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九年级上册1 分子动理论达标测试
展开
1.1分子动理论同步练习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 如图所示,将两个铅块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挂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说明
A. 两铅块被压得太紧
B. 下面所吊重物还不够重
C. 两铅块分子之间有引力
D. 大气压的作用使它们不能分开
-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液体和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固体的扩散现象最显著
B. 厨房煤气泄漏的时候,可以闻到煤气味,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
C. 塑料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 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组成固体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 对于空中飘着的尘埃颗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和一个原子差不多 B. 它含有几个分子
C. 它的直径有几纳米 D. 它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
- 用高强度钛材料做成的钛管很难被拉长,说明钛分子间
A. 没有引力 B. 没有斥力 C. 存在引力 D. 存在斥力
-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A. 破镜不能重圆
B. 用杯子盛清水,无论怎样倒,总有少量水残留在杯壁上
C. 为了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常把零件放在掺碳剂中加热
D. 用烧杯盛些脏水,在阳光下可以看到许多微粒在不断地运动
- 一根纱线容易拉断,一根铜丝不容易拉断,这个现象说明
A. 纱线内分子间不存在引力,铜丝内分子间只有引力
B. 纱线内分子间只存在斥力,铜丝内分子间不存在斥力
C. 纱线内分子间的引力比斥力小,铜丝内分子间的引力比斥力大
D. 纱线内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比铜丝内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小
- 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A. 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
B. 花瓶中的鲜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使人闻到花香
C. 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
D. “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
- 如图所示,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2019新型冠状病毒。该病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颗粒表面有棒状突起,使病毒表面看起来形如花冠,故而得名,它是由分子构成的,属于单链RNA病毒。下列关于该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病毒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飞沫传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温度升高时,构成该病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更剧烈
C. 温度一定时,构成该病毒中所有分子运动速度大小不一定相同
D. 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毒感染是因为口罩的中间层具有吸附和过滤作用
- 如图所示是电子显微镜下的一些金原子。下列有关金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些金原子是保持静止不动的
B. 人们可以用光学显微镜发现金原子有进一步的结构
C. 金原子之间有间隙,说明金原子间只有斥力
D. 从其排列方式上可以推断,金原子间有很大的作用力
- 下列古诗或俗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墙内开花墙外香 B. 弄花香满衣
C.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D. 纷纷暮雪下辕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 小明为了观察液体的扩散现象,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如图所示是小明观察到的溶液在“实验开始时”“静放10天后”“静放30天后”所呈现的现象,其中图 是表示溶液静放30天后的实验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 。
- 焊接金属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仿照荷叶上的水珠自动结合进行焊接,通过高温熔化金属,从而使分子间的距离足够近,金属冷却后就焊接到一起;二是爆破焊接技术,它是将金属表面清洁后靠在一起,然后靠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将两金属压接在一起。这两种方法都是利用分子间距 选填“较大”或“较小”时,分子间存在 力来实现焊接的。
- 物体是由大量 组成的,如果把分子看成小球,它的直径约为 m,合 nm。
- 小明为了研究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进行了两个实验,图甲实验是水和酒精混合前后的实验现象,直观地说明了 ;图乙实验中,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地系着一根棉线,b图中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圈,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 如图所示,已知氢原子只有一个质子,一个电子,虚线表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轨道。请在此图上完成氢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示意图,要求:用“”“”分别表示原子核、电子,并标出原子核、电子的大致位置。
- 分子间的作用力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间在距离相当近时所显示的相互作用力。这种相互作用力在分子间距时才显示出来,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当分子间距时,分子之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而当分子间距时,分子之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请在如图中粗略地画出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与分子间距的关系图线。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 小李同学将两个铅柱体的接触面用小刀刮平,使刮纹方向一致,将它们互相紧密接触、平移,直到两个面完全重合,并用力挤压。然后将“粘”在一起的铅柱体挂在支架上。
下面的铅柱体_________掉下来填“会”或“不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要用小刀将铅柱体表面刮平?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
小张同学认为,本实验不能排除是大气把两个铅柱体压在一起的可能。如图实验中,能帮助小张释疑的是_______。
A.挂一个钩码,铅柱不分离 挂两个钩码,铅柱不分离
C.铅柱略错开,铅柱不分离 置于真空罩内,铅柱不分离
- 分析实验现象,回答相关问题.
甲图说明_______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乙图说明_______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5年后它们可以互相渗入约深,说明_______分子也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 纯水的质量是1g,水中有个水分子。试计算:
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多少千克?
若水分子的直径约为40nm,将水中的水分子紧密排列成一条直线,共有多长?
- 纯水的质量是,水中有个水分子.试计算:
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多少千克?
若水分子的直径约为,将水中的水分子紧密排列成一条直线,共有多长?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吊着的重物不能把紧紧压在一起的两个铅块拉开,说明两铅块接触面之间的分子有引力,C选项正确。
2.【答案】B
【解析】解:由于气体分子之间距离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小,气体扩散最显著,故A错误;厨房煤气泄漏的时候,煤气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发生扩散现象,所以可以闻到煤气味,故B正确;塑料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是因为受到大气压的作用,而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C错误;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组成固体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大,分子间有间隙,故D错误。
3.【答案】D
【解析】解:空中飘着的尘埃颗粒可以直接用肉眼看到,故它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单个分子或几个分子直接用肉眼是看不到的。
4.【答案】C
【解析】略
5.【答案】D
【解析】解:本题中A、B、C选项从不同角度来说明分子动理论,A选项说明玻璃分子间的距离超出了分子间作用力的作用范围,而分子间的作用力几乎不存在了,B选项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选项说明固体分子间也有扩散现象;而D选项中在阳光下看到的许多微粒是固体小颗粒的机械运动,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
6.【答案】D
【解析】解:当拉纱线和铜丝时,纱线内分子间距离和铜丝内分子间距离都大于分子平衡时的距离,因此分子间都表现为引力,但纱线容易断,这说明纱线内分子间的作用力小于铜丝内分子间的作用力。
7.【答案】C
【解析】解:把鸭蛋放在盐水里一段时间,鸭蛋就变咸了,这就是鸭蛋与盐之间的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表现,故A正确;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花瓶中的鲜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使人闻到花香,故B正确;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引力,故C错误;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了,“破镜不能重圆”就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的缘故,故D正确。
8.【答案】A
【解析】解:A、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飞沫传播,病毒属于物质,不是分子,所以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故A错误;
B、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所以温度升高时,构成新型冠状病毒中的分子无规则运动更剧烈,故B正确;
C、虽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但温度一定时,构成新型冠状病毒中所有分子运动速度大小不一定相同,故C正确;
D、医用外科口罩中间层的熔喷布经过驻极处理,对病毒起到静电吸附阻隔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A。
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
虽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但温度一定时,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运动速度大小不一定相同;
医用外科口罩中间层的熔喷布经过驻极处理,对病毒起到静电吸附阻隔的作用。
本题以新冠病毒为背景考查了分子的理论的知识以及带电体的性质等知识,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好题。
9.【答案】D
【解析】解:组成金的原子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但是其活动范围很小,只能在所处位置附近振荡。所以A错误。
B.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有限,只能用来观测宏观范围内物体。所以B错误。
C.金原子之间存在着引力与斥力。若金原子之间只存在斥力,则其将无法形成固定的形状。所以C错误。
D.金的密度很大,从题图也可以看出其原子排列非常紧密。分子原子间的作用力与距离有关,距离越近,作用力越大。所以可以推断出金原子间的作用力很大。所以D正确。
故选:D。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的。
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分子间存在斥力与引力作用。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物体的内能包括分子势能与分子动能。只要在的情况下,分子原子的无规则运动才会停止。所以,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10.【答案】D
【解析】解:雪花的运动是宏观运动,不是分子运动。
11.【答案】甲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解析】略
12.【答案】较小
引
【解析】解:这里的“较小”是指能够达到分子间作用力的范围,在分子间距离较小时,分子间作用力才能表现为引力,依靠分子间的引力焊接。
13.【答案】分子
【解析】解: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为了方便研究问题通常把分子看成小球,其直径约为 m,合。
14.【答案】分子间存在间隙
分子间存在引力
【解析】略
15.【答案】
【解析】略
16.【答案】 如图所示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物理观念。分子间的作用力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间在距离相当近时所显示的相互作用力。这种相互作用力在分子间距时才显示出来,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当分子间距时,分子之间表现为斥力。而当分子间距为时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
17.【答案】不会 分子间存在引力 使得两个接触面接触紧密,增大分子间的引力
【解析】略
18.【答案】 气体 液体 固体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分析】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解答】
甲图抽去中间的玻璃板,过一会儿下方玻璃杯中的二氧化氮气体颜色变浅,上方玻璃杯中的空气颜色变深,说明空气分子运动到下面的瓶子中,下面的二氧化氮分子运动到上面的瓶子中,属于扩散现象,表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刚开始时,水与硫酸铜溶液两者各自独立,界面分明,时间越长,两者混合的越均匀,说明水分子和硫酸铜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即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5年后互相渗入,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固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气体、液体、固体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因此可得出结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9.【答案】解:个水分子的质量:
;
将水中的水分子紧密排列成一条直线,其长度:
。
答: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
将水中的水分子紧密排列成一条直线,共有。
【解析】纯水的质量除以水中水分子的个数,可得1个水分子的质量;
用每个水分子的直径乘水分子的个数便可求得排列后的总长度。
此题考查了有关分子质量和直径的计算,关键是注意各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0.【答案】解:
.
m.
【解析】见答案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1 分子动理论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教科版九年级上册<a href="/wl/tb_c5620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1 分子动理论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a>,文件包含分层练习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1《分子动理论》同步练习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分层练习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1《分子动理论》同步练习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1 分子动理论测试题: 这是一份教科版九年级上册1 分子动理论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 分子动理论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 分子动理论课后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