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 中考科学 重难点练习 专题2.4 滑轮组、斜面(教师版) 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2033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2 中考科学 重难点练习 专题2.4 滑轮组、斜面(教师版) 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2033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2 中考科学 重难点练习 专题2.4 滑轮组、斜面(教师版) 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20338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2 中考科学 重难点练习 专题2.4 滑轮组、斜面(学生版) 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20338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2 中考科学 重难点练习 专题2.4 滑轮组、斜面(学生版) 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20338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2 中考科学 重难点练习 专题2.4 滑轮组、斜面(学生版) 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20338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2 中考科学 重难点练习 专题2.4 滑轮组、斜面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2 中考科学 重难点练习 专题2.4 滑轮组、斜面,文件包含备战2022中考科学重难点练习专题24滑轮组斜面学生版doc、备战2022中考科学重难点练习专题24滑轮组斜面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4滑轮组、斜面
1.(2019·嘉兴、舟山10)为便于研究,某健身器材中训练拉力部分的机械结构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若不计摩擦,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两个滑轮在装置中起的作用相同
B. 拉力移动的距离与配重上升的距离相同
C. 沿方向1与2匀速拉动配重,所用的力大小相等
D. 将配重提升相同高度,用该装置与直接提升所做的功相等
【答案】 C
【解析】A.下面的滑轮是动滑轮,上面的滑轮是定滑轮,二者的作用不同,故A错误;
B.因为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承担物重,因此拉力移动的距离是配重移动距离的2倍,故B错误;
C.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费力,且拉力的大小与方向无关,故C正确;
D.将配重提升相同高度,直接做的功为W=Gh,用该装置做的功为:W=(G+G动)h,因此二者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2.(2019·绍兴15)如图是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杠杆AB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AB=3BO,配重的重力为120牛。重力为500牛的健身者通过细绳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85牛。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2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60牛。已知F1:F2=2:3,杠杆AB和细绳的质量及所有摩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50牛时,健身者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60牛
B. 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90牛时,健身者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20牛
C. 健身者在B点施加400牛竖直向下的拉力时,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35牛
D. 配重刚好被匀速拉起时,健身者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540牛
【答案】 C
【解析】当配重在地面上保持静止状态时,它受到的绳子的拉力F为:F=G-FN;
因为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承担物重,
因此杠杆A点受到的拉力:;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
因为: AB=3BO ;
所以:AO=2BO;
那么:;
即:;
当压力为85N时,;
当压力为60N时,;
因为: F1:F2=2:3 ;
所以:;
解得:G动=30N;
A.当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50N时,B点向下的拉力为:
, 故A错误;
B.当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90N时,B点向下的拉力为:
, 故B错误;
C.健身者在B点施加400N竖直向下的拉力时,
根据得到:
;
解得:FN=35N,故C正确;
D.配重刚好被拉起,即它对地面的压力为0,
根据得到:
;
因为人的最大拉力等于体重500N,因此配重不可能匀速拉起,故D错误。
故选C。
3.(2018西湖区一模•26)(6分)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所示,工人用3m长的斜面,把1200N的重物提高1m,假设斜面很光滑,则需要施加的推力为 ,若实际用力为500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物受到的摩擦力为 (g取10N/kg)。
【答案】(1)400N(2)80%(3)100N
【解析】(1)由题意得:假设斜面光滑,则推力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重物的重力势能,则有:FS=Gh,S=3m,G=1200N,h=1m。解得F=400N。
(2)
(3)f=500N-400N=100N
4. (2017年杭州.11)如图所示装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秤读数为10牛,物体M的运动速度为1米/秒(若不计滑轮与绳子的重量、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滑轮与轴间的摩擦),那么在此过程中
A.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牛
B.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牛
C.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0瓦
D.1秒内滑轮对物体M做功为10焦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得,物体在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物体M受力平衡;根据图得:M所受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的2倍,即摩擦力为20N,故选项AB均错误;绳自由端的移动速度是M运动速度的2倍,即v绳=2m/s,则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P=Fv绳=10N×2m/s=20W,故C选项正确; 1秒内物体移动的距离s为1米,设M受到的拉力为F拉,则拉力做功为W=F拉s=20N×1m=20J,故D选项错误。
5、(2018西湖区一模•11)(3分)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G的物体,且物体上升速度相同。若不计绳重及摩擦,每个滑轮质量相同,对比两个滑轮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拉力小于乙的拉力
B、甲、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相同
C、甲、乙的机械效率相等
D、拉力甲的功率大于拉力乙的功率
【答案】C
【解析】A、如图所示,甲中有两根绳子和动滑轮相连,乙中有三根绳子和动滑轮相连,故F甲=,F乙=,甲的拉力大于乙的拉力。故A选项错误。
B、根据滑轮组的特点,甲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2V物,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3V物 ,
故甲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小于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故B选项错误。
C、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拉力所做功全部转化为物体和动滑轮的重力势能,因为甲乙两图中物体和动滑轮的质量相同,故它们的有用功、额外功都相等,那么,它们的机械效率也相等。故C选项正确。
D、 P=FV,故P甲=P乙。故D选项错误。
6.某“山体滑坡”事故,救援过程中,工程队利用如图滑轮组搬开重物进行营救,若每个滑轮重为30N,用这个滑轮组把重300N的物体在5s内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及摩檫,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力F大小是130N 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77%
C. 拉力的功率为132W D. 若再增加一个滑轮组能提高机械效率
【答案】C
【解析】A.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所以拉力F=1/3(G物+G动)=1/3(300N+30N)=110N,故A错误;
B.使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W有=Gh=300N×2m=600J,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h=3×2m=6m,
则使用滑轮组做的总功:W总=Fs=110N×6m=66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600J/660J×100%≈90.9%,故B错误;
C.此时拉力的功率是:P=W总/t=660J/5s=132W,故C正确;
D.在其他量不变的情况下,再增加一个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会增加,据η=W有/W总×100%=W有/(W有+W额)×100%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变低,故D错误;。
7.如图所示,物体B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通过滑轮组拉着物体B,此时物体B保持静止状态。当用竖直向下4N的力F1拉重为2N的物体A时,能使物体B以0.6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若只用水平向左的力F2拉物体B时,能使物体A以0.3m/s速度匀速上升,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滑轮间的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6N B. 拉力F2大小为10N
C. 拉力F2的功率为2.4W D. 拉力F1的功率为0.4W
【答案】C
【解析】A. 当B水平匀速向右运动时,f=3(F1+GA)=3×(2N+1N)=9N;故A错误;
B、水平向左拉物体B时,由平衡条件得:F2=3GA+f=3GA+f=3×1N+9N=12N;故B错误;
C、水平向左拉物体时,B的移动速度为vB=vA/3=0.3m/s/3=0.1m/s,拉力F2功率为P2=F2×vB=12N×0.1m/s=1.2W;故C正确;
D、用力F1竖直向下拉物体A时,拉力F1的功率P1=F1v=2N×3×0.6m/s=3.6W,故D错误。
故选:C。
8.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从水中提升物体M,已知被提升的物体M质量为76kg,M的体积为3×10-3m3,在物体M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将物体M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了10m的高度,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力大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此过程中,绳子自由端拉力F大小为400N
B.动滑轮重为70N
C.当物体M没有露出水面时,动滑轮下端绳子上的拉力为730N
D.当物体M没有露出水面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为95%
【答案】D
【解析】A.由甲图可得绳子的股数为2,
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由题意可知,物体M提升了10m的高度所用的时间为:;
由乙可知,20s时拉力所做的总功为8000J,则拉力做功的功率是: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大小为:;
故A正确;
C.物体M的重力:;
物体没露出水面时,所受的浮力:
则动滑轮下端挂钩上的绳子拉力:;
故C正确;
B.因为,则;
故B正确;
D.由上可知:;
则滑轮组提升货物的机械效率为:;
故D错误;
故选D。
9.如图所示装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A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秤读数为10牛,物体A的运动速度为1米/秒(若不计滑轮与绳子质量、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滑轮与轴间摩擦),那么在此过程中( )
A.物体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牛 B.物体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20牛
C.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0瓦 D.1秒内重力对物体A做功为10焦
【答案】C
【解析】AB、物体A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向右的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因为向右的拉力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所以物体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故AB错误;
C. 该滑轮为动滑轮,图中有2段绳子,所以vA=2vF,即动滑轮的速度为12×1m/s=0.5m/s,
图中动滑轮随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动滑轮在水平方向上受向右的拉力F和向左的两个拉力(大小与弹簧测力计与摩擦力示数之和相等),所以拉力F=10N+10N=20N,
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P= Fv=20N×0.5m/s=10W,故C正确;
D. 重力在竖直方向上,物体A在竖直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重力没有做功,故D错误。
故选:C。
10.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以A为参照物,B是静止的 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
C.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1W 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会增大
【答案】C
【解析】A. 匀速拉动A的过程中,以A为参照物,B与A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B是运动的,故A错误;
B. 由图可知,F作用在动滑轮上,由动滑轮的特点可知,动滑轮移动的速度是绳端移动速度的二分之一,物体A的移动速度为0.2m/s(即绳端移动速度),所以动滑轮的移动速度为0.1m/s,故B错误;
C. 由图可知,滑轮为动滑轮,绳端拉力为F的一半,即F绳=F=0.5×10N=5N,
则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P=W/t=F绳s绳t=F绳v绳=5N×0.2m/s=1W,故C正确;
D. 测力计对B的拉力与A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B物体仍然静止,由于B和A之间的摩擦力不变,所以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1.在斜面上将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匀速拉到斜面顶端,如图所示.斜面长2m、高1m,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40N,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只受重力、拉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B. 做的有用功为40J
C. 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2.5% D.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 N
【答案】C
【解析】A. 沿斜面向上拉物体时,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拉力四个力的作用,故A错误;
B. 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mgh=5kg×10N/kg×1m=50J,故B正确;
C. 拉力F对物体做的总功:W总=Fs=40N×2m=80J;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W有用/W总×100%=50J/80J×100%=62.5%,故C正确;
D.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80J−50J=30J,
由W额=fs可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W额/s=30J/2m=15N,故D错误。
故选BC.
12.如图所示,把同一物体沿斜面BA和CA分别拉到顶端A,若沿斜面的拉力F1=F2,则斜面两边的机械效率ηB、ηC和的大小关系是( )
A. ηB<ηC B. ηB=ηC C. ηB>ηC D. 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同一物体升高的高度相同,根据公式W=Gh可知有用功相同;因为CA>CB;拉力相同,根据公式W=FS可知F2做的功大;因为η=W有效/W总,所以总功越大,机械效率越低,即ηB>ηC.
13.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使重40N的物体A匀速移动5m,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5N,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拉力F的大小及做的功为( )
A. 5N;50J B. 10N;25J C. 10N;100J D. 5N;200J
【答案】B
【解答】如图所示,将图形逆时针旋转90°,则滑轮为动滑轮,
方法一: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
∵A受地面的摩擦力f==5N,
∴F=2f=2×5N=10N;
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5m,则拉力移动的距离:s=×5m=2.5m,拉力F做的功:W=Fs=10N×2.5m=25J。
方法二: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拉力F做的功等于克服物体受到摩擦力做的功,W=fs=5N×5m=25J。
14.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A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F2的功率为0.6W B. 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
C. 物体A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D. 如果增大F2,物体A可能向左运动
【答案】D
【解答】A. 由图知,水平使用滑轮组,,拉力端移动速度:,
拉力做功功率:,故A正确;
B. 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故B正确;
C. 对于物体A,受到的力有:B向左的摩擦力、向右的拉力,
因为A静止,所以地面向右的摩擦力:,所以物体A与地面之间有摩擦力,故C正确;
D. 如果增大,B将做加速运动,B对A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B与A之间的摩擦力不变,A受力不变,还是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
故选:D。
15.如图,斜面长为L、高为h,物体重为G,用一个水平推力F将物体匀速推上斜面的顶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面的效率为η=Gh/FL B. 斜面的效率为η=Gh/F
C.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f=(FL-Gh)/L D. 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值
【答案】A
【解析】∵斜面的高为h,物体的重力为G,
∴有用功为:W有用=Gh,
又∵斜面长为L,高为h,所以物体移动的距离为s= ,推力为F,
∴总功为:W总=Fs=F,
则机械效率为:η=W有用W总=Gh/ F,故A错误,B正确;
∵W总=W有用+W额,
∴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用= F −Gh,
∵W额=fL,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f= F −Gh/L,故C错误;
力对物体做的功为总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和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之和,故D错误。
故选B.
16.如图所示,物体B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通过滑轮组拉着物体B,此时物体B保持静止状态.当用竖直向下4N的力F1拉重为2N的物体A时,能使物体B以0.2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若只用水平向左的力F2拉物体B时,能使物体A以0.3m/s速度匀速上升,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滑轮间的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8N B. 拉力F2大小为10N
C. 拉力F2的功率为2.4W D. 拉力F1的功率为1.2W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3,
A. 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滑轮间的摩擦,
当B水平匀速向右运动时,由力的平衡条件得物体B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f=n(F1+GA)=3×(4N+2N)=18N,故A正确;
B. 水平向左匀速拉物体B时,因B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不变,所以B受到的摩擦力仍然为18N,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拉力F2:F2=nGA+f=3×2N+18N=24N,故B正确;
C. 用力F1竖直向下拉物体A时,物体A的速度:vA=nvB=3×0.2m/s=0.6m/s,
则拉力F1的功率:P1=F1vA=4N×0.6m/s=2.4W,故C错误;
D. 水平向左拉物体B时,B的移动速度:v B′=1nv′A=13×0.3m/s=0.1m/s,
则拉力F2的功率:P2=F2v B′=24N×0.1m/s=2.4W,故D正确。
故选:C。
17.如图所示(滑轮和绳子的重以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均不计)物体A重50N,物体B重30N,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在物体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使物体B匀速上升,则该拉力F的大小为( )
A. 10N B. 20N C. 30N D. 50N
【答案】B
【解答】由图可知,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3,滑轮和绳子的重以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均不计,
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1/3;GB=1/3×30N=10N,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物体A受到绳子的拉力:
F″=F′=10N。
因为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向右的拉力与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则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F″=10N,
当在物体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使物体B匀速上升,物体A将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此时A受到向左的拉力F、向右的绳子拉力F″、向右的摩擦力f(且摩擦力大小不变),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施加的水平向左的力:
F=f+F″=10N+10N=20N。
18.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拉起G=100N的重物,不计轮与轴的摩擦和滑轮的重力,拉力F为( )
A. 25N B. 12.5N C. 100N D. 200N
【答案】B
【解析】如图:
根据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可知,
对于动滑轮1来说,A段绳子的拉力FA=0.5G=0.5×100N=50N;
对于动滑轮2来说,B段绳子的拉力FB=0.5FA=0.5×50N=25N;
对于动滑轮3来说,C段绳子的拉力F=0.5FB=0.5×25N=12.5N.
故选B.
19.一位建筑工人把建筑材料运送到楼上,他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升降,已知吊篮的质量为m1,建筑材料的质量为m2,人对绳子的拉力为F,吊篮在拉力的作用下匀速上升的距离为h,不计绳重和轮与轴的摩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有用功为m2gh,动滑轮重为2F-(m1+m2)g
B. B. 有用功为m2gh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m1g/2F
C. 有用功为(m1+m2)g,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m1g/2F
D. 额外功为(2F-m1g-m2g)A,绳子移动的距离为2h
【答案】A
【解析】由图知: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有2段,绳子拉下的长度是2h,
①有用功为W有用=Gh=m2gh,故C错误;
②总功为W总=Fs=F⋅2h=2Fh;
③机械效率为η=W有用/W总=m2gh/2Fh=m2g/2F,故B错误;
④额外功为W额=W总−W有用=2Fh−m2gh=(2F−m2g)h,故D错误;
⑤对吊篮做的功为W1=G1h=m1gh
对动滑轮做的功为W动滑轮=W额−W1=(2F−m2g)h−m1gh=(2F−m2g−m1g)h,
动滑轮的重力为G动滑轮=W动滑轮/h=(2F−m2g−m1g)h/h=2F−(m1+m2)g,
故A正确。
故选A.
20.为了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晓龙同学利用长木板、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木块、小车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测量的数据如表
实验 次数
斜面倾斜 程度
小车重量 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 力F/N
斜面长度 s/m
机械 效率
l
较缓
3
0.2
1.6
l
37.5%
2
较陡
3
0.3
1.8
1
3
最陡
3
0.4
2.0
1
60%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在第2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
(2)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是 。
(3)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在斜面上做 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与拉力F的大小关系为f F(选填“>”、“=”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战2022 中考科学 重难点练习 专题2.3 杠杆,文件包含备战2022中考科学重难点练习专题23杠杆学生版doc、备战2022中考科学重难点练习专题23杠杆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2 中考科学 重难点练习 专题2.2 质量与密度,文件包含备战2022中考科学重难点练习专题22质量与密度学生版doc、备战2022中考科学重难点练习专题22质量与密度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2 中考科学 重难点练习 专题2.7 电热器,文件包含备战2022中考科学重难点练习专题27电热器学生版doc、备战2022中考科学重难点练习专题27电热器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