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思维拓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易错警示【误区】 违法行为一定是犯罪行为。【警示】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都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二者之间又有明确的界限,违法行为根据其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因此,违法行为包括犯罪行为。违法不一定犯罪,而犯罪必定违法。
知识点1 违法无小事1.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 、 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 、行政违法行为和 。(2)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3)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 ,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4)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 ,应当受到 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4.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 。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5. (2021•江苏东台期末)林某因在网络上贩卖枪支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刘某因开车闯红灯被处以200元罚款。林某和刘某的行为分别属于( ) A.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B. 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C. 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D. 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违法行为的类别。题干中林某因在网络上贩卖枪支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刘某因开车闯红灯被处以200元罚款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中的行政违法行为,受到了行政处罚。B分类正确,A、C、D错误。
6. (2021•江苏淮安淮安区期末)某高校航天领域研究生常某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接受境外人员提供的“经费”20多万元。向境外人员发送情报资料60多份,泄露了国家秘密,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常某的行为属于( )A. 一般违法行为 B. 刑事违法行为 C. 民事违法行为 D. 行政违法行为
解析:本题考查刑事违法行为。题干中某高校航天领域研究生常某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向境外人员发送情报资料60多份,泄露了国家秘密,给国家造成严重危害,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受到了刑罚处罚,构成了犯罪,属于刑事违法行为,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的区别。
7. (2021•福建顺昌县期中)某地警方在全国抗击疫情期间,对王某、罗某、张某3人在网上编造、散布疫情谣言的行为,依法给予行政拘留。王某、罗某、张某3人行为( )①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②属于一般违法行为③必然受到刑罚处罚 ④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题干中王某、罗某、张某3人的行为触犯了行政管理法规,受到了行政处罚,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因此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④正确;①错误,对社会的危害性轻微;③错误,犯罪要受到刑罚处罚。
知识点2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8. 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 等行为都是违 反 的行政违法行为。
9.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 。这些民事活动都是 由 来规范的。民法用规定 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 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10. 是社会和谐的保证。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 强 观念,严格遵守 的法律规定。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 行为和 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 要 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11. (独家原创试题)为了让学生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某校开展了校园文明学法活动,要求学生树立法治观念,维护法律权威。对此,下列行为符合法治要求 的是( )①按照交通标识骑行自行车 ②打听同学的秘密并到处传播 ③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④破坏路灯和座椅等公共设施 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法治观念的认识与理解。由材料分析可知,符合这一要求的是按照交通标识骑行自行车,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①③正确;②④属于不良行为,排除。
12. (2021•江苏东台期末)小罗多次“顺走”无人售货超市中的商品,最终因其行为达到相关标准而被法院判处刑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施不诚信行为可能会受到刑罚处罚B. 沾染不良习气一定会走向犯罪C. 轻微的违法行为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D. 违法行为分为严重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解析:本题考查法不可违。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违法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法律并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顺走”无人售货超市中的商品属于不诚信行为,小罗因多次“顺走”商品,其行为达到相关标准而被法院判处刑罚,说明了实施不诚信行为可能会受到刑罚处罚,A正确;沾染不良习气可能会走向犯罪,B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法不可违,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C错误;严重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属于同一个概念,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或违法行为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D错误。
13. (2021•广东江门新会区期末)2020年9月7日,主播李某用网上精美的智能手环图片直播宣传,单价12元的劣质手环,以298元将手环“促销”出去。李某以次充好搞促销,还以“免费赠送”的名义卖劣质货品赚取快递费差价,被刑事拘留。材料说明了( )A. 法不可违,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B. 保持警惕,小心行事就不会被抓C. 网络信息纷繁复杂,网络直播不可靠D. 自由有界,网络无自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认识。题干中主播李某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受到了法律制裁,说明了法不可违,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A符合题意;B错误,法不可违,违法必究;C错误,“网络直播不可靠”的说法过于绝对;D错误,在遵守网络规则的前提下,网络有自由。
14. (2021•广东东莞期末)外卖骑手小杨为了赶时间送外卖,闯红灯被交警罚款100元;擦伤小王的私家车赔偿800元;私家车主小王把小杨打成重伤被判拘役3个月,罚金10 000元。上述三个违法行为分别是( )A. 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B. 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C. 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D.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各种违法行为的区分。由题干信息“小杨闯红灯被交警罚款100元”可知,其行为违反了行政管理法规,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由题干信息“撞伤小王的私家车赔偿800元”可知,其行为违反了民事法规,属于民事违法行为;由题干信息“小王被判拘役3个月,罚金10 000元”可知,其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不符,排除。
15. (2021•河南睢县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0年2月6日,李某通过疫情防控检测点时,不配合疫情防控检测工作,并驾驶电动车冲撞工作人员,被郑州市公安局柳林分局依法予以行政拘留5日处罚。材料二 2020年2月9日,郑州警方通报多起与疫情防控相关的案件,多名相关涉案人员被处理。警方提示:若使用暴力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编造虚假信息,欺骗调查走访人员;故意隐瞒旅居史和接触史;涉嫌违法犯罪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打击处理。(1)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类别有哪几类?
违法行为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2)我们中学生怎样养成遵章守法的习惯?(答出三个方面即可)
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16. (核心素养——法律意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岁的肖某因在歌舞厅起哄、打闹,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10天,罚款500元。材料二 中学生刘某发现某照相馆未经自己同意擅自将自己的艺术照放大后放在橱窗展览,以招揽顾客。(1)材料一、材料二中肖某和刘某的行为分别属于何种违法行为?两者有何共同特点?
①材料一中肖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材料二中照相馆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②二者的共同特点是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都是一般违法行为。
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作业课件ppt,共11页。
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国歌法规定,一法律的规范作用,违法无小事,二什么是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镜头一谎报险情,镜头二散布谣言,镜头三殴打他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习题ppt课件,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