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展开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甲乙两物体运动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1:1B.4:9C.2:3D.9:4
2.如图所示,是汽车通过某一平直公路时绘制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汽车做加速运动B.t1~t2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
C.t1~t2时间内汽车处于静止状态D.t2~t3时间内汽车做减速运动
3.中国设计制造的高铁列车,其平稳性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有外国记者将硬币竖立在车厢的窗台上(如图所示),发现硬币能长时间保持静止,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站台B.铁轨C.车厢的窗台D.路边的树木
4.“月在云中行”、“鱼戏莲叶间”,诗句中“行”和“戏”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云、鱼B.云、莲叶C.月亮、鱼D.星星、水
5.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图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若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则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 )
A.25kmB.50kmC.75kmD.100km
6.下列对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只普通铅笔的长度约为0.5m
B.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kg
D.人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103kg/m3
7.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水B.桥C.人D.地面
8.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l:2B.2:1C.2:9D.9:2
9.小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如果认为她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所坐的座椅B.铁路边的树
C.远处的房屋D.身边走过的人
10.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随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对两木块运动情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上方的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间隔时间都相等
B.t4〜t5两木块通过的路程都相等,所以它们的速度也在任何时刻都相等
C.t1〜t7上方木块始终比下方木块运动快
D.下方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相等时间通过的路程相等
11.我们经常用图象描述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这种图象如果在横纵坐标加上适当的物理最及单位,下列选项中可以用该图象描述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关系
B.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的关系
C.某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的关系
D.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速度与时间的的关系
1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方向运动,那么( )
A.甲车的速度为8m/s
B.10s时,甲、乙两车相距70m
C.若乙、丙运动的路程之比为2:3,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8:3
D.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2:1
二、填空题
1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如图中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a图表明_______;
b图表明___________。
14.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这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它相对于地面是________ 的,但要从月球上看,这颗卫星是________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15.如图所示,地铁2号线开通。设计时速为80千米/小时,若该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则0.5小时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千米;以列车为参照物,列车里座位上的乘客是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6.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在2-4s内处于______,其0-6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1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辆电动玩具车同时同方向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1)两车全程均做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每1s内,乙车比甲车少运动______m。
18.乘客在车厢里看到站台上送客的亲友远离他而去,这时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
三、简答题
19.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总是以看到发令枪冒烟计时,而不是以听到枪声计时,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20.几个同学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甲认为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乙说有的物体,如高山、森林、房屋等都是不动的,它们是静止在地球上的。如果你也参与这场讨论,那么经过这一章的学习后,你的观点是什么呢?__________--
21.中国古典小说《镜花缘》中有这么一段描述:宝叔在外求学读书,宝叔的父亲去看他,宝叔向父亲询问家中可有怪事.他父亲说:“怪事倒也不多,只是昨夜一阵大风甚怪,把咱家院中的一口井吹到了篱笆院外.”如图所示,宝叔细想言道:“此风少也,确实甚怪.”请你仔细分析一下,此风“怪在哪里”.
22.有一位在北京某剧场里观看演出的观众坐在离演奏者30m远处,另一位在上海的听众在自己家里收音机旁听实况转播,北京与上海相距1460Km,问哪一个人先听到演奏声?(已知收音机听实况转播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的,无线电波与光的传播速度相同)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由知道,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故选B。
2.C
【详解】
A.0~t1时间内汽车的s-t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说明汽车的速度不变,即做匀速运动,故A错误;
BC.t1~t2时间内,汽车的路程没有变化,说明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C正确;
D.t2~t3时间内汽车的s-t图像是直线,说明汽车的速度不变,即做匀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3.C
【详解】
ABD.列车上的硬币相对于站台、铁轨、路边的树木位置都发生了改变,因此是运动的,故ABD不符合题意;
C.列车上的硬币相对于车厢的窗台位置没有改变,因此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详解】
月亮在云中走,是以云为参照物,月亮相对于云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鱼在莲叶间游,是以莲叶为参照物,鱼相对于莲叶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故选B。
5.C
【详解】
由图知道,横波和纵波的速度分别是
设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是s,由于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即
则由知道,
解得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是s=75km,故C正确。
故选C。
6.D
【详解】
A.一只普通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即0.2m,故A不符合题意;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B不符合题意;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05kg=50g,故C不符合题意;
D.人体的平均密度与水接近,约为1.0×103kg/m3,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A
【详解】
A.以水的参照物,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与题意相符,故A符合题意;
B.以桥为参照物,水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水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
C.以人为参照物,因为人在桥上走,人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桥是运动的,而水与人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
D.以地面为参照物,地面与桥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桥是静止的,水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详解】
由知道,甲乙的速度之比
故D正确。
故选D。
9.A
【详解】
A.小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小红与她所坐的座椅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小红相对于椅子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
B.小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小红与铁路边的树的相对位置有发生改变,因此小红相对于铁路边的树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小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小红与远处的房屋的相对位置有发生改变,因此小红相对于远处的房屋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小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小红与身边走过的人的相对位置有发生改变,因此小红相对于身边走过的人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D
【详解】
AD.读图可知,上面木块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不相等,故上面木块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下面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路程相等,故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D正确;
B.由图可知,在t4〜t5的时间内,两木块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上面的木块做加速运动,所以上面木块的速度是变化的,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在t1〜t7的时间内,上方木块开始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小,上方木块的速度小于下方木块的速度, t4后上方木块开始的速度大于下方木块的速度,故C错误。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11.C
【详解】
A.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故A不符合题意;
B.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的关系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故B不符合题意;
C.某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的关系,密度与质量无关,故密度是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故C符合题意;
D.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速度与时间的的关系,是曲线,而不是如图所示的直线,其代表的含义是随着时间的变化,速度不变,与题意中的加速直线运动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C
【详解】
A.由甲的s-t图像知道,当t甲=2s时,s甲=8m,由知道,甲车的速度
故A错误;
B.由乙的s-t图像知道,当t乙=4s时,s乙=4m,则乙车的速度
10s时,因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同方向运动,甲、乙两车相距
故B错误;
C.丙的图像是v-t图像,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其速度大小v丙=4m/s,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故C正确;
D.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多,运动得越快 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用的时间越少,运动就越快
【详解】
[1]由图a可以看出,比较相同时间通过路程的多少,时间相等时,通过的路程越多,运动越快。
[2]由图b可以看出,比较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路程相等时,用的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14.静止 运动
【详解】
[1]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绕地球转动的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卫星相对于地面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它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2]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卫星相对于月球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从月球上看,卫星是运动的。
15.40 静止
【详解】
[1]由题意可知,地铁的速度为v=80km/h,行驶时间为t=0.5h,故由s=vt可知,0.5小时内通过的路程为
s=vt=80km/h×0.5h=40km
[2]以列车为参照物,列车里的乘客与列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列车里的乘客是静止的。
16.静止状态 2.5
【详解】
[1]由图像可知,该物体在2-4s内运动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始终停留在5m处,所以该物体在2-4s内处于静止状态。
[2]由图像可知,该物体0-6s内的平均速度为
17.匀速 0.4
【详解】
(1)[1]s-t图中甲乙两车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是匀速直线运动。
(2)[2]由 s-t图,甲车20秒,运动路程为18米,计算甲车速度
乙车20秒,运动路程为10米,计算乙车速度
每1s内,乙车比甲车少运动0.4米。
18.车厢
【详解】
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则站台相对于车厢向后运动,故火车中的乘客会看到站台及站台上的亲友在远离他而去。
19.百米赛跑时,起点发令枪响后0.294s后终点裁判员才能听到枪声,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裁判员应该看到冒烟计时
【详解】
枪响后运动员已经起跑,而裁判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100米,故该段的时间是
t= = ≈0.294s
看到枪口冒烟是由于光的传播,由于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速,当听到枪声计时时,实际上是计时慢了,故应看到枪口冒烟开始计时。
20.见解析
【解析】
【详解】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而言的,对于同一个物体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来研究它的运动情况,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不事先选择参照物就无法判定物体是否在运动。之所以说高山、森林、房屋是静止在地球上的,是因为以地球为参照物,若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它们就是运动的。
【点睛】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1.以篱笆为参照物,当篱笆越过了井口,相对于篱笆而言,井就运动到篱笆院子外了.
【解析】
根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以篱笆为参照物,当篱笆越过了井口,相对于篱笆而言,井口的位置发生改变,井口是运动的,井就运动到篱笆院子外了.
22.因为t海
北京春节联欢晚会现场观看演出的观众听到现场的演奏声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它需要传播的时间是
t1= =0.088s
上海的观众在自己家里电视机前看该联欢会的实况电视转播是通过光传播的,它的传播时间是
t2= =0.0049s
t1>t2,故上海的观众首先听到演奏声。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