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微专题20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展开微专题20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2020·湛江市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周初年,在周公姬旦的主持下,以周礼原有的习惯法为基础,结合现实需要制定了一套完备严谨的典章制度和礼节仪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公之礼。周礼按照它的内容具体可分为五个类别,分别是关于祭祀、敬鬼神等礼仪制度的吉礼、关于丧葬礼仪制度的凶礼、关于行军动众礼仪制度的军礼、关于朝聘盟会的宾礼、关于婚冠宴会的嘉礼。这种分类方法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有着很大的影响,自汉朝以后的各个朝代,在制定礼典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西周的礼法强调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等等,都显示出礼所调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平等。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亲亲,亲其亲者;尊尊,尊其尊者。”意思就是必须亲爱自己的家属,尊敬和服从上级,尤其是周王,必须严格遵守上下级关系,不得犯上作乱。
——摘编自曾代伟《中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概括周公制礼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周公制礼的影响。
答案 (1)特点:以习惯法为基础;内容广泛;等级尊卑严明;影响深远。
(2)影响:规范了西周时期的等级礼仪制度;维护了西周的宗法分封秩序;推动了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礼仪的形成;对后世中华民族的礼制产生重要影响。
2.(2020·永州市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五代十国是唐代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发展,黄河流域战乱频繁,关卡林立,役税横加,人民流离失所,生产凋敝。反乱思治、渴望统一成为人民的迫切愿望,周世宗柴荣出身微贱,深知民间疾苦。继位后以盛世先贤为榜样,要做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对国家经济进行整顿和改革。首先鼓励开垦荒田,把中原无主荒田分配给逃亡人户耕种,优待从辽朝返回的逃户;减轻租税,取消两税以外的苛捐杂税和一些徭役;兴修水利,疏通河道,恢复以开封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抑制寺院经济,使后周控制的劳动力和土地大量增加。周世宗在位虽不到六年,但他的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赵宋之世”的开创者并不是赵匡胤,而是后周世宗柴荣。
——摘编自刘铁男、赵辉《周世宗柴荣的经济改革策略考证》等
(1)根据材料,指出周世宗经济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世宗经济改革的影响。
答案 (1)战乱频繁,赋役繁重,民生凋敝;反乱思治、渴望统一成为民心所向;周世宗深知民间疾苦,立志要有所作为。
(2)减轻了农民赋役负担,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阶级矛盾,稳定了统治秩序;增强了后周的经济实力;为后来北宋的局部统一奠定了基础。
3.(2020·赣湘粤三省六校4月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海疆危机的刺激下,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首任巡抚刘铭传不仅是抗法功臣,还是洋务运动中比较具有时代眼光、革新思想和实干精神的杰出代表人物。在他任职巡抚的六年中,对台湾进行了广泛而大胆的改革,这次自强新政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巩固海防,包括筹建海军、建兵工厂、修建沿海炮台和编练新军等内容。二是建设交通,包括新建铁路,发展电信和建立新的邮政制度等内容。三是发展商务,包括设立商务局、招募侨资设立轮船公司和实行樟脑专卖等内容。四是抚番和垦荒,主要有招抚番丁和福建平民扩垦、推行番汉杂居、设置番学堂等措施。五是提倡新式教育,建立西学堂和电报学堂,培养新式人才。六是整理财政和增设府县,主要是清理田赋和重划台湾行政区划。刘铭传顶着巨大的阻力做出了巨大的成就。但他的继任者由于目光短浅,思想僵化,尽废其新政,使得这次有计划、有成效的“以一岛基国之富强、以一隅之设施为全国之范”的改革就此夭折。——据[日]稻叶君山《清朝全史》
(1)根据材料,说明刘铭传在台湾推行自强新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刘铭传的台湾自强新政。
答案 (1)加强海防,应对海疆危机;列强侵华加剧,民族危机严重;洋务运动影响;刘铭传的先见卓识和革新魄力;借台湾新政推动大陆革新以图国家富强,挽救民族危亡。
(2)是一次带有洋务运动色彩的地方革新自强运动;新政涉及范围广泛,促进了台湾社会的全面进步,推动了台湾近代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中国的海防;促进了台湾地区的民族团结和融合,增强了台湾对大陆的向心力;但是这次自强新政是在已经腐朽的清王朝的支配下进行的,因而最终必将在各种势力的阻挠下夭折。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6世纪的英国出现了一种矛盾的历史现象: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兴起,另一方面是传统主义文化的强化。传统主义文化给资本主义的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传统主义文化的勃兴首先表现在宗教节日增多。“黑死病”之后,随着人口和资源关系的改善,人们把多余的时间用于娱乐和消遣,同时由于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也助长了迷信和宗教情绪。传统主义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吃喝之风日烈。因此,基督教人文主义者反对教会的迷信、愚昧和放纵,力图返本开新,重振原始基督教的纯净道德和风习。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改造并不完全是出于神学和道德方面的考虑,它也包含着经济方面的动机。经济因素在新兴民族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中以及世俗的、带有重商主义倾向的思想家的著作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材料二 英国的“移风易俗”运动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16世纪早年至1570年左右集中在宗教节日及庆典活动上。但是,传统的生活习性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1570年以后英国的“移风易俗”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改革更为直接地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禁止赌博,反对酗酒,打击明娼暗妓,严肃性道德等。这场改革运动使英国完成了对传统主义文化的改造,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
——以上材料均摘自向荣《移风易俗与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移风易俗”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移风易俗”运动的特点。
答案 (1)原因:传统主义文化泛滥,不良社会风气盛行,社会资源浪费严重;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2)特点:注重道德教化,改良社会风气;政府与民间共同推动,逐步推行;涉及宗教活动与世俗生活;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相结合。
5.(2020·广西名校期末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时期,东南各地陆续出现类似里甲银制度的改革。如天顺年间浙江的“均平银”(又称“甲首钱”),成化年间广东的“均平银”,成化、弘治之际福建的“纲银”法,正德以前江西出现的“板榜银”以及行于南直隶各府的“直日银”,等等。这些改革虽名称各异,但有其共同点:一是将原来由里甲承担的力役部分摊于田地,折银征收;二是官府征银后雇人应役,并支应上供物料及里甲多种支费;三是里甲人户除里长依然应役外,其余甲首不再应役。广东名儒陈献章有诗赞新会知县丁积的“均平钱”法:“长官愿似丁明府,甲首终岁不到衙。”甲首终岁不到衙,这意味着里甲改革,通过征收白银,使全国约有10%的甲首即普通农户从十年一轮的正役中解脱出来。
——摘编自唐文基《明代赋役制度改革和社会转型》
(1)根据材料,概括里甲银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里甲银改革的历史意义。
答案 (1)内容:将原来由里甲承担的力役部分摊于田地,折银征收;官府征银后雇人应役;除里长依然应役外,其余甲首不再应役。
(2)意义: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用雇佣方式解决了征役难的问题;放松了人身控制,解放了普通农户。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训练1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训练1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练习:选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练习:选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详解),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详解),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