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题点4标点符号题__了解用法关注语境 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1538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题点4标点符号题__了解用法关注语境 学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1538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题点4标点符号题__了解用法关注语境 学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15381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题点4标点符号题__了解用法关注语境 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题点4标点符号题__了解用法关注语境 学案,共7页。
必备知识建构
关键能力突破
问题标点符号用法不明
【例题】破折号的用法
(2020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
A.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C.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D.你永远那么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
[我的答案]
[作答理由]
精准抢分
判断标点符号作用要注意三点
1.把握常见用法
高考对标点符号作用的考查,是以常见标点符号用法为基础,对具体语境作用的理解。因此,准确把握常见标点符号(7种点号、9种标号)的用法是前提。对这些标点符号的用法,一般可以从语气、停顿和位置三个方面考虑,如问号,一般表疑问语气,是较大的停顿单位,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是句末点号)。
(1)点号用法判定方法
口诀:①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并列谓、并列补,中间不须去打顿;集合词语紧相连,中间切忌插入顿;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牵扯顿。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方用分。冒号两点像天平,提示总结两作用;一般管到句号处,两边内容来呼应。②选择问、倒装问,全句末尾才用问;尤其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一句回答选择问,每句都答特指问;格外关注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感叹。
技巧:①非疑问句,句中有疑问词,且全句属于无疑而问的陈述句,句末不用问号。②倒装句,成分前后倒装,句末点号(问号、叹号)要放在整个句子结尾。③选择问句,由两个句子组成,前者句末用逗号,后者句末用问号;连续问句,至少由三个句子组成,每个句末都用问号。④语气舒缓的祈使句用句号,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或反问句用叹号。
(2)标号用法判定方法
①看引文内容。引文内容独立成句时,末尾标点放在引号里面,反之则放在引号之外;作为引用者话语的组成部分时,末尾不用标点(若引文句末是问号、叹号,应保留放在引号里面)。
②看语意删减。即看语意的增减是否影响句意。括号与破折号均可表示解释,解释说明的内容属于正文且不能删减时用破折号;不属于正文且能删减的用括号。
③看逻辑事理。书报、期刊、篇章、歌曲、剧目、法规文件等名称用书名号,专栏(题)、标语等名称用引号。
2.关注具体语境
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重在对具体语境中用法的判断。具体语境准确来说,一是标点符号的前文或后文,如顿号,表示前后短语是并列关系,破折号前后可能是补充说明、话题的转换、话语的中断或间隔等多种关系;二是标点符号使用的对象,如书名号、引号、括号运用的具体词句,分别表示书籍报刊篇章名称、引用的部分、解释说明的部分。对具体语境的体察,是正确答题的关键。
3.分析选项特点
从目前的高考题型看,选项所给的语句,部分是课内文本中的语句,也有部分是课外的句子。课内的用法比较熟悉,可以先进行判断;课外的相对陌生,可结合具体语境体会。然后把四个选项中标点符号的用法进行比对,再与文本中标点符号用法比对,谨慎确定答案。
思维流程
[满分答案]
纠偏补弱训练
1.(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节选)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2.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前几天,人们都忙着在朋友圈晒家里立起来的扫把,事情源于一则社交网络推文:“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说因为地球完美的重力角度,今天是唯一可以让扫把独自站立的日子。”几小时后,此推文很快引爆全网,网友们的朋友圈、微博的画风瞬间都变成了在家里立起自家的扫把。事后,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解释说,这其实只与平衡有关,事实是:不仅今天你可以让扫把立起来,明天和后天……以后都可以!
A.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B.“‘好歹要结果他性命。’……”正说之时,阁子里叫:“将汤来!”
C.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
D.“可恶!然而……。”四叔说。
3.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和文中的括号,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在能看见东西的第一天下午,我将在森林里作一次长时间的漫步,让自己的眼睛陶醉在自然界的美色里,在这有限的几小时内我要如醉如痴地欣赏那永远向有视力的人敞开的壮丽奇景。结束短暂的森林之旅,回来的路上可能经过一个农场,这样我便能看到耐心的马匹犁田的情景(或许我只能看到拖拉机了!)和那些以土地为生的人的宁静满足的生活。
A.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需要同步解决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区域整体脱贫和贫困村摘帽三个层次的问题。
B.画家利用树木、船只、房屋,特别是那无尽的瓦垄的一些共同特征,重复排列,以取得几条街道(亦即画面)的统一性。
C.回环的美,指的就是诗韵,诗行的韵,是同韵的字(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来来回回地重复,所以叫作回环的美。
D.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傍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莩;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见《现代评论》二十一期)。
4.下列各句中的问号和文中的问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人性的善与恶,是两个相反的人类社会哲学元素,荀子与孟子应被归为两个不同的学说流派。但中国流传至今的传统学术却把两位持泾渭分明哲学观点的人,同称为“儒家”。不知两位已作古二千多年的大学者会不会在黄土之下跃骨而起?
A.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B.“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
C.由一堆砖石固然可以建成宏伟的纪念碑,却也可以搭起一座马棚,它们的区别究竟何在?
D.宇宙的初始密度为什么被这么仔细地选取呢?也许存在某种原因,使得宇宙必须刚好具有临界密度。
5.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众多的‘人物’——老鼠”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老鼠嫁女”因多有喜庆热闹的情节,故常以年画和剪纸的形式展现。虽然各地有众多形式不一的创作版本,但画面内容的共同之处是都有以众多的“人物”——老鼠,按照由上至下或左右行进的老鼠队伍组成的迎娶场景。
A.小朋友,你们知道雾凇——树上的冰花是怎样形成的吗?
B.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
C.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D.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东洋厂里的带工,就亲自去游说那些没钱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
6.文段中画线的A、B、C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在建设新中国的征程中,无数科学家以身许国,前赴后继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用自己的青春、血汗甚至生命,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大夯基立柱。[B]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这一个个耀眼的名字如暗夜星辰,在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中华大地上点亮了科技之光、铺就了科技强国之路。在他们的感召和引领下,无私奉献、甘于清贫,一心只为科技报国,不计个人得失,成为一代代中国科学家的优秀精神特质。时至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这些物质依然在许多人身上熠熠生辉。[C]但是,它们不应成为对科技从业者们的“道德绑架”和“刻板成见”,我们不能空谈“情怀”(以身许国)而不谈受益。当下我们应去除科技领域的陈规陋俗,完善激励机制,回报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奉献了青春和血汗的可爱可敬的科学家们,进而激发科技创新的强大能量。
题点4 标点符号题——了解用法,关注语境
关键能力突破
【例题】
思维流程
原因的解释 内容的解释 转移了前面的话题 对前文内容的总结 C项和D项 A项和B项 B项更符合要求,因为文本中破折号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满分答案] B
纠偏补弱训练
1.B 解析本题考查破折号的运用能力。B项破折号标示话题的转换,原文破折号的作用就是标示话题的转换;A、C、D三项破折号标示补充说明。
2.C 解析文中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A项,表示说话断断续续;B项,表示引文的省略;C项,表示列举的省略;D项,表示语意未尽,话未说完。
3.D 解析文段和前三项中的括号都标示补充说明,D项标明出处。
4.C 解析文段和C项表疑问,其余三句均表设问。
5.A 解析文中“众多的‘人物’——老鼠”的破折号表解释作用;A项,破折号表解释作用;B项,破折号表突出强调;C项,破折号表插入成分;D项,破折号表意思的递进。
6.B 解析B项,“点亮了科技之光”“铺就了科技强国之路”是两个独立的句子,之间应该用逗号。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专题三小说阅读题点3赏析环境题__明辨类型关注效果 学案,共9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专题八语言文字运用主观简答题题点1补写仿写题__分清类型看准要求 学案,共10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专题八语言文字运用主观简答题题点2扩展压缩题__抓住主干合理增删枝叶 学案,共11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