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某校初一(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某校初一(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题,单选题,名著阅读,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5)像春蚕在咀嚼嗓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定一《老山界》)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诗》)
(7)_______________,从你这儿发源;_______________,在你的身边扮演!(光未然《黄河颂》)
(8)《木兰诗》中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暖花开,听说明天要去要春游了,一些学生上课都心不在焉了。
B.闻一多先生挺身而出,在大庭广众之下,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演讲。
C.雾霾肆虐,扑朔迷离的足球场让我们不得不终止了足球赛。
D.如果你下定决心,那这一点点困难和挫折对你而言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面,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B.国际奥运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
D.请大家游泳时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下列文学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诗歌。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B.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中许先生、海婴分别是鲁迅先生的妻子、儿子。
C.《孙权劝学》选自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
D.1939年春,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光未然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极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抗日热情。
三、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1)《骆驼祥子》作者___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的称号。
(2)祥子是《_______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_______________次买车又_______________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3)_______________是《骆驼祥子》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
(4)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_______________给洗劫了。
四、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晚 春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这是一首写早春景色的七绝。( )
②“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蕴含的哲理: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
(2)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
②见往事耳( )
③即更刮目相待( )
④孰若孤( )
⑤肃遂拜蒙母( )
⑥大惊曰( )
(2)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但当涉猎
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C.①见往事耳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文以对话为主,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如何用功则只字未提。
B.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
D.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从正面表现出孙权的劝学成果,进一步告诉人们学习的重要性。
(5)孙权是怎样劝诫吕蒙学习的?从孙权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说和做(节选)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请你分别说说下面两个句子中“说”的含义。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2)开头两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3)理解画线句子“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含意。
(4)结合全文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5)请简要分析文章④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母 亲
莫 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1)文中为我们记叙了和母亲有关的哪几件事?
(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②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
七、写作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
请你以《有家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不得抄袭阅读及题目中的语句;②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及班级等信息。③真情实感,主题明确。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某校初一(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默写题
1.
【答案】
(1)弹琴复长啸
(2)此夜曲中闻折柳
(3)散入春风满洛城
(4)双袖龙钟泪不干
(5)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
(6)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7)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多少英雄的故事
(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竹里馆(王维)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老山界(陆定一)
木兰诗(《乐府诗集》)
黄河颂(光未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注意“啸”的书写。
(2)注意“折”的书写。
(3)注意“散”的书写。
(4)注意“袖”的书写。
(5)注意“驰”“呜咽”的书写。
(6)注意“欲”的书写。
(7)注意“雄”的书写。
(8)由“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可推知答案,注意“戎”的书写。
二、单选题
【答案】
C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心不在焉:心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使用正确。
B项,大庭广众:群众聚集的公共场所。使用正确。
C项,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识别。此处形容足球场,使用错误。
D项,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使用正确。
故选C。
【答案】
C
【考点】
病句辨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C项,两面对一面,可在“成功”前加“能否”。
【答案】
C
【考点】
文学常识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木兰诗(《乐府诗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C项,“司马光编写的”错误,《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
三、名著阅读
【答案】
(1)老舍,舒庆春,人民艺术家
(2)《骆驼祥子》,三,三
(3)祥子与车,虎妞
(4)孙侦探
【考点】
作家作品
《骆驼祥子》
课内名著阅读
情节内容
名著人物形象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骆驼祥子》是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2)祥子是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的主人公,《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祥子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最终堕落为“城市垃圾”。
(3)根据原著内容可知,《骆驼祥子》中祥子与车是基本的线索,整篇小说围绕祥子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展开。作品中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
(4)解答本题要依据名著内容,熟练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抢走了。
四、古诗词鉴赏
【答案】
(1)①×,②√
(2)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考点】
古诗词曲内容理解与分析
课内古诗词曲阅读
晚春(韩愈)
品味语言(炼字)
修辞手法及作用(古诗词曲)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①错误,这是一首写暮春的诗。
②正确。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2)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进行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百般红紫斗芳菲”,这句话的意思是:想方设法竞相争妍斗艳。“斗”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花朵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五、文言文阅读
【答案】
(1)①推辞,推托,②罢了,③另,另外,④像,比得上,⑤就,⑥非常,很
C
(3)①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②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
D
(5)劝诫:一劝,讲明要吕蒙学习的原因;二劝,先对吕蒙讲清学习的方法、目的,然后以身说法,让吕蒙信服地接受劝说。
启示:读书有益(学习很重要);劝诫别人要讲究方法。
【考点】
课内文言文阅读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文言翻译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分析评价文章哲理或思想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①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辞:推辞,推托。
②句意:了解历史罢了。耳:罢了。
③句意: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更:另,另外。
④句意: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若:像,比得上。
⑤句意: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遂:就。
⑥句意:鲁肃十分吃惊地说。大:非常,很。
(2)A项,动词,掌管,主持/副词,应当。
B项,介词,用/动词,认为。
C项,动词,了解,知晓。
故选C。
(3)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②今者:如今,现在。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
(4)D项,“从正面表现出孙权的劝学成果”错误,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从侧面写出了孙权的劝学成果。
(5)孙权首先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其次针对吕蒙以事务繁多的借口,说明了读书的可能性“卿言多务,孰若孤”;然后以自己为例,“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说明读书非常有益,指出繁忙并不是理由。从孙权的劝学中可以看出读书的重要性,以及劝诫别人要讲究方法。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
【答案】
(1)①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做什么。
②吹嘘,自诩。
(2)从内容上看,是将闻一多先生和他人形成鲜明对比,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也是对下文闻一多事迹及其做学问精神的概括;从结构来看,这两段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引起悬念,起统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3)“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这句话是说闻一多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生动形象。
(4)闻一多是一个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伟大的爱国斗士。
(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字写得多而工整,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考点】
散文阅读
理解记叙文中词语含义或作用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记叙文开头段的作用
理解记叙文中句子含意或作用
鉴赏文学形象
修辞手法及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解答此类试题要结合语境。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中的“说”是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做什么。②“‘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中的“说”意思是在有了功劳之后向别人邀功,也就是吹嘘、自诩。据此理解作答。
(2)文章开头段的作用分为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结构上的作用有总结全文、引起下文、首尾呼应,使结构更完整。内容方面的作用有开篇点题、提示文章中心等。本文赞扬闻一多先生的优秀品质,开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两句从内容上写出了闻一多和别人的不同,为下文赞扬闻一多的品质作铺垫;结构上,开篇点题,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总领全文。据此理解作答。
(3)此类试题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运用比喻,将“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比作“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4)闻一多是一名学者,从“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凝结而成《唐诗杂论》”“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可见他的治学严谨,成就卓著。从“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可以看出,作为民主战士他言行一致,无所畏惧。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5)从修辞角度来看,画线句中的“如群蚁排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本子上的字”比作是“群蚁排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字体的工整美观;“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通过闻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齐的小楷字这个细节,表现出闻一多先生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答案】
(1)母亲捣野菜;母亲在辛苦劳作时哼唱歌曲;母亲对“我”作出承诺。
(2)①多角度描写,从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吃苦。
②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干活时哼唱歌曲的样子,表现了母亲苦中作乐、吃苦耐劳、积极乐观的品质。
(3)①母亲不逃避困难和不幸,乐观顽强地面对困难;②面对苦难要坚强的活下去,表现母亲的坚强和责任感;③这种庄严的承诺,是为了消除儿子的担忧,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考点】
散文阅读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赏析文章语言
鉴赏文学形象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概括文章情节,可以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再找出文段中的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等;最后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把它表达出来。本题可结合“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等句子概括作答。
(2)①句写的是在那艰难的时期,母亲经常捶打野菜的情景,“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从听觉角度描写,“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从视觉角度描写,“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从嗅觉角度来描写。三种描写角度,既有动作,又有声音,还有颜色,也有气味,全方位、立体地把母亲劳动的场面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生动感人的表达效果,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和作者内心的复杂感情。
②句“愁容满面的母亲”“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是神态描写,根据文本内容可知,“我”五岁的时候,中国正处于一个艰难的岁月,“我”家也处在正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家的生活如此艰难,几乎看不到任何好起来的希望,但母亲在辛苦劳作时却唱着小曲,从这个细节当中可以看出母亲并没有被正经历的困苦不幸打倒,而是乐观顽强地面对困难,表现了母亲苦中作乐、吃苦耐劳、积极乐观的品质。
(3)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根据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抓住文中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第②③段写在战争、饥饿的苦难中母亲依然能唱歌保持乐观的心态;别的女人受不了这种苦难自杀,而母亲却能坚强的活下去。体现母亲的乐观顽强。第③段母亲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母亲是为了让“我”心安,是为了消除“我”的担忧,即使她自己面对这一切困难,也要为了孩子坚强地活下去,突出表现了母亲的爱的无私以及母亲的责任感。据此分析母亲的形象即可。
七、写作
【答案】
略。
【考点】
全命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某校初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写,填空题,默写题,名著阅读,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年安徽省宿州市某校初一(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题,综合读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某校初一(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题,综合读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