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7课时《从粒子到宇宙》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7课时《从粒子到宇宙》,文件包含第7课时物质的物理属性从粒子到宇宙ppt、作业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7课时┃ 物质的物理属性 从粒子到宇宙
考点1 物质的物理属性
[说明] 物质的物理属性还有密度、状态、透明度、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磁性、比热容等.
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____的最小微粒.
2. 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一直处在____________地运动中;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
3.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________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比较] 物质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
[提示] 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它们的分子不散开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固体和液体又很难被压缩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1. 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______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______电荷.2. 电荷的基本性质(1)带电体能够________轻小物体.(2)同种电荷互相________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______.
3.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将电子从一个物体________到另一个物体.
(1)原子由__________和绕核高速运动的核外________组成.(2)原子核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3)质子和中子由__________组成.
考点4 比分子更小的微粒
1. 探索宇宙的历程中国古人很早就对星空进行观察,并根据星象制定历法.在欧洲,由于宗教势力的影响,人们长期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转动.
2. 日心说1543年哥白尼通过30多年的观察与分析,提出了____________.宇宙观:我们居住的地球只是浩瀚星空中太阳系这个大家庭里的一颗相对较小的行星.
[提醒] 光年是我们用来衡量宇宙天体之间距离的长度单位.
3. “宇宙大爆炸”学说1948年,物理学家伽莫夫提出,宇宙起源于一个“原始火球”,“原始火球”发生爆炸,导致宇宙空间不断膨胀,而温度逐渐冷却下来,形成至今还在膨胀着的宇宙.
[说明] 宇宙膨胀是指天体之间的距离在增大,而不是天体在增大.
探究1 物质的物理属性
例1 [2016·陕西]精细陶瓷以硬度大、耐高温、绝缘性好、有的还有高透光性等特点成为当代新材料之一.下列陶瓷制品中主要利用耐高温这一物理属性的是( )A. 陶瓷制成的汽油机火花塞B. 陶瓷刀具C. 陶瓷制成的光导纤维D. 陶瓷制成的人工膝关节
[解析]陶瓷制成的汽油机火花塞是利用了陶瓷耐高温的特点,故选项A符合题意;用纳米陶瓷材料制成的切割硬物的刀具是利用了陶瓷坚硬、耐磨的特性,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光导纤维不能导电,但可以导光是利用了陶瓷高透光性的特点,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用纳米陶瓷制成的人工膝关节是利用了陶瓷具有一定的韧性,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变式1 [2016·海南]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具有一些奇特的性质,如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大.水结成冰后,下列物理量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质量 B.密度C.比热容 D.内能
例2 [2017·南京] “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合________nm.
变式1 [2017•淮安]如图7-1所示,将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D.分子间有空隙
变式2 [2017•烟台]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 )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例3 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同的是( )A.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上B.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C.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D.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解析] 纸片“粘”在杯口上是大气压强的原因;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是磁性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是分子间作用力的体现.
变式1 [2017•广州]如图7-2所示,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带电棒一定带正电B.带电棒一定带负电C.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异种电荷D.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
[解析] 带正电或带负电的物体都能使金属箔张开,故A、B错误,金属箔张开,说明两片金属箔间有斥力,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D正确.
变式2 [2016·山西]如图7-3所示,把一根塑料绳的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细丝张开的原因是带了异种电荷互相吸引B.细丝张开的原因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C.细丝带了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D.细丝带了电的实质是分子在物体间的转移
[解析] 用干燥的手在塑料绳上从上向下捋几下,手与塑料绳反复摩擦,使塑料绳带上了同种电荷,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细丝会张开,验电器就是利用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细丝带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分层训练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能力提升,夯实基础,创新思维,分子间存在引力,原子核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教学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考点梳理,核心点精练,广东中考,思维导图,原子核,核外电子,银河系,太阳系,卢瑟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从粒子到宇宙 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多普勒,微粒模型,化学性质不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