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二单元 9﹡ 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9﹡ 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页
    第二单元 9﹡ 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页
    第二单元 9﹡ 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9* 精神的三间小屋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9* 精神的三间小屋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情境导入,新课解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9* 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学目标】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关系。
    2.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3.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情境导入】
    同学们,如果说人的身体活动需要空间,那么,人的精神活动是不是也需要空间呢?精神活动的疆域应该怎么来分配呢?这正是《精神的三间小屋》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的议论性散文,它将“说理”融入“情感”之中,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提示及要求:
    1.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分析文章结构,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明确:
    1.字音字形
    宽宥(yòu) 游弋(yì) 轻觑(qù)
    麾下(huī)广袤(mà)赘余(zhuì)
    困厄(è)憎恶(zēnɡ)驰骋(chěnɡ)
    要诀(jué)窗棂(líng)自惭形秽(huì)
    坍塌(tān)矗立(chù)抽丝剥茧(jiǎn)
    惊骇(hài)濡养(rú)鸠占鹊巢(jiū)
    2.第一部分 (1~6):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
    第二部分(7~18):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一层(7~9):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我们爱和恨的小屋。
    第二层(10~14):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我们事业的小屋。
    第三层(15~18):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19、20):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精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小组合作探究。
    1.作者说的是哪三间精神的小屋呢?
    明确:(1)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2)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
    (3)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2.第1~6段写的是什么?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什么关联?
    明确:第1~3段:全文的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两句名言的感慨与思考,引出对精神空间的理解。
    第4~6段:由身体活动的空间引出对人心灵活动的空间的思考。
    3.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明确: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一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深广的胸怀。
    4.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明确: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揭示出一个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事业?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首先是寻找阶段,站在高处向远方望去,高瞻远瞩,确立远大目标。
    其次是耕耘阶段,再苦再累,在所不惜,只要努力达成目标。
    最后是收获阶段,已经为追寻目标精疲力尽,快要放弃时,却在最不起眼的地方获得了成功。
    5.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明确:作者首先用一个反问句引出下文,接着用了两个比喻句说明没有自己的悲哀。告诫人们:做人不能迷失了自我。
    理解本段的重难点是“自身”,如何理解文中“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发现”“我们发表的意见”?
    通过举例分析说明这里的“自身”不单指人的个体生命,更是指向这个个体生命所具有的特立独行的人文精神。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6.概括第19、20段的内容。
    明确:总结全文,指出建立精神栖息地是我们的义务和权利,提出扩大精神空间的建议。
    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第1~6段
    1.文中哪两句是关于人的心灵的描述的?为什么说我们面对名言与古话时会自惭形秽、不知所措?
    明确:文中“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和“宰相肚里能撑船”两句话对人的心灵进行了描述。“自惭形秽”是因为“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不知所措”是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2.第1段中的“泥土”“浪花”“云霓”分别对应的是什么?
    明确:“泥土”“浪花”“云霓”分别对应的是“大地”“海洋”和“天空”。
    3.本部分哪几段话表明由人需要物质空间自然转换到人需要精神空间?作用是什么?
    明确:由“人的肢体活动需要空间。人的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这几句话自然转换,显得不露痕迹。
    (二)阅读第7~9段
    1.本部分的文字形象、生动、飞扬、鲜明、新奇,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你能举例说明吗?
    明确:本部分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作者笔下的文字真如繁花盛开,奇英缤纷,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也使得说理的文字具有了情感的力量,生动又悦耳,在扩大感染力的同时,必然会增强说服力。如文中将“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比喻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既贴切又奇特而鲜明。再如文中“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温馨而活泼,非常有感染力与说服力。
    2.“无师自通”“净手焚香”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无师自通”这里指自然发生。“净手焚香”这里指去除尘埃,营造净化的仁爱心境。
    (三)阅读第10~14段
    1.人生工作“七万个小时。在这个庞大的数字面前”,大多数人会有怎样的反应?为什么?
    明确:大多数人的反应“都会始于惊骇,终于沉思”。这是因为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整整35年的时光,假如你所从事的工作,是你的爱好,这七万个小时,将是怎样快活和充满创意的时光!假如你不喜欢它,漫长的七万个小时,足以让花容磨损,日月无光,每一天都如同穿着淋湿的衬衣,针芒在身。
    2.为什么说“适合你的事业,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
    明确:主要靠自我寻找,不但是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样俯拾即是,而且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是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
    3.为什么你“很难预知”将来?很难“真正触摸到倾心的爱好”?
    明确:很难预知,是因为很难真正触摸到倾心的爱好,还因为当我们太年轻的时候,因为尚无法真正独立,受种种条件的制约,那附着在事业外壳上的金钱地位,或是其他显赫的光环,也许会晃了我们的眼。
    4.“鸠占鹊巢”“李代桃僵”在这里分别指什么?
    明确:“鸠”与“李”在这里代指“事业之外的赘生物”。
    (四)阅读第15~18段
    1.文中第16段说“我们认识的人”具体指哪些?
    明确:“我们认识的人”指他人思想、最新信息、别的喉咙嘟囔过的,别的手指圈画过的世界万物。
    2.文中第16段表达对人对己迥然不同的态度的语句有哪些?作用是什么?
    明确:表达对人对己迥然不同的态度的语句是“我们把自己的头脑……找不到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作用:强烈的反差,鲜明的对比,深刻的印象,刻骨铭心的震撼。
    (五)阅读第19、20段
    1.文中“我们可以……但我们……”这一组排比句指出了什么?
    明确:指出我们建筑美观结实的“精神小屋”需要的条件分别是:拥有健康、庄严、努力、真诚。
    2.当我们完成了自己精神小屋的建造后,应当再如何?
    明确:不妨扩大疆域,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
    四、拓展延伸
    1.拓展讨论:如果你们也来建造自己的精神小屋,你们会盛放哪些内容呢?
    学生各抒己见。
    2.拓展美读:师生朗诵毕淑敏散文《造心》第16、17段。
    附《造心》第16、17段:
    心为血之海,那里汇聚着每个人的品格智慧精力情操,心的质量就是人的质量。有一颗仁慈之心,会爱世界爱人爱生活,爱自身也爱大家。有一颗自强之心,会勤学苦练百折不挠,宠辱不惊大智若愚。有一颗尊严之心,会珍惜自然善待万物。有一颗流量充沛羽翼丰满的心,会乘上幻想的航天飞机,抚摸月亮的肩膀。
    造心是一项艰难漫长的工程,工期也许耗时一生。通常是母亲的手,在最初心灵的模型上,留下永不消退的指纹。所以普天下为人父母者,要珍视这一份特别庄重的义务与责任。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文章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我们要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只有拥有“健康”“庄严”“努力”“真诚”,我们才能拥有幸福而充实的生活。让我们学会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吧!
    附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2018)9* 精神的三间小屋精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2018)9* 精神的三间小屋精品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2018)5 我看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2018)5 我看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情境导入,新课解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3 乡愁(余光中)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3 乡愁(余光中)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情境导入,新课解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