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沪教版第三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展开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强化巩固(1)突破提升2021-2022学年沪教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车内装满沙子,小明用绳拉车将沙子运到前方,此时小明也受到向左下方的作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手 B.绳子 C.沙子 D.小车
2.以下关于小汽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行驶在高速路上因为速度快,所以惯性大
C.有了头枕,能减小因后车撞击对司机造成的伤害
D.系上安全带,能减小因紧急刹车对司机造成的伤害
3.用绳子拉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后,小车的运动速度将( )
A.变小 B.变大 C.不发生变化 D.立即变为零
4.在下列四个事件中,经历时间最接近一秒钟的是( )
A.人眨一下眼
B.人在安静时呼吸一次
C.人在感冒时打一个喷嚏
D.人在做剧烈运动时(如快速蹬楼)脉搏跳动一次
5.公交车上安装有拉环,避免乘客由于车突然启动或刹车摔倒。如图是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公交车内一名乘客没有抓住拉环的示意图。如果在急刹车时,该乘客摔倒方向和拉环摆动方向的示意图应是( )
A. B.
C. D.
6.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7.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受到惯性
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舟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乘客具有惯性
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8.未来的中国高铁要实现不停站行驶。有一种设想,如图所示,甲为在高铁上行驶的列车,乙为在站点接乘客上下的运转列车。甲车未到站时,乙车从各处接乘客。当甲车到达时,则乙车与甲车同速拼接向前行驶,乘客实现换乘。换乘完毕后,两车断开拼接,甲车继续保持速度向前行驶,乙车则慢慢减速停下让乘客下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同速拼接向前行驶时,甲车相对于乙车是运动的
B.两车同速拼接向前行驶时,甲车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两车断开拼接后,乙车相对于甲车是运动的
D.两车断开拼接后,乙车相对于甲车是静止的
9.将重为4N的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在竖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如果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为1N,则皮球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
A.1N B.3N C.4N D.5N
10.如图所示,磁铁与回形针不接触,回形针处于静止状态,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回形针对磁铁没有吸引力作用
B.剪断细线,回形针将向上运动
C.回形针受到的磁铁吸引力和细线对回形针拉力是相互作用力
D.回形针受到的磁铁吸引力和回形针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1.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称量同一物体,其称量结果是( )
A.天平不同,弹簧测力计相同 B.天平相同,弹簧测力计不同
C.天平和弹簧测力计都相同 D.天平和弹簧测力计都不同
12.如图所示,一辆卡车在开到拱形桥顶时,突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则这辆卡车将会( )
A.沿着桥面倒滑下去 B.静止在桥面上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沿着桥面做减速运动
13.初中体育考试前夕,为了获得满意的成绩,同学们每天都在认真的训练,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操场上练 习立定跳远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穿上底部有花纹的鞋子,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力
B.人站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人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起跳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落地时,人由于受到惯性作用身体会向前倾
14.2020年7月, 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报道,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成功实现海上首飞。如图所示,“鲲龙”AG600轻盈入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受到的浮力和飞机对水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飞机在入水后回转、调整方向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C.飞机受到的浮力和它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飞机从长江驶入东海后,船体会下沉一些
15.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 如图所示,当运动员穿着滑雪板在水平雪地上匀速滑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运动员对滑雪板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与运动员对滑雪板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填空题
16.如图甲所示,物体A重30N,被50N的水平压力FA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B重50N,在35N的水平拉力FB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A为 ___N,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fB为 ___N。
17.一个木箱放在水平面上静止时,木箱受到的支持力与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当木箱受到10 N的水平推力时,木箱未动,这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N。
18.______国物理学家牛顿,总结并研究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归纳了牛顿第一定律。据此可知:踢出去空中运动的足球,所受外力全部消失足球将______(“停在空中”或“匀速直线运动”)
19.一辆小汽车沿平直公路做直线行驶,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该汽车在做______(选填“匀速直线运动”、“减速直线运动”或“加速直线运动”);其中10~30s内该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
20.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车是______的;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
2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在图甲、乙中都应使铁块和木块做______运动,将图甲中的铁块与木块位置互换如图乙所示,是为了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的关系。图甲中,木块上表面水平,铁块和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则铁块受到______个力的作用。
三、简答题
22.为什么在游泳过程中,手向后划水,身体却向前游动?
23.如图所示,用手拔开图甲左边的金属弹片后放手,会同时观察到两个现象(如图乙所示),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两个现象:
①硬纸片为什么会飞出?
②硬纸片上的砝码为什么没有飞出,而是落在支架上?
24.如图所示是两车发生交通事故的现场,请根据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两车严重的变形的原因是什么?
(2)甲、乙两车的受损程度不同,是因为什么原因?
(3)当两位司机互相指责对方的时候,—个年轻的交警前来处理。这位交警通过观察、测量后说:“你们俩这样争吵也不能解决问题,我一定要找出是哪辆车先撞上另一辆车的.”而站在一旁的刘老师却说,从物理角度分析,不论怎样也是查不出是哪一辆车先撞的。此时哪位交警说,对的,我的意思说要找出是哪辆车违规了。那么,为什么找不出是哪辆车先撞的呢?
25.假期到了,班上的几名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老家。如图所示,几名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纷纷向小明道别;而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请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别解释小明及小明同学是如何判断的。
26.坐公共汽车的时候,当司机突然刹车时,车上的乘客会做出什么反应?为什么?
27.观察如图所示的小旗,判断船相对岸上的楼的运动状态可能出现哪几种情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与小明直接接触的是绳子,绳子对小明施加了向左下方的拉力。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B
【详解】
A.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惯性大,行驶在高速路上速度快,质量不变,惯性不变,B错误,故B符合题意;
C.由于惯性,有了头枕,能减小因后车撞击对司机造成的伤害,C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系上安全带的目的是防止在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会向前冲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D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
水平面是光滑的,故绳子断裂后,小车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速度不变。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D
【详解】
A.眼睛迅速眨一次,大约用时0.1s,故A不符合题意;
B.人在安静时正常呼吸一次,大约用时3s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由于个人的情况不同,在感冒时打一个喷嚏经历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但远大于1s,故C不符合题意;
D.人在做剧烈运动时心脏一分钟跳动60-100次,因此脉搏跳动一次大约需要1s左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A
【详解】
人、车、拉环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紧急刹车,车的速度减小,拉环的上部与人的下部随车一起速度减小,由于惯性,拉环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拉环向前摆动,人由于惯性,身体要向前倾倒,由图示可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C
【详解】
AB.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根据 可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s-t图像为一条直线,故AB不符合题意;
CD.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随时间变化,v-t图像应为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C
【详解】
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由于惯性不能马上停下来,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故A错误;
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舟上安全带,是为了起到缓冲作用,增加作用时间,减小作用力,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惯性只与质量有关,故B错误;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不能马上停下来,乘客会向前倾,故C正确;
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汽车由于惯性不能马上停下来,会发生,交通事故,而惯性大小取决于质量,与速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
A.两车同速拼接向前行驶时,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故甲车相对于乙车是静止的,故A选项错误;
B.两车同速拼接向前行驶时,以地面为参照物,两车是运动的,故甲车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B选项错误;
CD.两车断开拼接后,甲车继续保持速度向前行驶,乙车则慢慢减速停下让乘客下车的过程中,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故D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
故选C。
9.D
【详解】
竖直向上运动的足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阻力的作用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则受到的合力为
F=f+G=1N+4N=5N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0.B
【详解】
A.磁铁周围存在磁场,对回形针有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回形针对磁铁也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回形针受到竖直向上的磁铁对它吸引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的细线对它的拉力处于静止状态,竖直向上的吸引力等于重力和拉力之和,剪断细线,回形针受磁铁对它向上的吸引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向上的吸引力大于向下的重力,所以回形针会向上运动,故B正确;
C.回形针受到的磁铁对它的吸引力和它对磁铁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回形针受到竖直向上的磁铁对它吸引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的细线对它的拉力处于静止状态,这三个力平衡,故D错误。
故选B。
11.B
【分析】
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同一物体不管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它的质量不变,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月球的质量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因此在月球上的重力也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详解】
因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同一物体不管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它的质量不变,所以天平的示数相同;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因在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此题是考查在月球和地球上的各物理量的不同,注意弄清个物理量的特点及月球上的特点。
12.C
【详解】
卡车开到拱形桥顶时,若外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卡车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卡车原来是以一定的速度运动的,则卡车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C。
13.C
【详解】
A.穿上底部有花纹的鞋子,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
B.人站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人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方向相同,因此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起跳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脚给地一个向后的力,地反过来给脚一个向前的力,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
D.落地时,人由于惯性身体会向前倾,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不能讲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14.C
【详解】
A.飞机受到的浮力和飞机对水的压力,这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飞机在入水后回转、调整方向的过程中,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B错误;
C.飞机受到的浮力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飞机不管是在海水中还是在江水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浮力始终等于飞机的重力,而飞机的重力不变,所以飞机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从长江驶入东海后,由于海水的密度大于江水的密度,由公式F浮=液gV排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小,所以飞机要上浮一些,故D错误。
故选C。
15.C
【详解】
A.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运动员对滑雪板的压力方向相同,所以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运动员对滑雪板的压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与运动员对滑雪板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当运动员穿着滑雪板在水平雪地上匀速滑行时,滑雪板给雪地压力,雪地给滑雪板支持力,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对滑雪板进行受力分析,滑雪板受到重力、压力和支持力,滑雪板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16.30 35
【详解】
[1]甲图中,物体A静止,受到的摩擦力竖直向上,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fA=GA=30N
[2]乙图中,物体B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和向右的拉力FB是一对平衡力,故
fB=FB=35N
17.重力 10
【详解】
[1]木箱放在水平面上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只受到支持力与重力,所以它们是一对平衡力。
[2]箱子受10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说明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则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摩擦力相互平衡,摩擦力
f=F=10N
18.英国 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
[1]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踢出去空中运动的足球,速度不为0,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所受外力全部消失足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19.加速直线运动 99
【详解】
[1]由图知,在相同的时间内小车通过的路程在变大,说明小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2]从10~30s小车通过的路程为
则10~30s内该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其中10~30s内该汽车的平均速度为99km/h。
20.运动 小车
【详解】
[1]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车相对地面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
[2]小明相对小车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是以小车为参照物的。
21.匀速直线 接触面粗糙程度 2
【详解】
[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在图甲、乙中都应使铁块和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此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那么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从而进行实验。
[2]将图甲中的铁块与木块位置互换如图乙所示,即可以使压力保持不变,同时还可通过改变叠放次序控制接触面的变化,这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不同的,这是为了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图甲中,木块上表面水平,铁块和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假设水平方向上,铁块受到木块的摩擦力作用,那么水平方向上铁块没有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则水平方向上不是平衡状态,铁块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与题意不符合,假设不成立,所以铁块没有受到木块的摩擦力作用,对铁块进行受力分析,受到自身的重力,木块对它向上的支持力作用,总共2个力的作用。
22.见解析
【解析】
【详解】
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对水施加一个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会对手和脚产生一个向前的作用力,所以人会向前进。
23.①硬纸片受到金属片的弹力,改变了运动状态而飞出。
②砝码由于惯性保持原来静止的状态,所以落在支架上。
【解析】
【详解】
①手拔开金属片,金属片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弹力,硬纸片受到金属片的弹力,改变了运动状态而飞出。
②在纸片飞出时,砝码虽然受到硬纸片的摩擦力,但在一瞬间,这个摩擦力还不足以改变砝码的运动状态,所以砝码由于惯性保持原来静止的状态,所以落在支架上。
24.两车均受到了力的作用 ;受力的作用点不同 ;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解析】
【详解】
(1)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发生形变,两车严重的变形的原因是两车均受到了力的作用;(2)甲、乙两车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甲、乙两车的受损程度不同,是因为受力的作用点不同;(3)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辆车撞上另一辆车(对该车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另一辆车也对这辆车施加了力的作用,这两种力没有先后之分,所以这个交警无法找出到底是哪辆车。
25.见解析
【详解】
小明的同学以地面或自己为参照物时,列车与地面以及同学们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小明的同学判断列车是运动的;当以火车、小明或火车内其他乘客为参照物时,几个同学与这些物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明判断同学们是运动的,所以小明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
26.向前倾倒;汽车前进时,由于汽车司机发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时,车子受到阻力作用而停下来,但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所以车内的乘客会向前倾倒.
【解析】试题分析: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答:向前倾倒;汽车前进时,由于汽车司机发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时,车子受到阻力作用而停下来,但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所以车内的乘客会向前倾倒.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惯性现象的分析,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学以致用能力的考查.
27.见解析
【详解】
小船上的红旗的方向和岸上房子红旗的方向相同,所以小船相对于岸上楼房的运动状态可能和楼房相对静止;由岸上房子红旗的方向可知:风向是由左向右,所以轮船也可能是逆风行驶,即向左运动;也可能是顺风行驶,即向右运动,但是船速小于风速。
故船相对于岸上的楼房的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静止;向左运动;向右运动,但此时船航行的速度小于风速。
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