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量评估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时作业课件岳麓版
展开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1·赣州模拟)19世纪中后期中国部分乡村出现“近来吾乡风气大坏,视读书为轻,视为商甚重,才华秀美之子弟,率皆出门为商,而读书者寥寥无几……当此之时,为商者十八九,读书者十一二”。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B.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D.民族工业的兴起发展
【解析】选B。根据材料“视读书为轻,视为商甚重,才华秀美之子弟,率皆出门为商,而读书者寥寥无几……为商者十八九,读书者十一二”可知,部分乡村改变了传统轻商、贱商观念,并结合时间“19世纪中后期”可知,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传统经济结构变动,故选B。
【拔高训练】近代以来部分传统的士人,从知识结构上看已转变为近代的知识分子;从政治角色和社会地位上看,他们从作为皇权和族权二者关系调适的中枢位置转移到社会的边缘,他们大多以民间社会为依归,以知识技能为职业。由此可知( )A.近代民族工商业有了显著发展B.传统社会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C.封建官僚政治体制已不合时代D.传统士人热衷于投资近代企业
【解析】选B。据材料“近代以来部分传统的士人,从知识结构上看已转变为近代的知识分子;从政治角色和社会地位上看,他们从作为皇权和族权二者关系调适的中枢位置转移到社会的边缘,他们大多以民间社会为依归,以知识技能为职业”可知,近代中国传统士人的知识结构、政治角色和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这与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变化有关,故选B。
2.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的关税固定为4%,但外商在广州卸货需给官员打点,大概会占到英商进出口货物的10%-40%。《南京条约》英方关于关税的约定是:“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主要体现了( )A.英商对华进行商品倾销B.英国要求清政府明定关税C.中英两国走向正常贸易D.外商反感清政府税制腐败
【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可知鸦片战争之前,外国人来中国贸易交纳少额关税,但需要花大额金钱给官员打点,这样便提高了商品贸易的成本,因而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英国要求清政府将关税“颁发晓示”,即明定关税,故选B。
3.(2021·洛阳模拟)下表是19世纪部分年份中我国外销茶叶的统计数据。表中的现象反映了我国( )
A.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B.日益卷入世界市场C.茶叶的单位产量大大提高D.经济结构出现变动
【解析】选B。根据表格中我国外销茶叶的统计数据结合时间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出口茶叶数量不断增加,反映了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故选B;材料中反映中国茶叶出口量增加,没有反映进口情况,故不能得出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排除A;材料只反映了茶叶的出口情况,并未反映茶叶的产量是否提高,排除C;材料中茶叶出口情况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叶生产日益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不能反映整个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排除D。
4.(金榜原创)下表反映的是1893—1930年中国农产品、手工产品、机器产品等占中国出口商品的百分比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 )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了一定发展B.中国经济发展严重依赖世界市场C.农产品在世界市场所占份额上升D.传统手工产品发展受挫不断萎缩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机器产品占中国出口商品的比重不断增加,结合所学1893—1930年实业救国、提倡国货运动以及政府采取的发展民族工业的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A正确。由材料中国出口商品所占比重较大的是农产品和手工产品,可以得出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而非严重依赖世界市场,故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农产品占中国出口商品的比例,没有体现农产品所占世界市场的份额,故C错误;手工产品出口比例减小并非手工产品发展受挫,故D错误。
5.(2020·鸡西模拟)下表是洋务企业部分决策者的职衔背景,据表中信息可知,这一时期( )
(据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整理)A.政府官员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B.洋务企业摆脱了列强经济控制C.官督商办成为主要的管理方式D.洋务企业缺乏近代化管理经验
【解析】选D。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用封建官吏来管理洋务企业,不管是官职还是商人身份都是封建性质的。他们没有接触到近代化的管理,说明当时洋务企业缺乏近代化管理经验,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很多洋务企业都由官员来管理,但没有体现出促进企业发展,排除A;材料看不出洋务企业是否摆脱列强的控制,排除B;从材料可以看出盛宣怀等人都有官职,没有看出官督商办是主要的管理方式,排除C。
6.1915年,英美烟草公司揭露华人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同日本合作的内幕。导致其销量下降,甚至很多零售商都宣称不再销售其产品。作为反击,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则将英美烟草公司同帝国主义侵略联系起来,并宣称“中国人应抽中国烟”,很快扩大了市场,这表明( )A.民族烟草工业得到迅速发展B.实业救国社会思潮开始出现C.英美成为当时主要侵华国家D.民族主义影响大众消费心理
【解析】选D 。根据材料“将英美烟草公司同帝国主义侵略联系起来……很快扩大了市场”可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利用的是国人的民族主义心理来进行销售,故选D; 1927-1937年期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故排除A;甲午战后,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故排除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排除C。
7.1901 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大臣建言献策。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这反映了清政府( )A.开始探索近代化新模式B.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民族经济C.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D.注重社会变革应对统治危机
【解析】选D。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就已经开始探索近代化新模式,故A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具体的经济政策,无法得出B中的结论,故B错误;戊戌变法主张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1901年的新政未涉及变革政体的信息,故C错误;根据“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大臣建言献策”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面对统治危机,不得不进行变革,故D正确。
8.(2020·南阳模拟)中国某思想家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指出:“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此次战争结束后( )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C.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
【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日本打败了中国,占领了朝鲜——中国最亲近的藩属国,使威海卫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因此它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A与鸦片战争相关,B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C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相关,D出现于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便利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9.(2021·惠州模拟)下图为1912-1932年中国海关棉花、棉纱、棉织物进口数据统计图。据此可知当时( )
A.棉纺织业得到比较快的发展B.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C.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优势明显D.民族棉纺织技术实现突破
【解析】选A。据题干中的统计图可知,在民国前期,棉花进口量不断增加,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棉纱的进口量不断减少,表明当时棉纺织业得到比较快的发展,尤其是棉纱生产,故A正确。
10.(金榜原创)下面是民国时期我国棉纺织业发展情况表。
表中现象出现的最直接原因是( )A.中国棉纺织品已经被卷入世界市场B.垄断中国市场的进口棉纺织品减少C.国民政府奖励实业带动的经济效益D.民国初年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解析】选B。鸦片战争后中国棉纺织品已越来越多地被卷入世界市场,A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题干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民国二年(1913年)到民国十一年(1922年),这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垄断中国市场的进口棉纺织品数量减少,这直接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故B正确;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故C错误;D不是表中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故排除。
11.20世纪20年代末,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其中涉及关税自主问题的《中英关税条约》规定,对英国货物所课税率,应与1926年关税会议所议之税率相同,即在原定的值百抽五外,再征收不得超过5%-30%的附加税。根据最惠国待遇,这一规定同样适用于其他国家。这一规定( )A.说明当时中国仍未能实现关税自主B.说明列强未承认中国的关税自主权C.有利于列强对华进行商品倾销 D.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解析】选A。南京国民政府与英国签订的新的关税条约,虽原则上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但条约规定说明中国仍无权自定税率,中国未能实现关税自主,A正确,B排除;关税税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商品的倾销,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C、D。
12.(2021·南昌模拟)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从1935年的237亿元,增加到1936年的258亿元,增长8.86%。其中农业产值增加6.1%,工商业产值增加21.3%。这些数据从侧面可以反映出( )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B.经济结构中自然经济仍占主导C.国民经济轻重工业比例失衡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顺利完成
【解析】选B。“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从1935年的237亿元,增加到1936年的258亿元,增长8.86%。其中农业产值增加6.1%,工商业产值增加21.3%”可以看出工商业增长的比重大,但实际增长的值并不大,可见工商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轻,农业的比重大,故选B;“工商业产值增加21.3%”不仅包括民族工业,也含有商业贸易,无法判断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排除A;“农业产值增加6.1%,工商业产值增加21.3%”无法确定是否有重工业,排除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因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而中断,并未完成,排除D。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03年9月,清廷发布上谕:“现振兴商务,应设立商部衙门。”商部成立后,下设的保惠司主要管理其下属的各商务局、商务所、商务学堂、招商工作以及负责外国优秀人才的选聘等事宜;通艺司则主管机器制造、铁路、轮船、开矿等工艺技艺;会计司则主要负责对货币、银行、度量衡等的监管。1903年的《奖励华商公司章程》和1906年的《奖给商勋章程》相继问世。清廷逐步建立了政府引导、企业联合的商会组织,工商界人士同时指出
商会的成立“内可与政府通商人之情况,外可与各国持商务之交涉”;此外,清廷还创办商务学堂、高等实业学堂等新式商业学堂。1903年,清政府颁布《商人通律》;之后,又颁布了《公司律》和《商标注册试办章程》;1904年商部奏准颁布《矿务暂行章程》,规定“洋商如愿附股,即为甘认此章程,一律遵守勿越”,规范了矿务的创办与开采等的基本原则;1906年颁布《破产律》规定了政府对于破产企业的基本处理原则;此外还颁布了一些奖励创办和发展工商业的章程。——摘编自何军国《试析清末新政与晩清国民经济近代化》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初清政府调整工商业的主要措施。(1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初清政府调整工商业的意义。(11分)【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逐句总结即可。第(2)题结合所学清末新政的意义来回答。
答案:(1)措施:调整、整顿工商业管理机构;鼓励创办工商企业及其辅助机构,奖励工商;加强政府引导;颁布管理工商企业的相关章程法令;制定法律规范工商业行为;创办新式商业学堂。(14分)(2)意义:推动了中国经济管理体制的近代化;为近代中国培养大批经济人才;肯定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为近代中国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经济近代化进程;客观上也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11分)
14.(2021·泰州模拟)(12分)1933年7月,《申报月刊》发起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在知识界的讨论中,引出了整个中国出路即发展道路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经济动荡、军事威胁的内忧外患之际,民国知识分子与工商界人士纷纷著书立说,强调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与控制。这与当时世界性经济大萧条下资本主义国家摆脱危机的模式是一致的。随着国民党政府逐渐巩固政权,加之日本侵华形势的紧迫,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支持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由国家资本扩张来实现工业化,这影响了当时
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建设。从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全面爆发前统制经济的实际效果来看,在金融、交通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不仅如此,其影响甚至贯穿国民党政府的整个统治时期。 ——摘编自陶宏伟《经济危机、民族存亡与近代经济思想传播 》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知识分子与工商界人士讨论“发展道路问题”的时代背景。(4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20世纪30年代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中知识分子提出的中国“发展道路”提炼观点,并结合国民党政府实行的措施及其成效进行评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20世纪30年代经济知识可得外部因素有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苏联计划经济取得巨大成功;内部因素据材料“经济动荡、军事威胁的内忧外患之际……加之日本侵华形势的紧迫”可得世界性大危机波及中国,国内经济动荡;日本扩大对华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第(2)题结合材料中“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支持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可明确得出观点,并结合所学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史实展开论述即可。
答案:(1)时代背景: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苏联计划经济取得巨大成功;世界性大危机波及中国,国内经济动荡;日本扩大对华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4分)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二十六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时作业课件岳麓版: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二十六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时作业课件岳麓版,共40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量评估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时作业课件岳麓版: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量评估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时作业课件岳麓版,共4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量评估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课时作业课件岳麓版: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量评估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课时作业课件岳麓版,共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