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2019)选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地理第一章_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单元_综合练习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1529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人教版(2019)选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地理第一章_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单元_综合练习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1529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人教版(2019)选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地理第一章_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单元_综合练习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1529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本章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展开1.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的确诊和疑似病例人数每日进行及时更新。由于本次疫情的发源地在武汉,故在疫情发散期间,各地来自武汉的人员数量越多,被感染的人数相对而言越多。如图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量排名前30城市来源:各地卫健委公布数据,截止2020年1月30,中国农历新年前)。据材料及如图,回答题。
温州成为湖北之外确诊人数最多的城市,主要原因是( )
A.温州民间资本活跃,在武汉经商的人多,春节前返乡
B.温州自然资源丰富,武汉去温州打工的人多
C.温州是武汉产业转移的主要转入地,伴随大量武汉人迁入
D.温州是武汉至上海的交通必经之地,交通中转时大量武汉人在温州停留
2.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A.土地荒漠化、酸雨污染B.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
C.酸雨污染、气候变暖D.水土流失、水环境恶化
(2)图中问题①②产生的后果分别是( )
A.引发赤潮现象;臭氧层出现空洞
B.产生“公害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会变小
C.鱼因缺氧而大批死亡;洪水灾害增多
D.酸雨现象;气候恶化
3. 工业化时代,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环境的变化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我国西南某地的大理石雕像,天长日久变得“面目残破”。这主要是因为( )
A.酸雨淋蚀加剧B.紫外线辐射强烈
C.沙尘暴频繁肆虐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2)墨西哥湾出现的严重石油泄漏污染事件,利用RS和GPS技术可以监测( )
①石油污染的海区范围
②海底漏油点的石油日泄漏量
③石油污染物扩散的速度
④污染海区海洋生物种类的变化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4.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我国某特大城市2011年7月8日、7月9日天气和空气质量表。
材料二: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上空2011年7月8日、7月9日等温面分布示意图。
(1)该城市的首要污染物主要来自( )
①石油燃烧 ②汽车尾气 ③煤炭燃烧 ④工厂废气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该城市上空( )
①盛行下沉气流 ②气流扩散条件变差 ③出现逆温现象 ④空气对流显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连日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烈,该城市( )
①可能出现光化学烟雾污染 ②臭氧浓度增加
③可能出现龙卷风天气 ④氮气浓度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酸雨问题、沙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B.沙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D.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2)下列污染物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
A.工业排放废气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
C.汽车排放废气D.建筑工地扬尘
6. 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岁及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越高,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在t1~t3阶段,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
A.城市生育水平低B.城市人口寿命长
C.农村死亡水平高D.农村劳动力迁出
(2)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是( )
A.环境承载力B.人口容量C.人口合理容量D.环境的限制性
7. 目前,世界上很多城市染上了“垃圾困扰症”。垃圾堆置占据大量土地,并污染环境,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1)城市“垃圾困扰症”的“病因”是( )
A.工业污水的任意排放
B.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
C.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垃圾
D.汽车尾气
(2)图是“治疗”城市“垃圾困扰症”的方式之一,它是( )
A.分类收集B.破碎、压缩、焚烧
C.卫生填埋D.资源化
8. 环境效率是指在既定技术水平条件下,普通投入(资本、劳动力、水资源)和产出保持不变,可以实现的最小化有害投入(有害投入指排放的污水)与当前的有害投入之间的比率。环境效率高表示现有技术条件下污染物可减少的程度比较低,此时只有通过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才能更大幅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环境效率低表示即使不提高技术水平,也可以通过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而大幅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改善环境质量。读下图 “2013年中国各省环境效率分布情况”,完成下列小题。(注:西、藏自治区和台湾岛无资料)
(1)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可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省(区)是( )
A.山东省B.湖南省C.山西省D.甘肃省
(2)从环境效率的角度分析,甲省区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措施是( )
A.提高技术水平B.大量外迁高污染产业
C.调整能源消费结构D.调整产业结构
9. 下图阴影部分为某种自然资源在陆地上的分布,完成下列各题。
(1)该自然资源是( )
A.耕地资源B.湿地资源C.草场资源D.森林资源
(2)该资源在北半球大陆分布的最高纬度,西岸相比于东岸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A.纬度低、太阳辐射B.纬度高、太阳辐射
C.纬度高、洋流D.纬度低、洋流
10. 页岩气是蕴藏于页岩层可供开采的天然气资源,中国地质调查局在2016年7月7日宣布,在贵州遵义发现一个储量达千亿立方米以上的页岩气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页岩气存在于( )
A.岩浆岩B.变质岩C.侵入岩D.沉积岩
(2)与页岩气能量来源相同的是( )
A.太阳能B.核能C.地热能D.潮汐能
11. 废旧电池一般作为生活垃圾被丢弃,当电池壳体破裂后,汞、锌、锰等金属物就会污染水源、土壤,亦可通过食物链不断累积,造成区域性的严重生态环境污染。据测算,如果能够回收利用,1吨废干电池可回收131千克钢,160千克锌,375千克二氧化锰。近些年,我国锌矿资源逐渐枯竭,产量逐渐下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们在开发利用锌矿时,要注意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其主要依据是( )
A.目前我国锌矿资源数量太少
B.我国锌矿资源分布在空间上不平衡
C.我国锌矿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还不够
D.锌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
(2)上述材料说明,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人们必须考虑到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是依据自然资源的( )
A.地域差异性B.数量的有限性C.整体性D.分布的规律性
12. 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所以保护环境十分重要。下列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
B.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之路
C.环境效益突现,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发展经济的地位之上
D.地球自身有充分的自我调节能力,任其发展,顺其自然
13. 【环境保护】
我国的华北地区虽然处于东部季风区,但沙尘暴较为严重,每次都会给交通、工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指出华北地区沙尘暴频发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14. 【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每年都产生大量建筑渣土,但其利用率不超过5%,目前我国处理渣土的方式主要是露天堆放和外运填埋,渣土堆需要覆盖密布网。我国某企业研发了建筑渣土多功能打印系统,可将渣土直接打印成砖体或墙体,省去渣土外运和砖厂制砖的环节。
(1)指出目前传统的建筑渣土处理易产生的问题。
(2)推测此项打印系统的优势。
1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烈性传染病病毒引起世界广泛的关注与重视。2014年5月,埃博拉病毒在非洲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爆发,该市面积450平方千米,人口约167万。城中有大量棚户区,区内房屋、道路杂乱无章,没有门牌号码,病毒难以控制。直至2015年11月,世卫宣布几内亚埃博拉病毒疫情终止。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被发现并迅速传播。中国各级政府为减轻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实施积极的防控措施,如延长假期、居家隔离、交通管制、网上办公、医用物资调配、加强病毒药物研究、疫情信息及时通报等。2020年2月中旬,各地企业又在严格的防疫措施下,开始复工复产。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中国疫情在2月14日左右达到高峰并稳定下来,之后稳步下降。
(1)简要分析科纳克里难以控制埃博拉病毒传播的主要原因。
(2)与陕西省相比,分析广东省距湖北省较远却累计确诊人数较多的原因。
(3)推测此次疫情对我国各类中小企业的影响,并说出理由。
1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夕张市大致位于北海道的中部地区,从明治时期就开始开采优质煤矿,以“煤都”闻名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起,夕张市经济开始衰退,煤矿企业相继破产。为此,夕张市试图通过开发观光旅游、打造蜜瓜农产品品牌等措施进行产业转型,但一直没有收到明显成效。夕张市的人口数量已由最鼎盛时期的116908人(1960年4月30日)锐减至8316人(2018年2月28日),而今该市65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已超过总人口的50%。
材料二:白银市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区,地貌特征以基岩山地和山间盆地为主,地表基岩裸露。白银市因矿得名、因企设市,是全国唯一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也是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国“铜城”。经过50多年的开采,白银市已探明的铜矿资源濒临枯竭,伴生矿产资源也开始萎缩,支柱产业辉煌不再,2008年白银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典型资源枯竭转型城市。下图1示意白银市的地理位置。
(1)图2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图。据图说出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并简述理由。
(2)夕张市经济衰退、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鉴于夕张市转型失败的教训,白银市在制定产业政策时要考虑产业转型可能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年人教版(2019)选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地理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单元 综合练习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2 小题 ,每题 4 分 ,共计48分 )
1.
【答案】
A
【考点】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解析】
新冠病毒传播途径主意有3种: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直接传播就是患者的喷嚏、咳嗽、讲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飞沫沉积在物体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在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而导致的感染。
【解答】
温州位于我国东部地区,自然资源相对缺乏,B错误;
我国产业转移的主体方向是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温州不是武汉产业转移的转入地,C错误;
温州并不是武汉至上海的必经之地,如:武汉一安徽-江苏一上海,D错误;
温州属于浙江省,个体商业发达,人员流动复杂,温州商人遍布我国,而武汉是除温州之外,温州人最为聚集的城市。新冠疫情期间正值春运,从武汉返乡的温州人较多,A正确。
2.
【答案】
D
C
【考点】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解析】
(1)本题考查主要的环境问题。
(2)本题考查主要环境问题的后果。
【解答】
(1)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降雨后,含有大量泥沙的径流入河,有水土流失问题。工厂污染直接排放入河流,有水环境恶化,水污染问题,D对。
故选D。
(2)图中问题①产生的后果是水污染,鱼因缺氧而大批死亡。②产生的后果是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大,河道泥沙淤积,洪水灾害增多,C对。河水污染,不一定引发赤潮现象。水土流失,与臭氧层出现空洞无关,A错。植被破坏,河流流量季节变化会变大,B错。植被破坏不是酸雨现象形成原因,水污染导致水质恶化,不是气候恶化,D错。
故选C。
3.
【答案】
A
C
【考点】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
(1)本题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2)本题考查了RS和GPS的主要功能。
【解答】
(1)我国西南地区酸雨问题严重,大理石雕像天长日久变得“面目残破”,这主要是因为酸雨淋蚀加剧,A正确;
西南地区降水多,日照少,紫外线辐射较弱,B错误;
西南地区降水多,沙尘暴少,C错误;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对石像没有影响,D错误。
故选A。
(2)利用RS和GPS技术可以监测石油污染的海区范围和石油污染物扩散的速度。
故选C。
4.
【答案】
A
B
A
【考点】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
(1)本题考查大气污染及形成条件。由材料可知,该地污染物主要是NOₓ,它主要是燃烧石油产生的,主要来源于石油燃烧和汽车尾气;燃烧煤炭产生的是SOₓ,工业燃烧以煤炭为主。
(2)图示7月8-9日,该城市上空有一逆温层,气流扩散条件变差,对流不旺盛,而导致污染加重。
(3)连日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烈,汽车尾气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可能出现光化学烟雾污染;7月正值盛夏,连日晴天,持续高温,空气中臭氧浓度增加;龙卷风是强低气压系统,在连日的晴天不可能出现;雷电天气时,会击发空气中的氮气,晴天氮气浓度增加概率小。
【解答】
(1)由材料可知,该地污染物主要是NOₓ,它主要是燃烧石油产生的,主要来源于石油燃烧和汽车尾气。A正确。
故选A。
(2)图示7月8-9日,该城市上空有一逆温层,气流扩散条件变差,对流不旺盛,而导致污染加重。B正确。
故选B。
(3)连日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烈,汽车尾气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可能出现光化学烟雾污染;7月正值盛夏,连日晴天,持续高温,空气中臭氧浓度增加;龙卷风是强低气压系统,在连日的晴天不可能出现;雷电天气时,会击发空气中的氮气,晴天氮气浓度增加概率小。A正确。
故选A。
5.
【答案】
B
D
【考点】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解析】
(1)不同地区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差异,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受人类活动影响,产生不同的环境问题。
(2)本题主要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解答】
(1)根据图例所示位置,图中①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的沙漠气候区,反映的是荒漠化问题。②主要分布在欧洲发达国家,反映的是酸雨问题。③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反映的是原始森林破坏问题。④主要分布在恒河平原地区,反映的是农田土壤侵蚀问题。⑤主要分布在大陆架浅海区域,所反映的是海域污染问题。B对,A、C、D错。
故选B。
(2)图中②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欧洲地区,欧洲的酸雨类型是硝酸型,主要与燃煤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氮气体有关。相关的污染物有工业排放的废气、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废气等,A、B、C有关。无关的污染物是建筑工地扬尘。
故选D。
6.
【答案】
D
C
【考点】
主要人口问题及其措施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
(1)本题组以人口老龄化曲线图为载体,考查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发生的原因以及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影响。
(2)试题考查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解答】
(1)读图可知,在tl~t3阶段,人口老龄化程度农村高于城市,城乡差异主要是因为农村劳动力迁出,导致老龄人口比重高,D对。城市生育水平低,老龄人口比重高,A错;材料不能表示城市人口寿命长,B错;农村死亡水平高,不是老龄人口比重高的原因,可能是人口老龄化比重高的结果,C错。
故选D。
(2)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C正确。
故选C。
7.
【答案】
C
D
【考点】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解析】
(1)本题考查了环境问题的成因。
(2)本题考查了垃圾资源化。
【解答】
(1)材料中对“垃圾困扰症”的解释说明该“症”是固体废弃物污染造成的。
故选C。
(2)垃圾发电是从固体废弃物中获取能源的一种方式,可以创造经济价值,属于资源化。
故选D。
8.
【答案】
D
A
【考点】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读图分析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了甲省区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措施。
【解答】
(1)由题意可知,在既定技术水平条件下,环境效率越低,可以实现的最小化有害投入越少。如图可得,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可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省(区)是甘肃省。
故选D。
(2)环境效率高表示现有技术条件下污染物可减少的程度比较低,此时只有通过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才能更大幅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
故选A。
9.
【答案】
D
C
【考点】
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解析】
(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的分布。
【解答】
(1)读图,该资源主要分布区域有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俄罗斯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资源是森林资源。
故选D。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森林资源在北半球大陆分布的最高纬度是亚寒带针叶林,西岸相比于东岸纬度高一些,主要是受洋流增温增湿影响。
故选C。
10.
【答案】
D
A
【考点】
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特征
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解析】
(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解答】
(1)页岩气是蕴藏于页岩层可供开采的天然气资源,页岩是沉积岩。
故选D。
(2)材料中叙述,页岩气是蕴藏于页岩层可供开采的天然气资源,按其形成和来源分类,页岩气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故选A。
11.
【答案】
D
C
【考点】
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自然资源的含义及特征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锌矿的开发利用。
(2)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然资源的含义及特征。
【解答】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在进行开发利用锌矿时,要注意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其主要依据是自然资源的有限性,锌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
故选D。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人们必须考虑到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是依据自然资源的整体性。
故选C。
12.
【答案】
A
【考点】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所以保护环境十分重要,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
解决环境问题,A正确;
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教训是惨痛的,发展中国家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之老路,B错误;
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同时进行,C错误;
地球的自我调节有一定得限度,不能任其发展,超过环境承载力,D错误。
故选A.
二、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2 分 ,共计48分 )
13.
【答案】
季节:春季。
原因:降水稀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表土疏松;植被稀疏;多大风天气。
【考点】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解析】
本题考查华北地区沙尘暴频发的季节及原因。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北地区春季降水稀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表土疏松;植被稀疏;多大风天气等这些都是华北春季多沙尘暴的原因。
14.
【答案】
(1)堆放占用土地;污染大气、水、土壤等环境;外运增加交通负担;(覆盖密布网运输)浪费资金。
(2)优势:渣土产生量大,原料丰富;可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节省资金;减少堆放,节约土地,减轻污染;打印的建筑品市场广阔。
【考点】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解析】
(1)本题考查了传统的建筑渣土处理易产生的问题。
(2)本题考查了渣土打印系统的优势。
【解答】
(1)目前传统的建筑渣土处理易产生的问题可以从占用土地资源、造成污染、增加交通负担等方面分析。
(2)此项打印系统的优势可以从节省资金、减轻污染等方面分析。
15.
【答案】
经济落后,人口密度大;居住、道路等基础设施落后,无法准确确定感染者位置;传播速度快、医疗卫生条件差;当地政府管控力度小。
广东省经济更加发达(人口数量大);交通更加便利;广东省与湖北省的人员流动更加频繁;参与流动的人口数量更多。
传统劳动力指向型产业会劳动力不足;餐饮、旅游等服务产业市场萎缩;互联网相关产业市场需求增大;医疗物资与药物等企业市场需求增加。
【考点】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解析】
(1)考查疾病传播的知识,疾病的扩散和人口密度、居住和医疗条件差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2)考查影响新冠状病毒确诊人数的因素,主要因素有人口流动状况、人们的防疫意识、政府的措施等。
(3)考查疫情对企业发展的因素,主要从企业的劳动力、市场、原料供应、能源供应等方面考虑。
【解答】
科纳克里经济落后,技术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防疫的能力较低,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并且科纳克里人口密度大,容易人传人。
与陕西省相比,广东省距湖北省较远却累计确诊人数较多的原因可以从人口数量、交通、人员流动等方面分析。与陕西省相比,广东省人口数量更多、交通更加便利、经济更加发达,人传人现象更加严重,二次传染的可能性较大;广东省与湖北省的经济联系、人员流动更加频繁;参与流动的人口数量更多等,所以,广东省累计确诊人数较多。
疫情导致劳动力无法上班,对传统劳动力指向型产业来说,会因为劳动力不足、生产时间缩短,而导致企业亏损;人们无法上街购物,对于互联网相关产业来说,市场需求量的增大,会使企业盈利增加;疫情对医疗物资的需求量增大,对于医用物资与药物等产业来说,由于对医用物资和药物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会使医药企业规模扩大、盈利增加;而对于餐饮、旅游等服务产业来说,会因疫情而导致市场萎缩、营业时间缩短,企业亏损等。
16.
【答案】
(1)④—⑤。此时资源型产业已经开始衰退,但是城市经济依然保持一定时期的繁荣,有能力承受传统产业衰退的冲击和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
(2)煤炭开采成本上升,煤炭能源地位下降,资源型经济衰退;城市经济结构过于单一;发展观光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转型不成功。
(3)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基础弱;地处我国西部,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山地多,平地少。
【考点】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解析】
(1)本题考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2)本题考查区域城市化、工业化产生问题的原因。
(3)本题考查区域存在的发展问题。
【解答】
(1)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是④—⑤时期,此时资源型产业已经开始衰退,但是城市经济依然保持一定时期的繁荣,有能力承受传统产业衰退的冲击和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
(2)夕张市经济衰退、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主要从煤炭资源的地位、城市经济结构、产业转型等方面分析。
(3)白银市在制定产业政策时要考虑产业转型可能面临的困境,主要从产业结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地形等方面分析。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后测评,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自然环境服务功能是同时存在的,湿地的作用,湿地破坏后产生的问题,湿地、森林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本章综合与测试免费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本章综合与测试免费当堂检测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