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会产生新的物质
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适合的选择是( )。
A.浓硫酸和水 B.生石灰和水
C.熟石灰和水 D.氯化钠和水
3.对放热反应:A+B===C+D,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是(EA、EB、EC、ED分别表示物质A、B、C、D所具有的能量)( )。
A.EA>EB
B.EA>EB+EC
C.EA+EB>EC+ED
D.EA+EB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已知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石墨是放热的 ,所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生石灰放入水中会显著放热
5.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①④ B.②③ C.①④⑤ D.②④
6.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
7.已知化学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下列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A.CH4+2O2eq \(=====,\s\up7(点燃))CO2+2H2O
B.CaCO3eq \(=====,\s\up7(高温))CaO+CO2↑
C.2H2Oeq \(=====,\s\up7(电解))2H2↑ +O2↑
D.Pb+PbO2+2H2SO4eq \(,\s\up7(放电),\s\d5(充电))2PbSO4+2H2O
8.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
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氧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二、双项选择题
9.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氢气还原氧化铜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C.氢氧化钾和硫酸中和
D.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反应X+Y===M是放热反应,该反应一定不用加热
B.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C.CO2与CaO化合是放热反应,则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
D.1 m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三、非选择题
11.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 g Ba(OH)2·8H2O粉末,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加入10 g NH4Cl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搅拌。
(1)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反应混合物成糊状。反应混合物呈糊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__________现象,说明该反应为____热反应,这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
12.已知H++OH-===H2O生成1 ml H2O放出热量57.3 kJ,下列反应中符合该特点的是( )。
A.1 ml稀H2SO4与足量稀NaOH溶液反应
B.稀HCl与氨水反应生成1 ml H2O
C.稀HCl与稀Ba(OH)2生成1 ml水
D.稀NaOH与95%浓硫酸生成1 ml水
13.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装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已知U形管内预先装有少量水(为使水容易观察,预先染成红色),如图2-1-1所示,结果U形管左边液面升高,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图2-1-1
A.NaOH固体 B.浓H2SO4
C.NH4NO3晶体 D.Na2O2固体
14.已知反应A2+B2===2AB,破坏1 ml A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l B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l AB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2和B2的总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的AB的总能量,则反应放热
B.若A2和B2的总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的AB的总能量,则反应放热
C.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Q1+Q2<2Q3
D.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Q1+Q2
A.燃料在火箭发动机中燃烧是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
B.偏二甲基肼在N2O4中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
C.该反应中偏二甲基肼和N2O4总能量低于CO2、N2和H2O的总能量
D.燃烧时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2H8N2+2N2O4eq \(=====,\s\up7(点燃))2CO2↑+3N2↑+4H2O
16.如图2-1-2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 ℃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固体试剂A,再在试管中用滴管滴入5 mL液体试剂B,可见到烧杯中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回答下列问题:
图2-1-2
(1)试推测试剂A和B各是什么?(不一定填满,最少2组)
(2)解释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人们常利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为人类服务。
(1)煤是一种重要的燃料,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从点燃至燃烧的过程中能量的变化与下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最相符。
(2)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晶体与硝酸铵晶体密封于一塑料袋中,用线绳绑住塑料袋中间部分,使两种晶体隔开,做成“冰袋”。使用时将线绳解下,用手使袋内两种固体粉末充分混合,便立即产生低温,这种“冰袋”可用于短时间保鲜食物。则碳酸钠与硝酸铵的总能量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反应后生成产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不仅仅表现为热能的变化,有时还可以表现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变化。比如,停电时,人们一般点蜡烛来照明,这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人们普遍使用的干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第1课时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一、单项选择题
1.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是二次能源
B.石油是二次能源
C.电能是一次能源
D.水力是一次能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
D.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划分,氢气为二次能源
B.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
C.火电是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D.在火电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实际上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4.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原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D.原电池的正极是还原剂,总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此被还原
5.某原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g+2H+===Mg2++H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正极为铜,负极为镁,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
B.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
C.正极为石墨,负极为镁,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D.正极为银,负极为镁,电解质溶液为NaCl溶液
6.下列变化是因为原电池反应而引起的是( )。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膜
B.常温下,铁被浓硫酸钝化形成保护膜
C.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易生锈
D.在潮湿的空气中过氧化钠易变质
7.在图2-2-1所示的原电池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2-1
A.Zn为负极,Cu为正极
B.正极反应为 Zn-2e-===Zn2+
C.负极反应为Cu-2e-===Cu2+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8.某实验兴趣小组用如图2-2-2所示装置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下了如下6条记录,其中合理的是( )。
图2-2-2
卡片N.28
Date:
实验后的记录:
①Zn为正极,Cu为负极
②H+向负极移动
③电子流动方向为Zn→导线→Cu
④Cu极有H2产生
⑤若有1 m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
0.5 ml H2
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 -===Zn2+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二、双项选择题
9.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2-2-3所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图2-2-3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快
10.关于图2-2-4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2-4
A.电子从锌电极通过电流表流向铜电极
B.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C.当有13 g Zn溶解时,电路中就有0.4 ml电子通过
D.铜电极作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e-===H2↑
三、非选择题
11.用铜片、锌片和稀硫酸及若干其他器材组合成一个原电池,如图2-2-5。回答下列问题:
图2-2-5
(1)从理论上讲,预期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_,正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将两个电极小心取出洗涤并晾干,经称量发现锌片比原来减少3.25 g。请计算理论上导线中共通过了________ml 电子。
12.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外电路电流从b流向a。将a、d分别投入到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dcab B.dabc C.dbac D.badc
13.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平行插入到同一稀硫酸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极附近硫酸根离子的浓度逐渐增大
B.负极附近硫酸根离子的浓度逐渐增大
C.正极、负极附近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基本不变
D.正极、负极附近硫酸根离子的浓度逐渐减少
14.如图2-2-6所示的原电池,一段时间后某极析出1.28克的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图2-2-6
(1)正极是______(填“锌”或“银”),发生__________反应。
(2)正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过程中共转移电子______ml。
(4)锌片的质量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______克。
15.取长约6 cm、宽约2 cm的铜片和铝片各一片,分别用接线柱平行地固定在一块塑料板上(间隔2 cm)。将铜片和铝片分别和电流表的“+”、“-”端相连接,电流表指针调到中间位置(指针向电池负极方向偏转)。取两个50 mL的小烧杯,在一个烧杯中注入约40 mL的0.5 ml·L-1的硫酸溶液,在另一个烧杯中注入40 mL的浓硝酸。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两电极同时插入稀硫酸中,电流表指针偏向________(填“铝”或“铜”)极,铝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电极同时插入浓硝酸中,电流表指针偏向________(填“铝”或“铜”)极,此时铝是________(填“正”或“负”)极,铝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图2-2-7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图2-2-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电极a为Al、电极b为Cu、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写出该原电池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a极溶解的质量为5.4 g时,有________ml电子通过导线。
(2)当电极a为Al、电极b为Mg、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时,该装置__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原电池,若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能,该空不作答);若能,该原电池的正极为________;该原电池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一、单项选择题
1.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锌片:Zn+2OH--2e-===ZnO+H2O
石墨:eq \f(1,2)O2+H2O+2e-===2OH-
据此判断锌片是( )。
A.作负极,被氧化 B.作负极,被还原
C.作正极,被氧化 D.作正极,被还原
2.日常所用的干电池的电极分别为碳棒和锌皮,以糊状NH4Cl和ZnCl2作电解质(其中加入MnO2氧化吸收H2)电极反应可简化为Zn-2e-===Zn2+;2NHeq \\al(+,4)+2e-===2NH3+H2。根据以上叙述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电池中锌为正极,碳为负极
B.干电池长时间连续工作时,内装糊状物可能流出腐蚀用电器
C.干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锌极经外电路流向碳极
D.干电池可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和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3.燃料电池的突出优点是把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而不经过热能的中间形式,现已广泛使用。如甲烷燃料电池,其电极反应:负极:CH4+10OH--8e-===COeq \\al(2-,3)+7H2O。正极:2O2+8e-+4H2O===8OH-。若反应获得27 g水,则电池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 )。
A.1 ml B.2 ml C.4 ml D.6 ml
图2-2-8
4.图2-2-8为番茄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会变小
B.铜电极附近会出现蓝色
C.电子由铜通过导线流向锌
D.锌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5.氢氧燃料电池可以使用在航天飞机上,其反应原理示意图如图2-2-9。下列有关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2-2-9
A.该电池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该电池中电极a是正极
C.外电路中电子由电极b通过导线流向电极a
D.该电池的总反应:2H2+O2===2H2O
6.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Pb、PbO2,电解质溶液为H2SO4,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下列对电池放电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Pb为正极被氧化
B.电子从PbO2 流向外电路
C.SOeq \\al(2-,4)向PbO2处移动
D.电解质溶液pH不断增大
7.乙醇俗称酒精,具有无毒、易储存、原料来源广泛等优点。以乙醇为原料制作的燃料电池,即乙醇燃料电池,相比于甲醇燃料电池在安全性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乙醇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 C2H5OH+3O2―→2CO2+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2H5OH在电池的负极上参加反应
B.1 ml乙醇被氧化转移6 ml电子
C.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
D.电池正极得电子的物质是O2
8.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
C.以网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该电池通常只需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
二、双项选择题
9.一种新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
B.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13O2===8CO2+10H2O
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O2-
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4H10+26e-+13O2-===4CO2+5H2O
10.镁燃料电池以镁合金作为电池的一极,另一极充入过氧化氢,电解质溶液是酸化的氯化钠溶液,放电时总反应为Mg+2H++H2O2===Mg2++2H2O。关于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镁合金作为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H2O2在正极得电子,被还原
C.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酸性增强
三、非选择题
11.铅蓄电池是化学电源,其电极材料分别是Pb和PbO2,电解液为硫酸,放电时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蓄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___。
(2)放电时,正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________极。
(5)电流方向从________极流向________极。
12.镍氢电池是新型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镉污染的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1/2H2+NiO(OH)eq \(,\s\up7(放电),\s\d5(充电))Ni(OH)2。根据此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增大
B.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还原
C.电池充电时,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电池放电时,H2是负极
13.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是广泛应用的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极反应式分别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电池总反应式为Ag2O+Zn===2Ag+ZnO。根据上述反应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pH增大
B.在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
C.在使用过程中,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g2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l电子,正极的质量理论上减少1.6 g
14.如图2-2-10所示是某公司批量生产的笔记本电脑所用的甲醇燃料电池的构造示意图。 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H+)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该电池总反应式为2CH3OH+3O2===2CO2+4H2O。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图2-2-10
A.右边的电极为电池的负极,b处通入的是空气
B.左边的电极为电池的负极,a处通入的是甲醇
C.电池负极的反应式为2CH3OH+2H2O-12e-===2CO2+12H+
D.电池正极的反应式为3O2+12H++12e-===6H2O
15.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eq \(,\s\up7(放电),\s\d5(充电))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2FeOeq \\al(2-,4)+8H2O+6e-===2Fe(OH)3+10OH-
C.放电时每转移3 ml电子,正极有1 ml K2FeO4被氧化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16.银器皿日久表面逐渐变为黑色,这是因为生成了硫化银,有人设计用原电池原理加以除去,其处理方法为将一定浓度的食盐溶液放入一铝制容器中,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黑色会褪去而银不会损失。试回答:在此原电池反应中,
(1)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过程中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则原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洁净的金属片Fe、Zn、A、B分别与Cu用导线连接浸在合适的电解质溶液里。实验并记录电压表指针的移动方向和电压表的读数如下表所示:
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以下填空:
(1)构成两电极的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__________(填“大”或“小”)。
(2)Zn、A、B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3)Cu与A组成的原电池,__________为负极,此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
B.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
C.增大密闭反应容器的体积,反应速率加快
D.增大反应物浓度,提高反应物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2.反应4A(g)+5B(g)===4C(g)+4D(g)在0.5 L密闭容器中进行,30 s后A减少了0.90 ml,则此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 )。
A.v(A)= 0.030 ml/(L ·s)
B.v(B)=0.075 ml/(L· s)
C.v(C)=0.030 ml/(L· s)
D.v(D)=0.030 ml/(L· s)
3.反应3A(g)+B(g)===2C(g)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同一时间内,测得的反应速率用不同的物质表示为①vA=1 ml/(L·min)、②vC=0.5 ml/(L·min)、③vB=0.5 ml/(L·min),三种情况下该反应速率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 )。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4.已知某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数据如下:
aA(g)+bB(g) cC(g)
起始浓度(ml·L-1) 3.0 1.0 0
2 s末浓度(ml·L-1) 1.8 0.6 0.8
据此可推算出上述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a∶b∶c是( )。
A.9∶3∶4 B.3∶1∶2
C.2∶1∶3 D.3∶2∶1
5.下列四种盐酸溶液,均能跟锌片反应,其中最初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10 ℃ 3 ml/L的盐酸溶液
B.20 ℃ 2 ml/L的盐酸溶液
C.10 ℃ 4 ml/L的盐酸溶液
D.20 ℃ 4 ml/L的盐酸溶液
6.下列措施能够减缓反应速率的是( )。
A.将铜与稀硝酸反应的试管浸入热水
B.夏天将牛奶放入冰箱冷藏防止变质
C.将石灰石研碎后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D.增大2A(g)+B(g)3C(g)+4D(g)体系中A的浓度
7.在足量的锌与3 ml/L的硫酸反应中,为了加快反应的速率但又不改变产生H2的总量,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加热
B.加入少量的NaCl溶液
C.再加入一些2 ml/L的硫酸
D.把锌粒改成更大块的
8.对于反应2SO2+O22S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增大O2的浓度可使SO3的浓度减小
C.降低温度可以减小反应速率
D.增大SO2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二、双项选择题
9.100 mL 6 ml/L H2SO4与过量锌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加入Na2SO4固体 B.加入H2O
C.加入CuSO4固体 D.把锌粉换成锌粒
10.一定条件下反应mA(g)+nB(g)pC(g)+qD(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平均反应速率v(C)=2v(B)。若该反应过程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一直保持不变,则m、n、p、q的数值可以是( )。
A.2、6、3、5 B.3、1、2、2
C.2、1、2、1 D.1、3、2、2
三、非选择题
11.对于反应2SO2+O22SO3(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将生成的SO3的反应速率的变化填入下表空格内(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2.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2-3-1,则曲线a所对应的实验组别是( )。
图2-3-1
13.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并向a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下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14.图2-3-2表示Zn投入到一定浓度一定体积的稀H2SO4溶液中后,反应时间与生成H2的速率的图像。(纵坐标为H2的生成速率)
图2-3-2
(1)反应前期速率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期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减缓上述反应的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蒸馏水 B.氯化钠固体
C.氯化钠溶液 D.浓盐酸
15.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SO2和O2,450 ℃时发生反应2SO2+O22SO3(正反应放热),SO2和O2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2-3-3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2-3-3
(1)0~4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SO2)=________ml/(L·min)。
(2)其他条件不变,7 min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将改变条件的瞬间正反应方向的速率的变化情况(“增大”、“减小”或“不变”)填入下表空格内:
16.在400 ℃时,将SO2和14 ml O2压入一个盛有催化剂的V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O22SO3,已知2 min后容器中剩下2 ml SO2和12 ml O2,则:
(1)生成了________ml SO3,SO2的起始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ml。
(2)v(SO2)=____________ml/(L·min),v(SO3)=____________ml/(L·min)。
写出计算过程。
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及其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
B.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
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反应速率无关
D.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2.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已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B.化学平衡是一定条件下的平衡,当条件改变时,平衡可能会遭到破坏
C.当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浓度相等
D.当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均已停止
3.在一定温度下,2 L密闭容器内,反应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是( )。
A.3 min B.1 min
C.2 min D.0 min
4.下列措施可以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是( )。
①提高燃料的着火点 ②降低燃料的着火点 ③将固体燃料粉碎 ④将液体燃料雾化 ⑤将煤气化处理 ⑥通入适量空气
A.①③④⑤ B.②③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
5.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l NO的同时,消耗x m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
6.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单位时间内有n ml A2生成,同时就有n ml B2生成
C.单位时间内有n ml A2消耗,同时就有2n ml AB生成
D.单位时间内有n ml B2发生反应,同时就有2n ml AB分解
7.把HI气体充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HI(g)H2(g)+I2(g),在反应趋向化学反应限度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I的生成速率等于其分解速率
B.HI的生成速率小于其分解速率
C.HI的生成速率大于其分解速率
D.无法判断
8.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里,产生H2的速率如图2-3-4所示。在下列因素中:①盐酸的浓度;②镁条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Cl-的浓度。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
图2-3-4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二、双项选择题
9.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物质的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D的体积分数
C.B的物质的量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10.一定条件下的某可逆反应,其正反应速率v(正)和逆反应速率v(逆)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3-5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2-3-5
A.t1时刻,v(正)
C.t3时刻,v(正)=v(逆)
D.t4时刻,v(正)=v(逆)
三、非选择题
11.某温度时,在2 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3-6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图2-3-6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 min末,X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具体表达式)。
(3)3 min后图中曲线所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B3C+4D在下列四种状态下不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13.图2-3-7是可逆反应X2+3Y22Z2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2-3-7
A.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B.t2时,反应达到平衡
C.t2~t3,反应不再发生D.t2~t3,各物质的浓度相等
14.把6 ml A和5 ml B两气体通入容积为4 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放热反应3A(g)+B(g)2C(g)+xD(g)。5 min达平衡,此时生成2 ml C,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l/(L·mi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降低平衡体系的温度,逆反应速率变小,正反应速率增大
B.恒温下达到平衡的标志是C和D的生成速率相等
C.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 ml/(L·min)
D.B的转化率为25%
15.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都为零,反应物A的浓度(m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物A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________m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______m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__(填“>”、“=”或“<”,下同)v1,且c3________1.0 ml/L。
16.某固定容积的2 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3H22NH3。起始时加入的N2、H2、NH3均为2 ml, 5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 NH3的物质的量为3 ml,求:
(1)这5 min内用N2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请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2)求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浓度。
(3)平衡时容器的压强为初始时的几分之几?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C 2.B
3.C 解析:对于放热反应,有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4.C 解析:物质总能量与稳定性的关系:能量越高,越不稳定;能量越低,越稳定,这里石墨比金刚石能量低,石墨更稳定。
5.D 解析:①的过程虽吸热,但是物理变化。
6.D 7.A 8.A 9.AD
10.BC 解析:A项,如S与O2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点燃;D项,1 ml硫酸与氢氧化钠完全中和生成2 ml水,而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l水放出的热量。
11.(1)使反应物混合均匀
(2)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复分解
(3)玻璃片上水结冰而与小烧杯粘在一起;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反应有水生成
(4)结冰 吸 小于
12.C 解析:本题要明确中和热的概念,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l水所放出的热量。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1 ml水均放出57.3 kJ的热量。A中放出热量应为2×57.3 kJ;B中放出热量(即中和热)应略小于57.3 kJ,因弱酸、弱碱在水中电离要吸收一部分热量,故多数强酸与弱碱,弱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热值小于57.3 kJ/ml;D中浓H2SO4稀释要放热。
13.C 解析:U形管左边液面上升,则说明U形管内压强降低,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即锥形瓶和U形管内温度下降,所以只有答案C。
14.A 解析:这里形成2 ml AB的化学键,所以应比较Q1+Q2与2Q3的大小来判断反应放热或吸热。
15.C
16.
(任选两组,或其他合理答案)
(2)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17.(1)A (2)低于 (3)光能 电能
解析:(1)煤燃烧反应的进行需先吸收一定的能量,即有点燃的过程,故选A。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第1课时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D 2.B
3.C 解析:电是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变为机械能,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而不是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4.B 解析:原电池的两极可以是一种金属和石墨;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而正极不是还原剂,是氧化剂在此被还原。
5.A 6.C 7.A
8.B 解析:铜-锌(稀硫酸)原电池,锌为负极,失电子,铜为正极,氢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所以③④⑤正确。
9.CD 10.AC
11.(1)铜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锌片不断溶解
(2)锌 2H++2e-===H2↑
(3)0.1
解析:锌片减少3.25 g,即0.05 ml,每减少1 ml Zn,转移2 ml电子,则电路中转移了0.1 ml电子。
12.B 解析:原电池电流方向是正极流向负极,活泼性:a>b;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活泼性越强,活泼性:d>a;铜浸入b的盐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铜不如b活泼,而铜浸入c的盐溶液有c析出,说明铜比c活泼,由此得活泼性:b>c,综上活泼性顺序:d>a>b>c。
13.B 解析:由铜、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铜作正极,锌作负极。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硫酸根离子向负极移动,正极区硫酸根离子浓度下降,负极区硫酸根离子浓度增大。
14.(1)银 还原
(2)Cu2++2e-===Cu
(3)0.04
(4)减少 1.30
15.(1)铝 Al-3e-===Al3+
(2)铜 正 NOeq \\al(-,3)+2H++e-===NO2↑+H2O
解析:电极的确定依赖于具体的电极反应,在浓硝酸中,Al表面发生了钝化,发生反应的是铜。当Al、Cu同时插入稀硫酸中时,电流表的指针偏向Al,电极反应为Al-3e-==Al3+。而当Al、Cu同时插入浓硝酸时,电流表的指针偏向Cu,Al作正极,且电极反应式为NOeq \\al(-,3)+2H++e-===NO2↑+H2O。可见原电池的正负极不仅与电极材料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
16.(1)2Al+6H+===2Al3++3H2↑
2H++2e-===H2↑ 0.6
(2)能 Mg 2Al+2NaOH+2H2O===2NaAlO2+3H2↑
第2课时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1.A 2.B
3.C 解析:每转移8 ml电子,有3 ml水生成,现生成1.5 ml 水,转移电子为4 ml。
4.A 5.D 6.D
7.B 解析:由得失电子守恒,1 ml乙醇被氧化时,氧气转移12 ml电子,乙醇也应转移12 ml电子。
8.B 9.BC 10.BC
11.(1)Pb
(2)PbO2+SOeq \\al(2-,4)+4H++2e-===PbSO4+2H2O
(3)增大 (4)负 (5)正 负
12.A 解析:由电池总反应可以得到,放电时,H2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反应:1/2H2-e-+OH-===H2O,此时负极区的pH减小。也可用排除法,NiO(OH)中Ni的化合价为+3,Ni(OH)2中Ni的化合价为+2,可知放电时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充电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放电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镍氢电池放电时氢气作负极。
13.D
14.A 解析:由电池示意图可知,左边的电极失电子,应为电池的负极,a处通入的气体应为甲醇,则右边的电极为电池的正极,b处通入的气体应为空气,所以A项错误。
15.C 解析:高铁电池放电(原电池)时的负极反应为3Zn+6OH—-6e—===3Zn(OH)2,正极反应为2FeOeq \\al(2-,4)+8H2O+6e-===2Fe(OH)3+10OH-,从而不难分析出答案为C。
16.(1)2Al-6e-===2Al3+ 3Ag2S+6e-===6Ag+3S2-
(2)3Ag2S+2Al+6H2O===6Ag+2Al(OH)3+3H2S↑
解析:铝作负极,Ag2S作正极,由“黑色褪去,而银不会损失”可知,Ag2S通过电化学反应生成Ag,则正极反应式为3Ag2S+6e-==6Ag+3S2-,负极反应式为2Al-6e-==2Al3+。
17.(1)大 (2)Zn>B>A
(3)Cu Cu-2e-===Cu2+
解析:由铜锌和铜铁两种原电池可知,活泼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大。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向是负极流向正极,Cu与A组成的原电池,Cu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而Cu与B组成的原电池,B作负极,活泼性:B>A。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
1.C
2.B 解析:v(A)=eq \f(Δc(A),t)=0.06 ml/(L·s),然后利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数量之比判断。
3.A 4.B
5.D 解析:对于本题来说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6.B 7.A 8.B 9.BD
10.BC 解析:v(C)=2v(B),说明方程式中物质C的系数是物质B系数的2倍,则选项A、D不符合;由“该反应过程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一直保持不变”可知,m+n=p+q,B、C选项均符合。
11.①减小 ②增大 ③增大 ④增大
12.C 解析:曲线a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快,HCl浓度越大,温度越高,铁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13.D
14.(1)该反应放热,随着反应进行,体系温度升高,因而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2)反应后期,稀硫酸浓度减小,因而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3)AC
解析:浓度与温度都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常见因素。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放热,体系温度升高,速率加快;反应物浓度减少,速率减慢;加氯化钠溶液,不影响体系中的化学反应,且稀释了反应物的浓度,故可减缓速率。
15.(1)0.03 (2)增大 不变 增大 增大
16.(1) 4 6 (2)2/V 2/V
计算过程:
(1)反应中消耗O2为2 ml,因此生成SO3为4 ml,消耗SO2为4 ml,则SO2的起始物质的量为6 ml。
(2)v(SO2)=4 ml/(VL·2 min)=eq \f(2,V) ml/(L·min),v(SO3)=v(SO2)=eq \f(2,V) ml/(L·min)。
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及其应用
1.B 2.B 3.A 4.C 5.A 6.D
7.B 解析:反应开始时,正反应最大且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为零且逐渐增大,直至达到化学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8.C 解析:镁条和盐酸反应产生H2的离子方程式为Mg+2H+===Mg2++H2↑,实质是镁与H+间的置换,与Cl-无关;镁条的表面积越大,接触的盐酸就越多,反应速率自然越大;溶液的温度对该反应也有影响,反应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也会加快;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不断减小,即H+浓度不断减小,反应速率会逐渐减慢。
9.BC 解析:此反应方程式两边气体分子数相等,则混合气体的压强和总物质的量在平衡前后均始终保持不变,故不能用压强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来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10.BD
11.(1)Y+2Z3X
(2)v(X)=eq \f(0.4 ml,2L×2 min)=0.1 ml/(L·min)
(3)在此条件下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
12.D 解析:将所有正逆反应速率换算为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的逆反应速率,再比较v(正)是否与v(逆)相等。
13.B 14.C
15.(1)0.013 (2)1.0 加入催化剂 (3)> >
16.(1)5分钟内由NH3表示该反应的反应
速率v(NH3)=eq \f((3-2)ml,2L·5 min)=0.1 ml/(L·min)
v(N2)=eq \f(1,2)v(NH3)=0.05 ml/(L·min)
(2) N2 + 3H2 2NH3
起始 2 2 2
平衡 3
变化 Δn(H2) 1
eq \f(Δn(H2),Δn(NH3))=eq \f(3,2) Δn(H2)=1.5 ml
平衡时n(H2)=2-1.5 ml=0.5 ml
c(H2)=eq \f(n,V)=eq \f(0.5 ml,2 L)=0.25 ml/L
(3)由容器的体积恒定有eq \f(n总1,n总2)=eq \f(P1,P2)
由(2)得Δn(N2)=0.5 ml
平衡的 n总2=1.5+0.5+3=5 ml
eq \f(P2,P1)=eq \f(n总2,n总1)=eq \f(5 ml,6 ml)=eq \f(5,6)
即平衡时压强为初始时的eq \f(5,6)。
固体试剂A
液体试剂B
①
②
③
④
金属
电子流动方向
电压/V
Fe
Fe→Cu
+0.78
Zn
Zn→Cu
+1.10
A
Cu→A
-0.15
B
B→Cu
+0.3
编号
改变的条件
生成SO3的速率
①
降低温度
②
压缩体积
③
增大氧气的浓度
④
使用催化剂
组别
c(HCl)(ml·L-1)
温度(℃)
形状
A
2.0
25
块状
B
2.5
30
块状
C
2.5
50
粉末状
D
2.5
50
块状
改变的条件
v
①增大O2的浓度
②减小SO3的浓度
③缩小容器的体积
④加入V2O5作催化剂
时间/min
0
1
2
3
4
5
n(NO)/m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A
v(A)=4 ml/(L·min)
v(B)=2 ml/(L·min)
B
v(B)=1 ml/(L·min)
v(C)=3 ml/(L·min)
C
v(C)=3 ml/(L·min)
v(D)=4 ml/(L·min)
D
v(D)=2 ml/(L·min)
v(C)=3 ml/(L·min)
实验
序号
时间
浓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
c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00 ℃
c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820 ℃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固体试剂A
液体试剂B
①
CaO
H2O
②
Zn
稀硫酸
③
NaOH
H2O
④
Na2O2
H2O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hx/tb_c400004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同步练习题</a>,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2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2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