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2课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展开【课程分析】
本课是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的开篇,即《鸦片战争》。第一目“虎门销烟”,讲战争的原因;第二目“《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略讲经过,主要谈结果;第三目“第二次鸦片战争”概述了起因、经过和后果,其中包括洋务运动的发生都是战争影响的结果。鸦片战争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学情分析】本课由于没有重复初中历史的学习内容,没有列出军民反抗的事迹,而以引导分析战争的起因、战败的原因为目的,这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但由于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还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采取创设情景、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明确课标】《课程标准》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基于本册教材“政治文明历程”的主题,本课的着眼点注重西方侵略对我国政体外部的冲击,以及认识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①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关于鸦片战争爆发背景的逻辑关系图,并理解战争爆发及中方战败的根本原因。弄清楚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之间的辨证关系。②能够认识到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的伟大意义,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③特别要强调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和系统性,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知识点。
2.能力与方法:①以生活化事件及战争视频作引入,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②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及学生分组调查、搜集资料、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锻炼其合及自主学习精神,并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③指导学生分析课本中的信息资料,培养其动脑思考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战争造成中国损失的调查讨论,引导学生痛则思恨、激发爱国情感,强化学生的国家主权和国土资源意识。②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美的集中体现。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③联系香港地区割失和今天重回祖国怀抱的历史,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着重于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后果,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战争的失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教学课时】1课时
【导入设计】罂粟花图片导入(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观察、思考,导入新课)
板书题目:第12课 鸦片战争
明确课标和本课知识结构
一、还原历史:从虎门销烟到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追问历史: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三、反思历史:如何看待鸦片战争
【教学程序】
一、预习检测(学生合作互查,提问检查6分钟)
二、【探究活动】(小组讨论、形成共案,派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时间10分钟)
【探究活动一:图说历史——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分析】讨论并思考:结合下列图片分析,如果林则徐没有被撤职,中国还会战败吗?
(提示 :请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外交等方面思考。)
【对比图一】清朝道光帝 英国议会
【对比图二】康熙御制耕织图 英国机械耕地
【对比图三】清朝八股取士 英国思想家洛克(主张自由、分权、法治)
【对比图四】清朝水师旧式船只 英国的早期铁甲舰
【对比图五】
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多安全啊!
三角贸易示意图
探究活动二:【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结合以下材料: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 :请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社会性质等方面思考)
材料一: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由于洋布畅销,东南沿海一些以纺织为业的乡村,受到很大冲击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西方·····
材料三:鸦片战争后,部分知识分子感到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开始探讨西学。林则徐被罢免后,把在广州禁烟期间搜集的有关西方资料交给好友魏源,魏源据此在1844年编撰了著名的《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材料四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开始认识到中国的新变局,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
——摘自岳麓版历史课本P52
三、【当堂检测】(见PPT,学生自主完成,时间2分钟)
(设计理念:在课堂小练的内容当中包括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基础知识以单选题的形式掌握,通过问答题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完成,用时3分钟)
六、【板书设计】( 设计理念:设计上总体框架与课本子目设置一致,在每一小目的具体说明过程中力求体现每一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用简洁的语言精练地概括主要内容。)
第12课 鸦片战争
一、还原历史:从虎门销烟到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追问历史: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三、反思历史:如何看待鸦片战争
【结课设计】以框架的形式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进一步强化并巩固重点知识。同时在逻辑思维上为学生构建一个明晰的框架与线条,便于学生日后复习掌握。
【教学理念】
秉承新课改的精神,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倡导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合作学习,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探索性,强调学生的体验、探索、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独立观察事物并发现问题的能力。不把历史学科的学习局限在了解史实的范围之内,广泛地运用各种信息与材料,让学生对身边的历史有直观的感受,改变学生对历史枯燥、沉闷、刻板的传统印象。此外,还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以及历史感与责任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条约
内容
《南京条约》及附件
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五口通商;议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11口通商;外国商船在长江各口岸往来;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赔偿军费。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俄国割占100多万平方公里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2课 鸦片战争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2课 鸦片战争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岳麓版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12课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岳麓版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12课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岳麓版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2课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岳麓版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2课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品味高考,重点突破,各地模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