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阅读鉴赏(七)(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1974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阅读鉴赏(七)(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1974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阅读鉴赏(七)(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19742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阅读鉴赏(七)(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阅读鉴赏(七)(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阅读鉴赏〔七〕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王维的诗句中,最能表达受佛家思想影响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C.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D.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2.以下各项都写到“泪〞,从情绪和心境的角度来看,与“夜深而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不同类的是〔 〕A.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B.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C.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D.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结构已经被打乱,调整其短语或短语内部的顺序,与上联“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对仗工整的是〔 〕①红雨②树边 ③小苑西回 ④一庭佳丽⑤莺唤起 ⑥看⑦绿树⑧池边 ⑨此间有舜日尧天A. ③⑤④⑥⑧⑦②①⑨ B. ③⑤④⑥⑦⑧②①⑨
C. ③④⑤⑥⑧⑦②①⑨ D. ③⑤④⑥⑧⑦①②⑨4.以下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鹧鸪天•离恨
纳兰性德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云淡淡,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A.“背立盈盈故作羞〞,描写女子背对情郎站立时故作娇羞的姿态,样子传神动人。
B.“手挼梅蕊打肩头〞,通过女子揉弄梅蕊、轻敲肩头的动作写出了女子的可爱。
C.三四两句写女子对情郎的情感由思念转为怨恨,直到看见情郎恨意也未消除。
D.五六两句中“淡淡〞和“悠悠〞两个叠音词,衬托出女子对情郎的思念悠远绵长。5.下面是徐祯卿的?偶见?已打乱顺序,它的正确顺序是〔 〕
①可奈玉鞭留不住②深山曲路见桃花③马上匆匆日欲斜④又衔春恨到天涯A.①③④②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6.对下面这首诗内容的解说, 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邂 逅
〔台湾〕席慕容
你把忧伤画在眼角/我将流浪抹上额头
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漠然地不再相识
啊/亲爱的朋友
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装师A. 第一节中,诗人用“画〞“抹〞“添〞“雕刻〞等词语,既显示了岁月流逝的轨迹,也揭示了人们“自寻烦恼〞的反常心理。
B. 诗人在第一节将“你〞“我〞类同的“雕琢〞展现出来,在第二节中便把“化装〞得严严整整的“你〞“我〞推向街角,展现擦身而过却不相识的场面。
C. 第二节中“请别错怪〞一句仿佛是一种奉劝,又仿佛是一种提醒,娓娓而谈中解释了“漠然地不再相识〞的本质。
D. 诗人在诗中把抽象的人生“世态〞阐述得既含蓄深沉又细致入微,他含蓄地告诉人们,经常化装打扮自己,并不能带来美丽,而只会使人更苍老。7.以下古代诗句与文段蕴含的意境情感最不符合的是〔 〕美国旧金山的中国城中,常见这样一脸沧桑的面孔,操着夹杂粤语或闽南话的英语,却是华人的容颜。他们来到这里,为的不过是买中国人爱吃的蔬菜,或者到餐馆吃一顿中餐。其实胃口比乡音,比容颜,还要难以更改。无论走到哪里,味蕾连接的胃口,永远牵动着人心深处最动人最温暖也最牢固的那一点。A. 独在导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D.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8.以下选项中关于?雨巷?的表述,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 ?雨巷?的重要意象之一,就是“雨巷〞,凄风苦雨狭窄破败的“雨巷〞,使人感到沉闷窒息的时代气氛,这一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B. ?雨巷?的另一个重要意象,是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的美丽的,但这种理想如丁香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令人惆怅。
C. ?雨巷?首尾的两节,除了“逢着〞和“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D. 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古代诗人常常以此立意,丁香也成了人们熟知的意象之一,丁香,往往用来象征孤高、美丽、忧愁,?雨巷?的作者徐志摩却反其道而用之,写出了自己的理想。9.对?蜀相?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 “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 “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 “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开创,“济〞扶助。
D. “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10.以下古代名句中,没有使用比照手法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B.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C.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D.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二、诗歌鉴赏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以下小题。 临江仙·送光州①曾使君周紫芝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②。不应③霜塞晚,横槊看诗成。【注】①光州:今河南潢川,南宁时期是接近金国的边防重镇。②青冥:代指朝廷。飞诏下青冥,指皇帝下令征调回朝。③不应,不顾。〔1〕.以下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这是一首送别词,本写惜别之情,却一反常调,以较多的笔墨叙事,为抒写别情作了充足的铺垫,一位渴望建功立业的使君形象跃然纸上。
B.词的上片,“相见于〞三字,虽极平常,但却包含着那次相聚中种种快乐的情事,而这一切,作者只用“往事堪惊〞四字一笔抹过,简括地表现出辛酸沉痛,不堪回首的情绪。
C.词的下片,“铁马〞“红旗〞“日暮〞等意象,渲染了苍凉悲苦的意境,描绘了寒日的黄昏,一派萧瑟的边塞上,铁马奔驰,战旗飘飞,士气消沉的图景。
D.“横槊看诗成〞语出元稹的“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亦有“横槊赋诗〞的慨叹,后来人们常用“横槊赋诗〞赞扬人的文才武略。〔2〕.诗词中“虚境〞包括梦幻仙境、已逝之境、未来之境、对写之境等,这首词写出了哪几种“虚境〞?请结合词中具体语句分析“虚境〞中传递出的情感。 12.阅读下面苏轼的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苏轼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润州甘露寺弹筝苏轼 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①。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注】①浮玉:喻指金山。〔1〕以下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采桑子?开篇从“多景楼〞的“多〞字获取灵感,连用三个“多〞字引出“情〞“感〞“病〞而不赘叙,令人印象深刻。
B.“空〞字写出“一笑〞之后,“回头〞来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而“空〞无所有,只有“多情〞“多感〞“多病〞依然。
C.?采桑子?上阕前二句先言情后言事,后二句先言事后言情,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情,言事与言情结合,意蕴盎然。
D.这两首诗词皆出自苏轼之手,均写多景楼中与友人相聚之事,都借用音乐抒情,但抒发的情感却一喜一忧,迥然不同。〔2〕筝是一种拨弦乐器,发音凄苦,常令人“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下面有关筝的诗所表达的情感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 〔南朝梁·萧纲?弹筝?〕
B.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唐·李端?听筝?〕
C.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凭君向道休弹去,白尽江州司马头。 〔唐·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
D.银甲弹冰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故人情怨知多少,扬子江头月满船。〔3〕有人评论说苏轼?采桑子?中“斜照江天一抹红〞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作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以下小题。点绛唇·感兴王禹偁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①。平生事②,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注】王禹偁〔chēng〕:巨野〔今属山东〕人。在朝为官敢于直言讽谏,屡受贬谪。曾贬黄州,又迁蕲州〔今属湖北〕病死。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由于他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①如缀:排列成行很整齐,如连缀在一起。②平生事:这里指向来所追求的功名事业。〔1〕.以下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雨恨云愁〞一句词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借景抒情,写江南多云多雨令人感到惆怅,以表现作者的心绪。
B.“江南依旧称佳丽〞一句说明作者眼中的江南仍有着美丽的景象,“依旧〞暗寓了今昔之感,透露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C.“水村〞两句抓住江南水乡最富地方特色的景物进行细致刻画,展现了一片明丽、温馨的景象。
D.“天际〞两句承上片写景而来,视角由低而高,转向空中。诗人用“天际征鸿〞来反衬自己的碌碌无为,以物衬人。
E.词人遥见“天际征鸿〞触发了“平生事〞的联想,并将“平生事〞凝聚在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中,含蓄而深沉。〔2〕.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注释】武元衡,中唐诗人,洛阳人。〔1〕以下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诗中“春〞扮演了一个贯穿始终的角色,它触发乡思,引动乡梦,吹送归梦,无处不在。
B.这首诗是一首七绝,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借梦抒情。
C.诗题为“春兴〞,通过写雨过天晴后成荫的杨柳和黄莺等意象,构成了一幅早春时节春意盎然的景象。
D.诗中“残花落尽见流莺〞,诗人从视觉角度写,却使人如闻莺语。〔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初到陈州二首〔其二〕注苏辙久爱闲居乐,兹行恐遂不。上官容碌碌,饱食更悠悠。枕畔书成癖,湖边柳散愁。疏慵愧韩子,文字化潮州。【注释】本诗为作者被貶陈州时所作。〔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作者在闲居已久的情况下赴陈州任职,对于此行能否遂心,他有点拿不准。
B.颔联写上级容许自己庸碌无为,自己很享受每日饱食后悠闲自在的惬意。
C.颈联写诗人与书为伴,日久成癖,漫步湖边,赏景散心,消解忧愁。
D.这首诗以议论抒情为主,兼有表达写景,文笔质朴,平淡中别有意味。〔2〕.阅读本诗,结合文言文材料中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尾联中作者的感情。
答案解析局部一、单项选择题1. B 2. B 3. A 4. C 5. B 6. D 7. B 8. D 9. C 10. B 二、诗歌鉴赏11. 〔1〕C
〔2〕①两种“虚境〞:已逝之境和未来之境。②上片是已逝之境。回忆往事是虚,杯酒相倾是实,包含了对往昔欢乐团聚的思念,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③下片是未来之境。想象使君到任后的生活和心境,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勉励友人在边塞施展文武才干,为国立功的情意。 12. 〔1〕D
〔2〕B
〔3〕两句都运用了以景结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斜照江天一抹红〞写演奏结束,四下安静下来,只看见夕阳斜照在江面,水天映着残阳的一道红光。“唯见江心秋月白〞写演奏结束后,四周静悄悄的,只看见江心倒映着一轮皎洁的秋月。这两句都写了演奏结束后,演奏者和听众还沉浸在音乐的回味中,此刻出现了刹那的宁静,从侧面表现出琵琶声的妙绝入神,曲有尽而韵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 13. 〔1〕A,C
〔2〕①壮志难酬的惆怅:借天边鸿雁展翅高飞,表现自己屡遭贬谪、不能大展宏图的苦闷;
②知音难觅的抑郁:“谁会凭栏意〞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心志无人可诉的痛苦;
③客居异乡的孤独:诗人赋异乡江南雨云以“恨〞“愁〞,足见心中郁积着深沉的愁闷。
14. 〔1〕C
〔2〕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春风〞“乡梦〞拟人化,上句写春风吹拂思乡的梦,下句写梦追逐着风。形象生动地表达思乡之意,惜春之情。 15. 〔1〕B
〔2〕①对韩愈在潮州教化百姓功绩的赞美和羡慕之情;②自己疏懒懈怠,毫无政绩的惭愧之情;③被贬陈州,不受重用的不满之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阅读鉴赏(八)(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阅读鉴赏(十)(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阅读鉴赏(六)(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