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二生物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植物激素的调节含解析
展开植物激素的调节
1.植物的向光性: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2.植物激素的概念
(1)产生部位:植物体内。
(2)运输途径: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
(3)生理作用: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4)化学实质:微量有机物。
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产生的主要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运输
(1)方向: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
(2)方式:主动运输。
(3)分布: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
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表现: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作用特点:两重性
(3)实例: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等
5.生长素类似物
(1)概念: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2)应用
①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
②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
③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6.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向光生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在花期喷洒高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
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
【解析】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由于单侧光照射,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使背光一侧生长比向光一侧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项错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为主动运输,所需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因此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项正确;在花期喷洒高浓度的2,4-D可促进落花落果,C项错误;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D项错误。
【答案】B
2.用燕麦幼苗做如下两个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甲
图乙
A.两天后,胚芽鞘D向左(A侧)生长
B.两天后,胚根E向右(B侧)生长
C.两天后,放琼脂块e的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
D.两天后,放琼脂块f的胚芽鞘不生长
【解析】从图甲可以看出,由于重力作用,数小时后琼脂块B中的生长素多于琼脂块A中的,故在胚芽鞘D中,右侧生长快于左侧,胚芽鞘D向左弯曲生长。在胚根E中,由于胚根对生长素较敏感,B侧生长素浓度高反而抑制了胚根生长,因而胚根向右弯曲生长。根据图乙,由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琼脂块e能得到生长素,而琼脂块f得不到生长素,故放琼脂块e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放琼脂块f的胚芽鞘因没有生长素而不生长、不弯曲。
【答案】C
3.为了探究生长素(IAA)和乙烯(ACC是乙烯的供体)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科学家用拟南芥下胚轴插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有关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促进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为50 μmol/L
B.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细胞中,生长素和乙烯是同时合成并发挥作用的
C.ACC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作用的影响是促进其生根
D.两种激素浓度为0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均有一定的生根量,这与其自身的激素有关
【解析】促进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10~100μmol/L之间,不一定为50μmol/L;根据图中实验结果不能确定生长素和乙烯是否是同时合成的;通过与ACC浓度为0时比较,ACC浓度较低时(0.1~1μmol/L)能促进插条生根,但在浓度较高时(5~20μmol/L),抑制插条生根;题图显示,两种激素浓度为0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均有一定的生根量,这与其自身产生的激素有关。
【答案】D
4.下列现象与植物激素作用无关的是( )
①青香蕉与成熟苹果放在一起容易成熟 ②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疯长 ③萎蔫的青菜叶浸泡清水后逐渐变得硬挺 ④松树宝塔状的树形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
【解析】成熟苹果能释放乙烯,乙烯能促进青香蕉提早成熟;水稻感染了赤霉菌,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能使水稻茎叶疯长;松树宝塔状的树形是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的体现。萎蔫的青菜叶浸泡清水时,因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渗透吸水使青菜逐渐变得硬挺,所以与激素作用无关。
【答案】D
5.下图是植物体内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的形成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瓦龙酸
A.GA与ABA的形成都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B.GA与ABA在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织中含量不同,但是含量都极低
C.GA与ABA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共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
D.夏季植物体内ABA产生量增加,生长加快;冬季GA量产生增加,生长受抑制
【解析】题图显示,甲瓦龙酸在长日照条件下转化为GA,在短日照条件下转化为ABA,因此GA与ABA的形成都受外界环境的影响,A项正确;GA主要分布于生长旺盛的部位,ABA在将要脱落(或进入休眠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二者都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B项正确;GA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ABA促进果实的衰老脱落,因此二者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共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C项正确;综上分析,夏季植物体内GA产生量增加,生长加快,冬季ABA产生量增加,生长受抑制,D项错误。
【答案】D
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
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
D.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
【解析】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故A项正确。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中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故B项正确。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故C项正确。乙烯是促进果实成熟,而生长素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生长,故D项错误。
【答案】D
7.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研究表明,赤霉素对矮生玉米的作用效果明显,而对正常株高玉米的作用效果不明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图中的a过程表示促进,b过程表示抑制
B.图中的c过程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抑制
C.赤霉素缺乏的植物体无法完成生长素的合成
D.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赤霉素的合成代谢有关
【解析】赤霉素具有促进茎秆伸长的作用,结合图示可知,赤霉素应该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抑制生长素的分解,从而促进生长。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因此c过程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抑制。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但没有赤霉素,生长素的合成也可以进行。赤霉素对矮生玉米的作用效果明显而对正常株高玉米无明显效果,说明赤霉素可以调节玉米茎秆的高度,而植物的生长发育从根本上是受基因控制的,激素的合成也是,由此可推断出D项正确。
【答案】C
8.下图是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洋葱生根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中培养天数是因变量
B.实验过程中应定期更换蒸馏水和2,4-D溶液
C.最适浓度下洋葱根的生长速度是相同的
D.实验结果可充分说明2,4-D具有两重性
【解析】由图象可知,本实验中培养天数和2,4-D溶液的浓度是自变量,A项错误;由于植物激素在实验过程会有消耗,也会有一些代谢废物产生,所以实验过程中应定期更换蒸馏水和2,4-D溶液,B项正确;由于植物的生长受到多种激素的影响,所以最适浓度下洋葱根的生长速度不一定是相同的,C项错误;实验结果显示各种浓度的2,4-D促进效果都好于对照组,所以不能说明2,4-D具有两重性,D项错误。
【答案】B
9.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下图甲是一株盆栽植物,图乙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图乙根、芽、茎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图甲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
(1)图乙 点浓度可表示图甲①处生长素浓度, 点浓度表示②处生长素浓度。②处结构较小的原因是 ,
解决的办法是 ,此后②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低于 mol/L。
(2)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照下,图乙 点浓度可表示③侧生长素浓度; 点表示④侧生长素浓度。此时,植物茎将 生长。
(3)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⑦侧生长素浓度的是图乙中 点浓度,表示⑧侧生长素浓度的是图乙中 点浓度,因此根将 生长。表示⑤侧浓度的是 点浓度,表示⑥侧浓度的是 点浓度,所以 侧生长快,茎将 生长。
【解析】据题干可知,①表示顶芽,②表示侧芽,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顶芽处,生长素浓度处于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B、D点处于该浓度范围内;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芽的生长,F点浓度处于抑制生长范围内,所以导致植物具有顶端优势,打破顶端优势的方法是去掉顶芽。在单侧光照射条件下,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故③侧生长素浓度高于④侧的生长素浓度,并且促进程度大,即④侧的生长素浓度可处于C点,③侧的生长素浓度可处于G点或K点。将植物水平放置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促进茎的生长,而抑制根的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促进茎的生长,但促进程度小,同时促进根的生长。⑦侧可用E点表示,⑧侧用A点表示,⑤侧用G点或K点表示,⑥侧用C点表示。
【答案】(1)B(D) F ①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②处(侧芽)抑制②的生长 去掉顶芽 10-6
(2)G(K) C 向右(向光)弯曲
(3)E A 向地弯曲 G(K) C ⑤ 向上(背地)弯曲
10.建设绿色“一路一带”,沙漠防治的先锋树种是沙柳,为提高沙柳成活率,常常需要对沙柳掐尖留芽并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
A.上述过程去除了植物的顶端优势,而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因为叶片无法合成生长素,故而可对沙柳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
C.沙柳的正常生长在根本上是植物激素调节的结果,同时还受基因组控制和环境影响
D.掐尖留芽可使侧芽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根尖、促进根生长,从而提高沙柳的成活率
【解析】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不断向下运输至侧芽,顶芽部位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其生长,侧芽部位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对沙柳掐尖留芽,可去除植物的顶端优势,A项正确;对沙柳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以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消耗,有利于沙柳的成活,B项错误;沙柳的正常生长,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控,C项错误;掐尖留芽可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侧芽的生长,但侧芽合成的生长素不能运输到根尖,D项错误。
【答案】A
11.据了解,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蔬菜和水果提早上市。上市销售前再用大量的膨大剂、增红剂和催熟剂等化学激素进行处理,在将其催熟的同时又令其外观变得更加好看,如长着长尖的西红柿,个头较大切开后却有空腔的草莓或西瓜,还有一些看起来已经熟透、吃起来却没有什么味道的香蕉或菠萝等。其中的膨大剂和催熟剂可能是( )
A.生长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B.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C.生长素类似物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
D.赤霉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解析】乙烯类似物具有同乙烯一样的功能,即催熟作用,可做催熟剂;膨大剂能使果实膨大,主要原因是细胞数目的增多,这是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的功能。
【答案】B
12.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据图回答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
(1)农业生产中,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图甲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 ,可选用图中 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
(2)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对胚轴的生长具有 作用。根据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推测,实验中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应在图中的 点。
(3)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图丙所示。根据①③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继而将②组结果与①③组进行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 。
(4)科研人员利用某些植物,研究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体内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列举部分结果如下。
生长阶段 | 生长素 | 赤霉素 | 细胞分裂素 | 脱落酸 | 乙烯 |
种子发芽 |
| + | + | - | + |
花芽形成 | + | + | + | + | + |
果实生长 | + | + | + |
| + |
器官脱落 | - | - | - | + | + |
衰老 | - | - | - | + | + |
(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由表可以看出,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都要受 。而从本质上看,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受基因组 表达的调控。
【解析】(1)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根据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度不同,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抑制甚至杀死杂草。我们选择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应该是对双子叶植物有抑制作用,而对单子叶植物最好有促进作用,曲线Ⅱ表示单子叶植物,所以选择的浓度为D点所对应的浓度。(2)由图乙可以看出,加入CaCl2溶液后胚轴的生长速率下降,所以CaCl2溶液对胚轴的生长起抑制作用;赤霉素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它的加入会使胚轴生长加速,所以加入点为B点。(3)①③的不同点在于是否保留顶芽,结果的不同(侧芽是否生长)是由顶芽的有无引起的,所以结论是顶芽会抑制侧芽生长;②③的不同点在于是否加入了细胞分裂素,加入细胞分裂素后侧芽生长了,所以②组结果与①③组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或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4)从表格中可看出,每一阶段都要受到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受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调控。
【答案】(1)Ⅱ D
(2)抑制 B
(3)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 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或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
(4)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 程序性
2021高二生物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胚胎工程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高二生物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胚胎工程含解析,共7页。
2021高二生物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高二生物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解析,共7页。
2021高二生物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通过激素的调节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高二生物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通过激素的调节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一些疾病,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激素分泌调节的方式——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激素调节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