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真题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641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真题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641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真题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641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真题解析
展开五、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4.(2021·连云港)2021年5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该车使用了新型镁锂合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锂属于非金属元素
C.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镁锂合金的硬度比镁的小
【答案】A
【解析】金属材料一般是指工业应用中的纯金属或合金,镁锂合金属于合金,故属于金属材料;锂属于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合金的硬度远大于金属元素,镁质软。
25.(2021·连云港)变化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湿衣晾干B.铁锅生锈C.小麦磨粉D.滴水成冰
【答案】B
【解析】湿衣晾干、小麦磨粉、滴水成冰,过程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并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铁锅生锈发生了氧化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26~27题:氟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关信息如图1所示,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两个氟原子构成一个氟气分子。在牙膏中添加氟化钠可降低患蛀牙的概率。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26.(2021·连云港)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
A.2个钠离子:2Na+B.2个氟原子:F2
C.F-的结构示意图:D.氟化钠的化学式:NaF
【答案】B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gB.1个氟气分子中含有9个质子
C.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D.F-和Na+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答案】C
【解析】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一个氟气分子含有两个氟原子,所以共含有18个质子;Na原子最外层含有一个电子,不稳定,容易失去;.F-和Na+的都得到和失去一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28.(2021·连云港)下列有关粗盐提纯实验中的相关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溶解粗盐的时候用玻璃棒按照一个方向搅拌,加速粗盐的溶解;在过滤食盐水的时候,漏斗的尖端应该紧紧贴在烧杯的边缘,使水流缓缓落入烧杯中;在使用蒸发皿蒸发食盐水的时候,应该在蒸发皿下面加入石棉网,是受热均匀;烧得很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放在石棉网上冷却到室温,绝对禁止用手直接拿,或者直接放在试验台上,以防烫伤和火灾。
29.(2021·连云港)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空气中各组分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氧气无色无味可用于医疗急救吸氧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造硝酸
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于制干冰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航标灯
【答案】D
【解析】氧气是生命活动的必须气体,是维持呼吸运动的原料,不是因为其无色无味;用硫酸与硝酸钠反应,利用不挥发性酸制备挥发性酸的原理生成硝酸。氮气的性质稳定,一般不作为反应物;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性质,可以通过一些物理方法转化;稀有气体性质稳定,可以在通电情况下发生发光反应,属于物理反应。
30.(2021·连云港)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B.霉变的大米、花生经蒸煮后可继续食用
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提高肥效
D.炒菜时油锅起火可放入菜叶灭火,原理是降低了油的着火点
【答案】A
【解析】生活中通常利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可以能使大部分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从而降低水的硬度;霉变的大米和花生里面产生了真菌,经蒸煮后并不能完全消灭,食用后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熟石灰属于碱,当铵态氮肥遇到碱时,生成了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会降低应有的肥效,铵态氮肥易溶于水,可以产生铵离子及相应的阴离子,农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属于速效性养分,所以作追肥时肥效快;炒菜时油锅起火可放入菜叶灭火,原理是用菜叶隔绝氧气,助燃剂没了,燃烧也停止了。
31.(2021·连云港)化学是实验科学。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C
【解析】质量分数指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也指化合物中某种物质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由金属活动顺序表可以知道,Al的还原性最强,Al与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均会反应,现象相同,不可以比较;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使管口始终向下,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表明氢气不纯,需再检验,直到响声很小,证明已纯;BaSO4和CaCO3,都是不溶于水的沉淀,不可以区分,CuSO4加入适量水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32.(2021·连云港)NH3的合成开启了工业催化新纪元,为世界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以N2和H2为反应物 . 的微观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示氢气分子B.过程中有“NH”“NH2”原子团生成
C.参加反应的H2与生成的NH3个数比为2:3D.反应结束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
【答案】B
【解析】N2+3H2=2NH3,N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2,比例为1:3,所以表示N2;据图分析可以知道在合成NO3的过程中产生了“NH”“NH2”原子团;N2+3H2=2NH3,,H2与生成的NH3个数比比例为3: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
33.(2021·连云港)回收含铜废料(主要成分为Cu)中的铜,部分实验流程如下:
注:灼烧后得到黑色固体和残留物,残留物不溶于水和稀硫酸。
下列关于该流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灼烧”的主要目的是将Cu转变为CuO
B.滤液X中的溶质为FeSO4
C.“酸溶”和“还原”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
D.将Cu、Fe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Cu
【答案】C
【解析】2Cu+ O2 △ 2CuO,灼烧可以将Cu氧化为CuO;CuO能溶于稀硫酸产生硫酸铜溶液,过滤除去废料中未反应的产物,加入过量Fe,发生反应Fe+CuSO4=Cu+FeSO4;酸融为CuO溶于稀硫酸中为合成反应,还原反应为置换反应;由Fe+CuSO4=Cu+FeSO4,可知Cu的还原性弱于Fe2+,Fe先反应完后才轮到Cu反应,所以会过滤生成Cu。
34.(2021·连云港)向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加人15g、30g、30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静置,现象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采用升温的方法使乙烧杯中剩余的固体溶解
B.甲、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
C.乙、丙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答案】A
【解析】蔗糖在水中温度越高溶解度越高,故升高温度可以使固体溶解;乙溶液为饱和溶液,甲溶液和丙溶液可能为恰好饱和或者不饱和;水的质量相同,加入相同的蔗糖固体,丙溶解的多,溶质多,故溶质质量分数高;据乙丙烧杯可知,温度升高,乙中未溶解的固体溶解,可知温度升高,溶解度升高。
35.(2021·连云港)常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Ca(OH)2的性质:
步骤一: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2gCa(OH)2粉末,然后各加入2mL水,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有粉末,溶液呈无色。
步骤二:向两支试管中再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试管底部粉末无明显变化。
步骤三: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2mL水,振荡后静置,无明显变化;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2mL稀盐酸,振荡后静置,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试管底部的粉末消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一说明常温下Ca(OH)2不溶于水
B步骤二中溶液变红是因为Ca(OH)2在水溶液中解离出Ca2+
C.步骤三中消失的Ca(OH)2固体溶解在稀盐酸所含的水中
D.步骤三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原因是
【答案】D
【解析】常温下Ca(OH)2微溶于水,所以只有部分溶解,不是完全不溶解;酚酞溶液可在碱性溶液中变红,不是Ca2+的原因而是因为溶液中的OH-;2HCl + Cu (OH)2 == CuCl2 + 2H2O,反应中OH-被中和,溶液为酸性或中性。
六、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
36.(2021·连云港)“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独立完成“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建造。
(1)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煤油等。
①氢气目前还不能在生活和生产中大规模使用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制取成本高b.产物无污染c.燃烧热值高
②为使煤油充分燃烧,一是要有足够的氧气,二是________________。
(2)长期驻留空间实验室会导致航天员肌肉萎缩、骨钙丢失。通过航天食品摄取优质蛋白质、补充钙元素有利于维持航天员的身体健康。
①下列航天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脱水米饭b.鱼香肉丝c.冻干水果
②可在航天食品中添加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来补钙。
a.C12H22O14Cab. FeC6H6O7c.KIO3
(3)舱段建造使用的新型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是由颗粒状的铝和碳化硅(SiC)复合而成。
①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制取SiC的反应为 。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SiO2是由Si原子和O2分子构成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
c.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CO质量
【答案】(1)①a②煤油与氧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2)①b ②a
(3)①Al与O2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里层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②c
【解析】(1)①氢气难储存,制取氢气的成本高、且氢气燃烧或使用时,容易发生爆炸现象;②煤油常用于隔绝氧气,煤油需要在助燃剂氧气中才可以燃烧,增大接触面积可以使煤油燃烧更剧烈。(2)①肉类食物富含高蛋白;②通过补充有机物让人题更容易摄取钙离子。(3)①4Al+3O2=2Al2O3,Al与O2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里层的铝进一步被氧化。②SiO2是由Si原子和O2分子构成在SiO2晶体中,1个Si原子和4个O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每个Si原子周围结合4个O原子,a错误;,反应只有C的化合价变化,b错误;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产生的气体流出,故减少的质量为CO的质量,c正确。
37.(2021·连云港)过氧乙酸(CH3 COOOH)作为一种消毒剂,在新冠防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组成。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属于有机物b.H、O原子个数比为2:1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变化。过氧乙酸不稳定,能分解为乙酸(CH3COOH)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制备。实验室中用题37图-1所示装置制备过氧乙酸,反应原理为:
①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须控制在40℃左右进行,可用________________对三颈烧瓶进行加热。
(4)拓展。除过氧乙酸外, NaClO等含氯消毒剂也可有效灭活新冠病毒。利用题37图-2所示装置电解饱和NaCl溶液可制取少量NaClO消毒液。电解过程中,a极区生成Cl2,b极区生成气体单质M和NaOH。
①气体M具有可燃性,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Cl2与NaOH反应生成NaClO、NaCl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 2)
(3)①加快反应速率(或作催化剂、催化作用)②40℃热水
(4)①H2 ②
38.(2021·连云港)在钢铁工业推进碳减排、碳捕集的过程中,化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1)“焦炭炼钢”是先将铁精矿(Fe2O3)和焦炭同时加入高炉,鼓入热空气,充分反应后得生铁,再将生铁转移至炼钢炉中炼制得钢。
①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________________夺取了Fe2O3里的氧,将铁还原出来。
②某钢铁厂每年需要向高炉中加入120万吨的焦炭,若加入的焦炭全部转化为CO2,则该钢铁厂每年排放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万吨。
(2)为了实现CO2的捕集利用,我国研制出一种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含NaFe3O4),能将CO2转化为汽油,转化步骤如下:
步骤Ⅰ除生成CO外,还生成另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所得汽油中含有C、H两种元素b.NaFe3O4中O为-2价,Fe为+3价
c.上述转化不仅有利于CO2减排,还可以减轻人类对化石能源的需求
(3)一种以“氢能炼钢”替代“焦炭炼钢”的工艺流程如右图所示。
①高温下,用H2炼铁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焦炭炼钢”工艺相比,“氢能炼钢”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
③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说明向炼钢炉中加入废钢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CO②440
(2)①H2O②ac(3)①
②不排放CO2、无污染 ③调节钢中的含碳量
【解析】(1)①高炉炼铁过程中产生用具有还原性的气体CO通过高炉,将铁还原为单质,3CO+ Fe2O3高温2Fe + 3CO2。②根据元素守恒原则可以知道反应前后焦炭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的二氧化碳质量为,共生产440万吨的二氧化碳。(2)①CO2+H2加热CO+H2O ,除了CO,还生成了水。②(CH2)n复合可以得到有机物汽油,含有C、H元素,a正确;O的化合价为-2,Na 的化学价为+1,所以得到Fe的化合价应为+2,+3都含有,b错误;转化产生自然资源石油,可以应用于生活人们对石油的需求,又可以缓解温室效应,c正确。(3)②通过转化既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环境。③在炼钢炉中加入废钢可以达到重复利用物质,并调节钢种的含碳量。
39.(2021·连云港)碳酸氢钠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盐,化学小组对其进行了探究。
(1) NaHCO3可称为钠盐或碳酸氢盐,它是由Na+和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构成,医疗上能用于治疗胃酸(含有盐酸)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实验室中如何制取少量 NaHCO3?
【查阅资料】
材料一:候氏制碱的原理: ;
。
材料二:研究发现, NaHC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Na2C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实验制备】根据候氏制碱原理设计如题39图-1所示装置制取 NaHCO3。
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白色固体。
(2)烧杯中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能进一步确认该白色固体是NaHCO3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须用到的仪器和药品:试管、温度计、水)。
(4)题39图-2中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在60℃后无数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性质探究】
常温下,取一定量的 NaHCO3溶液于烧杯中,插入pH传感器,向烧杯中持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变为6.68时开始有无色气体产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如题39图-3所示。
【查阅资料】
材料三: NaHCO3溶于水后,少量的HCO3-能同时发生如下变化:
变化①: ;
变化②: 。
材料四: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H+和OH-数目的相对大小有关。
常温下,当单位体积溶液中OH-的数目大于H+的数目时,溶液的pH>7,反之pH<7;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的H数目越大溶液的pH越小。
【交流反思】
(5) NaHCO3溶液显________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结合材料三、四从微观角度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本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pH<6.68时生成的无色气体为CO2
b.从0-30s,单位体积溶液中H+数目不断增大
c.不能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和 NaHCO3溶液
【答案】(1)HCO3-
(2)降低 NaHCO3的溶解度以利于其结晶析出
(3)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用温度计测量所得溶液温度,若低于室温则该白色固体为 NaHCO3
(4)60℃时溶液中的 NaHcO3受热分解
(5)碱 NaHCO3溶于水后,发生变化①的HCO3-数目比发生变化②的多,导致单位体积溶液中OH-的数目比H+的数目多
(6)c
【解析】(1) NaHCO3由HCO3-和Na+组成,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冰水能够降低 NaHCO3的溶解度,以利于其结晶析出。(3)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用温度计测量所得溶液温度,若低于室温则该白色固体为 NaHCO3。(4)60℃时溶液中的全部的NaHCO3均受热分解。(5)据图可知,在只有碳酸氢钠的溶液中溶液为碱性,是因为 NaHCO3溶于水后,发生变化①的HCO3-数目比发生变化②的多,导致单位体积溶液中OH-,溶液中OH-的量大于H+的量,所以为碱性。(6)当pH<6.68时溶液为酸性,碳酸氢根不能产生碳酸钡沉淀,只有碳酸在酸性条件下分解产生NaHCO3 +HCl=NaCl + H2O + CO2↑ 所以产生的气体为CO2;a正确;0-30s pH不断下降,所以溶液中H+的浓度不断上升,b正确;CaCl2溶液可以鉴别Na2CO3和 NaHCO3溶液,前者产生沉淀,后者会电解产生H离子,实验无明显现象。A.溶解粗盐
B.过滤食盐水
C.蒸发食盐水
D.冷却蒸发皿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KNO3溶液
向盛有5.0gKN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搅拌
B
验证A1、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向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中各放入大小、形状相同的Al丝
C
检验氢气的纯度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管口向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D
鉴别CuSO4、BaSO4和CaCO3三种白色固体
分别取少量固体样品,加适量水,搅拌
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 Fe56, 下列事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是一种新型的火箭燃料, 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真题: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真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 Fe56, 下列事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是一种新型的火箭燃料, 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