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时训练课件新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2333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时训练课件新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23333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时训练课件新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23333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时训练课件新人教版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23333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时训练课件新人教版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23333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时训练课件新人教版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23333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时训练课件新人教版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23333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时训练课件新人教版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233332/0/8.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衰提优训练课件1新人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衰提优训练课件2新人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_15课阶段性训练提优训练课件新人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提优训练课件1新人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提优训练课件2新人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1. 王莽的篡位结束了哪一朝代的统治( )A. 秦朝 B. 西汉 C. 新朝 D. 东汉
2.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3. (2021·安徽庐江县期末)以下文物或模型中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东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是( )
4. “东汉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地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材料主要体现了( )A. 东汉中后期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B. 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 东汉被黄巾起义推翻 D. 东汉中后期皇帝无能
5. (独家原创试题)据记载,张角得到《太平清领书》(又称《太平经》)一书后,利用书中的部分内容创立“太平道”,并广收信徒以传道。在势力壮大后,他( )A. 领导了黄巾起义 B. 建立了“张楚”政权C. 推翻了东汉王朝 D. 改朝换代,做了皇帝
6. (2021·广东佛山顺德区期末)有学者认为,黄巾起义失败后,东汉天下分崩,民不聊生,纲纪既衰,儒道尤甚。据材料可知,黄巾起义( )A. 冲击了东汉的封建统治 B. 消除了社会矛盾C. 造成了南北分裂的局面 D. 使儒家思想消亡
1.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农民起义;黄巾起义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二者均以失败告终。2. 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但没有推翻东汉政权。
7. 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县之南登基称帝。后世称刘秀所建立的政权为( )A. 西汉 B. 东汉 C. 蜀汉 D. 后汉
8. 东汉初期,“益、凉二州奴婢,向所在官府自我申诉者,免为庶人(成为平民)”。这一情景的出现最有利于东汉( )A. 减轻农民负担 B. 恢复社会生产C. 完善地方法规 D. 发展商业贸易
9. (2021·重庆北碚县期末)“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①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②吸取前朝灭亡教训 ③减轻刑罚 ④严惩贪官污吏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0. 东汉中期以后,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他们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这种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走向衰亡。这段材料反映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 )A. 原因 B. 特点 C. 经过 D. 影响
11. 某起义军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注:甲子年,184年),天下大吉。”材料中的“苍天”和“黄天”分别代表( )A. 秦王朝 陈胜、吴广起义军B. 西汉王朝 王莽的军队C. 秦王朝 刘邦、项羽起义军D. 东汉王朝 黄巾起义军
12. 农民起义是中国古代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二 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角有徒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军;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三国演义》
(1)材料一中的“举大计”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陈胜、吴广起义(或大泽乡起义;或秦末农民大起义)。
(2)材料二中张角创立的宗教派别是什么?后来张角等人发动的农民起义被称作什么?
(3)比较上述两则材料,分析这两次农民起义在准备和结果方面有何异同。
准备不同:大泽乡起义仓促;黄巾起义经过了长期准备。结果相同:二者都失败了。
13.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唯物史观)让我们一起走进东汉,探究东汉时期的历史。【兴盛篇】材料一 南宋诗人陈亮称赞道:“自古中兴之盛,无过于光武。”(1)材料一中陈亮赞颂了谁的统治?
【衰落篇】材料二 下表列出了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
(2)你能从上表中发现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东汉中后期出现了什么政治现象?这种现象给东汉的统治带来了什么危害?
皇帝即位年龄小,寿命短。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材料三 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后汉书·皇甫嵩朱俊列传》(3)分析黄巾起义得到“天下向(响)应”的原因。这次起义有何突出特点?
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发,广大人民再也无法忍受这种黑暗统治了,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有组织、有准备。
历史人教部编版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部编版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东汉说唱俑,陶院落模型,光武中兴,西汉王朝,东汉王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壹·东汉之兴,贰·东汉之弊,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叁·东汉之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集体备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导学提纲,东汉建立,光武中兴,措施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东汉的衰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