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课后落实8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含解析粤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1757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课后落实8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含解析粤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17571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课后落实8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含解析粤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17571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
(建议用时:40分钟)
题组一 汽车行驶安全问题
1.(多选)某汽车在启用ABS刹车系统和不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启用ABS后( )
A.t1时刻车速更小
B.0~t1的时间内加速度更小
C.加速度总比不启用ABS时大
D.刹车后运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更短
BD [vt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B正确,C错误;启用ABS后t1时刻速度大,A错误;vt图像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D正确.]
2.空军特级飞行员李峰驾驶歼十战机执行战术机动任务,在距机场54 km、离地1 750 m高度时飞机发动机停车失去动力.在地面指挥员的果断引领下,安全迫降机场,成为成功处置国产单发新型战机空中发动机停车故障、安全返航第一人.若飞机着陆后以6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其着陆速度为60 m/s,则它着陆后12 s内滑行的距离是( )
A.288 m B.300 m
C.150 m D.144 m
B [先求出飞机着陆后到停止所用时间t,由v=v0+at,得t== s=10 s,由此可知飞机在12 s内不是始终做匀减速运动,它在最后2 s内是静止的,故它着陆后12 s内滑行的距离为s=v0t+at2=60×10 m+ m=300 m,故B正确.]
3.在中国,每年由于交通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极大.驾驶员从视觉感知到前方危险,到汽车开始制动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酒后驾驶将明显增加反应时间,对比某驾驶员正常驾驶和酒后驾驶过程,记录感知到前方危险后汽车运动的vt图线如图甲、乙所示.则( )
A.图乙对应于正常驾车
B.全过程酒后驾车的时间比较短
C.全过程酒后驾车的位移比较小
D.全过程酒后驾车的平均速率比较大
D [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因酒后驾驶反应时间增加,故图乙对应于酒后驾驶,A错误;由题图知,全过程酒后驾车的时间比较长,B错误;根据vt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得正常驾车的停车位移为x1=×30 m=75 m,全过程酒后驾车的停车位移x2=×30 m=105 m,知全过程酒后驾车的位移比较大,C错误;全过程中,正常驾车的平均速度== m/s≈16.7 m/s,酒后驾车的平均速度== m/s≈19.1 m/s,即全过程酒后驾车的平均速度比较大,D正确.]
4.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道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a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加速度2a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驶的路程为x,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发生碰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
A.x B.x C.2x D.x
B [因后车以加速度2a开始刹车,刹车后滑行的距离为x;在前车刹车滑行的时间内,后车匀速运动的距离为2x,所以,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2x+x-x=x,故B正确.]
5.(多选)如图所示,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 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 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5 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AC [若汽车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则2 s后的速度v=v0+a1t1=8 m/s+2×2 m/s=12 m/s,故汽车在2 s内一定不会超速,在2 s内的位移x1=t=×2 m=20 m,则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A正确,B错误;若汽车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减速到0所用时间为t2==1.6 s,在此时间内行驶的位移为x2== m=6.4 m,C正确,D错误.]
题组二 追及、相遇问题
6.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
B.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C.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
D.甲比乙运动得快
C [开始时,乙的位置坐标为零,甲从离坐标原点20 m处开始运动,当乙开始运动时,甲已经运动了10 s,因此二者之间的距离大于20 m,故A错误;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因此二者之间的距离在乙没有运动时增大,当乙开始运动时减小,在25 s时相遇,故B错误;由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因此当乙开始运动时两者相距最远,从图像可知25 s时,两者位置坐标相同,即相遇,故C正确;乙运动得比甲快,故D错误.]
7.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x=7 m,物体A以vA=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B=10 m/s,此物体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 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 )
A.7 s B.8 s
C.9 s D.10 s
B [物体B做匀减速运动到速度为0所需时间t1= s=5 s,这段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sB== m=25 m,物体A运动的位移sA=vAt1=4×5 m=20 m,显然还没有追上,此后物体B静止.设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时间为t,则有vAt=x+25 m,所以t=8 s,故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
8.(多选)某时刻,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下列关于两车的位移s、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能反映t1时刻两车相遇的是( )
BD [s t图像能表示物体所在不同时刻的位置,t1时刻两图线相交,两物体相遇,故A错误,B正确;vt图像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两物体在t1时间内位移相同,两物体相遇,故C错误,D正确.]
9.(新情境题)汽车在路上出现故障时,应在车后放置三角警示牌(如图所示),以提醒后面驾车司机,减速安全通过.在夜间,有一货车因故障停驶,后面有一小轿车以30 m/s的速度向前驶来,由于夜间视线不好,小轿车驾驶员只能看清前方50 m的物体,并且他的反应时间为0.6 s,制动后最大加速度为5 m/s2.求:
(1)小轿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最短时间;
(2)三角警示牌至少要放在车后多远处,才能有效避免两车相撞.
[解析] (1)从刹车到停止时间为t2,则t2==6 s.
(2)小轿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则x1=v0t1=18 m
从刹车到停止的位移为x2,则x2==90 m
小轿车从发现物体到停止的全部距离为
x=x1+x2=108 m
Δx=x-50 m=58 m.
[答案] (1)6 s (2)58 m
10.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线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
B.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
C.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C [在0~10 s内,乙车的速度一直比甲车大,两车应逐渐远离,A错误;在10~20 s内,甲车的速度一直比乙车大,两车逐渐靠近,B错误;在5~15 s内,两图像与坐标轴的面积相等,则两车的位移相等,C正确;在t=10 s时两车速度相等,相距最远,D错误.]
11.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m·s-1) | 思考距离/m | 制动距离/m | ||
正常 | 酒后 | 正常 | 酒后 | |
15 | 7.5 | 15.0 | 22.5 | 30.0 |
20 | 10.0 | 20.0 | 36.7 | 46.7 |
25 | 12.5 | 25.0 | 54.2 | 66.7 |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 s
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
C.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75 m/s2
D.若汽车以25 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 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C [驾驶员正常反应时间t1= s=0.5 s,A正确;酒后驾驶员的反应时间t2= s=1.0 s,故此时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B正确;制动后汽车的加速度a== m/s2=-7.5 m/s2,C错误;汽车以25 m/s的速度行驶时的制动距离66.7 m>60 m,故若前方60 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D正确,C符合题意.]
12.(新情境题)高速公路上,一辆大货车以20 m/s的速度违规行驶在快速道上,另有一辆SUV小客车以32 m/s的速度随其后并逐渐接近.大货车的制动性能较差,刹车时的加速度保持在4 m/s2,而SUV小客车配备有ABS防抱死刹车系统,刹车时能使汽车的加速度保持在8 m/s2.若前方大货车突然紧急刹车,SUV小客车司机的反应时间是0.50 s,为了避免发生追尾事故,小客车和卡车之间至少应保留多大的距离?
[解析] 反应时间里SUV的行驶距离:x0=v1t0
若恰好发生追尾,则两车速度相等,有:
v=v1+a1(t-0.5 s),v=v2+a2t
代入数据,得两车发生追尾所用时间:t=4 s
此段时间内,两车行驶距离:x1=x0+v1(t-0.5)+a1(t-0.5)
x2=v2t+a2t2
则有两车之间不发生追尾的最小距离:Δx=x1-x2
两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分别是:a1=-8 m/s2,a2=-4 m/s2
代入数据,得:Δx=31 m.
[答案] 31 m
13.刑法修正案将醉酒驾驶定为犯罪,极大地遏制了酒后驾驶,大大降低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因为酒精会使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思考距离”变大,从而使“制动距离”变大.“反应时间”是指从驾驶员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经历的时间,“思考距离”是指从驾驶员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从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运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已知某汽车以v=40 m/s的速度行驶时,驾驶员的正常思考距离为s1=16 m,酒后的思考距离为s2=35 m,正常的制动距离为s3=66 m,假设该驾驶员正常和酒后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相同.
(1)求该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长多少?
(2)求该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3)若该驾驶员酒后驾驶,则制动距离为多少?
[解析] (1)设该驾驶员的正常反应时间为t1,酒后的反应时间为t2,则s1=vt1,s2=vt2
解得t1=0.4 s,t2=0.875 s
则该驾驶员酒后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长
Δt=t2-t1=0.475 s.
(2)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有s3=s1+
解得a=16 m/s2.
(3)设该驾驶员酒后驾驶的制动距离为s4,则有
s4=s2+
代入数据得s4=85 m.
[答案] (1)0.475 s (2)16 m/s2 (3)85 m
高中第五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五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8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含答案docx、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8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课后测评,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酒后驾车严重威胁公共交通安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