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2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气温的变化教案新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2270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课时1 气温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
知道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等概念;了解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基本规律。
过程与方法
学会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的计算方法;能使用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分析得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认识到气温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学会关注生活,感受“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基本理念。
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
通过读等温线图总结气温的变化规律。
绘制标准的气温曲线图,以及气温曲线图的判读。
一则气温与战争的故事
二战期间,希特勒侵略苏联,莫斯科保卫战是因为严冬到来温度骤降德国的坦克里的油料都结冰了,而苏联的增援部队是从西伯里亚来的不怕冷的,结果苏联赢了。
1.大家能不能举例说明气温对其我们生活的影响?
气温对饮食的影响;气温对建筑的影响;气温对农作物的影响;气温对交通的影响。
2.你知道气温是如何测量的吗?
导入百叶箱的介绍和温度计的使用。找学生阅读课件中百叶箱的说明。
3.我们该如何来测定一天的气温呢?
(1)观测的次数及时间
(2)日平均气温的计算
(3)由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得出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4.教师演示几种错误的温度计使用方法,然后由学生演示正确的使用方法。
5.如何来表示所观测到的气温资料呢?
我们先学看一幅来自气象部门的坐标图。引导学生观察填写表格,并导出气温日较差概念。“早穿皮袄午穿纱……”分析
一年当中气温的变化又是如何表示的呢?
小组活动:引导学生绘制,并总结评价
方法引导:引导学生读四幅不同温度带的气温曲线图,并总结读图方法。
6.午热晨凉,冬寒夏暑,分别指出了气温在不断的变化中。请同学们体会分别指出了什么变化?
气温在这一日之内的变化情况,叫作“气温日变化”。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3.12,找出最高气温(午后14点)和最低气温(日出前后),计算该地“气温日较差” =31-24.5=6.5℃
我们了解了一天内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那么一年内的气温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小组活动:给出南半球某地和北半球某地的年内各月平均气温的数据(看课本51页活动2),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负责绘制一幅气温变化曲线图。
绘图前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2页的作图步骤,指出找到适合的刻度是绘制标准气温曲线图的关键。
小结: 本节课通过读图,实验等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描述气温的值、气温的季节变化,对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 希望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还地球一个舒适气温!
完成《高效课时通》相应习题。
气温的变化
一、气温的日变化
1.定义
2.变化规律
(1)最高气温:午后2时
(2)最低气温:日出前后
二、气温的年变化
1.定义
2.变化规律
三、气温曲线图的绘制与判读
本节课以新课标为依据,链接教材内容和最新的网络教学资源,重视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之间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对重点、难点的突破,用创设的问题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感悟和提升。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