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引导探究,拓展应用,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在测量活动中,初步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kg)=1000克(g)。
2.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课前准备:
课件、了解市场上的质量单位、天平、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课前谈话:(让学生课前先去称体重)你们知道自己有多重吗?
师:任意叫两个学生上来,让其余的人猜一猜,他们谁轻谁重?
那到底谁轻谁重呢?学生各报体重,让学生再判断谁轻谁重?重多少?
并引出重量单位“千克”(板书:千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想知道一个人或一件物品有多重?该怎么办呢?
二、引导探究:
1.认识计量工具“秤”。
师:用什么工具来测量物品有多重呢?在生活中你见过称物品轻重的工具吗?请见过的同学介绍一下。
生:介绍……
师:出示对应的图片或物件,并介绍它的名称和称重的主要对象,(多媒体排列)
称较轻的物体,我们用“克”作单位,称较重的物体,我们用“千克”作单位。
2.认识常用的计量单位“千克”、“克”。
师:老师手上放着一个两分的硬币,那这个硬币到底有多重呢?
小聪聪说:“这个硬币1克重
师:对不对呢?教师验证(用天平或用课件:一个2分硬币掉到天平上,声音播放1克重。)
让学生从学具篮里找出2分硬币掂一掂,说说感觉。(很轻)
再从学具篮里找一找1克重的物品。
师:生活中哪些东西在1克左右?请大家举例……
师:老师现在想找一个10克重的物品,哪一组能又快又准地找出来?(卷成一卷的10个硬币)并说说找得快且准的理由。
和10个硬币相比,谁轻谁重?猜猜一个鸡蛋有多重?
生:动手实验 。 相当于几个2分硬币的重量?
一个橘子和一个鸡蛋比一比,谁轻谁重?到底有多重?
生:动手实验 。相当于几个2分硬币的重量?1个100克,那么2个呢?5个呢?9个呢?10个就是(停顿)1000克。(板书:1000克)1000克,对于小小的“克”来说数据太大了。后来人们想了个办法,用质量单位是“千克”来代替“1000克”,即“1千克=1000克”,“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板书)
师:请你们从学具篮里找出500克的物品来,你是怎么知道的?
故事形式:以前有一个孩子去买盐,买一袋为500克的,要买1千克,得买几袋呢?
小明的妈妈叫小明去买糖,结果买来了(呈现200克)得多少袋啊?
酒、醋也可以适当的演示一下,一千克放在瓶子里大概有多少?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在1千克左右?生活中哪些东西在1千克以上?请大家举例……
三、拓展应用
1.一只鸡大约有4( ) 一个二年级小朋友约是( )千克
2.感受数学笑话
A:一个乒乓球重约3千克
B:小胖今年7岁,重约40克
C:有人说:“1千克铁肯定比1千克棉花重!”
故事形式:从前有一对双胞胎兄弟,有一天兄弟俩因一个问题起了争执,老大说:“1千克铁重。”老二说:“1千克棉花。”那聪明的小朋友你觉得是1千克铁重还是1千克棉花重呢?兄弟俩去验证了谁重谁轻。
1.估计真实的东西有多重,请前面的同学掂一掂,或提示比谁重比谁轻?(大蒜、青菜、肉{图片}、米或猪)
2.教材88页1、2
四、全课小结: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在小结中提到:克和千克是两个不同的质量单位,什么时候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什么时候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对于学生提到的“斤”、“两”,告诉学生先去问问生活中的人们。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联系实际,动手操作,巩固练习,应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8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整理复习,拓展性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人新知,观察,效果测评,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