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六年级上册保护环境13 变废为宝教案设计
展开(一)知识与技能
1、能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垃圾进行分类。
2、知道生活中的大多数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按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2、进行物质的分离和制造,培养分析和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物质的利用会给环境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人对环境负有责任。
2、意识到环境的保护需要靠大家从小事做起。
二、教学重点
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垃圾进行分类。
三、教学难点
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垃圾进行分类。
四、教学准备
器具和材料:弹簧秤、盆、小木棒、纱网、泡沫塑料块、大头针、纸屑、回形针、铝箔、废纸、糨糊等。
图片:各种家庭垃圾的图片等。
视频:垃圾分类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图,模拟图中人物的活动:彬彬、妍妍和琪琪建议波波把垃圾分类后再放到相应的垃圾桶里,由此引出“垃圾也要分类”和“怎样分类”等问题。
问题 垃圾也需要分类吗?
思考 垃圾是否也需要分类?
目的 引出主题活动。
(二)活动一:家庭垃圾调查
导入 每天家里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垃圾。我们可以对家庭垃圾进行观察分类,了解家庭垃圾的产生及组成。
问题 你们家里每天都会丢弃什么垃圾呢?
引导 可以通过科学的调查方法,对家庭垃圾进行统计与分析。
讨论 如何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任务 每天对家庭垃圾进行分类,为时一周,并作好记录。
引导 本活动需要学生在家里完成,所以教师在布置活动时要给予明确指导,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对家里的垃圾进行观察记录,要提醒学生注意卫生。
本活动虽然是学生开展的调查活动,但要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参与。这样做不但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学习,还可以引起家庭成员对自觉保护环境的注意。
目的 引导学生按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调查,为下一个活动“垃圾分类”奠定基础。
(三)活动二:垃圾分类
媒体 出示课本图(各种垃圾的图片)。
问题 在这些垃圾中,哪些可以回收利用,哪些不可以回收利用,还有哪些是有毒的?
分类 根据垃圾图片进行分类。
交流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分类情况进行汇报和交流,并说明分类的理由。
问题 垃圾的分类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但实际生活中,垃圾分类的推行并不顺利。
对垃圾进行分类会遇到哪些困难?
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克服这些困难?
讨论 思考推行垃圾分类的障碍及克服办法。
设计减少垃圾排放、回收有用物质的家庭垃圾处理方案。
交流 交流各小组的家庭垃圾处理方案。
媒体 播放“垃圾分类” 视频。
(四)活动三:分离可回收的垃圾
导入 我们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方法。但可回收垃圾中有很多不同类别的垃圾,废品回收公司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分离。
问题 你能帮废品回收公司想出简便、快捷的方法,把泡沫塑料、废橡胶、废铁、废纸、废棉布,以及其他废金属等相互分离开吗?
设计 利用学习过的知识设计分离废品方案。
把分离方法和工具以及每一步骤结束后剩下的物质填写在教科书的框图中。
引导 设计方案关键有两点,一是利用什么工具分离,二是分离的顺序。归根到底是对物质性质的认识。
交流 各组交流分离方法,思考哪些方法比较有效。
讨论 回收的垃圾有什么用途?它们经过处理后会变成什么?
拓展 如果换成其他物品,你是否可以想出新的分离方法?
六、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五年级上册13 蘑菇和木耳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五年级上册13 蘑菇和木耳教学设计,共3页。
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二年级上册13 我们的衣服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二年级上册13 我们的衣服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三年级下册13 种辣椒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三年级下册13 种辣椒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课题,活动探究,拓展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