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山西省大同市初一(下)四月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22935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年山西省大同市初一(下)四月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22935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年山西省大同市初一(下)四月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22935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年山西省大同市初一(下)四月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年山西省大同市初一(下)四月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读写,单选题,默写题,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中华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请欣赏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
(1)对这幅书法作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幅草书作品,笔画连绵省简,龙飞凤舞。
B.这是一幅隶书作品,横画长直画短,呈扁宽形状。
C.这是一幅行书作品,笔画相互牵连,舒展、流畅。
D.这是一幅篆书作品,笔画瘦长圆滑,有古代象形字的特点。
(2)请用简化楷体,将这幅书法作品工整、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
2.
中华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请欣赏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
(1)对这幅书法作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幅草书作品,笔画连绵省简,龙飞凤舞。
B.这是一幅隶书作品,横画长直画短,呈扁宽形状。
C.这是一幅行书作品,笔画相互牵连,舒展、流畅。
D.这是一幅篆书作品,笔画瘦长圆滑,有古代象形字的特点。
(2)请用简化楷体,将这幅书法作品工整、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
二、单选题
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
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
C.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他”指代不明)
D.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B.“听着,朋友,”他说:“你丑得可爱,连我都禁不住要喜欢你了。”
C.近段时间以来,不少家长纷纷到市教育局反映:孩子作业多,完成任务很吃力,有时甚至要做到深夜,这种情况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
D.2019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六个方面的举措。
三、默写题
句子默写。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王安石)
④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陆游)
⑤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望岳》杜甫)
(2)理解性默写。
①《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亥杂诗》中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命运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默写。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王安石)
④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陆游)
⑤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望岳》杜甫)
(2)理解性默写。
①《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亥杂诗》中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命运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问题。
①“江姐!”一个声音在耳边喊。她转过头,一眼看见A从人丛中挤过来,掮着一口大箱子,走到她身边……江姐把行李放下,像要耐心等船似的,坐在行李上休息。……江姐这才似乎无心地问:“你为什么不找个力夫?”“哦,箱子不算太重。”A微笑着,解释道:“艰苦点是应该的,一口箱子,何必找人搬呢?况且,自己搬更安全些!”
②B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高声说道:“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以上两段文字是出自《红岩》,作者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文中的A是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苔痕上阶绿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解释下面句中的画线词。
①谈笑有鸿儒( )
②无案牍之劳形( )
③香远益清( )
④陶后鲜有闻(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陋室铭》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作者托物言志,借陋室表达了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爱莲说》中,作者借莲花赞美“君子”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质。
(5)两篇短文都提到了前贤古人,但写法不同。请结合两篇短文的相关内容,简析写法特点及表达作用。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擦星星的人
王伟锋
①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晚自习放学后,我孤单一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抬眼望去,窗外满天的星星都在冲着我眨眼睛。
②我好想出去看星星,只是潘老师交给我的任务还没有动笔呢——写一份不少于500字的书面检查。
③个头瘦小、身子单薄而面孔严肃的班主任潘老师是教数学的,偏偏我感到最难学的便是数学应用题。我越学越差,越差越怕,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我逃课跑去山上挖蝎子,不幸被潘老师抓住,狠批一通。最后,他脸一沉,说:“检查写完送到我办公室!我一会儿通知你爸,晚上在我这里补课。”可是检查怎么都凑不够字数,我磨磨蹭蹭地来到潘老师的办公室,准备挨批。潘老师不在,我松了口气,拿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解那些可恨的应用题。
④一会儿,潘老师回来,看到我老老实实在解题目,就什么都没说,坐下来批改作业,批累了,他也会抬头凝神看一会窗外的星空。
⑤等他忙完,我的作业也写完了。他看过后,脸上竟然难得地浮现出笑容说:“做得不错嘛!很聪明的孩子,不过有一道题搞错了。”然后,仔细地给我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直讲到我听懂为止。潘老师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小床,有时候批作业、备课晚了,他就直接睡在办公室。许是忘记了,他竟没再提要我交检查的事情。
⑥天色更暗了,潘老师泡了一碗方便面给我,说:“饿了吧,赶紧吃!”回想起来,那碗泡面味道实在不错。那年头,泡面在乡下也不易得。我狼吞虎咽,还没品出味道就见了底儿。
⑦从那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再怕潘老师,也不再逃课了。潘老师总是在放学后给我补课,看我狼吞虎咽地吃泡面,我则看着他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渐渐地,我从那些应用题中体会到了乐趣,期末考试成绩也大有起色。
⑧潘老师他从不缺课。记得深秋时节的一天,大雨如注,上午第三节课,踏着铃声,他匆匆赶来,裤腿挽得老高,裤子上溅满了黑黝黝的泥巴,黄胶鞋里不时“吧唧吧唧”朝外冒泥浆,或许是刚从田里赶来,他在讲台上边走边讲,不时哈气搓手。我发现,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
⑨那堂课,我无心听讲,一直盼望着下课铃快些响起,这样,潘老师就能去办公室换换湿衣服和鞋子。我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冷。要知道,潘老师已是50多岁的人了。他坚持把那节课上完了,下课铃响,布置完作业,才踩着泥泞的黄胶鞋,匆匆而去……
⑩多年后,我大学毕业,在外辗转漂泊,也做了老师。课堂上,我始终不敢忘记潘老师对这方讲台的郑重,从不缺课,从不迟到,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很淘气的孩子。在我心里,他是永远的恩师。
⑪某天,有老同学打来电话告诉我,潘老师去世了,走时被病痛折磨得全身只剩下一把骨头。我走进阳台,默默地遥望星空。窗外的星星,时隐时现。让我想起来多年前在潘老师办公室的那一晚,想起那好吃的泡面……
⑫那夜,我梦到了星空,上面繁星点点,也梦到了潘老师,他还是那么瘦削单薄,满身粉笔尘,他使劲擦着什么。
⑬“潘老师,您干什么呀?”我问。
⑭“擦星星呀!”潘老师停下来,回身说,“瞧,那颗星星,还有那颗,灰扑扑的,我得去把它们擦亮!”
(摘自《教师博览》2020年第3期,有删改)
(1)阅读全文,体会“我”对潘老师的感情变化,完成下面的填空。
“我”_______________潘老师→“我”_______________潘老师→“我”_______________潘老师→“我”感念潘老师
(2)概括文中的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3)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
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
(4)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擦星星的人”好在哪里。
七、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无法改变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我们无法改变别人,却可以改变自己。”快乐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每天所做的平凡琐碎的小事中。生活中不是缺少快乐。而是缺少发现快乐的眼睛。
请以“找寻身边的快乐”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感情健康真实;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标点正确,书写规范,不少于800字;④文内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年山西省大同市初一(下)四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综合读写
1.
【答案】
C
(2)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考点】
文学常识
汉字临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仔细观察书法作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几个字,根据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但点画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的痕迹,即可确定为行书。
故选C。
(2)抄写汉字,要做到: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正楷字书写,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间架结构合理,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
2.
【答案】
C
(2)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考点】
文学常识
汉字临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仔细观察书法作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几个字,根据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但点画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的痕迹,即可确定为行书。
故选C。
(2)抄写汉字,要做到: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正楷字书写,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间架结构合理,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
二、单选题
【答案】
D
【考点】
病句修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D项,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
【答案】
A
【考点】
标点的辨析与用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B项,在直接引用的语句中间交代说话者,“说”后面应用逗号。
C项,句子的冒号应该管到句末,而“这种情况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并非是家长反映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D项,“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是通知的具体名称,应用书名号。
故选A。
三、默写题
【答案】
(1)①烟笼寒水月笼沙,②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③自缘身在最高层,④箫鼓追随春社近,⑤荡胸生曾云
(2)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泊秦淮(杜牧)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望岳(杜甫)
登飞来峰(王安石)
游山西村(陆游)
陋室铭(刘禹锡)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注意“笼”“怆”“缘”“箫”“曾”的书写。
(2)①根据“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可推知答案,注意“痕”的书写。
②根据“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命运”可推知答案,注意“落”的书写。
【答案】
(1)①烟笼寒水月笼沙,②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③自缘身在最高层,④箫鼓追随春社近,⑤荡胸生曾云
(2)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泊秦淮(杜牧)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望岳(杜甫)
登飞来峰(王安石)
游山西村(陆游)
陋室铭(刘禹锡)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注意“笼”“怆”“缘”“箫”“曾”的书写。
(2)①根据“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可推知答案,注意“痕”的书写。
②根据“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命运”可推知答案,注意“落”的书写。
四、名著阅读
【答案】
罗广斌,杨益言,甫志高,成岗
【考点】
课内名著阅读
作家作品
名著人物形象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红岩》是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文中的A是甫志高。甫志高,是中共叛徒,出卖了许云峰、江姐等人。B是成岗。他从一名工厂普通的办事员,成长为修配厂厂长,从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党员。“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是他面对敌人严刑拷打时的标志性的语言。
五、文言文阅读
【答案】
(1)①苔痕/上阶绿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①大,②官府文书,③更加,④少
(3)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像我一样爱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安贫乐道(甘于淡泊),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5)《陋室铭》以“诸葛庐”“子云亭”作类比(或:引用孔子说的话),强调“陋室不陋”。《爱莲说》以陶渊明爱菊来衬托(烘托)作者“出淤泥而不染”(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君子品格。
【考点】
文言文比较阅读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划分朗读节奏(文言文)
课内文言文阅读
文言实词
文言翻译
分析评价文章哲理或思想
文言文语言特色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①“苔痕”是主语,“上”是动词,作谓语,主谓之间应停顿,即:苔痕/上阶绿。
②“而”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在“而”之前停顿,即: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①句意: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鸿:大。
②句意: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案牍:官府公文。
③句意: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益:更加。
④句意: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鲜:少。
(3)同:像……一样。予:我。
(4)通读全文,《陋室铭》一文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以“山高”“水深”引出陋室,以“仙人”“神龙”比喻室主的“德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据此可知主旨句子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两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刘禹锡托“陋室”表达自己甘居陋室、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周敦颐则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现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节操。
(5)《陋室铭》用类比手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类比,强调“陋室不陋”,反映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爱莲说》中,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六、现代文阅读
【答案】
(1)惧怕,亲近,心疼
(2)外表严肃,实则关心热爱学生。对学生要求严格,耐心细致;对工作认真负责,辛勤敬业。
(3)这一句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了淋雨后忍着寒冷为学生上课的潘老师的外貌和动作,既表现了潘老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从不耽误一节课,又流露出“我”对老师心疼的情感。
(4)交代了本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潘老师;蕴含着对潘老师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点明文章主旨;标题与文章首尾形成照应;标题新颖别致,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考点】
散文阅读
分析文章中人物情感
鉴赏文学形象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记叙文标题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由第①至③段中“个头瘦小、身子单薄而面孔严肃的班主任潘老师是教数学的”“我越学越差,越差越怕”“我磨磨蹭蹭地来到潘老师的办公室,准备挨批”等语句可得出:“我”惧怕潘老师。由第④至⑦段中“然后,仔细地给我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直讲到我听懂为止”“从那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再怕潘老师,也不再逃课了”“潘老师总是在放学后给我补课,看我狼吞虎咽地吃泡面,我则看着他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等语句可得出:“我”亲近潘老师。由第⑨段中“那堂课,我无心听讲,一直盼望着下课铃快些响起”“我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冷”等语句可得出:“我”心疼潘老师。第⑩段至文末的内容写的是“我”感念潘老师。
(2)由“个头瘦小、身子单薄而面孔严肃的班主任潘老师是教数学的”可见,潘老师外表严肃。由“我逃课跑去山上挖蝎子,不幸被潘老师抓住,狠批一通”可见,潘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认真负责。由“然后,仔细地给我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直讲到我听懂为止”“天色更暗了,潘老师泡了一碗方便面给我”“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很淘气的孩子”可见,潘老师耐心细致,关心热爱学生。由“潘老师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小床,有时候批作业、备课晚了,他就直接睡在办公室”“潘老师他从不缺课”“我始终不敢忘记潘老师对这方讲台的郑重,从不缺课,从不迟到”可见,潘老师辛勤敬业,对工作很负责。
(3)“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是外貌描写,“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是动作描写,这里的外貌和动作表现的又是生活中的细节,即细节描写。这一句写的是潘老师衣着单薄又淋了雨,寒冷着为学生上课的情景,既表现了潘老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从不耽误一节课,又流露出“我”对老师的心疼。
(4)“擦星星的人”交代了本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潘老师。“擦星星”含蓄表现了潘老师一心为学生成长奉献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的赞美、崇敬之情,点明了文章主旨。文章首尾都出现“星星”的内容,标题与文章首尾形成照应。另外,“擦星星的人”这个标题非常新颖别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七、写作
【答案】
【例文】
找寻身边的快乐
每天家里到学校,学校到家里,备课上课,上课备课………
日日在讲台上吟诵,月月在课堂里传授。这种单调一成不变的生活有时候真让我有着说不出的郁闷。每天桌子上总会堆积着一叠叠的作业,每天都会有着处理不完的琐碎的小事……气氛异常热烈,各位辩手表现从容,紧紧地抓住对方观点中的漏洞,适时加以反击。有的语言诙谐幽默、有的逻辑严密。精彩的辩论让我感到惊讶与喜悦。这帮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长大了,不知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见解了,他们不再是几年前那懵懂无知的顽童了。
课后,在办公室查阅孩子们的作文《假如我会克隆》,发现很多孩子竟然都想克隆一个李老师,“李老师工作好辛苦,喉咙经常嘶哑,我要让克隆的那个老师在李老师累了的时候,代替她上课,让我们的李老师永远年轻快乐……”读着这些稚嫩的发自肺腑的文字,我的眼睛忍不住湿润了,内心深处仿佛有一片绿茵茵的芽湿润而抖颤地萌发出来的感觉。我继续激动地翻阅着,克隆地球,克隆森林,克隆自己,克隆爱因斯坦……这是一个多么广阔而又奇妙的世界!
吃过午饭,漫步在操场上,看见班上的几个孩子穿着溜冰鞋正在滑行。他们弯着腰,蹭,蹭,蹭,穿梭飞行、身轻如燕,他们发现了我,不约而同滑到我身边,硬拉着我滑,我笑着说自己不会,“李老师,我们教你哦!免费的!”我拗不过他们,只得穿上鞋子,战战兢兢地挪着步子。他们又是教我要领又是教我技巧还不断地鼓励我。呵呵,没想到,在这几个小家伙的指引下,不久,我便能轻松地滑行。我们排成一行,牵着手,在操场上滑起圈来。“李老师,周末我们去贺龙体育馆滑一次吧,那感觉是相当的好!”“相当的好”是宋丹丹的招牌语调,我忍不住哈哈大笑,孩子们也相视爆笑起来,我猛然抬起头,发现天竟是那么蓝,云是那么淡。
“我们无法改变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我们无法改变别人,却可以改变自己。”找寻快乐的感觉,就是找寻一个平和的心境,找寻一份处世的坦然;找寻快乐的感觉,就是找寻一个美丽的梦想,找寻一份不灭的希望。工作着是快乐的,生活着是快乐的,快乐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每天所做的平凡琐碎的小事中。看来,生活中不是缺少快乐。而是缺少发现快乐的眼睛。
【考点】
全命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首先,找寻身边快乐,是动宾结构,可见关键词就是“找寻”,和“快乐”,而文章范围就在于“身边”;这文章通篇要注意“找寻”这一词,可见寻求快乐的过程描写是重要的,而快乐一词,切记不要停在内心的愉悦这样浅显的感情上,否则文章不出彩的;而“身边”二字,也可以由小及大,借此升华一下主旨。
首先,找寻,可以发挥联想,找寻——发现,探究,拥有(收获)。
其次,快乐,亦可想到:辛苦获得的成就而体会到的满足;因为一次偶然而后反复探究所得到的深刻体会;失而复得的喜悦。
最后“身边”,请不要被这词所禁锢你的思路范围,虽说是“身边”,文章初写的确是从“身边”着手,但借此要将主旨升华使“身边”这种范围扩大到影响你一生的,或者影响他人自己的。从身边某个小事物着手,注意细节描写,突出这小事对你最初的感觉(可以不单单是快乐哦~~),而后再进一步描写突出此事物对你造成的深一步的影响,深化主题,将原本体会到的感觉转变为能给人快乐的更深一步的情感。
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年山西省大同市某校初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题,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某校初一(下)四月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文言文阅读,默写题,现代文阅读,写作,古诗词鉴赏,名著阅读,综合读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年山西省大同市大同市某校初一(下)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读写,默写题,单选题,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