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5章 功和简单机械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展开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不属于功的单位的是( )
A.牛顿·米/秒B.牛顿·米C.瓦特·秒D.焦耳
2.下列能量都属于机械能的是 ( )
A.动能和热能B.势能和动能
C.势能和热能D.电能和热能
3.如图所示,物体A是立方体铁块,边长是20厘米。当水平拉力F=80牛时,物体A恰好以0.5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铁的密度是7.8×103千克/米3,物体A运动时受到地面的阻力是物重的0.3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A的质量是62.4千克
B.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15600帕
C.拉力F的功率是40瓦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8%
4.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已知AB=BC,如下图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W1<W2, P1<P2
B.W1=W2, P1=P2
C.W1<W2, P1=P2
D.W1=W2, P1<P2
5.如图所示,一根轻质木杆,A端细线下所挂50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当在B端加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30N时,木杆恰能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细线竖直.已知OA=15cm,OB=5cm,则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
A.80NB.60NC.40ND.20N
6.将餐叉平插入玉米粒根部,用手向下压叉柄,玉米粒便在餐叉的撬动下脱落,如图。这一过程中,餐叉相当于一个( )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等臂杠杆
D.省距离杠杆
7.停放自行车时,若要从如图四点中选择一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将后轮略微提起。其中最省力的点是( )
A.A点B.B点C.C点D.D点
8.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长木板,左端可绕O点转动,在它的右端放一重为G的物块,并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着,当物块向左匀速滑动时,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拉力F( )
A.变小B.变大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9.如图是一个左右对称的粗糙凹形槽,将一个粗糙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产生100J内能。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该小球( )
A.能够从A点运动到D点
B.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100J
C.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100J
D.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势能减少量等于动能增加量
10.某校学生运动会上新增了素质类项目——“扔羽毛球”。晶晶用50牛顿的力将一个重为0.5牛顿的羽毛球扔出10米远,则晶晶对羽毛球做的功是( )
A.500JB.5JC.505JD.无法确定
11.下列生活实例中,对图片描述正确的有( )
A.甲:不计阻力及能量损耗,网球从刚击球拍到球拍形变最大过程中,网球机械能守恒
B.乙:铁锁来回摆动最终停下,在铁锁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丙:人造地球卫星由于不受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D.丁:跳水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12.如图是投篮练习的动作分解图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篮球离手后,人对篮球没有做功
B.篮球在上升过程中机械能越来越大
C.篮球离开手后在空中的速度一直变小
D.篮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二、简答题
13.利用轮船上的电动机和缆绳从水库底竖直打捞出一长方体物体,下图P-t图像中表示了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P与物体上升时间t的关系。已知0~80s时间内,物体始终以v=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t=80s时,物体底部恰好平稳的放在轮船的水平甲板上。已知电动机的电压是200V,物体上升过程中的摩擦阻力不计,g取10N/kg。求:
(1)湖水的深度h1,甲板离水面距离h2
(2)物体的质量m,长度l,体积V
(3)若电动机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为80%,求在0~50s内,电动机线圈中电流的大小
14.(14分)如图,一卡车车厢底板距地面1.5 m高,小明把一块3 m长的钢板AB搭在车厢底板上,构成一个斜面。他通过这个斜面,用F="600" N的力,把一个大木箱由B处推到A处,已知木箱重为1000 N。
(1)把木箱由B处推动A处,用了30 s时间,求木箱的运动速度;
(2)小明推木箱做的总功是多少?
(3)小明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4)这个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斜面的摩擦力是多大?
15.质量为40kg 的货物放在水平地面上.
(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该货物,已知拉力F=250N,货物在10s内被匀速提升了3m.求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
(2)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6.2016年浙江最大抽水蓄能电站在缙云开建。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电低谷时(如深夜),电站利用电网多余电能把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中储存起来;用电高峰时,再利用上水库中的水发电(g取10N/kg)。
(1)蓄能时,水被抽到上水库中,电能转化为水的_____。
(2)发电时,若该电站上水库可用于发电的库容量为7.86×106m3,上下水库平均水位差637m。上水库中可用于发电的水流到下水库,水的重力做功为___J。
三、填空题
17.如图所示,两位同学用一根轻竹棒抬重物。乙同学为了减轻甲同学的负担,请你写出一种合理的做法_____________,假如乙同学要承担3/5的力,那么甲同学的肩头到重物挂点O的距离与乙同学的肩头到重物挂点O的距离之比是____。
18.如图所示,捻动滚摆的轴使它升高后释放,可以观察到滚摆沿着悬线向下运动,此过程中,它的________能减小。滚摆到最低点后又上升。
19.小科将重为15N的物体挂在如图所示滑轮组上,动滑轮的重为3N,在力F的作用下匀速向上运动,实际使用中拉力的大小可能为( )
A.4NB.5NC.6ND.7N
20.在无风的天气里,雨滴在云层形成后,在重力作用下竖直加速下落。由于受到空气阻力,雨滴最终达到一个恒定的速度匀速落向地面,这个速度叫做终极速度.一滴重为G=2.5×10-3N的雨滴从高空由静止开始竖直落下,已知雨滴所受空气阻力为f=kv2,式中k为比例系数,且k=1×10-4N•s2/m2,v为雨滴下落的速度.
(1)该雨滴下落过程中,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是___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2)若f=Csv2设水的密度为ρ,水滴可以看成半径为R的球体,水滴的体积公式为V=
水滴的横截面积为S=πR2,试推导雨滴下落的终极速度Vm=___(用C、ρ、g、R表示).细心的小兰发现:“瓢泼大雨”以很大的速度到达地面,而“毛毛细雨”则缓慢地飘到地面,由此可见,雨滴的终极速度与雨滴的___有关.
4πR3
3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A.根据:
可知,牛顿•米/秒是功率的单位;故A项符合题意;
B.根据知,焦耳等于牛顿•米;故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知,焦耳等于瓦特•秒;故C项不符合题意;
D.焦耳是功的专用单位;故D项不符合题意;
2.B
【详解】
机械能分为动能和势能,势能分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所以热能和电能不属于机械能,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C
【详解】
A.体积为V=a3=(0.2m)3=8×10−3m3,
由ρ=可得:物体A的质量m=ρV=7.8×103kg/m3×8×10−3m3=62.4kg,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于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则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G=mg=62.4kg×10N/kg=624N,
面积S=a2=(0.2m)2=0.04m2,则压强p===15600Pa,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n为3,则拉力移动的速度为v=3v物=3×0.5m/s=1.5m/s,则拉力F的功率P===Fv=80N×1.5m/s=120W,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0.3G=0.3×624N=187.2N,根据η=====得:
机械效率:
η=×100%=×100%=78%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详解】
因为AB=BC,所以,根据W=Gh可知,物体在AB段和BC段做的功相等,即W1=W2;
因为小球在自由下落时做加速运动,所以根据v=可知,小球在BC段运动的时间短,
所以,根据公式P=可知,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功率小于BC段重力做功功率,即P1
5.C
【详解】
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有:F1×OA=F2×OB;即:F1×15cm=30N×5cm,所以F1=10N,则重物对地面的压力
F=50N−10N=40N
故选C。
6.A
【分析】
结合图片,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详解】
用手向下压叉柄,撬动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A。
7.D
【详解】
后轮被提起时,前轮是支点,若要从如图四点中选择一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将后轮略微提起,要使提力最小,其力臂应最大,故此点应距离支点的水平距离最大,A、B、C、D四点中,D点作为动力作用点时动力臂最长,最省力。
故选D。
8.A
【详解】
拉力F方向不变、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则拉力F的力臂l1不变,当物块向左滑动时,物块重力G不变,但重力G的作用线靠近支点,即重力G的力臂l2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F×l1=G×l2,则:
F=,
因l1、G不变,l2减小,所以F减小。故A符合题意。
9.C
【详解】
A.由于存在摩擦力,所以机械能不守恒,所以小球运动到右侧的高度不能达到A点的高度。即小球不能够从A点运动到D点。故A错误。
B.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产生100J内能,即从A点到B点已经消耗了100J的机械能,所以从A点到C点消耗的机械能应大于100J,即机械能减少量应大于100J。故B错误。
C.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产生100J内能,即从A点到B点已经消耗了100J的机械能,机械能减少100J。故C正确。
D.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所以势能减少量不等于动能增加量。故D错误。
10.D
【详解】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羽毛球离开手后,扔球的力已经撤销,有距离没有力,扔球时,有扔球的力,但没有扔球时手移动的距离,故无法判断晶晶对球做的功,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C
【分析】
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判断物体动能、势能、机械能大小变化时,从它们的影响因素考虑;在大气层外,卫星绕地球运动时,没有阻力作用,没有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守恒。
【详解】
A.不计阻力及能量损耗,网球与球拍的总能量是守恒的;但网球从刚撞击球拍到球拍形变最大过程中,网球的机械能会转化为球拍的弹性势能,则网球的机械能减少,故A错误;
B.铁锁来回摆动最终停下;在铁锁下降过程中,由于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所以重力势能没有全部转化为动能,故B错误;
C.在大气层外,卫星绕地球运动时,没有阻力作用,没有克服摩擦做功,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故C正确;
D.运动员从高处落下,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增大,则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所以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错误。
故选C。
12.A
【分析】
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进行分析;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分析;分析篮球受到的力,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得出结论;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详解】
A.篮球离手后,人对篮球没有力的作用,则没有做功,故A正确;
B.篮球在上升过程中除重力外,克服空气阻力做功,其机械能减小,故B错误;
C.篮球离开手后上升过程中速度一直变小,然后下落过程中速度一直增大,故C错误;
D.篮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篮球本身具有惯性,而不是受到惯性,故D错误。
故选A。
13.(1)6米 2米
(2)2000千克 1米 1米3
(3)6.25安
【详解】
(1)物体从湖底至完全露出水面的时间t1=60s,
∵v=,
∴h1=vt1=0.1m/s×60s=6m;
∵当t=80s时,物体底部恰好平稳的放在轮船的水平甲板上。由图可知,t2=80s−60s=20s,
则
h2=vt2=0.1m/s×20s=2m;
(2)①由P=Fv可得:
F1=,F2=,
由图象可知,P1=1×103W,P2=2×103W,
F1==s=1×104N; F2= = =2×104N,
F1=mg−ρ水Vg,F2=G=mg,
m===2×103kg,
②由图象可知物体底部恰好平稳的放在轮船的水平甲板上所用时间从50秒到60秒这部分,即为10s,
则长度
l=vt3=0.1m/s×10s=1m;
F浮=G−F1=2×104N−1×104N=1×104N,
V= ==1m3;
(3)由电动机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为80%,
即 =80%,得:P电×80%=P1
∵P=UI,
∴I= ==6.25A.
答:(1).湖水的深度h1为6m;甲板离水面距离h2为2m;
(2).物体的质量m为2×103kg;长度l为1m;体积V为1m3;
(3).电动机线圈中电流的大小为6.25A.
14.(1)0.1 m/s(2)1800J(3)1500J(4)83%(5)100N
【解析】
(1)v="s/t=3" m/30 s="0.1" m/s (2)W总="Fs=600" N×3 m="1800" J
(3)W有用="Gh=1000" N×l.5 m="1500" J
(4)η= W有用/W="1500" J/1800 J= 83.3%≈83%
(5)W额外=W总–W有用="1800" J–1500 J="300" J
f摩= W额外÷s="300" J÷3 m="100" N
15.(1)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为150W;(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解析】
(1)由图可知,n=2,
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3m=6m,
拉力做的功:W总=Fs=250N×6m=1500J,
拉力的功率:
P===150W;
(2)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W有=Gh=mgh=40kg×10N/kg×3m=12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80%;
16.重力势能 5.00682×1013
【详解】
(1)蓄能时,水被抽到上水库中,水的高度增加,所以电能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
(2)水的质量为:
;
水的重力为:
;
水的重力做功为:
。
17.将重物向乙方向移动(或乙同学靠近挂点O) 3:2
【解析】
【详解】
第一空.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要减轻甲同学的负担即省力,那么需要延长甲同学到支点O的长度(增大动力臂);故要让乙肩膀前移(或让重物挂点O往乙移动);
第二空.由F1l1=F2l2得:
===;
18.重力势能
【解析】
【详解】
滚摆沿着悬线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增大,故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
19.D
【分析】
当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根据计算自由端的拉力大小。
【详解】
根据图片可知,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那么自由端的最小拉力为
而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有摩擦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拉力肯定大于6N,则D符合题意。
故选D。
20.B 质量.
【解析】
【分析】
(1)分析雨滴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变化,从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考虑.
①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②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2)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和题意中有关摩擦力的关系式列式求解;
【详解】
(1)雨滴下落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雨滴下落时,开始时雨滴的重力大于空气阻力,合力向下,雨滴的速度越来越快,动能不断增大。雨滴运动速度不断增大,增大到雨滴受到的空气阻力等于雨滴的重力时,合力为零,雨滴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动能不变。
所以雨滴在整个下落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不变,重力势能不断减小。
故应选B.
(2)当f=mg时,雨点达到最终速度vm,则Csv2m=mg,
根据ρ=、V=πR3则有:Csv2m=ρπR3g,
解得:vm=
“瓢泼大雨”以很大的速度到达地面,而“毛毛细雨”则缓慢地飘到地面,由此可见,雨滴的终极速度与雨滴的质量有关。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5章 功和简单机械综合与测试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5章 功和简单机械综合与测试精练,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5章 功和简单机械综合与测试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5章 功和简单机械综合与测试精练,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第5章 功和简单机械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5章 功和简单机械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