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7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课件(共45页)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1416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7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课件(共45页)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1416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7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课件(共45页)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14165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7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课件(共45页)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14165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7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课件(共45页)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14165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7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课件(共45页)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14165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7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课件(共45页)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14165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7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课件(共45页)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14165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7.2*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文ppt课件
展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青蒿(hā) 湮没(yīn) 精髓(suǐ) B.挫折(cuò)相悖(bèi) 肘子(zhǒu)C.考量(liànɡ)目眩(xuàn)砒霜(pī)D.淤血(yū)窥视(kuì)惊诧(chà)【解析】选B。A项,“湮”应读“yān”;C项,“量”应读“liánɡ”;D项,“窥”应读“ku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疟疾 称颂 肆虐 久符盛名B.胶囊拯救溟想沧海一粟C.蝇蛆爆炸含糊撒手人环D.咋舌仓库费解里程碑【解析】选D。A项,“符”应为“负”;B项,“溟想”应为“冥想”;C项,“环”应为“寰”。
3.选词填空或判断词语运用正误。(1)迎接新学期开课,确保学校师生安全,天元区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全力做好开学防疫物资_____工作。(储存·贮存)(2)小小的新冠病毒,真像是老天变的一个戏法,始终让人类难以_____,这也充分暴露出人类在天地自然面前的局限性。(捉摸·琢磨)(3)《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_____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反映·反应)(4)做个一般人也无须自卑,一般人有一般人的生活,有一份工作,安安稳稳地生活,时间流逝,每个人不过是沧海一粟,人生就是如此。( )
(5)你还在为多渠道打包而头疼吗?美团网提供了速度快到白驹过隙的多渠道打包方案。( )(6)这家央企的秋季大学校招,报名者云集,招录比达到一百多比一,真是百里挑一啊。( )
×。 “白驹过隙”不是指速度快,指时间过得快。
×。“百里挑一”形容十分出众。
4.下列对两篇文章相关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屠呦呦是我国本土培养的首位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获得者,她的获奖是中国科学家受到世界认可的标志。B.屠呦呦获奖充分说明中国传统医学已经并持续对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C.加来道雄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具有并保持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才能在科学上有所成就。D.加来道雄观察鲤鱼的行为说明科学需要想象力和实验精神。【解析】选D。“实验精神”是从加来道雄高中做实验中体现出来的。
【文本研读】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阅读课文开头~第二个小标题“从分子到药物”段,完成后面的问题。1.下面对节选文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表达荣幸和感谢之情,这既是这篇演讲的背景,又体现了演讲的特点。B.文章第二段以“我完全没有想到”与“我也从没梦想过”两句话,既表明了自己人生之路的特点,也表明了自己并没有刻意追求荣誉。C.第四段提到奎宁的发现,目的是证明青蒿素发现的重大意义。
D.作者呼吁国际社会重视传统医学的研究,是因为人们包括她自己都从传统医学中获得过启示。【解析】选C。奎宁和青蒿素都是从植物中提取的,目的是证明可以从传统医学中获得新的发现。
2.作者在前两个小标题段中,运用了大量数字,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列数字是列举具体准确的数字对事物进行说明。如“熔点在156~157摄氏度”,准确说明了青蒿素分离提纯的温度。②能把事物说明得更精确、更直观,如在研究的第一阶段的那些数字,体现了研究的科学性和艰苦性。
3.作者的团队在发现青蒿素及到药物的过程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请简要填写下面的表格。
青蒿的提取物有一定的抗疟效果
青蒿提取物的抗疟实验结果很
难重复,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
实验人员做志愿者,以确认青蒿提取
物对人体安全,海南临床治疗结果有效
北方的青蒿,青蒿素含量低
改为胶囊的方式,保证了效果
【名师点拨】筛选并整合文本中的信息1.看题目或首段,明确说明对象和特征。2.理清思路,把握结构。3.确立答题区域。4.抓关键句:段首句、过渡句、总结句、反复句、中心句。5.概括归纳,取主舍次。
(二)阅读课文后三个小标题段,完成后面的问题。4.下面对节选文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青蒿素的发现在《科学通报》发表后,逐渐在国内和国外产生了影响。B.由青蒿素发展到双氢青蒿素是对青蒿素研究的一次重大进步,在此基础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取青蒿素联合疗法。C.作者在最后一节中提到砒霜的治疗效果,是为了给人们意识中的“毒药”平反。D.最后一节的标题“中国药学的贡献”,列举了大量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医药对世界的贡献,也昭示了对中医药的研究将大有可为。【解析】选C。目的不是给砒霜平反。
5.有人认为,文章的第五节“中医药学的贡献”与全文内容不一致,可以删去。你是如何看待的?说说你的看法。答: 参考答案:①不可删去。②本节是从青蒿素对人类的贡献扩大到其他中医药对世界的贡献,青蒿素也是中医药的一部分。这一节举其他中医药的例子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6.文章第四节“发展与超越”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主要采用了做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与其他药物的对比和对药物疗效的阐述,突出了青蒿素及双氢青蒿素的显著疗效。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一)阅读课文第1~11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下面对节选文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也是课文的第一部分,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同时概括中心,领起全文。B.作者具体叙述自己遐想着“鲤鱼怎样观察它们周围的世界”,说明鲤鱼生活的局限性,我们和鲤鱼都不能进入对方的世界。C.鲤鱼“科学家”只承认那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水池中的世界,不承认那个“看不见”的“另外一个平行世界”是因为认识的局限性。
D.这一部分写作者童年的遐想。这些傻乎乎的问题中蕴含的深奥的课题,吸引着作者对于高维世界及相关科幻小说的浓厚兴趣。【解析】选B。这里没谈“我们”,只谈鲤鱼,鲤鱼不能进入我们的世界。
2.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说明什么问题?请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说明“自以为是”的人类和鲤鱼“科学家”有相似之处。首先,鲤鱼“科学家”拒绝承认水池之外的另一个外部世界。而人类“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只要“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的自然存在,就“拒绝承认”。其次,鲤鱼“科学家”无法解释睡莲能够不被触摸而运动之事,就认定是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而我们的科学家发明“力”这样的概念,是因为他们只愿意承认“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不肯改变思考方式。最后,大多数鲤鱼“科学家”认为到“宇宙”之外一游的故事是怪诞的,表现出它们的因循守旧。而我们一些科学家一旦碰到“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的理论就加以“鄙视”,也表现出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
(二)阅读课文第12~18段,完成后面的问题。3.作者说“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在作者心中“理论物理学家”应该是怎样的人?答: 参考答案:理论物理学家的工作是抽象、枯燥的,受实验条件的限制,自己的学说很难得到实验的证明,甚至可能到死也得不到成果。这样的人必须耐得住寂寞,必须有恒心和奉献精神。“在所不辞”意味着“理论物理学家”道路的艰辛。
4.我们从作者讲述自己成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中感到更多的却是一种轻松、一种快乐,对此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呢?答: 参考答案:①作者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是想象与好奇带给他的极大的乐趣;②当他真正投入到探求自己所好奇的、所感兴趣的科学探索中时,他的精神世界不但不是枯燥的,反而是充满乐趣的;③探寻自然的奥秘,对真正的科学工作者来说,是和自然做近似于捉迷藏的“游戏”,这种充满乐趣的“游戏”使他们充满激情,乐此不疲。
【重点探究】1.从屠呦呦与加来道雄的身上,你觉得他们的成长经历(研究发现)给你什么样的人生启示?请简要说明。【点拨】①科学研究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屠呦呦团队以解决疟疾的肆虐为己任。②都要有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信心。屠呦呦对中草药有好奇心,她把这种好奇心转换成了研究的动力。加来道雄因童年时的两件事而对科学有兴趣。③都要有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屠呦呦团队对2 000种中草药的筛选做了大量的实验。加来道雄在建立自己的原子对撞机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努力。
2.屠呦呦认为中国医药有助于战胜世上危害人类生命的疾病,提升世界人民的健康和幸福。而鲁迅先生对中医的看法却是“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呐喊·自序》),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点的?【点拨】①中医是我国几千年来传统医学的经验总结,正如屠呦呦的观点,中医药不仅为中国人民,也为世界人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②鲁迅因为父亲被故弄玄虚的庸中医耽搁病情,开始对中医有偏见是正常的,晚年的鲁迅认识到中医经验和实践的重要性,逐渐扭转了自己偏激的观念。通过不断整理收集中国古代的医药典籍,鲁迅记录了自己利用中医中药治疗疾病的经历。③中医药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待中医药我们应当汲取其精华,抛弃其糟粕。
3.屠呦呦凭借青蒿素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你认为这一获奖的意义是什么。【点拨】屠呦呦的获奖也进一步证明了诺贝尔奖的持重性(也可以说是保守性)和公正性。无论是在文学领域还是科学领域,无论你在哪个国家,无论你属于哪种肤色,只要你做出值得奖励诺贝尔奖的贡献,就有可能获得该奖。这对过去国内长时间认为诺贝尔奖评委会有偏见的说法是一种无形的否定。这无疑也对中国各领域的学者有强烈的激励作用,激发他们为此奋斗的热情,促进科学、文学和学术的繁荣。屠呦呦作为中药科学化研究走向世界的开路人,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人,她标志着一个石破天惊的开始,和一个无限可能的未来。
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中,加来道雄建立实验室的事例,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怎样的意义?【点拨】①科学是建立在基础实验之上的,科学理论要经过实验的检验才能得到论证。②实验不仅要有理论指导、实验的设计,还要有策划组织能力、耐力和恒心等。③对教育而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很普遍。这些都是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启迪。
【技法借鉴】材 料 详 实 在这篇演讲中,作者不是简单地交代探索的过程,而是借助具体的数字,如“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等,凸显了探索的过程及其收获,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为突出中医药学的贡献,以疟疾、白血病、失忆、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为例,说明了这些疾病的治疗都受益于中医药学。
【运用点拨】 夹叙夹议主要有以下三种表达形式: 一是先议后叙(概括式)。这时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的篇首,主要作用是提示和点题。如《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文,开头先表达了对获奖的感谢,然后叙述自己和中草药结缘的过程。 二是先叙后议(总结式)。这时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或一段文字的结尾,其作用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等。 在《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文中,作者追述了青蒿素的发现、制药及普及后,用一小节的篇幅谈了自己对中医药造福人类的看法。
三是边叙边议(包容式),即边叙述事实,边进行议论,以发表对所叙事实的看法。
【主题阅读】付 出 科研路上没有坦途。任何一项成果的取得,都和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脱不开关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屠呦呦团队便专注于青蒿素的发现、提取和研究工作,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结出累累硕果,亦造福无数人群。然而,科学发展永无止境,科研攻关永远在路上。尽管屠呦呦本人已近90岁高龄,尽管她已荣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荣誉,但她和她的团队没有因此停下探索的脚步。从他们身上读懂科学家精神,也就懂得了科学事业向前发展的动力所在。
★文化传承1.一分钟的成功,付出的代价却是好些年的失败。——勃郎宁2.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3.不干,固然遇不着失败,也绝对遇不着成功。——邹韬奋
★践行楷模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林俊德 林俊德生前是原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投身国防科技事业50多年,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年过七旬依然战斗在科研试验第一线,最终病逝在工作岗位上。
他始终保持着对事业的执着、对责任的担当,直面挑战不言退,奋力进取不停滞,一年365天只在春节给自己放3天假,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年轻时这样干,评上院士后依然这么干,年过七旬还负责重大国防科研项目,在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到去世的20多天里,因担心治疗影响身体状态以致耽误项目进展,他毅然放弃手术和化疗,坚持把病房当作战场、与死神争分夺秒,把一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学术思想和技术思路整理出来,“我要工作,不能躺下,一躺下就起不来了!”这是他在生命最后时刻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生命的最后三天里,先后整理科研资料1.5G,即便在去世前时而昏迷时而清醒的5个小时里,仍反复嘱咐身边的学生和家人,办公室里还有什么资料要整理,密码箱怎么打开,整理时要注意保密等等,为国防科技事业奋斗到生命最后一息。
凭借着舍生忘死、舍家为国的崇高精神风范和顽强意志品质,林俊德重任在肩压不垮、危难关头全不怕,敢于迎战一切困难挑战,书写出壮美感人的人生华章。
★素养内化 屠呦呦在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的发言中说:“我还要感谢一个中国科学家——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葛洪先生,他是世界预防医学的介导者。 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一生著作宏富……当年,每每遇到研究困境时,我就一遍又一遍温习中医古籍,正是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给了我灵感和启发,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
你是如何看待屠呦呦感谢一个将近2000年前的古人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150字左右。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示例:屠呦呦从传统典籍中汲取力量,在传统中草药中发现新物质,体现了传统中医药的生命力。我们的传统医学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过去医疗条件不发达的时候,我们中国的古人就是利用中医来看病,挽救了无数条生命,所以说中医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有效果的,而时代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对医疗体系的认知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继承传统并发展创新是科学发现的一个方向。
【类文欣赏】火刑(节选)——纪念乔尔丹诺·布鲁诺郑文光 一六○○年,罗马。 一幢灰色石头砌的、顶上盖着铅皮的房子,和周围有着高高尖顶的教堂和宫殿比起来,真像一座坟墓。这就是名震世界的宗教裁判所的囚房。
现在,从囚房的狭小的、隔着铁栅的窗户望进去,可以看到有几个穿着红色、黑色或白色长袍,头上戴着尖尖的高帽子的人,围在一条板凳四周。板凳上捆着一个头发又长又脏、胡子像野草、衣服破成一片片的人。在他脚下,有一锅热腾腾的油,一个穿黑衣服的人把油一勺勺地泼到他的脚上,每泼一下,他就抽搐一下,并且发出迷迷糊糊的咿呀声。 “他在说些什么呀?”穿红衣服的人问其余的人。其中一个回答道: “他说,高加索山上的冰川,也不能够冷却他心头的火焰。” “真是魔鬼一样顽固的人!”红衣教主诅咒着,然后在胸前画一个十字,喃喃地祈祷起来:“主啊,让他扔掉那些可怕的思想吧。”
……乔尔丹诺·布鲁诺昏迷过去了,到晚上,他才冷醒过来,脚上像有几千把刀剜割着。铅皮屋顶的囚房,像冰箱一样寒冷。可是,他的心头是热辣辣的,有一种说不出的纷乱、恐怖而又烦躁的感觉在搅扰着他。 “不,我不反悔!”他轻轻地、坚定地说,“哪怕像塞尔维特一样被他们烧死。我认为胜利是可以得到的,而且要勇敢地为它奋斗。” 五十年来的生活,一页一页地展示在他面前。他回忆起过去的日子,从回忆中,他总是找得到安慰和力量。 从一五七八到一五九一年十三年间,乔尔丹诺·布鲁诺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欧洲。就在长时间的流亡岁月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关于宇宙的理论。
“星星,这不是嵌镶在天空上的金色的小钉,这是跟我们的太阳一样大、一样亮的太阳,只不过因为它们离地球非常远,因而看去就仿佛是小点点了。” 是的,哥白尼已经肯定地告诉人说:太阳是世界的中心,它放射着光和热,就像永世不灭的火炬一样。在太阳周围,有六颗行星围绕着它运转,它们的名字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那时候还没有发现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在外面,是一层布满星辰的天空。可是布鲁诺的思想比他的老师走得更远。在他面前,是无边无际的、广阔的空间,世界是没有尽头的。就是太阳,也不是什么宇宙的中心,而只是满天星斗中的一颗而已。
天才的学者并不停留在这一点上,他让自己的思想远远走到前面去。 “无数的学者在无穷无尽的宇宙的广阔胸怀中产生、发展、灭亡,又重新产生,……宇宙中有无数绕着自己的太阳运转的地球,就像那些绕着我们的太阳运转的行星一样。” 看来,这是多么荒诞不经的思想啊……在别的恒星周围运转的地球!那是谁也没有看见过的——即使到今天,我们靠了最强大的望远镜、最新式的仪器的帮助,还是看不见遥远的、别的太阳系的行星。 乔尔丹诺·布鲁诺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时代,他非常大胆地提出,在别的行星上,也有生物,甚至还有像人一样有智慧、会思索、按照生理生活的动物。
学者的天才的思想震动了教会的统治。《圣经》说,上帝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而太阳、月亮、星星都是为了照耀人类而存在的。可是“胆大妄为”的“异端”却极力宣扬人类不过是自然发展的产物。 一五九一年二月,布鲁诺落到了宗教裁判所的手中。 红衣教主亲自来拷问著名的“异端”。最残酷的刑法一件一件地加在这个半死不活的人的身上。 然而,布鲁诺没有屈服。 即使在法庭上,布鲁诺的神色仍然是凛然不可侵犯的。在法庭上,坐着以残酷闻名的宗教裁判所最高审判员马特吉齐,还有红衣教主、教主和神学家们。
宣判开始了。宣判书向世俗的政权建议:“对异端尽可能惩戒得温和一些,切勿流血。” 乔尔丹诺的心像给一阵寒风吹过似的,抖了一下。他知道,“切勿流血”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塞而维特的命运真的降临到他头上了。 然而他仍然是平静的,从那破裂的嘴唇里,轻轻地,然后清晰地吐出这样几个字: “我想,你们宣判时怀着的恐惧,比我听到这个判决的时候更大吧。” 审判员和教主面面相觑。到这时候,“异端”还没有屈服! 火刑在二月十七日举行。
百花广场上挤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在广场中央,耸立着高高的十字架,布鲁诺被缚在上面。他的脸是苍白的,眼睛凝望着遥远的天空。柴薪就在他脚下,烈火熊熊地燃烧起来。 “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的。” 三百年过去了。台伯河还像当年一样淙淙地流着,亚平宁半岛上的阳光也像当年一样和煦。罗马经历过战斗、流血,唯物主义者——战士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布鲁诺,他的光辉名字,始终活下去。他的天才的思想,一一被证实了。科学,昂首阔步地在地球上前进,它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将世界推进到原子时代,推进到消灭愚昧、迷信、落后、偏见的时代,推进到唯物主义彻底胜利的时代。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背景图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单元总览,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读准字音,写对字形,沧海一粟·微不足道,思维导图,文章主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备课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青蒿素,屠呦呦,题目解说,写作背景,资料链接,主题归纳,课堂总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第三单元7(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第三单元7(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文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青蒿素的来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8799326979f03b68cbfed985436f76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