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必修三琵琶行并序——美妙的音乐描写教案

    人教版必修三琵琶行并序——美妙的音乐描写教案第1页
    人教版必修三琵琶行并序——美妙的音乐描写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教案设计,共5页。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语文年级/册高一(必修3)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课题名称第二单元 6 《琵琶行并序》——美妙的音乐描写难点名称赏析《琵琶行并序》的音乐描写。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音乐是抽象的,用文字表现和描摹声音本身就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展开合理想象,并且掌握相应写作技巧。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首先描写抽象的事物有一定难度,文学中表达声音的写作技巧学生了解很少其次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在阅读上也有一定难度,同时要准确理解用文字描写出的,抽象的音乐,这对高一学生来说是有理解难度的。 难点教学方法1通过诵读,诗人表现音乐手法的讲解,理解诗句。2通过问题探究赏析这14句音乐描写的高妙之处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英国诗人柯勒律治说过,在灵魂中没有音乐的人,绝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在灵魂中没有诗情的人也绝不能成为真正的音乐家。唐朝白居易就是一位精通音乐的诗人,他所创作的《琵琶行》,其中的音乐描写堪称这首诗的精华部分,历来为人所称道。它为何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探究竟。知识讲解(难点突破)同学们先听老师朗读,并思考一个问题:如何用文字来表现声音?我们会想到一个修辞:比喻。比喻是我们表现声音最常用的一个手法。2.描摹声音的比喻是什么? 以声喻声,以形喻声。(1)什么叫以声喻声?用常听到的声音来比喻声音。举例:《赤壁赋》:如泣如诉:箫声好像在哭泣,好像在倾诉。(2)什么叫以形喻声?用听到某种声音后,所能联想到的景物形象来比喻声音。举例:伯牙子期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江河:泰山和江河没有声音只是画面,通过这种手法我们感觉到音乐的雄壮磅礴,广阔浩荡。3.白居易这14句声音描写是如何运用这一手法的?(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嘈嘈”“切切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手法?形容声音浊杂粗重,像急雨打在地面很有力度,此句突出了音乐的力度;形容声音轻细且急促,像窃窃私语。这就是以声喻声”——用急雨和私语的声音来形容琵琶的浊音和清音。大珠小珠落玉盘中把落玉盘改成落瓷盘好吗?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描摹声音的手法?不好,因为玉盘更精美名贵,珍珠配玉盘更有画面美感。所以后两句兼具以声喻声,以形喻声。(2)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这句运用了什么表现声音的方法?是象声词,形容鸟声婉转悠扬;是流畅;这句话用黄莺的鸣叫之声来比喻乐声。幽咽是人的哭泣声,此时的音乐就像泉水在哭泣。把它缩成间关莺语,幽咽泉流好不好?为什么?不好,虽没起到描摹声音的效果,但增添了画面美感,春意盎然。冰下难,冰是晶莹剔透的,同时它也是泉流不畅的原因。所以,这一句又让我们感到冬天的冰寒和清冷。所以这两句既是以声喻声,又是以形喻声。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用了什么修辞?乐声到这里是怎样的?顶针;乐声停了下来,形成了空白。(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为何无声能够胜有声前一句别有幽愁暗恨生是隐藏的意思(提醒学生注意这个字)。这一句是说作者深藏内心的愁思怨恨在生发和上涌。因为此时的音乐是停滞的,但人的情感却在高度的凝聚中。如果此时有音乐反而会破坏人的思绪。所以无声能够胜有声不久之后,听者的情感将达到顶点,呈现一种饱和的状态,音乐再次响起。(4)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是何意?同义,都表示突然。请一位同学形容一下这个画面。这句运用了什么描摹声音的方法?写出了音乐什么样的特点?我们不仅仿佛能听到声音有声音的描摹——以声喻声;似乎也能看到水从银瓶倾泻而出,战场烟尘弥漫的画面——以形喻声;音乐特点:激越豪放、雄浑有力。(5)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裂帛换成裂布好吗?为什么?不好,因为是名贵的丝织品,裂帛意味着珍贵的东西的破碎。就像琵琶女年少青春和美好情感的消逝。(6)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一句和之前的诗句相比,在描摹音乐上有何不同?之前的诗句都是对音乐的正面描写,这一句是侧面描写音乐。这句话作者的落笔放在听众的反应和环境描写上,东船西舫的人们依旧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压雀无声,只有一轮明月倒映在水中。这就是从侧面体现音乐的美妙和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4.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总结这段音乐描写的妙处。运用以声喻声,以形喻声使音乐描写生动贴切。这段音乐不局限在声音上,能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这段音乐描写乐声富有变化,形成一条变化的线。乐声的变化:粗重轻柔——婉转流畅——冷涩凝绝——间歇停顿——激越雄壮——戛然而止读者可以通过这段音乐描写感受到琵琶女的深情和它曲折的人生,通过音乐走入她的内心世界。5.我们可以借用刘熙载《艺概·诗概》当中的话来评述这段音乐描写。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请学生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教师解释这段话刚开始写诗的时候,平常的诗句很容易写出来,奇特的诗句很难写出来,这是作诗的入门关;等作了一段时间诗后,你会发现,想要写出奇特的语言来很容易,但想写出那种平实却很有内涵的句子这就很难了,这是写诗的第二关。白居易能够用平常的语言,写出奇特的句子,达到一种奇绝的效果,这种境界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达到的。6.带着对这个部分的理解,请同学们再读这段音乐描写。  小结同学们,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14句音乐描写,你会发现它的用词其实是很平凡的,可以说通俗易懂,但它的描写又是非常精妙绝伦,且有丰富的内涵。大家课下可以再读:韩愈《听颖师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引》,把这三首描写音乐的诗歌进行对比,你看哪首写得最好。   

    相关教案

    人教版 (新课标)6 琵琶行并序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6 琵琶行并序教案,共3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6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6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鉴赏,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6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6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4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