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2第2节 变压器教学设计
展开〔1〕实验条件:本校实验室有可拆式变压器组件,学生电源,演示多用表,小灯泡;为了让学生通过实验来体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自制变压器10套:收购废旧小型变压器〔或洗衣机、电扇〕铁芯→重新组装〔洗衣机、电扇铁芯可直接用,但电扇铁芯截面积太小,需要绕的匝数多,不够好〕→裁剪“山〞字形中间“一竖〞〔不裁剪可以,但与教材不衔接〕→把铁芯改为长方形→用绝缘纸包裹铁芯→用Ф0.29mm漆包线绕原线圈220~280匝→用Ф0.40 mm漆包线绕副线圈50~75匝→焊接并固定好导线,以方便学生接线。
〔2〕学生实际:我校学生的知识根底,相对本地其它各校是较有优势的。但多媒体使用后,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对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有所弱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欠缺,本节课本着加强演示实验,达成?物理课程标准?之要求来设计和实施。
〔3〕教师自身:热爱教育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对课堂教学有自己的观点。教无止境的认识使自身仍注重课堂实践。教授本节课的目的:尝试探究式教学的运用,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和朋友们合作,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体验了创新制作变压器的快乐;本人普通话不够标准,且有思维定势的干扰;课堂教学实施是在同事所任教的班上,因学生生疏,肯定有不尽人意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并理解理想的单相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关系;并分类了解电流与匝数的关系;会运用三个关系分析实际案例。
[教学重点] 单相单入单出变压器
[教学难点] 理论推导电压与与匝数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探究式、讲授式结合
[教学用具] 多媒体、U盘;可拆式变压器组件、导线、插座、铝环、有小灯泡的线圈;演示多用表一只、交流250V分压器一个、交流1A分流器一个;自藕变压器一只、接好导线的插口式灯座及白炽灯泡一个;小型可拆式变压器1只,自制变压器10只,小灯泡及灯座10个,学生电源10个;导线、多用插座假设干。
[教学过程]
环节一、知识回忆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表达式呢?
2.自感电动势是怎么产生的?作用是什么?表达式呢?自感系数与什么有关?
3.电流做功的表达式是什么?电功率呢?
环节二、图片导入
PPT展示 拍摄的“校园内变压器、环形变压器、自藕变压器等〞照片
师:见过吗?是什么?
生:校园里的变压器
师:变压器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重大,本节课我们学习第二节变压器,板书:4.2 变压器
PPT打出学习目标:探究变压器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关系;电流强度与匝数的关系。
环节三、新授内容
〔一〕结构:
师生活动:教师把可拆式变压器分解为各个散件,让学生观察,并且边分解边讲解。
1.原线圈:与交流电源〔发电机或供电所〕相连的线圈〔学案填写〕
2.副线圈:与用户连接,给负载〔用电器〕供电的线圈
3.闭合铁芯:层状硅钢片彼此绝缘组合,传导磁感线,把电能转化成磁能。
如图1〔PPT打出〕,代表符号如图2所示,其中T=0.02s。
〔二〕实验
〔1〕演示:组合变压器0~1600匝间接交流220V ,0~400匝,接插口式白炽灯。①可动铁芯竖起,把带小灯泡的线圈从上向下移动,让学生观察亮度〔逐渐变亮〕,同时观察白炽灯的亮度〔不亮〕;②把铁芯闭合,再观察白炽灯〔有亮度〕。
〔2〕学生实验:让学生每5人为一组做如图3所示的实验。
〔3〕师生实验:学生用组装后的变压器探究,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用可拆式变压器进行半定量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表一〔记录〕
表二〔计算〕
〔三〕分析
从表格数据可看出: U1 I1 U2 I2
原理分析:问题导向
问题链1:当原线圈中通入如图4所示的电流时,其两端产生自感电动势吗?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请写出。
讲解:
叫电流的变化率,大小为i1—t图像的斜率,在0~T内,正减负增负减正增,设有效值为E1,那么它与输入电压的有效值U1相等,即E1= U1 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增、减、反增、反减。
问题链2:副线圈内的磁场变化吗?在其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吗?大小如何?
讲解:假设铁芯不漏磁,那么有
,电动势E2与输出电压U2的有效值相等,即E2 = U2 >
假设S1=S2 ,那么有E2 = U2 >
0~的E1 、E2 的“方向〞如图5所示,0~T内瞬时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6所示。
结论1:假设原、副线圈通磁面积相等,且铁芯不漏磁,那么有
〔1〕
即电压与匝数成正比
升压降流:n2>n1 I2
问题链3:原、副线圈有无电阻?通电时,发热吗?什么情况下?电阻小?〔短、粗、电阻率小〕,对于大型变压器,原、副线圈上的电热损耗可忽略不计,形象称为:忽略铜损。
问题链4:铁芯内的磁场变化时,其内是否产生感应电流?〔涡流〕铁芯发热不?把铁芯做成彼此绝缘的层状,有何物理道理?〔减小横截面积,降低涡流发热〕,大型变压器可忽略这种损耗,简称忽略铁损。
结论2;忽略漏磁、铜损、铁损的变压器,叫理想变压器,它自身并不消耗能量,故由能量守恒有或 〔2〕
〔1〕〔2〕联立易得 〔3〕即电流与匝数成反比
环节四:问题延伸
1.实际应用中,常见的变压器有单入多出,如图7所示,是一入三出的理想变压器,请思考应满足什么规律?〔提问学生〕
讲解:电压关系应满足
即 电压与匝数成正比
功率关系应满足
易得出 电流与匝数并非反比关系!
推广为
2.如图8所示的变压器,两个副线圈n2、n3内与原线圈n1内的磁通量变化率能相等吗?电压与匝数的正比关系还能满足吗?
环节五:结合实际
1.大型变压器:〔1〕升压降流:把10KV110、220、330、750KV
〔2〕降压增流:把100KV10KV、220/380V
2.互感器:〔1〕电压互感器:把难测量的高压变成低压测量〔展示实物〕;〔2〕电流互感器:把难测量的大电流变成小电流测量〔展示实物〕。
3.小型变压器;半导体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内常用〔展示实物〕
4.自藕变压器:观察讲台摆放的实物,并通过灯泡亮度变化让学生获得体验,分析说明图9。
环节六:课堂测评
练1.变压器能否改变恒定电流?为什么?
练2.变压器线圈中的电流越大,所用导线越粗,街头见到的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假设它是单入单出变压器,哪个线圈应该使用较粗的导线?为什么?
练3.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连接一个电流表,副线圈接入电路的匝数可以通过滑动触头Q调节,如图10所示.在副线圈上连接了定值电阻R0和滑动变阻器R,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原线圈两端接在电压为U的交流电源上.那么( )
A.保持Q的位置不动,将P向上滑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大
B.保持Q的位置不动,将P向上滑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C.保持P的位置不动,将Q向上滑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大
D.保持P的位置不动,将Q向上滑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答案】BC
练4.如图11所示,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一定,两个副线圈的匝数是n2和n3.当把电热器接a、b,让c,d空载时,安培表读数是I2;当把同一电热器接c、d,而a、b空载时,安培表读数是I3,那么I2∶I3等于( )
A. B. C. D.
【答案】C
环节七 课堂小结
原、副线圈等磁,电压与匝数成正比
理想变压器,P入=P 出
3.单入单出:电流与匝数成反比
布置作业:
1.请把课堂练习3、4的分析过程写在作业本上
2.作课本课后练习2、3
板书规划
后记
借班上课,且教学以实验为主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学生说“物理还可以这样学〞!把自制教具用于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学生用多用表测量电压,很快能看出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经不太准确的半定量演示实验,结合有漏磁、铜损、铁损也能得出功率关系,并且容易推出电流与匝数的关系。
存在问题:〔1〕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做实验易损坏小灯泡,还太费时间,致使方案内容完不成;〔2〕本校的“环保〞粉笔质量不好、黑板又太光滑!影响书写质量和可见度。
补充之处:鉴于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学生理解还不深,故录制成微课,拷贝在教室内多媒体桌面上,供学生学习。n1
n2
U1
U2
I1
I2
U1 I1
U2 I2
第2节 变压器
一、结构
1.原线圈:与交流电源相连
2.副线圈:与用户相连
3.闭合铁芯:导磁传能
二、结论
〔一〕对单入单出
1.假设原、副线圈通磁面积相等,且铁芯不漏磁,那么有
〔1〕
即电压与匝数成正比
2.忽略漏磁、铜损、铁损的变压
器,叫理想变压器,它自身并不消耗能量,故由能量守恒有或 〔2〕
3. 〔3〕
即电流与匝数成反比
〔二〕对单入多出〔本节不进行〕
i=2、3、、n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选修3-2第五章 交变电流4 变压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选修3-2第五章 交变电流4 变压器教学设计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选修3-2第五章 交变电流4 变压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选修3-2第五章 交变电流4 变压器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4 变压器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4 变压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