的来源及其功能,结果如图2,发现与“PLS是细胞膜碎片”的观点不符,理由是该结构中的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将细胞中只参与PLS形成的特定蛋白质用荧光蛋白标记,追踪在细胞迁移过程中PLS的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分别用细胞迁移促进剂和抑制剂处理可迁移细胞,实验结果如图3,推测PLS的形成与细胞迁移有关,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细胞沿迁移路径形成的PLS,其荧光在形成初期逐渐增强,推测迁移细胞可主动将细胞中的蛋白运输到________中。
③迁移细胞在某处产生PLS,后续细胞经过此处时,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PLS被后续细胞摄取。进入后续细胞的PLS最可能在________(细胞器)中被分解。
(4)具有迁移能力的细胞可普遍形成PLS,后续细胞摄取PLS后,可获知细胞的迁移路线等信息。综上分析,PLS的形成可能与细胞间的________有关。
解析:(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物质运输、信息交流、催化等功能。(2)通过该图可以看出,该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细胞膜和细胞质等,也不只具有细胞膜蛋白质的功能,故PLS是细胞膜碎片的观点不对。(3)①由图3可以看出,处理组与未处理组比较,促进细胞迁移,PLS增多,抑制细胞迁移,PLS减少,故PLS的形成与细胞迁移有关。②由“细胞沿迁移路径形成的PLS,其荧光在形成初期逐渐增强”推测迁移细胞可主动将细胞中的蛋白运输到PLS中。③荧光标记出现在后续细胞中,说明PLS被后续细胞摄取,溶酶体具有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的功能。(4)“可获知细胞的迁移路线等信息”说明PLS的形成可能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答案:(1)磷脂 物质运输、信息交流、催化(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不仅来自于细胞膜,也不只具有细胞膜蛋白质的功能
(3)①促进细胞迁移,PLS增多(抑制细胞迁移,PLS减少)
②PLS
③荧光标记出现在后续细胞中 溶酶体
(4)信息交流(通讯)
8.(2019届于都县模拟)核孔复合体主要由核被膜、中央栓和核质侧的“核篮”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
(1)细胞质中的物质可通过甲、乙、丙三种方式进入细胞核,这三种方式中属于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_。
(2)下列物质中,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和成熟区细胞都需要运进细胞核的是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DNA聚合酶 b.RNA聚合酶
c.ATP合成酶 d.组蛋白(染色体成分)
(3)亲核蛋白主要通过丙方式进入细胞核。进核之前,亲核蛋白首先需要与________结合,然后在____________的参与下完成运输。
(4)亲核蛋白一般含有核定位序列(NLS)。为探究NLS位于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的头部还是尾部,某同学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为材料进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2),得出NLS序列位于亲核蛋白的尾部的结论。
①请评价该同学的实验结论并写出评价的依据。
②请完善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上述结论成立。
解析:(1)细胞质中的物质可通过甲、乙、丙三种方式进入细胞核,这三种方式中丙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甲、乙不需要消耗能量,为被动运输。(2)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和成熟区细胞都需要RNA聚合酶来催化基因的转录,以满足细胞对蛋白质等物质的需要,因此二者都需要运进细胞核的是RNA聚合酶。(3)亲核蛋白主要通过丙方式进入细胞核。进核之前,亲核蛋白首先需要与受体结合,然后在中央栓蛋白协助下完成运输。(4)①该实验没有放射性物质标记头部的实验,不能排除由NLS位于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的头部参与下完成运输的可能性,故该实验结论不可靠。②用放射性物质标记亲核蛋白的头部,显微注射进爪蟾卵母细胞的细胞质。若实验结果为细胞核内无放射性,则上述结论成立。
答案:(1)甲、乙 (2)b 这两种细胞都需要RNA聚合酶来催化基因的转录,以满足细胞对蛋白质等物质的需要 (3)受体 中央栓蛋白 (4)①结论不可靠,没有放射性物质标记头部的实验,不能排除NLS位于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的头部的可能性。 ②用放射性物质标记亲核蛋白的头部,显微注射进爪蟾卵母细胞的细胞质 细胞核内无放射性
动物
红细胞总表面积(用a表示)
提取脂质被铺成单分子层的面积(用b表示)
狗
31.3
62
羊
2.95
5.9
兔
5.46
10.2
人
0.47
0.9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高三统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参考跟踪练:第7单元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高三统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参考跟踪练:第6单元 第20讲 基因的表达,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高三统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参考跟踪练:第5单元 第15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