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6 藤野先生课文ppt课件
展开课文记叙的对象是谁呢?
文中标题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呢?
藤野先生,姓藤野,名严,家中排行第九。1874年生于日本福井县一位医生家里,名古屋爱知县立医学专门学校毕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04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书。1915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改为东北医科大学,藤野先生因为没有进过大学,不合“资格”被要求离职,后到东京泉桥慈善医院工作,并学耳、鼻科,一年后回到家乡福井县木村自设诊所。1945年8月11日逝世,享年72岁。
鲁迅赴日留学时期,恰值列强侵略中国之际。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被列强瓜分,许多有志青年抱着救国的目的留学海外。1902年2月鲁迅赴日本留学,先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上学期间发生的几件事促使鲁迅的思想发生转变,决定“弃医从文”。1904年到1905年间,日本和俄国为了争夺朝鲜半岛和满洲的控制权,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战争,这就是“日俄战争”。日俄战争以日本的胜利告终。
读课文,找出对藤野先生外貌、举止等进行描写的句 子,说说藤野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初印象。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一位严谨、朴素、古板的老师
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作者的地点转换了几次,并勾画出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语
按照时间先后和空间转换(东京——仙台——离开仙台)的顺序来写的。
那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自己自身地点转换了三次,在东京,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作者看到留学生们在赏花,跳舞
课文中,作者看到这些留学生跳舞赏花,他的态度是什么
作者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东京的“清国留学生”浑浑噩噩的生活。 作者远大的抱负与当时灰色的环境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心绪包含在这些句子中,反衬出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
从篇幅上看,东京,仙台和离开仙台,哪一个是记叙的重点呢
仙台,主要记叙了在仙台时,作者和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
在仙台时,还有匿名信和看电影这两件事情,最终匿名信和看电影这两个事情也是导致鲁迅先生最终弃医从文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一般情况下,我们想表现一个人物的性格,一般所选用的事件,都是非常典型的,也就是说,我们想让人表现出什么性格,就去择选能够突出强调他此性格的几个事件
文中具体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个典型事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
文中具体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个典型事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
关心学生,毫无民族偏见
认真求实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
藤野先生感到悲伤、惋惜,但是尊重作者的决定。 可以从“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凄然”“叹息”等词句中看出来。
作者决定离开仙台,告知藤野先生后,藤野先生的态度如何?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这两件事改变了作者的救国道路——弃医从文。 第一件事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激发作者树立使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的志向;第二件事写中国人的不觉悟——这是造成中华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两件事深深地刺激了作者,使他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无论是离开东京的缘由,还是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都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由此,我们可以找出文章的另一条叙述线索:
本文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即和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离别、怀念。暗线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离开东京、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弃医从文的原因等都是围绕暗线展开的。文章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同学们,我们发现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你对这个行为是如何看待的你认为鲁迅先生选的对吗
我们不能用对错去形容它,你会发现 弃医从文,学医救不了中国人强调的是,中国人当时的思想,还比较蒙昧愚昧无知迷信。所以学医,不能医他们思想上的顽疾,那反而学文学,更能对人起到震耳发聩的作用所以对于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行为,其实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类似于这样的事情,比如说班超投笔从戎,男子汉大丈夫励志,找到自己最适合的道路,何时都不算晚,希望同学们也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
我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赞美老师。没有老师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的进步和成长。 请以《我的老师》为题目写一篇散文。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备课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文品读,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技法总结,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6 藤野先生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1学年6 藤野先生说课ppt课件
语文八年级上册6 藤野先生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6 藤野先生集体备课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