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18氮及其化合物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18氮及其化合物01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18氮及其化合物02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18氮及其化合物03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18氮及其化合物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18氮及其化合物,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www.ks5u.com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18氮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共15题)
    1.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2和SO2均为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酸雨的主要成因
    B.汽车尾气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NO、SO2和PM2.5
    C.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NO和NO2作为肥料,实现氮的固定
    D.工业废气中的SO2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
    2.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有关Cu、稀硝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HNO3被Cu还原为NO2
    B.实验③中滴加稀硫酸,铜片继续溶解,说明稀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
    C.实验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Cu(NO3)2+4H2SO44CuSO4+2NO↑+4H2O
    D.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Cu在常温下既可以和稀硝酸反应,又可以和稀硫酸反应
    3.下列对有关实验操作及现象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向H2O2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
    产生大量气泡
    FeCl3催化 H2O2的分解
    B
    将酸性KMnO4溶液滴入丙烯醛中
    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丙烯醛中含有碳碳双键
    C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H2SO4溶液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味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32-
    D
    向某溶液中滴加几滴NaOH稀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检验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NH4+

    A.A B.B C.C D.D
    4.“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1所示装置
    ②实验室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2所示装置
    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
    ④实验室中采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SO4
    B.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
    C.B和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6.向27.2g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
    7.下列“类比”合理的是
    A.Na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H2,则Fe与H2O反应生成Fe(OH)3和H2
    B.NaClO溶液与CO2反应生成NaHCO3和HClO,则NaClO溶液与SO2反应生成NaHSO3和HClO
    C.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和NH4Cl,则Mg3N2与盐酸反应生成MgCl2和NH4Cl
    D.NaOH溶液与少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2O和NaNO3,则氨水与少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2O和NH4NO3
    8.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C.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
    D.在Z导管口排出无色气体
    9.将3.2 g Cu跟30.0 mL 10.0 mol·L-1的HNO3充分反应,还原产物有NO和NO2,若反应后溶液中有a mol H+,则此时溶液中含的物质的量为(  )
    A.0.5a mol B.0.1a mol
    C.(0.1+a)mol D.2a mol
    10.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A.原混合酸中的物质的量为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发生的反应为,BC段产生氢气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
    D.浓度为
    11.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B
    C
    D
    实验
    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
    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
    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
    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
    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
    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

    A.A B.B C.C D.D
    12.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Ⅰ种气体有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13.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l2和NO2在NaOH溶液中的反应,若通入适当比例的Cl2和NO2,即发生反应Cl2+2NO2+4NaOH=2NaNO3+2NaCl+2H2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与3 mol·L-1的盐酸共热制备氯气
    B.装置Ⅰ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氯气
    C.装置Ⅲ的作用是便于控制通入NO2的量
    D.若制备的NO2中含有NO,应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以除去NO
    14.硝酸厂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NOx),将烟气与H2的混合气体通入Ce(SO4)2与Ce2(SO4)3[Ce中文名“铈”]的混合溶液中实现无害化处理,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转化过程的实质为NOx被H2还原
    B.x=l时,过程I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处理过程中,混合溶液中Ce3+和Ce4+总数减少
    D.过程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2+Ce4+=2H++Ce3+
    15.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X逐滴加入到固体Y中。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X
    Y
    Z
    实验现象或结论
    装置
    A
    稀硫酸
    亚硫酸钠
    品红溶液
    SO2能氧化品红

    B
    双氧水
    MnO2
    氢硫酸溶液
    产生浑浊
    C
    浓盐酸
    石灰石
    硅酸钠溶液
    非金属性:C>Si
    D
    浓硝酸
    Cu

    试管中液体变红

    二、实验题(共5题)
    16.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x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管中
    ①Y管中___________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Y管中有少量水珠
    生成的气态水凝集
    打开K2
    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17.烟道气中的NOx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为了监测其含量,选用如下采样和检测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Ⅰ.采样

    采样步骤:
    ①检验系统气密性;②加热器将烟道气加热至140℃;③打开抽气泵置换系统内空气;④采集无尘、干燥的气样;⑤关闭系统,停止采样。
    (1)A中装有无碱玻璃棉,其作用是___________。
    (2)C中填充的干燥剂是(填序号)___________。
    A.碱石灰 B.无水CuSO4 C.P2O5
    (3)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组装一套装置,其作用是与D(装有碱液)相同,在虚线框中画出该装置的示意图,标明气体的流向及试剂。______________

    (4)采样步骤②加热烟道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Ⅱ.NOx含量的测定
    将v L气样通入适量酸化的H2O2溶液中,使NOx完全被氧化为NO3−,加水稀释至100.00 mL。量取20.00 mL该溶液,加入v1 mL c1 mol·L−1 FeSO4标准溶液(过量),充分反应后,用c2 mol·L−1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Fe2+,终点时消耗v2 mL。
    (5)NO被H2O2氧化为NO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6)滴定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主要有___________。
    (7)滴定过程中发生下列反应:
    3Fe2++NO3−+4H+NO↑+3Fe3++2H2O
    Cr2O72− + 6Fe2+ +14H+ 2Cr3+ +6Fe3++7H2O
    则气样中NOx折合成NO2的含量为_________mg·m−3。
    (8)判断下列情况对NOx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 、“偏低”或“无影响 ”)
    若缺少采样步骤③,会使测试结果___________。
    若FeSO4标准溶液部分变质,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
    18.硝基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广泛。
    I.制备硝基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HO-NO2+H2O
    II.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20℃)/g·cm-3
    溶解性

    5.5
    80
    0.88
    微溶于水
    硝基苯
    5.7
    210.9
    1.205
    难溶于水
    浓硝酸
    ___
    83
    1.4
    易溶于水
    浓硫酸
    ___
    338
    1.84
    易溶于水
    III.制备硝基苯的反应装置图如下:


    IV .制备、提纯硝基苯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混酸时,应在烧杯中先加入___________ ;反应装置中的长玻璃导管最好用___________代替(填仪器名称);恒压滴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
    (2)步骤①反应温度控制在50~60°C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步骤②中分离混合物获得粗产品1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
    (3)最后一次水洗后分液得到粗产品2时,粗产品2应___________ (填“a” 或“b”)。
    a.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4)粗产品1呈浅黄色,粗产品2为无色。粗产品1呈浅黄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步骤④用到的固体D的名称为___________。
    (6)步骤⑤蒸馏操作中,锥形瓶中收集到的物质为___________。
    19.NH3及其盐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反应发生、气体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依次为_____。

    (2)按下图装置进行NH3性质实验。

    ①先打开旋塞1,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稳定后,关闭旋塞1。
    ②再打开旋塞2,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探究某一种因素对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
    限制试剂与仪器:固体NH4Cl、蒸馏水、100mL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药匙、天平、pH计、温度计、恒温水浴槽(可控制温度)
    ①实验目的:探究______对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
    ②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列出能直接读取数据的相关物理量及需拟定的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表中V(溶液)表示所配制溶液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
    物理量
    实验序号

    V(溶液)/mL







    ……

    1

    100









    2

    100












    ③按实验序号I所拟数据进行实验,若读取的待测物理量的数值为Y,则NH4Cl水解反应得平衡转化率
    为_____(只列出算式,忽略水自身电离的影响)。
    20.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 CuO 与 NH3 反应,研究 NH3 的某种性质并测定其组成,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仪器b中可选择的试剂为________(填名称)。
    (2)实验室中,利用装置A,还可制取的无色气体是______ (填字母)。
    A.Cl2 B.O2 C.CO2 D.NO2
    (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现象证明NH3具有______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E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________。
    (5)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F进行的操作:__________。
    (6)实验完毕,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mg,装置F测得气体的体积为n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用含m、n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21.亚硝酸钠(NaNO2)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可作为肉类食品的护色剂,并可以防止肉毒杆菌在肉类食品中生长,保持肉制品的结构和营养价值;但是过量摄入会导致中毒。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亚硝酸钠进行多角度探究:
    I.亚硝酸钠的制备

    (1)实验中用恒压滴液漏斗,相比普通分液漏斗,其显著优点是________。
    (2)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C中制备NaN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II.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
    已知:①NO+NO2+2OH-=2NO+H2O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21℃,NO:-152℃
    (3)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其目的是______。
    (4)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装置的连接顺序(从左→右连接):A、C、______、_______、______。

    (5)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确认A中产生的气体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
    ②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
    ③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III.设计实验证明酸性条件下NaNO2具有氧化性
    (6)供选用的试剂:NaNO2溶液、KMnO4溶液、FeSO4溶液、KI溶液、稀硫酸、淀粉溶液、KSCN溶液。根据提供的试剂,设计酸性条件下NaNO2具有氧化性的实验方案: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是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错误;
    B.汽车尾气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C与N的氧化物,如NOx和CO等,B错误;
    C.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态的氮元素转化为化合态,且植物可吸收土壤中的铵根离子或硝酸根离子作为肥料,不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C错误;
    D.工业废气中的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如加入石灰石或石灰乳均可进行脱硫处理,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
    A、稀硝酸被Cu还原为NO,故A错误;
    B、Cu与稀硫酸不反应,但硝酸铜在酸性条件下具有硝酸的强氧化性,继续与Cu反应,稀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弱,故B错误;
    C、实验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Cu(NO3)2+4H2SO4═4CuSO4+2NO↑+4H2O,正确;
    D、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Cu在常温下可以和稀硝酸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3.A
    【详解】
    A.H2O2溶液中没有加FeCl3溶液前几乎无气泡产生,加入后产生大量气泡,说明FeCl3对 H2O2的分解起催化作用,A正确;
    B.醛基、碳碳双键都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不能根据溶液的紫红色褪去来确定丙烯醛中含有碳碳双键,B错误;
    C.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H2SO4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原溶液可能含有SO32-,也可能含有HSO3-或S2O32-等离子,C错误;
    D.若溶液中含有NH4+,由于溶液稀,反应产生NH3·H2O,也不能放出氨气,因此不能看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4.C
    【分析】
    分析每种装置中出现的相应特点,再判断这样的装置特点能否达到处理污染气体,减少污染的效果。
    【详解】
    ①图1所示装置在实验中用带有酚酞的水吸收逸出的氨气,防止氨气对空气的污染,符合“绿色化学”,故①符合题意;
    ②图2所示装置用沾有碱液的棉球吸收多余的氯气,能有效防止氯气对空气的污染,符合“绿色化学”,故②符合题意;
    ③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直接散发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不符合防止污染的理念,不符合“绿色化学”,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图3所示装置中,铜丝可以活动,能有效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用气球收集反应产生的污染性气体,待反应后处理,也防止了对空气的污染,符合“绿色化学”,故④符合题意;
    故符合“绿色化学”的为①②④。
    故选C。
    【点睛】
    “绿色化学”是指在源头上消除污染,从而减少污染源的方法,与“绿色化学”相结合的往往是原子利用率,一般来说,如果所有的反应物原子都能进入指定的生成物的话,原子的利用率为100%。
    5.D
    【分析】
    根据图中的转化关系可知,A一定是弱酸的铵盐,当X是强酸时,A、B、C、D、E、F分别是:Na2S、H2S、S、SO2、SO3、H2SO4;当X是强碱时,A、B、C、D、E、F分别是:NH4Cl、NH3、N2、NO、NO2、HNO3。
    【详解】
    A.由上述分析可知,当X是强酸时,F是H2SO4,故A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当X是强碱时,F是HNO3,故B正确;
    C.无论B是H2S 还是NH3,B和Cl2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当X是强酸时,C是硫,在常温下是固态单质,故D错误;
    答案选D。
    6.B
    【详解】
    设Cu和Cu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题意,则有
    64x+144y=27.2……①
    由Cu→Cu(OH)2、Cu2O→2Cu(OH)2可得34x+68y-16y=39.2-27.2……②
    解得x=0.2、y=0.1
    A、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2∶0.1=2∶1,A正确;
    B、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硝酸的物质的量为1.0mol+(0.2 mol×2+0.1 mol×2)/3=1.2 mol,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 mol /0.5L =2.4 mol/L,B不正确;
    C、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mol×(0.2 mol×2+0.1 mol×2)/3=4.48L,C正确;
    D、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1.0mol-0.2 mol×2-0.1 mol×2×2=0.2mol,D正确。
    答案选B。
    7.C
    【详解】
    A.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Fe与冷水、热水都不反应,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H2,A不合理;
    B.NaClO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NaClO溶液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SO2被氧化成,ClO-被还原成Cl-,B不合理;
    C.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和NH4Cl:Na3N+4HCl=3NaCl+NH4Cl,Mg3N2与盐酸反应生成MgCl2和NH4Cl:Mg3N2+8HCl=3MgCl2+2NH4Cl,C合理;
    D.氨水与少量AgNO3反应生成[Ag(NH3)2]+:Ag++2NH3·H2O=[Ag(NH3)2]++2H2O,D不合理;
    答案选C。
    8.B
    【详解】
    C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CO2、SO2和H2O,产生的气体X中含CO2、SO2;Cu与浓HNO3反应生成Cu(NO3)2、NO2和H2O,气体Y中含NO2;将X、Y同时通入足量BaCl2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有3NO2+H2O=2HNO3+NO、3SO2+2HNO3+2H2O=3H2SO4+2NO、H2SO4+BaCl2=BaSO4↓+2HCl。
    A. 根据上述分析,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4,C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A项错误;
    B. 根据上述分析,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4,B项正确;
    C. CO2不能被BaCl2溶液吸收,从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含CO2,C项错误;
    D. 反应中有NO生成,在Z导管口NO遇空气中氧气变为红棕色的NO2气体,D项错误;
    答案选B。
    9.C
    【详解】
    反应后溶液中有硝酸铜和硝酸,其中硝酸是amol。3.2g铜是0.05mol,则硝酸铜是0.05mol,所以溶液中硝酸根的物质的量是amol+0.1mol即(0.1+a)mol;
    答案选C。
    10.A
    【分析】
    由图象可知,由于铁过量,OA段发生反应为:,AB段发生反应为:Fe+2Fe3+=3Fe2+,BC段发生反应为:Fe+2H+=Fe2++H2↑。
    A、OA段发生反应为:,硝酸全部起氧化剂作用,根据铁的物质的量结合离子方程式计算;
    B、铁先与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与铁离子,之后铁与铁离子反应生产亚铁离子,最后是铁和硫酸反应;
    C、铁先与硝酸反应,之后铁与铁离子反应生产亚铁离子,最后是铁和硫酸反应,铁单质全部转化为亚铁离子,硝酸全部起氧化剂作用,没有显酸性的硝酸;
    D、根据铁和硫酸的反应中铁的质量来确定所需硫酸的量,进而确定硫酸的浓度。
    【详解】
    A、根据题图可知,OA段发生的反应为:,硝酸全部起氧化剂作用,所以每份混合酸中,所以原混合酸中的物质的量为,A符合题意;
    B、OA段发生的反应为:,产生NO,AB段发生的反应为,BC段发生的反应为,产生氢气,B不符合题意;
    C、第二份溶液中硝酸全部被还原,因为溶液中有,并且Fe全部转化为,所以最终溶液中溶质为,C不符合题意;
    D、反应最终消耗,其物质的量为,所有的铁都以硫酸亚铁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根据守恒可知,每份溶液中含硫酸,所以硫酸的浓度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
    硝酸与铁的反应中需注意,若只有硝酸与铁发生反应,则硝酸体现氧化性、酸性,若硝酸和其它酸组成的混酸与金属单质发生反应,则硝酸有可能只是体现出氧化性,是否体现出酸性,取决于溶液中氢离子的量,因此在硝酸与其它酸组成的混酸溶液与金属单质反应的相关计算时,需利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计算。
    11.C
    【详解】
    分析:A项,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时的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B项,红色褪色是HClO表现强氧化性;C项,白色沉淀变为黑色时的反应为2AgCl+Na2S=Ag2S+2NaCl;D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时的反应为2NO+O2=2NO2。
    详解:A项,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产生白色Fe(OH)2沉淀,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时的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B项,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HCl+HClO,由于氯水呈酸性,石蕊溶液滴入后溶液先变红,红色褪色是HClO表现强氧化性,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白色沉淀变为黑色时的反应为2AgCl+Na2S=Ag2S+2NaCl,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Cu与稀HNO3反应生成Cu(NO3)2、NO气体和H2O,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时的反应为2NO+O2=2NO2,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C项,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分析颜色变化的原因、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2.C
    【详解】
    A.I是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NO,NO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故A正确;
    B.II的现象是因为铁发生了钝化,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故B正确;
    C.实验II反应停止是因为发生了钝化,不能用来比较稀硝酸和浓硝酸的氧化性强弱,物质氧化性强弱只能通过比较物质得电子能力大小来分析,故C错误;
    D.III中Fe、Cu都能与硝酸反应,二者接触,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要想验证铁是否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可以连接电流计,故D正确。
    答案选C。
    13.C
    【详解】
    A.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而3 mol·L-1的盐酸是稀盐酸,因此不能发生反应制取氯气,A错误;
    B.该实验不需要保证氯气是干燥的,所以装置Ⅰ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NaCl溶液,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杂质HCl气体,B错误;
    C.由于NO2气体不能再CCl4中溶解,气体通过装置Ⅲ,可根据导气管口气泡的多少,观察气体流速,因此其作用是便于控制通入NO2的量,C正确;
    D.若制备的NO2中含有NO,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会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最后导致气体完全变质,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4.A
    【分析】
    分析转化过程图,可知在过程I中发生H2+2Ce4+=2H++2Ce3+,在过程Ⅱ中发生2NOx+4xH++4xCe3+=2xH2O+N2+4xCe4+,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
    A.由分析可知,总反应可以看作烟气与氢气反应,该转化过程的实质为NOx被H2还原,A项正确;
    B.x=1时,根据图示,过程II中发生2NO+4H++4Ce3+= 2H2O+N2+4Ce4+,N的化合价降低,NO为氧化剂,Ce3+为还原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因此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B项错误;
    C.过程I发生H2+2Ce4+=2H++2Ce3+,过程II发生2NOx+4xH++4xCe3+=2xH2O+N2+4xCe4+,处理过程中,混合液中Ce3+和Ce4+总数不变,C项错误;
    D.根据图示,过程I发生H2+Ce4+→H++Ce3+,利用化合价升降法进行配平,离子方程式为H2+2Ce4+=2H++2Ce3+,D项错误;
    答案选A。
    15.B
    【详解】
    A.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不是SO2的还原性而是SO2的漂白性,A错误;
    B.双氧水能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氧气能与氢硫酸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硫单质,产生浑浊,B正确;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无法确定是碳酸生成硅酸还是挥发出的氯化氢生成了硅酸,C错误;
    D.浓硝酸与铜生成NO2气体,NO2与水反应生成无色的硝酸和NO,D错误;
    故选B。
    16.A(或B) 2NH4Cl+Ca(OH)22NH3↑+ CaCl2+2H2O(或B NH3·H2ONH3↑+H2O) d→c→f→e→i 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 8NH3+6NO27N2 +12H2O 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 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中压强小于外压
    【详解】
    (1)①实验室可以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方法制备氨气,反应物状态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所以选择A为发生装置,反应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也可以选择装置B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制备氨气,反应方程式为NH3·H2ONH3↑+H2O,故答案为A (或B);Ca(OH)2+2NH4ClCaCl2+2NH3↑+2H2O(或B NH3·H2ONH3↑+H2O);
    ②实验室制备的氨气中含有水蒸气,氨气为碱性气体,应选择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干燥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所以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可以用水吸收,注意防止倒吸的发生,所以正确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d→c→f→e→i;故答案为d→c→f→e→i;
    (2)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则氨气与二氧化氮发生归中反应 生成无色氮气,所以看到现象为: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根据反应8NH3+6NO27N2+12H2O以及装置恢复至室温后气态水凝聚可判断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装置内压强降低,所以打开K2在大气压的作用下Z中NaOH溶液发生倒吸,故答案为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8NH3+6NO27N2 +12H2O;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中压强小于外压。

    17.除尘 c 防止NOx溶于冷凝水 2NO+3H2O2=2H++2NO3–+2H2O 锥形瓶、酸式滴定管 偏低 偏高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定量实验的基本过程。首先要仔细分析题目的流程图,注意分析每一步的作用和原理,再结合题目中每个问题的提示进行解答。
    【详解】
    (1)A的过程叫“过滤”,所以其中玻璃棉的作用一定是除去烟道气中的粉尘。
    (2)碱石灰是碱性干燥剂可能与NOX反应,所以不能使用。硫酸铜的吸水能力太差,一般不用做干燥剂,所以不能使用。五氧化二磷是酸性干燥剂,与NOX不反应,所以选项c正确。
    (3)实验室通常用洗气瓶来吸收气体,与D相同应该在洗气瓶中加入强碱(氢氧化钠)溶液,所以答案为:。
    (4)加热烟道气的目的是避免水蒸气冷凝后,NOX溶于水中。
    (5)NO被H2O2氧化为硝酸,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3H2O2=2H++2NO3–+2H2O。
    (6)滴定中使用酸式滴定管(本题中的试剂都只能使用酸式滴定管)和锥形瓶。
    (7)用c2 mol·L−1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Fe2+,终点时消耗V2 mL,此时加入的Cr2O72-为c2V2/1000 mol;所以过量的Fe2+为6c2V2/1000 mol;则与硝酸根离子反应的Fe2+为(c1V1/1000-6c2V2/1000) mol;所以硝酸根离子为(c1V1/1000-6c2V2/1000)/3 mol;根据氮元素守恒,硝酸根与NO2的物质的量相等。考虑到配制100mL溶液取出来20mL进行实验,所以NO2为5(c1V1/1000-6c2V2/1000)/3 mol,质量为46×5(c1V1/1000-6c2V2/1000)/3 g,即230(c1V1-6c2V2)/3 mg。这些NO2是VL气体中含有的,所以含量为230(c1V1-6c2V2)/3V mg·L-1,即为1000×230(c1V1-6c2V2)/3V mg·m-3,所以答案为: mg·m−3。
    (8)若缺少采样步骤③,装置中有空气,则实际测定的是烟道气和空气混合气体中NOX的含量,测定结果必然偏低。若FeSO4标准溶液部分变质,一定是部分Fe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计算时仍然认为这部分被氧化的Fe2+是被硝酸根离子氧化的,所以测定结果偏高。
    【点睛】
    注意本题中的流程图,装置D实际不是为了测定含量进行吸收,装置D相当于是尾气吸收。样品气的吸收应该是在“采样处”进行的。
    18.浓硝酸 球形(或蛇形)冷凝管 平衡气压,使混合酸能顺利留下 防止副反应发生 分液 b 其中溶有浓硝酸分解的二氧化氮 无水氯化钙或无水硫酸镁等固体干燥剂 苯
    【分析】
    制备、提纯硝基苯流程: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能与硝酸中的硝基发生取代反应得到硝基苯,所以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HO-NO2 +H2O,混合物为苯、硝基苯、浓硝酸、浓硫酸,硝基苯是油状液体,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苯微溶于水,与硝基苯互溶,在下层,步骤②为分离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应采取分液操作;粗产品1中有残留的硝酸及硫酸,步骤③依次用蒸馏水、Na2CO3溶液、蒸馏水洗涤,除去粗产品中残留的酸,有机层为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还残留有水,步骤④用无水CaCl2或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混合物,过滤,步骤⑤进行蒸馏,分离苯和硝基苯,得到纯硝基苯,据此结合有机物的性质与应用回答问题。
    【详解】
    (1)浓硫酸密度大于浓硝酸,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放出大量的热,则该实验中配制混酸应将浓硫酸注入浓硝酸中,及时搅拌和冷却,以防止液体暴沸;苯、浓硝酸沸点低,易挥发,球形(或蛇形)冷凝管能更好冷凝回流挥发的苯、浓硝酸,从而可减少反应物的损失,提高转化率;和普通分液漏斗相比,恒压滴液漏斗代替分液漏斗可以平衡内外压强,使混合酸顺利滴下;
    (2)浓硫酸和浓硝酸是强腐蚀性酸,且具有强氧化性,温度不能过高,应控制在50~60°C,温度过高有副反应发生;混合物为苯、硝基苯、浓硝酸、浓硫酸,硝基苯是油状液体,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苯微溶于水,与硝基苯互溶,在下层,步骤②为分离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应采取分液操作;
    (3)最后一次水洗后分液得到粗产品2为硝基苯和苯的混合物,采用分液方法分离,因为硝基苯的密度比水大,所以粗产品2应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故选b;
    (4)粗产品1中除了硝基苯,还溶入了浓硝酸,浓硝酸受热易分解,溶有浓硝酸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导致其呈浅黄色;
    (5)步骤③依次用蒸馏水、Na2CO3溶液、蒸馏水洗涤,除去粗产品中残留的酸,有机层为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还残留有水,步骤④用无水CaCl2或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混合物,过滤,得到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
    (6)步骤⑤为蒸馏操作,分离苯和硝基苯,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苯的沸点为80℃,硝基苯的沸点为210.9℃,则锥形瓶中收集到的物质为苯。
    19.A、C、G 产生白烟 打开旋塞1,氯化氢与氨气混合反应生成了白色氯化铵固体小颗粒,形成白烟 烧杯中的石蕊溶液会倒流进入到B瓶中,形成红色溶液 温度(或浓度) 若探究温度对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时数据为:
    物理量
    实验序号

    V(溶液)/mL

    NH4Cl质量(g)

    温度(℃)

    pH

    ……

    1

    100

    m

    T1

    Y



    2

    100

    m

    T2

    Z





    若探究浓度对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时数据为:
    物理量
    实验序号

    V(溶液)/mL

    NH4Cl质量(g)

    温度(℃)

    pH

    ……

    1

    100

    m1

    T

    Y



    2

    100

    m2

    T

    Z



    (10-Y×5.35)/m
    【分析】
    (1)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依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状态确定发生装置;依据氨气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氨气极易溶于水特点选择尾气处理装置;
    (2)①据AB容器压强及AB混合后压强相等,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分析解答;
    ②氨气、氯化氢为气体,反应生成的氯化铵是固体,压强减小,氯化铵为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据此解答;
    (3)①根据影响NH4Cl水解的因素以及题干提供的限选试剂与仪器分析;
    ②氯化铵为强酸弱碱盐,水解溶液呈酸性,所配制溶液的体积,根据温度不同,盐类水解后PH不同,进行设计表格数据;
    ③读取的待测物理量的数值为Y,Y为pH值,pH=-lgc(H+)可求算出氢离子浓度,根据NH4++H2O⇌NH3•H2O+H+,求解NH4Cl水解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详解】
    (1)NH4Cl和Ca(OH)2制备NH3是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有水生成,试管口应向下倾斜,发生装置选A,NH3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选C,氨气极易溶于水,要用防倒吸装置,但不能距离水太远,也不能插入液面以下,选G,故选A、C、G;
    (2)①先打开旋塞1,B瓶中的现象是产生白色的烟;原因是先打开旋塞1,氯化氢与氨气挥发出来,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小颗粒,氯化铵小颗粒形成白烟;
    ②再打开旋塞2,B瓶中的现象是烧杯中的石蕊溶液会倒流进入到B瓶中,是因为气体参与反应后使得烧瓶内的压强变小,打开旋塞2后,大气压就会把烧杯中的溶液压到烧瓶中来,同时由于A中的HCl不可能全部进入B中,A中HCl过量,就算不能完全进入B瓶,B中的氨气也应能完全反应,形成氯化铵,石蕊溶液进入B中,B中的NH4Cl溶于石蕊溶液,溶液显酸性,所以石蕊试液显红色;
    (3)①主要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根据给出的仪器,有可控制温度水浴槽,那么可以完成温度对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天平可以称出不同质量NH4Cl,那么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溶液,就可以探究浓度对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故答案为温度或浓度。
    ①如果探究温度的影响那么控制浓度相同,改变温度,如果探究浓度相同,那么就要控制温度相同,不管哪一种探究都需要配制一定浓度的NH4Cl溶液,那么需要称量NH4Cl的质量,但不管探究的是哪种因素的影响,都需要使用pH计通过测量水解后溶液的pH来判断其水解程度,所以在表格中都应有一项为pH值。
    若探究温度对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时数据为:
    物理量
    实验序号

    V(溶液)/mL

    NH4Cl质量(g)

    温度(℃)

    pH

    ……

    1

    100

    m

    T1

    Y



    2

    100

    m

    T2

    Z







    若探究浓度对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时数据为:
    物理量
    实验序号

    V(溶液)/mL

    NH4Cl质量(g)

    温度(℃)

    pH

    ……

    1

    100

    m1

    T

    Y



    2

    100

    m2

    T

    Z







    如果pH 为Y,那么c(H+)=10-Ymol/L,物质的量为10-Ymol/L×0.1L=10-Y-1mol,那么水解的NH4Cl的物质的量也为10-Y-1mol,质量为10-Y-1mol×53.5g/mol=10-Y×5.35g,则NH4Cl水解反应得平衡转化率为:( 10-Y×5.35)/m。
    【考点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收集、尾气处理,将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的现象和喷泉实验的原理、盐类水解等结合到一起进行考查;还考察了通过控制变量进行探究的实验。

    20.分液漏斗 固体氢氧化钠或氧化钙或碱石灰 BC 还原 3CuO+2NH33Cu+3H2O+N2, 吸收未反应的氨气,阻止F中水蒸气进入D 慢慢上下移动右边漏斗,使左右两管液面相平
    【分析】
    A装置利用浓氨水与固体氢氧化钠、氧化钙或碱石灰作用制得氨气,经过B中碱石灰干燥后的氨气进入C中,将加热的CuO还原为Cu,同时生成水和氮气,其中D中碱石灰增重的质量就是反应生成的水,F中所得气体的体积为氮气,结合原子守恒即可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
    (1)装置中仪器a为分液漏斗;仪器b是利用分液漏斗中滴入的氨水使锥形瓶中的固体溶解放热促进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可选择固体氢氧化钠、氧化钙或碱石灰;
    (2)利用装置A,可制取的无色气体;
    A.可利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但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故A不选;
    B.利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制备氧气,氧气是无色气体,故B选;
    C.利用稀盐酸滴入大理石上反应制备无色的二氧化碳气体,故C选;
    D.可利用Cu和浓硝酸反应制备二氧化氮,但NO2是红棕色气体,故D不选;
    故答案为BC;
    (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明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氨气被氧化铜氧化,表现还原性,结合原子守恒配平写出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3Cu+3H2O+N2;
    (4)依据流程分析,浓硫酸是吸收过量的氨气,且阻止F中水蒸气进入D,以免影响生成水的测定;
    (5)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F进行的操作是:慢慢上下移动右边漏斗,使左右两管液面相平,保证氮气产生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再读数;
    (6)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mg,则生成水的物质的量=,装置F测得气体的体积为n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为N2,物质的量=,依据元素守恒得到氮原子和氢原子物质的量之比=(×2):(×2)=,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点睛】
    本题考查氨气的实验室制备及性质探究,解题关键是反应现象分析判断,涉及装置流程分析,量气装置的使用方法,测定元素物质的量之比的计算,属基础考查。
    21.平衡滴液漏斗与烧瓶内压强,便于稀硝酸溶液流下 4NO+O2+=+2CO2 排尽整个装置中的空气,防止产生的NO被氧化生成NO2 E D B D中通入氧气后,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冷却二氧化氮,用来检验NO 取碘化钾溶液并滴加稀硫酸酸化,滴加淀粉溶液,无明显现象,滴加少许NaNO2溶液,溶液变蓝,证明NaNO2具有氧化性;或者取硫酸亚铁溶液并滴加稀硫酸酸化,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仍为浅绿色,滴加少许NaNO2溶液,此时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血红色,证明NaNO2具有氧化性
    【分析】
    I.亚硝酸钠的制备:根据实验装置图可知,实验中用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用水除去了挥发出来的硝酸,在碳酸钠溶液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亚硝酸钠,实验中的尾气用D装置吸收;
    II.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气体产物成分: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可排除装置内的空气,A中反应生成NO,然后用C干燥,E冷却二氧化氮,D检验NO,最后连接B,防止污染空气;
    III.设计实验证明酸性条件下NaNO2具有氧化性,用淀粉、KI溶液检验,或可在酸性条件下氧化亚铁离子,用KSCN溶液检验。
    【详解】
    I.(1)恒压滴液漏斗可以平衡内外压强相等,因此相比普通分液漏斗,显著的优点是平衡滴液漏斗与烧瓶内压强,便于稀硝酸溶液流下,故答案为:平衡滴液漏斗与烧瓶内压强,便于稀硝酸溶液流下;
    (2)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反应物是NO、氧气和碳酸钠,则C中制备NaNO2的离子方程式为4NO+O2+=+2CO2,故答案为:4NO+O2+=+2CO2;
    II.(3)NO很容易被氧气氧化,装置中有空气,无法检验有NO生成,所以通氮气的目的是排尽整个装置中的空气,防止产生的NO被氧化生成NO2,故答案为:排尽整个装置中的空气,防止产生的NO被氧化生成NO2;
    (4)C吸收水蒸气,B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D检验NO,E冷却二氧化氮,用来检验NO,所以装置的连接为A→C→E→D→B,故答案为:E;D;B;
    (5)①D中无色气体变成红色,说明含有NO气体,因此确认A中产生的气体含有NO所依据的现象是D中通入氧气后,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故答案为:D中通入氧气后,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装置E的作用是冷却二氧化氮,用来检验NO,故答案为:冷却二氧化氮,用来检验NO;
    ③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是亚硝酸钠与硫酸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和二氧化氮气体,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III.(6)利用亚硝酸钠氧化碘化钾生成单质碘,碘遇淀粉显蓝色,则实验方案是:取碘化钾溶液并滴加稀硫酸酸化,滴加淀粉溶液,无明显现象,滴加少许NaNO2溶液,溶液变蓝,证明NaNO2具有氧化性;或者取硫酸亚铁溶液并滴加稀硫酸酸化,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仍为浅绿色,滴加少许NaNO2溶液,此时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血红色,证明NaNO2具有氧化性;故答案为:取碘化钾溶液并滴加稀硫酸酸化,滴加淀粉溶液,无明显现象,滴加少许NaNO2溶液,溶液变蓝,证明NaNO2具有氧化性;或者取硫酸亚铁溶液并滴加稀硫酸酸化,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仍为浅绿色,滴加少许NaNO2溶液,此时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血红色,证明NaNO2具有氧化性。
    相关试卷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18氮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18氮及其化合物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25铝及其化合物: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25铝及其化合物,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27铜及其化合物: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27铜及其化合物,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18氮及其化合物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