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 2020年中考科学模拟题分类训练 专题10 金属性质与有机物(含答案,共49题)
展开
专题十 金属性质与有机物
一、单选题
1.(2020·余杭模拟)将质量均为20克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的是( )
A. B.
C. D.
2.(2020·江干模拟)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①和③属于有机物,物质④属于氧化物 B. 物质③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参加反应的物质①和②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 该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2020·江干模拟)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赤铁矿石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
B. 只有水就可以鉴别出Na、Hg、Ag
C.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是熔点最高的金属
D. 北京奥运金牌是由纯银镀金制成的,所以这种材料是银金合金
4.(2020·杭州模拟)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图1: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B. 图2:向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 图3:将足量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D. 图4:向一定质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镁粉至过量
5.(2020·上城模拟)小陈为确认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还是铁,剪取一小片金属,打磨除去表面氧化膜,设计以下方案进行检验,放入以下溶液中,观察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A. 盐酸溶液,有气泡生成,为铝 B. 氯化铝溶液,有白色金属生成,为铁
C. 硝酸锌溶液,有金属生成,为铝 D. 硫酸铜溶液,有白色金属生成,为铁
6.(2020·路桥模拟)元素钉(Ru)是科学家最新发现的一种室温下具有独特磁性的元素,由图可知钉元素( )
A. 是非金属元素 B. 质子数为44
C. 相对原子质量是101.1克 D. 与其他元素根本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7.(2020·玉环模拟)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玉米 B. 花生 C. 鸡蛋 D. 青菜
8.(2020·仙居模拟)2019年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以表彰她在有效提取青蒿素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化学物质,化学式为C15H22O5 , 下列关于C15H22O5 , 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个分子的质量为282克 B.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碳、氢和氧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 碳、氢和氧原子个数比为15:22:5
9.(2020·温岭模拟)不锈钢材料中含有金属铬(Cr),金属铬的金属活动性排在Zn和Fe之间,铬元素的化合价有+2和+3价,金属铬在置换反应中显示+2价,则以下反应不正确的是( )
A. Cr+HCl→CrCl2+H2↑ B. Cr+CuSO4→CrSO4+Cu
C. Cr2O3+HCl→CrCl3+H2O D. Cr(OH)3+H2SO4→CrSO4+H2O
10.(2020·乐清模拟)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 )
A. 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所以CH4、CO2都是有机物
B. 金属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C. 硫酸、盐酸电离时都能产生H+,所以电离时只要能产生H+的化合物都是酸
D.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
11.(2020·温州模拟)钛(Ti)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金属,兴趣小组要探究Ti、Mg、Cu的活动性顺序,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下:
分组
Ti
Mg
Cu
现象
气泡速度缓慢
气泡速度快
无明显现象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g、Ti、Cu B. 铜粉中混有钛粉,可用稀盐酸除去钛
C. 将镁条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D. 利用铜粉可以置换出可溶性钛盐溶液中的钛
12.(2020·江北模拟)小科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密闭容器反应前后总质量减少
B. 50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l3
C. 0~50s,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Al+6HCl=2AlCl3+3H2↑
D. 100~140s,温度降低说明反应停止并逐渐冷却,导致压强减小
13.(2020·湖州模拟)兴奋剂丑闻在重大体育比赛乃至奥运会上屡有出现,它不仅严重败坏了运动员本人的声誉,也使得运动员所在的体育团队、国家和人民蒙羞。乙基雌烯醇是一种常见的兴奋剂,其化学式C20H3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基雌烯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乙基雄烯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8克
C. 乙基雌烯醇属于无机物 D. 乙基雌烯醇中C,H,O三种元素原子个数比为20:32:1
14.(2020·海曙模拟)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生成黑色物质,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然后缩小 B. 激光手电照射为反应提供能量
C. 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D. 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3O2 2Fe2O3
15.(2020·三门模拟)为探究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兴趣小组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试管①中反应后固体可能不含铁 B. 甲图试管②中反应后固体可能含铁
C. 反应后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 D. 烧杯中最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一定大于2a克
16.(2020·宁波模拟)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
B. 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
C. 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Cu2+和Fe2+
D. 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 , 则m1>m2
17.(2020·金衢模拟)相同质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別与足量的、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H2SO4充分反应,生成氢气与消耗稀H2SO4的质量关系见右图,分析图象所得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三种金属消耗稀H2SO4的质量:Mg>Fe>Zn
B. 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Mg<Fe<Zn
C.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Zn>Fe
D. 三种金属与稀H2SO4反应后溶液的质量:Mg<Fe<Zn
18.(2020·鄞州模拟)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B. 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
C. c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D. 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19.(2020·滨江模拟)“84”消毒液具有杀菌、消毒的功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被广泛使用。下列对“84”消毒液的组成或性质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组成或性质
分析
A
有效成分为NaClO
NaClO为有机物
B
NaClO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水反应
此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C
溶液呈碱性
溶液的pH<7
D
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不用于对蔬菜和水果进行消毒
20.(2020·杭州模拟)小金为回收金属,往含有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废液中缓慢连续加入锌粉。图为溶液中析出的固体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则( )
A. b点溶液阳离子只有Zn2+和Cu2+ B. c点对应的溶液质量最大
C. cd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是金属铁 D. bc段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后会有白色沉淀生成
21.(2020·上城模拟)实验目的是设计实验方案的宗旨,以下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B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将大理石和稀硫酸混合
C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
D
判断铜与银的活动性强弱
利用铜与氯化银的反应
22.(2020·丽水模拟)如下表的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
A
鉴别硝酸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
取样,滴加Ba(NO3)2溶液,观察现象
B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研碎、溶解、过滤、蒸发
C
除去CaO中的CaCO3
高温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变
D
探究Mg、Ag、Cu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将两根光亮的镁条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23.(2020·宁波模拟)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人pH=2的稀盐酸至过量
B. 向等质量的锌、镁粉末中分别滴加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C.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D. 向NaOH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H2SO4溶液
24.(2020·滨江模拟)小乐对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图示操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滤渣中的物质为银、铜和铁 B. 滤液中的阳离子为Fe3+和Zn²+
C. 滤液的质量大于混合溶液的质量 D. 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会出现白色沉淀
25.(2020·吴兴模拟)归纳推理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常用方法,下列有关归纳与推理完全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盐酸是一种纯净物
B. 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所以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 铝比铁活泼,所以通常情况下铁的抗腐蚀性能比铝强
D.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26.(2020·镇海模拟)将等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确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可能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27.(2020·余杭模拟)在硫酸铜溶液中插入一根铁棒一段时间,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 ”“●”表示不同的离子。
(1)“●”表示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___反应前溶液的质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8.(2020·江干模拟)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铁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将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Fe2O3)放入盐酸中,反应一会后,看到有气泡冒出,充分反应后有铁剩余,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中的________ ,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 (用化学符号表示)。
(2)把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有固体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字母序号)。
A.剩余固体肯定含有银
B.剩余固体肯定是银和铜
C.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铜
D.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29.(2020·路桥模拟)近年来我省多地纷纷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垃圾分类回收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我区街头垃圾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 (写出1种)。
(2)塑料矿泉水瓶应放入 ___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3)内筒铝合金密度小,硬度大,具有一定的抗腐蚀等特性。但需要恰当使用,使用不当会造成筒体损坏,如铝与稀盐酸易反应:2Al+6HCl=2AlCl3+3H2↑,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________。
30.(2020·北仑模拟)如图为铁钉的一系列变化,据图回答问题。
(1)①中铁钉变红的原因________。
(2)③中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如果用a、b、c分别代表光亮铁钉、锈蚀铁钉、无锈铁钉,则它们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1.(2020·湖州模拟)我国研发的“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利用人体热量为手表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1)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6H10O5)n , 这种物质属于________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
(2)Bi2Te3中确(Te)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Bi2Te3中铋(B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2.(2020·温州模拟)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交通不畅,为确保大量医疗防护物资及时运达国内,个别药品采用空投方法快速支援抗击疫情一线。
(1)药品利巴韦林是治疗新冠病毒的药物之一,其分子式:C8H12N4O5 , 属于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中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
(2)当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身后边出现的长长“云带”其实是发动机排出的湿热气流__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白色雾气。
(3)如图,100kg的货物从离开飞机到落到地面,货物的重力所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
33.(2020·慈溪模拟)铜、铁、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回答:
(1)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纯铜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双吸剂”的主要成分是还原铁粉,常用于食品保鲜,其原因是铁粉能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
(3)用等质量的锌、铁、镁三种金属分別与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代号)
A.曲线X、Y、Z分别表示锌、铁、镁的反应情况
B.反应后一定有剩余的金属是镁
C.反应后可能没有剩余的金属是锌和铁
34.(2020·温州模拟)压水井是一种将地下水引到地面上的工具,如图所示是压水井的主要结构。其活塞和阀门都是一个单向阀(使水往上走而不往下走),活塞往上走时,阀门开启,可以将下面管子里的水抽到上面空腔来,活塞往下走时,阀门关闭,水从活塞边上冒出来。
(1)当活塞往上运动,地下水就会被“抽”上来,这是由于________的作用。
(2)为了使抽水更省力,应选图中力为________。
(3)压水井使用后铁质桶内的水位一直处于如图状态,第二天就会发现刚压出的水因含有铁锈变黄,图中b点比a点更容易生锈的原因是________。
35.(2020·温州模拟)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生活中常用铜作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
(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丝与空气中的________和水蒸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3)为了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择Al、Cu和下列试剂中的 来达到实验目的。(选填字母序号)
A.Al2(SO4)3溶液
B.FeSO4溶液
C.CuSO4溶液
(4)可“用稀盐酸除去铁锈”,原理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解答题
36.(2020·乐清模拟)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当硫酸铜过量时生成铜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甲图所示,当锌粉和铁粉都过量时生成铜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乙图所示,请回答:
(1)下列对于甲乙两图理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可多选)。
A.甲图中反应结束后生成铜固体的质量与反应物中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有关
B.乙图中反应快慢与反应物中金属化合价有关
C.甲图中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D.乙图中反应快慢与反应物中金属活动性有关
(2)在丙图上画出铁粉与足量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的质量与硫酸铜溶液质量的关系图。
要求:通过计算并在图中标出曲线中必要的数据(计算结果保留1位少数)。
(Fe+CuSO4=FeSO4+Cu、Zn+CuSO4=ZnSO4+Cu)
37.(2020·天台模拟)某科学兴趣小组用足量的稀硫酸对10克铜锌合金样品进行科学探究,有关数据见图。
(1)图中M的值为________克。
(2)AB和BC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原因是________。
(3)求所用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38.(2020·温州模拟)实验室有氧化铜和铁的混合物粉末,为提炼其中的铜,现进行如下操作:
(1)步骤Ⅱ所需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________。(请再写出两种玻璃仪器)。
(2)溶液C中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名称)
(3)现有2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要将其稀释成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需加水多少毫升?(写出计算过程)
39.(2020·滨江模拟)5G通讯需要大量光纤连接各种基站,在光纤的表面涂布Cu-Al合金层的金属涂层光纤是其中一种。为测定金属涂层光纤的Cu-Al合金层中铝的质量分数,小乐进行了相关实验,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
甲
乙
丙
加入Cu-Al合金层样品粉末的质量(g)
10
10
20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0
50
5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109
59
69
(1)实验中Cu-Al合金层样品粉末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是________ (选填“甲”“乙”或“丙”);
(2)该Cu-Al合金层样品粉末中铝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0.(2020·江干模拟)钛(Ti)被誉为21世纪的“明星金属”,我国深海探测“蛟龙”号的耐压球壳由钛合金制成,工业上生产钛的化学方程式为
(1)钛合金可用于制造深海探测器,其具有除延展性外的哪些金属特性?
(2)现要生产100吨含钛96%的钛合金,至少需要消耗多少吨钠?
41.(2020·宁波模拟)我国研发的“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利用人体热量为手表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1)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6H10O5),这种物质属于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Bi2Te3中(Te)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Bi2Te3中铋(B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
(3)纤维素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42.(2020·慈溪模拟)春茶,特别是清明前的春茶,往往是一年绿茶中品质最佳的茶叶,不仅仅在于口感,更是茶叶的营养价值。茶叶中含有茶氨酸,其化学式是C7H14O3N2。
(1)茶氨酸属于________(选填 “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2)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3)茶氨酸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质量比是________。
43.(2020·上城模拟)杭州市河道生态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河道曝气机(如图)在很多河流中被优先采用。通过向水体中充入空气,以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净化,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判断,水体中的好氧微生物属于________。进行河道曝气复氧能够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提高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河道曝气机通电工作时能量变化过程为________。该装置________季节使用频率最高;
(3)污水中的异味和气泡主要来自于微生物分解蛋白质产生的硫化氢、甲烷及氨气,据此可推断,组成蛋白质的元素有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44.(2020·上城模拟)小金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的现象:“将钠放入硫酸铜溶液沉淀产生(如图甲,滤液B非现象,为了进一步探究产生的物质,小金查阅资料得: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水迅速反应生成一种碱和气体。
(1)如图乙,小金重新做实验,听到轻微爆鸣声,则说明生成的气泡中的气体是________
(2)小金认为蓝色沉淀A只有氢氧化铜,小徐认为可能生成红色的单质铜,只是蓝色的Cu(OH)2掩盖了红色的铜。假设小金的说法是正确的,请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
(3)经检验蓝色沉淀A中只有氢氧化铜,滤液B中含有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可得岀结论是:意外现象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
45.(2020·玉环模拟)已知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和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科为验证该结论,现将等质量的铁粉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并记录各组在不同时间(t)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见表,并绘制得到图甲。
组别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温度(℃)
1
8
32
2
12
50
3
8
20
4
12
32
(1)分析实验________ (填组别)数据,可知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2)小科分析数据得出温度越高,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则反应越快。那么图甲中表示第1组实验数据的曲线是________ (填字母);
(3)图乙为室温下足量镁片与20毫升8%的稀盐酸的反应,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反应后瓶内气压变化如图丙中曲线Ⅰ所示,仅根据生成的氢气质量计算出的气压变化如曲线Ⅱ所示,发现计算值比实际值偏小,计算可能没有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
46.(2020·温岭模拟)如图所示装置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实验前测出从玻璃管活塞至广口瓶止水夹之间导管的总容积约18mL,C中广口瓶口橡皮塞底端到标记处容积也为18mL,广口瓶内装满饱和澄清石灰水。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B装置的反应原理________。
(2)请将图C中的两根导管补画完整,要求:
①澄清石灰水要充分吸收CO2;
②收集CO(CO有毒性,不能逸出)。
(3)轻压气球,使CO流进导管以排尽B装置内的空气,广口瓶里的石灰水慢慢流入烧杯,石灰水的液面下降到18mL标记处时,该同学判断玻璃管和橡皮管里的空气已排尽。从微观角度评价该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
47.(2020·湖州模拟)镁的金属活动性较强,既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也能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制取氮化镁(Mg,N),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在硬玻璃管中装入一定质量的镁粉。
③打开活塞K井通入氮气一段时间。
⑤反应结束后, 。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进行反应。
③拆除装置,取出产物并称量。
(1)硬质玻璃管中生成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⑤反应结束后,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3)反应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始终插入试管A的水中,目的是________。
48.(2020·金衢模拟)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1~2.5g进行系列实验。
【查阅资料】①氧化铜(CuO)为黑色固体。
②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
【进行实验】取一定量混合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多次实验,获得如下实验数据和现象:
序号
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1
1∶9
红色固
体有金属光泽
混有少量黑色物质
2
1∶10
混有很少量黑色物质
3
1∶11
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4
1∶12
无黑色物质
5
1∶13
混有较多黑色物质
【解释与结论】
(1)实验中,证明生成了CO2的现象是________。
(2)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
(3)【反思与评价】实验中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理由是________。
(4)为检验第4次实验的生成物红色固体中是否含Cu2O,所需试剂是________。
49.(2020·余姚模拟)含铜离子的盐溶液一般呈蓝色,但老师在做氧化铜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实验时,反应后的溶液却是绿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科同学认为生成物中除铜离子外还有其它金属离子;小余同学认为稀盐酸变质了;小姚则认为可能与铜离子的浓度有关。
(1)为了验证小科的猜想,同学们先查阅了常见离子的颜色,知道了亚铁离子的颜色为浅绿色。于是,他们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金属________(选填“锌”或“铜”),结果发现在该金属表面只生成红色固体,则证明该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
(2)老师告诉小余,稀盐酸是新配制的,不存在变质的可能。因此小余的猜想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3)小姚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上网进行了查询,发现氯化铜溶液的颜色与溶液的浓度有关,见下表。那么,实验若要得到蓝色的氯化铜溶液,老师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溶液浓度
溶液很浓
溶液较浓
溶液很稀
溶液颜色
黄色
绿色
蓝色
(4)爱动脑筋的小明对这一实验做了一点改进,将一根铜丝擦光亮后,一端绕成螺旋状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表面出现黑色,然后趁热放进稀盐酸中,一会儿就可以看到________,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D
2. C
3. B
4. D
5. C
6. B
7. C
8. D
9. D
10. D
11. D
12. D
13. D
14. D
15. D
16. C
17. C
18. A
19. D
20. C
21. A
22. D
23. D
24. A
25. B
26. D
二、填空题
27. (1)Fe2+
(2)小于
28. (1)Fe+2HCl=Fe2Cl+H2↑;置换反应;Fe2+
(2)A
29. (1)铁/铝/铝合金
(2)可回收
(3)置换反应
30. (1)铁和铜盐反应生成铜单质,包裹在铁钉表面
(2)6HCl+Fe2O3=2FeCl3+3H2O
(3)b>a>c
31. (1)有机物;36:5
(2)+3
32. (1)有机物;H
(2)液化
(3)1×104W
33. (1)大
(2)水蒸气和氧气
(3)B,C
34. (1)大气压
(2)F4
(3)铁生锈需要水和空气,b点有水有空气,a点无水
35. (1)导电性
(2)氧气
(3)B
(4)Fe2O3+6HCl=2FeCl3+3H2O
三、解答题
36. (1)A,C,D
(2)情况一解:设锌粉(或铁粉)的质量为x。
Zn+CuSO4=ZnSO4+
Cu
65
64
X
6.4g
X=6.5g
设6.5g铁粉反应生成铜的质量为Y。
Fe+CuSO4=FeSO4+
Cu
56
64
6.5g
Y
Y=7.4g
硫酸铜溶液质量与生成铜的质量成正比,即
Z=370g
或设6.5g铁粉反应生成铜的质量为Y。
Fe+
CuSO4=FeSO4+Cu
56
160
6.5g
Z
Z=18.6g
mCuSO4=18.6g+19.6%=94.6g
用分式表示也给分,mCuSO4= g
情况二解:设锌粉(或铁粉)的质量为x。
Zn+
CuSO4=ZnSO4+Cu
65
160
X
320g×19.6%
X=25.5g
设6.5g铁粉反应生成铜的质量为Y。
Fe+
CuSO4=FeSO4+
Cu
56
160
64
25.5g
Z
Y
Y=29.1g
Z=72.9g
25.5g
mCuSO4=72.9g+19.6%=371.9g
或硫酸铜溶液质量与生成铜的质量成正比,即
Z=1455g
37. (1)109.8
(2)AB段是稀硫酸与锌反应有气体放出,BC段反应结束,加入稀硫酸的量即为溶液物质增加的质量
(3)解:氢气的质量:120克+10克-129.8克=0.2克
设100克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
H2SO4=ZnSO4+
H2↑
98
2
x
0.2克
x=9.8克
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9.8克/100克×100%=9.8%
38. (1)漏斗、玻璃棒
(2)硫酸亚铁
(3)解:m浓×a%浓=m浓×a%浓
20g×98%=(20g+m水)×9.8%
m水=180g
由ρ=m/V可得:V=m/ρ=180g/1g/cm3=180cm3=180mL
答:需加水180毫升。
39. (1)乙
(2)设10gCu-Al合金层样品粉末中铝的质量为x
2Al+3H2SO4=Al2(SO4)3+
3H2↑
54
6
x
1g
x=9g
W□%= ×100%=90%
答:该合金样品粉末中铝的质量分数为90%
40. (1)强度高、抗腐蚀性好、耐热性高
(2)设至少消耗钠的质量为x
4Na+TiCl4Ti+4NaCl
92 48
x 100t×96%
x=184t;
41. (1)有机物
(2)+3价
(3)36:5
42. (1)有机化合物
(2)174
(3)42:7:24:14
43. (1)分解者;自我修复
(2)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冬
(3)N、C、S、H
四、实验探究题
44. (1)H2
(2)取沉淀A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若沉淀全部消失则无铜
(3)钠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45. (1)1、4
(2)C
(3)①反应放热,温度升高;②氯化氢气体挥发,氢气中混入了氯化氢气体(或温度升高,水汽化成水蒸气的数量增多)
46. (1)Fe2O3+3CO高温2Fe+3CO2
(2)
(3)因为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玻璃管和橡皮管里的空气不可能排尽。
47. (1)3Mg+N2 Mg3N2
(2)熄灭酒精灯,继续通N2 , 待反应管冷却至室温,停止通N2 , 并关闭活塞K
(3)防止反应过程是空气进入反应管
48. (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的最佳质量比为1:12
(3)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的质量比为1:13时,氧化铜已过量。
(4)稀硫酸
49. (1)锌
(2)错误
(3)稀释原盐酸溶液(或减少加入的氧化铜的质量、对实验后的氯化铜溶液加水稀释)
(4)螺旋上的黑色固体消失
备战2021 2020年中考科学模拟题分类训练 专题8 物质的结构(含答案,共50题): 这是一份备战2021 2020年中考科学模拟题分类训练 专题8 物质的结构(含答案,共50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质的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1 2020年中考科学模拟题分类训练 专题17 电和磁(含答案,共49题): 这是一份备战2021 2020年中考科学模拟题分类训练 专题17 电和磁(含答案,共49题),共30页。
备战2021 2020年中考科学模拟题分类训练 专题13 地球、太阳、月球、宇宙(含答案,共49题): 这是一份备战2021 2020年中考科学模拟题分类训练 专题13 地球、太阳、月球、宇宙(含答案,共49题),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